学术投稿

芦荟外敷、海带外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研究

张国栋

关键词:芦荟外敷, 海带外敷, 预防, 化疗性静脉炎
摘要:目的 观察芦荟外敷、海带外敷对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 以某医院曾接受化疗的年龄在45~65岁之间的53位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外敷;选择年龄在45~65岁之间的63位肿瘤患者作为实验组,随机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实验1组采用芦荟外敷,实验2组采用海带外敷.结果 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极显著高于实验1组和实验2组(χ~2=9.65,P<0.01;χ~2=7.76,P<0.01),实验1组与实验2组静脉炎发生率无差异(χ~2=0.08,P>0.05).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程度极显著重于实验1组和实验2组(χ~2=87.99,P<0.01;χ~2=87.15,P<0.01),实验1组静脉炎发生程度极显著轻于实验2组(χ~2=39.35,P<0.01).结论 芦荟外敷、海带外敷对化疗性静脉炎有明显的预防作用,优于50%硫酸镁外敷,芦荟外敷在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程度方面优于海带外敷.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青环海蛇中有效物质1-甲基海因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青环海蛇中有效物质1-甲基海因的含量.方法 Dikma inertsil SIL-100A(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正己烷-乙醇(82:18,V/V),检测波长为218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25℃.结果 1-甲基海因质量在0.448~1.568 μg之间线性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4%,RSD为2.12%.结论 该测定方法简便快捷、准确性好、精密度高,可用于青环海蛇中有效物质1-甲基海因的含量测定,为海蛇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依据.

    作者:罗海燕;雷羽;熊亮;王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夜香树花提取物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夜香树花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株生长抑制的影响.方法 按极性递增原则回流提取得到夜香树花提取物总浸膏和正丁醇部位,再采用MTT法和集落形成法观察夜香树花提取物总浸膏和正丁醇部位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人肝癌细胞株Bele7404、宫颈癌细胞株Hela的生长抑制情况.结果 当夜香树花总浸膏浓度为40μg/ml及正丁醇部位提取物浓度为20 μg/ml时对3种肿瘤细胞株的生长抑制率为48.10%~68.97%.结论 夜香树花提取物在体外具有明显抗肿瘤作用.

    作者:卢红梅;钟振国;赵世元;吕金燕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针刺对胶原性关节炎Cx43基因敲除鼠血清TNF-α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刺对胶原性关节炎(Ⅱ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Cx43基因敲除小鼠治疗作用的途径及分子机制.方法 用牛Ⅱ型胶原免疫野生型(Cx43+/+)及杂合型(Cx43+/-)小鼠,诱导关节炎建立CIA模型,初次免疫后第3周开始针刺治疗,观察其发病程度及外周血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 针刺降低Cx43+/+ CIA小鼠关节炎指数和外周血TNF-α比Cx43+/- CIA小鼠明显(P<0.01).结论 针刺疗效与Cx43有关,通过缝隙连接蛋白起作用;抑制胶原性关节炎小鼠血清中的TNF-α;可能是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颜灿群;占克斌;黄光英;王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美曲磷酯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 探讨美曲磷酯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采用两血管阻断法制作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血管性痴呆模型组、脑复康(100 mg·kg~(-1)·d~(-1),ig×60)阳性药物对照组、美曲磷酯(7 mg·kg~(-1)·d~(-1),ig×60)治疗组.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定位航行实验以逃避潜伏期及游泳总路程反映其学习成绩,空间探索实验以大鼠穿越平台次数、有效区停留时间及游泳总路程反映其空间记忆成绩;显微镜观察大鼠海马脑区组织结构改变.结果 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游泳总路程均明显大于假手术组(P<0.05),有效区停留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减少(P<0.05).美曲磷酯能显著缩短血管性痴呆大鼠逃避潜伏期、游泳总路程(P<0.05),与脑复康效果相似而与假手术组处于同一水平;同时使血管性痴呆大鼠穿越平台的次数增加及有效区停留时间延长(P<0.05)而与假手术组接近,脑复康则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穿越平台的次数及有效区停留时间无明显影响.病理学观察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各区细胞排列疏松、紊乱,细胞层及细胞数明显减少,细胞变性严重;美曲磷酯组则细胞排列紧密、均匀,细胞层及细胞数明显增多,细胞变性减轻与脑复康组形态变化相似.结论 美曲磷酯可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且改善空间记忆能力优于脑复康.

