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春;马红莺;尹刚;魏芸
目的 观察中药水疗配合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临床痉挛指数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在功能训练的基础上,进行中药水疗与传统水疗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并以临床痉挛指数评价其疗效.结果 两个疗程的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均能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痉挛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的差值为(1.79±1.06),较对照组(1.23±0.84)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能改善脑瘫患儿的痉挛程度分布情况.结论 在综合功能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水疗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中药水疗治疗痉挛型脑瘫优于传统水疗,宜于在脑瘫患儿的康复中推广使用.
作者:温元强;董小丽;孔勉;余志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鉴别中药饮品黄芪与红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旨在鉴别药材中用红芪代替黄芪的伪品.方法 HPLC法鉴别中药饮品黄芪与红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根据测定结果鉴别黄芪与红芪.结果 样品的测定结果显示,黄芪药材中含有一定量的黄芪甲苷,而红芪中未见黄芪甲苷的成分.结论 HPLC法可有效鉴别中药饮品黄芪与红芪,是制剂质量控制的一种有力手段.
作者:刘丽华;李加林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前庭大腺囊肿系前庭大腺管开口部阻塞,分泌物积聚于腺腔而形成.我院对47例前庭大腺囊肿患者采用二氧化碳(CO2)激光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腊娥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分离三七茎叶中的叶苷和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 以静态饱和吸附量、动态比吸附量、比洗脱量为考察指标,比较不同大孔树脂富集纯化三七茎叶叶苷和总黄酮的性能,并对佳树脂纯化工艺进行筛选.结果 AB-8树脂综合性能佳,其吸附分离工艺条件为:上样液浓度为叶苷1.806 0 mg/ml,总黄酮0.7852 mg/ml,上样液以1.0 BV/h吸附流速上样,纯水冲洗,60%乙醇洗脱后,再用95%乙醇洗脱.结论 经大孔树脂纯化后的三七茎叶有效部位中,总黄酮加叶苷的质量分数达90%,说明该纯化工艺是可行的.
作者:张志信;张仕秀;胡彦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商陆药材中商陆皂苷甲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Ultimate AQ-C18(4.6 mm × 250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0.02%磷酸(32∶68)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0℃.结果 商陆皂苷甲在1.0~7.0 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1 %(RSD=2.7 %).8批不同产地商陆药材中商陆皂苷甲的质量分数在0.25 %~0.62 %.结论 方法简单、重复性好,可用于商陆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瑞;李文艳;赵森淼;侴桂新;王峥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加味四君子汤和思密达对小鼠肠道免疫功能的调整作用.方法 盐酸林可霉素灌胃建立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及免疫功能紊乱模型.昆明种鼠随机分6组,正常对照组、自然恢复组、造模组、思密达组、加味四君子汤组和两药合用组,分别进行肠道菌群检测、小肠黏液中sIgA的测定、血清中IL-2的测定及肠通透性(尿液中乳果糖与甘露醇比值)的检测.结果 盐酸林可霉素灌胃3 d小鼠,肠道菌群失调,sIgA从正常对照组的14.54 mg/ml增加到18.70 mg/ml,IL-2从正常对照组的1 186.65 mg/ml降低到1 111.58 mg/ml、L/M从正常对照组的1.27增加到1.37 mg/ml.实验组分别给加味四君子汤、思密达及两药合用后,肠道菌群得以调整,sIgA含量从18.70 mg/ml降低到14.52 mg/ml,IL-2的含量从1 111.58 mg/ml增加到1189.58 mg/ml,肠黏膜通透性减小.各治疗组间比较,加味四君子汤和思密达合用组优于加味四君子汤组和思密达组.结论 加味四君子汤和思密达均能修复受损黏膜,有调节肠道免疫功能的作用,但加味四君子汤在调整失调的菌群方面优于思密达,两药合用给药则能起到佳效果.
