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路西明;王建刚;王淑英;张朝晖;付银峰
目的 观察花生种皮醋酸乙酯及乙醇提取部位对血小板减少型小鼠血细胞数的影响.方法分别将花生种皮的醋酸乙酯提取部位和75%醇提部位设置成高、中、低3个剂量组,以重组人白介素-11(rh1L-11)为阳性组,另设空白组与模型组.小鼠灌胃给药2 d后,环磷酰胺造模.造模的同时持续给药,第12天摘眼球取血观察对外周血小板及相关血细胞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除醋酸乙酯低剂量组外,其余各给药组均能显著提高血小板数(P<0.01).大多数给药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红细胞及白细胞数目.结论花生种皮的醋酸乙酯及乙醇提取部位均可提高血细胞水平,改善血细胞状况.
作者:杨增艳;余胜民;黄琳芸;陈少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综述了中药消除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质粒的研究,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消除机理,研究对开发中药消除剂的影响.
作者:彭元丽;邹坤;陈国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王清任是清代具有创新精神的医学家,前后历经12年写出了<医林改错>,其载有33个处方,对中医的气血理论加以发挥,丰富和发展了血淤学说.本文从王氏的气血相关理论和用药特点两个方面探讨其学术思想.
作者:张海啸;杨叔禹;曹洪欣;史载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已发现一些非肽小分子物质可模拟胰岛素的作用激活胰岛素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为开发新型抗糖尿病药物提供了新的策略.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胰岛素受体非肽小分子激动剂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从中药中筛选胰岛素受体非肽小分子激动剂的前景.
作者:罗静;陈祥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了枳实中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芦丁、槲皮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同时测定了枳实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Phenomenex Gemini C18柱(150 mm×4.6 mm,5 μm),柱温37℃,流动相为乙腈-磷酸溶液,检测波长280,365 nm,流速1.0 ml/min .采用DPPH·测定枳实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进样量范围:柚皮苷为1.143~5.717 μg,橙皮苷为0.092~0.459 μg,新橙皮苷为1.179~5.895 μg,芦丁为0.024~0.118 μg,槲皮素为0.079~0.395 μg.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04%,100.150%,100.249%.RSD分别为0.515%,4.390%,0.774%.枳实提取物对DPPH·清除作用是柚皮苷的17.6倍.结论HPLC测定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测定枳实类黄酮含量,同时枳实提取物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作用.
作者:焦士蓉;黄承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揭示H22 荷瘤小鼠邪毒壅盛证肿瘤组织基因表达的特征.方法采用GeneChip Mouse Exon 1.0 ST Array等技术及芯片分析方法,观察H22荷瘤小鼠邪毒壅盛、早期气虚、中期阳气虚及中晚期气阴阳虚证肿瘤组织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筛选到邪毒壅盛证独特性高表达的基因32个,其中包括Tcte3、Phf7、Ldhc等参与睾丸发育、精子或卵子发生的基因22个,Adipoq、Nrcam、Tnfaip6等与肿瘤有关的基因4个,以及Atp8b3、Pnpla3、Retn等其他功能的基因6个.筛选到邪毒壅盛证独特性低表达的基因2个,有Cort和LOC668417.结论邪毒壅盛证H22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存在大量独特性表达的基因,可能是该证候与其他证候区别的内在特征.
作者:卓少元;FANG Zhao-qin;卢文丽;潘志强;梁超;吴中华;刘小美;侯俐;张辉;廖明娟;高必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优选桑黄多糖的提取、精制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选桑黄多糖提取工艺.通过吸附法与醇沉法的比较,选出佳精制工艺.结果桑黄多糖佳提取工艺为:粉碎粒度60目,浸泡12 h,用14倍的水,提取3 h,用壳聚糖吸附法精制多糖.结论浸泡时间对实验影响较大,采用壳聚糖吸附法精制,多糖损失少,此提取精制工艺方法可行.
