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邪毒壅盛证H22荷瘤小鼠肿瘤组织基因的表达特征研究

卓少元;FANG Zhao-qin;卢文丽;潘志强;梁超;吴中华;刘小美;侯俐;张辉;廖明娟;高必峰

关键词:肿瘤, 证候, 同病异证, 邪毒壅盛证, 基因芯片, 小鼠
摘要:目的 揭示H22 荷瘤小鼠邪毒壅盛证肿瘤组织基因表达的特征.方法采用GeneChip Mouse Exon 1.0 ST Array等技术及芯片分析方法,观察H22荷瘤小鼠邪毒壅盛、早期气虚、中期阳气虚及中晚期气阴阳虚证肿瘤组织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筛选到邪毒壅盛证独特性高表达的基因32个,其中包括Tcte3、Phf7、Ldhc等参与睾丸发育、精子或卵子发生的基因22个,Adipoq、Nrcam、Tnfaip6等与肿瘤有关的基因4个,以及Atp8b3、Pnpla3、Retn等其他功能的基因6个.筛选到邪毒壅盛证独特性低表达的基因2个,有Cort和LOC668417.结论邪毒壅盛证H22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存在大量独特性表达的基因,可能是该证候与其他证候区别的内在特征.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汉唐时期神志主导睡眠理论对不寐辨治的影响

    汉唐时期随着人们对于睡眠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化和脏腑辨证体系的发展,与<内经>时代睡眠和自然界的日夜节律相应的营卫阴阳理论不同,这一时期的医家更加重视神志对睡眠的主导作用.他们以五脏藏神的理论为基础,在辨治上也更加关注脏腑对于睡眠的直接影响.心主神志,胆主决断,两者都与人体的精神情志密切相关,为此,这一时期的医家在对于不寐类疾病的辨治上大多以心胆为中心.了解这些辨治特点,有助于现代临床更加全面地辨证治疗不寐类疾病.

    作者:孙洪生;杨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仙方活命胶囊沸腾制粒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仙方活命胶囊沸腾制粒的佳工艺条件.方法应用正交实验法,以16~40目颗粒的重量和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仙方活命胶囊沸腾制粒过程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正交实验设计的因素中,喷雾速率和进风温度影响显著,确定的佳工艺条件为:雾化速率40 Hz,雾化压力0.4 MPa,进风温度85℃,出风温度65℃.结论该工艺适合于大生产.

    作者:高秀强;李奉勤;赵韶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葛根素衍生物4ac混悬液及其纳米粒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 比较葛根素衍生物4ac混悬液及其纳米粒在Beagle犬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方法分别于给药后不同时间取血,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血清中葛根素衍生物4ac的血药浓度,应用3P97药动学统计软件对血药浓度数据拟合.结果葛根素衍生物4ac混悬液及其纳米粒在Beagle犬体内过程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结论葛根素衍生物4ac纳米粒较葛根素衍生物4ac混悬液相比能明显提高在Beagle犬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作者:郭东艳;陈士林;杨大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新疆锁阳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含量测定

    目的 优选新疆锁阳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比较不同产地新疆锁阳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以芦丁为对照品, 用分光光度法比较了回流法、超声法、煎煮法从锁阳干燥肉质茎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效率,采用正交表进行实验优化了超声法的提取工艺.比较了不同地区不同生长期的锁阳中总黄酮的含量. 结果固液比和超声时间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效率有显著影响,乙醇浓度对提取效率影响不显著.结论佳提取工艺为60%乙醇、1:60固液比、超声1.5 h,且总黄酮含量以奇台地区的锁阳高,出土期比开花期高,花中总黄酮含量高于茎中.

    作者:康新平;热娜·卡斯木;刘亚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何首乌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通过对何首乌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研究进行评述,为何首乌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参考.

    作者:吴晓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弹性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弹性与中医辨证的相关性及其对治疗、预后的价值. 方法采用HDI CV Profilor DO-2020无创动脉功能检测仪(美国HDI公司)对342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大、小动脉弹性指数(C1,C2)测定,同时采集病史,查体及作有关血生化指标.结果与肝火上炎组、痰湿壅盛组比较,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组的C1,C2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动脉弹性检查可为高血压病患者病情判断,辨证论治提供客观证据,对中医临床辨证分型有一定价值.