作者:张燕;罗予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简便、准确测量鱼腥草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对鱼腥草根、茎、叶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根在30%乙醇浓度条件下,超声25min为提取绿原酸佳效果;茎在40%乙醇浓度条件下,25min为提取绿原酸佳效果;叶在40%乙醇浓度条件下,20min为提取绿原酸佳效果.结论 不同产地的鱼腥草中绿原酸的含量差异较大以及不同部位的鱼腥草中绿原酸含量差异很大,为评价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杨占南;罗世琼;彭全材;余正文;朱国胜;杨卫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三黄胶囊联合卡托普利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高热量饲料加亚致病剂量链脲佐菌素(40mg/kg,腹腔注射)建立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用三黄胶囊联合卡托普利治疗4周,测定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空腹血糖与胰岛素乘积倒数的自然对数值).结果 空腹血糖:三黄胶囊+卡托普利组由模型组(13.60±6.43) mmol/L降为(9.15±2.55) mmol/L(P<0.01);血清胰岛素:三黄胶囊+卡托普利组由模型组(73.60±8.43) μ IU/ml降为(50.25±4.55) μ IU/ml(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三黄胶囊+卡托普利组由模型组(-6.05±0.37)增为(-4.20±0.53)(P<0.01).二药联合应用优于二者单用(P<0.05),与甲福明组相当(P>0.05).结论 三黄胶囊联合卡托普利具有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优于二者单用,与甲福明作用相当.
作者:陈美娟;葛李;顾立;张兴朋;戴建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用分光光度法对雪灵芝提取物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探讨雪灵芝有效部位对小鼠疼痛的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Na(NO2)2-AlCl3法测定雪灵芝有效部位总黄酮含量;用热板法、醋酸致痛法观察药物对致痛小鼠反应的影响.结果 C012部位总黄酮含量为59.16%,C013部位总黄酮含量为56.86%;C012和C013两部位对热板法致痛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C012部位200 mg/kg剂量镇痛效果显著,其0.5 h和2.0 h P<0.001,4.0 h P<0.01,1.0 h P<0.05;100 mg/kg在0.5 h有很好的镇痛效果(P<0.01);C013部位200 mg/kg在2.0,4.0 h镇痛效果好(P分别为0.001和0.01),在0.5 h P<0.05;剂量100 mg/kg在4.0 h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P<0.05).C012部位对醋酸致痛在100 mg/kg剂量时具有很好的镇痛效果(P<0.01),50 mg /kg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P<0.05).结论 雪灵芝C012和C013两部位总黄酮含量较高,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有外周和中枢参与.
作者:龚受基;姜翠霞;李腾飞;周以智;段小群;徐庆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好发于面部,大多表现为对称性色素沉着.本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其不但影响容貌,而且给患者带来诸多精神、生活方面的烦恼和痛苦.目前西医仍没有治疗黄褐斑的特效药物,外用药物及光疗虽然能取得一定效果,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色素反弹现象非常严重.中医药在治疗黄褐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从中医学络病的角度进行阐述未见报道.由于络病理论及应用涉及诸病领域,本文浅谈络病理论与黄褐斑的相关性,期望寻找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新思路.
作者:刘邦民;张涓;宋联进;高天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头顶一棵珠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小鼠断头形成急性脑缺血模型观察断头后张口喘气的时间;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形成缺血模型,观察头顶一棵珠对大鼠脑含水量的影响;利用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形成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对脑含水量、脑组织ATP酶的活性、LPO含量的影响.结果 头顶一棵珠明显延长小鼠断头后张口喘气时间,减少脑含水量,并可有效降低脑毛细血管通透性,明显提高脑组织ATP酶活性,减少过氧化脂质LPO的生成.结论 头顶一棵珠对实验性脑缺血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刘红;艾明仙;阳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对磨盘草微量元素的初级形态进行分析.方法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磨盘草中Ca,Mg,Zn,Fe,Mn,Cu,Ni,Cr的含量,并进行了初级形态研究.结果 初级形态结果表明,8种元素在原药中的含量特征如下:Ca>Mg>Zn>Fe>Mn>Cu>Ni>Cr;总提取率中Mg超过了50%,其次是Ni(39.05%),其他元素均在35%以下;各元素残留率中,Zn、Cu、Ca的头煎残留率高(86.48%,80.63%,80.54%),Mg的头煎残留率低(60.08%);Cu的颗粒吸附率高.结论 为进一步探讨磨盘草微量元素与药效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张燕;张洪斌;陈忠荫;林伟;胡海强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止消通脉宁颗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刺激加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评价止消通脉宁颗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血糖、尿素氮、肌酐及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止消通脉宁颗粒能剂量依赖性地显著降低血糖、尿素氮、肌酐水平,减轻肾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病变.结论 止消通脉宁颗粒能改善大鼠糖尿病症状,较好地保护肾脏结构和功能.
作者:汪家春;王征;储智勇;张术;栾洁;沈越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齿瓣石斛不同营养器官的多糖含量.方法 采用硫酸-苯酚法对齿瓣石斛根、嫩条、叶、老条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嫩条中的多糖含量明显高于其它部位,其含量的顺序分别为嫩条>叶>根>老条.结论 齿瓣石斛采收嫩条部位比较合理,老条可用于分株繁殖和压条繁殖.