    作者:陈斌;申太云;蔡理;王帮华;赵骥;陈红光;郑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香莲栓剂制剂处方的正交设计优选

    目的 优选香莲栓剂的制剂处方.方法用正交设计法对香莲栓剂的制剂处方进行筛选,以脱模时间、外观、1 h体外溶出度的综合评分为指标,评价香莲栓剂的质量.结果 优选出该栓剂的佳的制剂处方为:浸膏与基质间比例为1:3,混合脂肪酸甘油酯(36型,36#)与蜂蜡和聚氧乙烯(40)单硬脂酸酯(S-40)之和间的比例为16:1,蜂蜡与聚氧乙烯(40)单硬脂酸酯的比例为2:3.结论 该处方设计合理,制剂工艺可行,优选出的佳制剂处方经验证,其结果稳定、可靠,所制备的香莲栓剂色泽均匀、外观光滑,融变时限、1 h的溶出度等均符合规定.

    作者:郑少文;廖晓琼;袁小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维药雪莲前列栓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雪莲前列栓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鉴别处方中的雪莲,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雪莲前列栓中绿原酸的含量.使用Waters RpC_(18) (150 mm×4.6 mm,5 μm) ;检测波长:327 n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0:90);流速:1.0 ml·min~(-1);柱温:35℃.结果在TLC图谱中可检出雪莲的特征斑点,HPLC法在绿原酸26.68 ~293.48 μg(r=0.999 8,n=6)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6%(n=9),RSD为1.89%.结论 所采用的方法准确、可靠,可行性及重复性良好,能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希尔艾力·吐尔逊;斯拉甫·艾白;曼尔丹·尼牙孜;吐尔洪;薛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枸杞多糖对实验性食管癌大鼠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对甲基苄基亚硝胺诱导食管癌大鼠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健康雄性F344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治疗组(10只)、生理盐水对照组(10只)和正常对照组(10只).正常对照组常规饲养,其余两组以甲基苄基亚硝胺(NMBA)0.5 mg/kg皮下注射于大鼠诱导食管癌模型,治疗组在诱癌同时预防性给予枸杞多糖10 mg/kg灌胃治疗,生理盐水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ml/kg灌胃.在诱癌9周、15周每组分别取5只大鼠抽取外周血,EDTA抗凝,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中CD_4~+T细胞和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Tr细胞)的细胞数,另留取血清ELISA法检测大鼠外周血IL-10的含量.结果 甲基苄基亚硝胺诱导大鼠食管癌后大鼠外周血中CD_4~+T细胞比例显著下降,CD_4~+CD_(25)~+Tr细胞比例显著升高;此过程随诱癌时间而加重,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用药后9周、15周枸杞多糖治疗组CD_4~+CD_(25)~+Tr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CD_4~+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IL-10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经枸杞多糖治疗后显著下降.结论 甲基苄基亚硝胺诱导大鼠食管癌后外周血中CD_4~+CD_(25)~+Tr细胞表达增强,IL-10分泌显著增加,枸杞多糖可有效抑制其表达,显著改善实验性食管癌大鼠细胞免疫功能障碍.

    作者:单铁英;乔俊红;杨书良;苏安英;唐军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参芍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心肌组织NO、NOS、ET及PAI-1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参芍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心肌组织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低、中、高剂量)和阳性对照组,模型组给予高脂饮食,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治疗组给予高脂饮食的同时给予参芍胶囊治疗(低、中、高)3个治疗剂量,阳性对照组在给予高脂饮食的同时给予给辛伐他汀;42 d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ET、NO、NOS和PAI-1的含量,观察各项指标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NO和NOS降低,ET及PAI-1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较,给予参芍胶囊治疗后NO和NOS水平升高,ET、PAI-1含量降低,其中参芍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和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中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各项数据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参芍胶囊可以通过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心肌组织中NO、NOS及降低心肌组织中ET及PAI-1水平,从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李亚芹;韩璇;刘文敏;孙建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医药干预缺血中风二级预防的新途径