    作者:朱伟;李世军;阮新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有效部位抗抑郁作用研究

    目的 考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有效部位(CLMAF)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强迫游泳、悬尾、利血平拮抗、5-羟色胺酸(5-HTP)诱导甩头、慢性应激等抑郁动物模型,观察CLMAF的抗抑郁作用.结果CLMAF 20,40,80 mg/kg均能不同程度地缩短小鼠强迫游泳、悬尾不动时间,能拮抗高剂量利血平降低小鼠体温作用,增加5-HTP诱导小鼠甩头次数,改善慢性应激小鼠被动回避能力.结论CLMAF具有显著的抗抑郁作用.

    作者:康大力;瞿融;朱维莉;马世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地黄不同炮制品补血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地黄的3个炮制品对血虚小鼠的补血作用.方法应用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和综合放血造成小鼠血虚模型,观察地黄不同炮制品对血虚小鼠外周血象、CFU-E、BFU-E和CFU-GM的影响.结果与酒炖熟地组相比,生地组明显增强血虚小鼠骨髓粒系祖细胞的生成能力,并能升高外周血白细胞数;其他各组相比,酒炖熟地组显著增强血虚小鼠骨髓红系祖细胞的生成能力.结论不同地黄炮制品对血虚小鼠补血作用是通过不同的机制实现的.

    作者:崔瑛;房晓娜;王会霞;李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黄芪冻干粉对大鼠和狗的长期毒性实验

    目的 考察注射用黄芪冻干粉对大鼠和狗的长期毒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大鼠和狗随机分为4个组,高、中、低剂量组连续腹腔注射或静脉注射给药13周,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停药后观察4周.给药期和停药恢复期,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体重增长、进食量、血液学指标、血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等.结果与对照组比,不同剂量的给药组的检查指标统计分析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注射用黄芪冻干粉对大鼠和狗的无毒剂量分别为39.9,19.95 g /kg.

    作者:杨宜华;陈玉祥;欧阳红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民族药透骨草的生药学研究

    目的 对多民族常用的植物药透骨草进行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鉴别方法.结果透骨草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色谱等方面具有专属性的特征.结论通过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图能够很好地鉴定透骨草.

    作者:李厚聪;刘圆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党参中党参炔苷的含量

    目的 测定土党参中党参炔苷的含量,为土党参的质量控制及引种栽培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依利特-ODS 2(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水(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测定了贵州11个不同产地的土党参中党参炔苷的含量,其范围为0.686~4.035 mg·g-1.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土党参的质量评价.

    作者:孙庆文;黄敏;何顺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丹参酮ⅡA对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Tan Ⅱ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l-2)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伴随蛋白x(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Tan ⅡA低剂量治疗组和Tan ⅡA高剂量治疗组.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Tan ⅡA高、低剂量治疗组分别于术前连续灌胃给予相应剂量Tan ⅡA 3 d,1次/d.除假手术组外的各组于脑缺血90 min再灌注24 h,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和神经症状评分,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额顶部皮质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Tan ⅡA高、低剂量治疗组脑组织缺血损伤病理学改变明显轻于缺血再灌注组,Tan ⅡA高剂量治疗组缺血改变亦轻于低剂量治疗组.Tan ⅡA高、低剂量治疗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较缺血再灌注组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Bcl-2和Bax表达增加, Bcl-2 /Bax比值下降(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Tan ⅡA高、低剂量治疗组均显著增加Bcl-2表达、减少Bax表达,上调Bcl-2 /Bax比值,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亦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Tan ⅡA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增加Bcl-2表达,减少Bax表达,上调Bcl-2 /Bax比值抗凋亡有关.