作者:明兴加;王娟;王海军;李标;张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茎叶人参皂苷对内毒素(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LI)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内毒素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S组),模型组(ALI组),皂苷组(GS组).观察茎叶人参皂苷对内毒素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肺组织TNF-α含量及IL-8表达的影响.结果 ①与NS组比较,ALI组肺组织TNF-α显著增高(P<0.01);与ALI组比较,GS组肺组织中TNF-α显著低于ALI组(P<0.01).②与NS组比较,ALI组IL-8的表达增高(P<0.05);与ALI组比较,GS组表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茎叶人参皂苷可降低肺组织中TNF-α的含量,抑制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IL-8的表达.
作者:毛毅敏;孙瑜霞;王学廷;单世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子中新乌头碱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Welchrom-C18 色谱柱(5 μm ,4.6 mm×250 mm),以甲醇-水-三乙胺(75∶25∶0.033)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33 nm,柱温为30℃.结果 新乌头碱在0.046 4~0.324 8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2.19%.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附子中新乌头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贾金艳;彭小冰;沈洲卿;杨卫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木芙蓉叶提取物(CHE)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方法 实验大鼠随机被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CHE预防组.CHE预防组除腹腔注射40%CCl4外,还给予CHE灌胃,1次/d,至第8周,所有大鼠均被处死.收集大鼠血液,检测转氨酶及肝纤维化指标;取不同部位肝组织除检测脂质过氧化外,还进行病理检测.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CHE预防组大鼠血清ALT,AST,HA,LN,PCⅢ,Ⅳ-C,MDA含量均降低,SOD,GSH-Px,ALB水平升高;病理学检测肝纤维化程度减轻.结论 CHE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而且对其产生的肝纤维化有抑制和减轻作用.
作者:沈钦海;秦召敏;孙志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CDDP)干预骨髓基质细胞(BMSC)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后,是否对心功能及梗塞面积改善有促进作用.方法 利用SD大鼠建立AMI模型,体外分离、培养、鉴定同种异体大鼠的BMSC,选用3~4代BMSC,移植于心梗模型大鼠体内,移植后给予不同方法干预.术前、术后4周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术后4周,取大鼠心肌组织,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染色,测定心肌梗塞面积.结果 ①术前各组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4周,各手术组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收缩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s)增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增大、射血分数(EF)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BMSC移植+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BMSC移植+CDDP组增大(EF降低)幅度小,与模型组比较P<0.05,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术后4周,各手术组心室肌组织均有不同程度梗塞,各治疗组均有减小梗塞面积的趋势,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MSC移植+CDDP组、BMSC移植+G-CSF组与BMSC移植组比较梗塞面积减轻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DDP可能通过干预大鼠AMI后植入干细胞的成活分化,减小心肌梗塞面积,有益心功能改善.
作者:李艳芬;孙兰军;赵英强;徐强;杜桂琴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分析大蒜多糖中的单糖组成及摩尔比.方法 大蒜多糖样品经2 mol/L硫酸降解为单糖后,经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 PMP)衍生化,用毛细管区带电泳(CZE)法测定单糖组成.结果 大蒜多糖中葡萄糖(Glc)、半乳糖醛酸(GalUA)、鼠李糖(Rha)、甘露糖(Man)、阿拉伯糖(Arab)、葡萄糖醛酸(GlcUA)、半乳糖(Gal)的摩尔比为18.4∶6.99∶4.21∶4.38∶3.15∶7.21∶4.99.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大蒜多糖的单糖组成测定及质量控制.
作者:马晓丽;孟磊;孙莲;李新霞;吕成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石斛种之间有性杂交的亲和能力.方法 选用种间性状差异较大、花期相近的4种药用石斛种为材料,在蕾期和花期分别进行人工辅助自交和杂交试验.结果 药用石斛种与种之间亲和力较高,各组合杂交结果率达16.6%~75.0%;花期人工自交和杂交的结果率均比蕾期高,其中花期的自交结果率在25.0%~75.0%,杂交结果率达16.6%~50.0%,蕾期的自交结果率为14.2%~50.0%,杂交结果率为16.6%~33.3%;而自然授粉的结果率均为0.结论 人工辅助授粉是提高药用石斛结果率的有效方法之一.该研究为药用石斛的有性繁殖和杂交育种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作者:潘春香;白音;包英华;范美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