    动脉粥样硬化是卒中的病理基础,炎症反应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全过程,气阴两虚、瘀血阻络是中风病恢复期的重要病机,运用中医取象比类法看待中西医对中风发生的认识,不难发现,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细胞的粘附、聚集以及斑块破裂引起的堵塞管腔,与中医瘀血阻络引起的血流不畅有某些相似之处,为此,深入研究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理论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中某些炎性物质的关系,就有可能找到中医药干预缺血中风二级预防的新途径.

    作者:陈杰;朱磊;周喜燕;秦秀德;黄燕;蔡业峰;王立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珍稀药用金钗石斛组培苗遗传稳定性直接扩增长度多态性检测

    目的 研究珍稀药用金钗石斛DNA指纹图谱,初步探讨直接扩增长度多态性(DALP)分子标记技术在石斛组织培养过程中遗传稳定性检测上的应用.方法 采用直接扩增长度多态性(DALP)技术对金钗石斛野生移栽苗和组培苗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结果 从12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6对能获清晰条带的引物组合,分别利用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对DALP-PCR产物进行凝胶电泳,发现两组苗扩增的DNA带型基本一致,未发现明显变异,说明金钗石斛茎尖离体继代培养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结论 DALP分子标记技术可用于石斛遗传稳定性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作者:李标;唐坤;朱祥先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岩白菜素渗透泵片释药机理研究

    目的 考察微溶性药物岩白菜素单室单层渗透泵片的释药机理.方法单因素考察岩白菜素渗透泵片的释药机理.结果 衣膜内外渗透压差及衣膜性质是岩白菜素渗透泵片的主要释药机制.结论通过调节衣膜内外渗透压差和衣膜性能可有效控制岩白菜素渗透泵片体外释药行为.

    作者:吴敏;周朝森;高秀蓉;苏青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人中穴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影响因素的述评

    临床以针刺人中穴治疗疾病研究颇多,疗效确切.文章就近年来针刺人中穴治疗疾病的相关文献作一回顾,总结针刺治疗临床常见病症的规律及分析影响针刺疗效的相关因素,以便将来深入研究并制定科学规范的手法量学标准.

    作者:杜洋;刘盼功;赵晓峰;王舒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华东地区大戟属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目的 掌握华东地区大戟属药用植物的资源情况.方法野外考察及植物分类学研究.结果整理出华东地区大戟属药用植物5亚属10组26种.结论 为深入研究及合理开发利用打下基础.

    作者:李惠;赵志礼;倪梁红;孟千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原代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芦荟多糖对其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探讨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对原代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芦荟多糖AP11的干预作用.方法 以手术切除肝癌组织为标本,胰酶短暂消化加吹打、单细胞悬液培养法原代培养肝癌细胞.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学特征.于分离培养第2天,加芦荟多糖AP11、芦荟多糖AP11干预及未干预的PBMC于癌细胞中,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对癌细胞形态的影响,MTT法观察其对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采用胰酶短暂消化加吹打分离、单细胞悬液原代培养的方法,可成功获取原代肝癌细胞;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芦荟多糖组癌细胞在形态上无明显差别,MTT实验结果表明其对癌细胞的生长无明显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芦荟多糖AP11干预与未干预PBMC组癌细胞形态均有较大变化,MTT实验结果表明,其对癌细胞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 芦荟多糖AP11无直接体外抗肿瘤活性,其抗肿瘤活性可能是通过与PBMC的相互作用,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而达到的.