    作者:李浩;俸军林;刘开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参归软肝胶囊对大鼠肝纤维化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参归软肝胶囊(SGR)对猪血清所致大鼠免疫性肝损伤、肝纤维化模型的影响.方法复制猪血清所致大鼠免疫性肝损伤、肝纤维化模型,测定血清ALT,AST,Alb,TP,SA,Hyp,观察肝病理变化,判断SGR对猪血清所致的大鼠免疫性肝损伤、肝纤维化模型的影响.结果SGR组ALT,AST, SA 和 Hyp降低 (P< 0.05),TP和 Alb增加 (P< 0.05),肝脏损伤和纤维化程度降低(中剂量组P< 0.05;高剂量组P< 0.01).结论SGR对猪血清所致大鼠免疫肝损伤、肝纤维化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艳;路西明;王建刚;王淑英;张朝晖;付银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内经》和法特点初探

    <内经>所论和法属广义和法之范畴,其和的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自和、调和、和缓等方面.

    作者:孙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鸡骨草植物形态及显微鉴别

    目的 研究鸡骨草植株形态及生药学特征.方法石蜡切片法与粉末显微鉴别法.结果从形态、性状、组织结构与粉末显微几个方面能有效地鉴定鸡骨草药材. 结论形态、性状、组织结构和粉末显微结构可以作为鸡骨草的鉴定依据.

    作者:刘大强;杨海菊;莫童;孔德鑫;刘榜杰;黄荣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苯酚-硫酸法定量测定桔梗多糖的研究

    目的 建立桔梗多糖含量定量测定方法,为评价桔梗药材及新选育品种的质量提供方法.方法桔梗样品用水提取,经多级处理除去杂质制得桔梗精制多糖,精制多糖溶解与苯酚-硫酸试剂显色;用精制多糖测得桔梗多糖与葡萄糖的换算因子,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桔梗样品中多糖的含量.结果建立了一种苯酚-硫酸法测定桔梗多糖质量分数的方法,其平均回收率为97.54% ,RSD=1.44%.对不同来源桔梗中多糖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其范围为8.54%~20.28%.结论此方法简便可行,桔梗多糖供试液在4 h内显色稳定,重复性较好,可作为桔梗多糖的测定方法.

    作者:李妍;魏建和;许旭东;师凤华;褚庆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道教养生观对中医养生理论的影响

    通过对道教养生思想特色的分析归纳,总结出道教养生观对中医养生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以顺应自然、与天地合参为养生防病前提;以阴平阳秘为养生防病核心;以精充、气足、神旺为养生防病基础.

    作者:张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性蛋白复合酶法提取大枣多糖的研究

    目的 考察中性蛋白复合酶法提取大枣多糖的工艺,并验证大枣多糖的部分药理作用.方法对不同提取方法作对比;以多糖的得率和纯度为指标,对效果较佳的中性蛋白复合酶提法安排正交实验,筛选提取工艺;后进行动物实验.结果确定中性蛋白复合酶法提取的佳工艺为:酶液浓度0.15%,pH 7.5,提取温度37℃;大枣多糖的药理实验表明大枣多糖属无毒级,大枣多糖大、中、小剂量对S180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作用.结论中性蛋白复合酶法提取大枣多糖工艺有效可行.

    作者:石奇;樊君;石异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黄连多糖抑菌活性初探

    目的 探讨黄连多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方法用扩散法研究黄连多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并选用黄连水提液和盐酸小檗碱作为对照.结果黄连水提液和小檗碱对菌体均有抑菌效果,黄连水提液的抑菌效果尤为明显;黄连多糖没有抑菌作用.结论黄连多糖在体外条件下,不具有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

    作者:姜延伟;王懿萍;吴玉娟;洪鹏举;许伦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七灵愈创胶囊的镇痛抗炎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七灵愈创胶囊的镇痛和抗炎作用.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共200只,雌雄按照实验要求定,体重(22±2)g,每个实验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愈伤灵胶囊)、七灵愈创胶囊低(1.944 g/kg)、中(3.888 g/kg)、高(5.832 g/kg)3个剂量组,每组10只.各组小鼠分别连续灌胃7 d,分别在末次给药后做热板法实验和醋酸扭体法实验两种疼痛模型观察镇痛作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和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实验,研究抗炎作用;并且与阳性对照组(愈伤灵胶囊)及空白模型组作对比观察.结果七灵愈创胶囊能明显提高小鼠的痛阈及降低小鼠耳廓肿胀度,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P<0.05或P<0.01).结论七灵愈创胶囊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并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作者:吴银萍;王淑英;杜景霞;王建刚;李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