    作者:苗艳艳;黄兆胜;危建安;吴立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人参不同制品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通过免疫调节功能探讨膨化人参与人参的差异.方法 通过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小鼠淋巴细胞释放IL-1量的影响,探讨人参不同制品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优劣.结果 膨化人参及人参能促进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由ConA或LPS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提高小鼠血清IL-1的含量;膨化人参较人参有优势,但是二者同剂量几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膨化人参与人参均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张瑛;孟建国;王成;申圣丹;王盛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蒿鳖养阴软坚方中虎杖苷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蒿鳖养阴软坚方中虎杖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虎杖苷进行了定量分析,色谱柱Hypersil ODS2(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1:79),检测波长:306 nm,流速1.0 ml·min~(-1).结果 虎杖苷得到完全分离,在1.688~16.88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0%,RSD为2.5%(n=6).结论 此方法可将虎杖苷从复方中充分的提取分离,专属性强,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结果准确,可用于蒿鳖养阴软坚方的质量控制.

    作者:余琼;张玉萍;方步武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养老奉亲书》与老年人食疗方法

    <养老奉亲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关于老年养生的专著,书中较为详细地阐述了老年人食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指出老年人养生应以食疗为先,依据辨证为基,以脾肾为要进行合理为佳、味形为用的食疗方法.而这种食疗方法更有利于老年人祛病强身、益寿延年.

    作者:史银飞;路新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麋鹿角醇提液对衰老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麋鹿角醇提液对D-半乳糖(D-gal)诱导衰老模型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取ICR小鼠54只,雌雄兼用,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NG,n=12),模型对照组(MG,n=14),麋鹿角醇提液低剂量组(LG,2 g·kg~(-1)·d~(-1),n=14),麋鹿角醇提液高剂量组(HG,4 g·kg~(-1)·d~(-1),n=14).正常对照组给予背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用D-半乳糖(D-gal)按120 mg·kg~(-1)·d~(-1)背部皮下注射6周,造成亚急性衰老模型.造模同时,麋鹿角醇提液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浓度的麋鹿角醇提液,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相同容积的0.5%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FN-γ的浓度,RT-PCR法检测脾淋巴细胞IL-2,IFN-γ mRNA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小鼠血清中IFN-γ浓度降低,IFN-γ基因表达水平下降.而麋鹿角醇提液能升高模型组小鼠血清中IL-2和IFN-γ的浓度,并增强模型小鼠脾淋巴细胞IL-2,IFN-γ mRNA的表达.结论麋鹿角醇提液能促进D-gal诱导的衰老模型小鼠细胞因子IL-2,IFN-γ的分泌与表达,增强其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杨朝晔;秦红兵;朱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螺旋藻激酶对大鼠动静脉环路血栓的溶栓作用研究

    目的 探索螺旋藻激酶(SPK) 对大鼠动静脉环路血栓的溶栓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颈动-静脉环路血栓模型, 通过称取血栓重量来测定螺旋藻激酶的溶栓作用;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浆,测定螺旋藻激酶对血浆D二聚体、TPA含量的影响.结果 螺旋藻激酶使动静脉环路血栓干、湿重明显减轻,高、低剂量螺旋藻激酶使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P均<0.05),高剂量螺旋藻激酶使TPA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螺旋藻蛋白激酶能抑制血栓形成, 激活纤溶活性,具有较好溶栓效力.

    作者:庞辉;李小花;陈高斯;凌凯南;王保斌;张崔勇;黄家倐;刘庆;朱召熊;安明;蒙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芦荟外敷、海带外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研究

    目的 观察芦荟外敷、海带外敷对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 以某医院曾接受化疗的年龄在45~65岁之间的53位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外敷;选择年龄在45~65岁之间的63位肿瘤患者作为实验组,随机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实验1组采用芦荟外敷,实验2组采用海带外敷.结果 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极显著高于实验1组和实验2组(χ~2=9.65,P<0.01;χ~2=7.76,P<0.01),实验1组与实验2组静脉炎发生率无差异(χ~2=0.08,P>0.05).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程度极显著重于实验1组和实验2组(χ~2=87.99,P<0.01;χ~2=87.15,P<0.01),实验1组静脉炎发生程度极显著轻于实验2组(χ~2=39.35,P<0.01).结论 芦荟外敷、海带外敷对化疗性静脉炎有明显的预防作用,优于50%硫酸镁外敷,芦荟外敷在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程度方面优于海带外敷.

    作者:张国栋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