作者:戈延茹;张春燕;姜树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考察中性蛋白复合酶法提取大枣多糖的工艺,并验证大枣多糖的部分药理作用.方法对不同提取方法作对比;以多糖的得率和纯度为指标,对效果较佳的中性蛋白复合酶提法安排正交实验,筛选提取工艺;后进行动物实验.结果确定中性蛋白复合酶法提取的佳工艺为:酶液浓度0.15%,pH 7.5,提取温度37℃;大枣多糖的药理实验表明大枣多糖属无毒级,大枣多糖大、中、小剂量对S180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作用.结论中性蛋白复合酶法提取大枣多糖工艺有效可行.
作者:石奇;樊君;石异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黄芪(A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适应样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间断静脉推注AS模拟预适应的实验方法,观察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栓塞再灌血清中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脑组织Na+-K+-ATP酶、Ca2+-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AS(10,8 g/kg)预处理可明显降低血清中MDA含量,同时增加血清NOS、NO含量及脑组织Na+-K+-ATP酶、Ca2+-ATP酶活性和NO含量.结论黄芪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缺血预适应样的保护作用.
作者:阮耀;黄川锋;岳兴如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确定细毡毛忍冬的佳采收期.方法对细毡毛忍冬花期不同发育阶段的外观形态进行动态观察,并对其不同采收期绿原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细毡毛忍冬从孕蕾到开花可分为小蕾期、青蕾期、绿黄期、黄白期、白花期、黄花期、凋花7个阶段,其绿原酸含量随生长发育的变化差异显著.结论为确定细毡毛忍冬的佳采收期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杨苗;马逾英;周娟;李兴德;彭太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戒毒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戒毒胶囊中的金银花、丹参、黄芩、栀子、白芍、人参、熟地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制剂中的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用C18分析柱,以乙腈-0.4%磷酸溶液(12:8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 nm,进样量为20 μl.结果薄层色谱中,供试品溶液色谱在与对照药材或对照品相应位置上出现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高效液相色谱中,绿原酸在1.82~9.1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09%.结论薄层色谱法呈现斑点清晰、特异性强,可用于戒毒胶囊的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精密度高、准确度好,可用于该药的质量控制.
作者:靳怡然;杜英峰;许慧君;郭玮;袁志芳;张兰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通过查阅文献与实地调查,认为<中国药典>2005年版金银花和山银花分列值得商榷,不符合当前与将来金银花的药用需求.建议<中国药典>2005年版增补本和下版药典将金银花的植物来源修订为忍冬和灰毡毛忍冬.
作者:汪冶;文惠玲;梅树模;肖聪颖;郑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对8种彝药复方制剂胶囊中多种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并分析.方法选用不同的混酸溶解样品,稀硝酸酸化定容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进行测定.结果8种彝药复方制剂中含有大量钙、镁、磷、铬、锰、铁、锌、铜、镍、铅等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结论8种彝药复方制剂与其药理作用具有相关性.
作者:韦薇;朱光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辛兰芷喷雾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辛夷、连翘、白芷进行定性分析;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腺苷进行含量测定,流动相为甲醇-水(10:90);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60nm.结果薄层色谱法可准确地对辛夷、白芷、连翘进行定性鉴别;腺苷在0.08~4.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63%(RSD=1.79%,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作为该辛兰芷喷雾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赵良义;邵艳新;谢晓燕;李冬梅;鹿颐;温俊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贵州两个不同种植基地的细叶桉精油的化学成分变化特征.方法通过水蒸气蒸馏,利用GC-MS进行分析,采用相对保留指数对化合物进行定性,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结果56个化合物被鉴定,主要成分为蒎烯、樟脑萜、百里香素、柠檬烯、松香芹醇、松油醇、龙脑、蓝桉醇.结论两个基地细叶桉的化学成分基本一致;这些化合物的含量有差异.
作者:罗世琼;余正文;赵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Tan Ⅱ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l-2)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伴随蛋白x(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Tan ⅡA低剂量治疗组和Tan ⅡA高剂量治疗组.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Tan ⅡA高、低剂量治疗组分别于术前连续灌胃给予相应剂量Tan ⅡA 3 d,1次/d.除假手术组外的各组于脑缺血90 min再灌注24 h,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和神经症状评分,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额顶部皮质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Tan ⅡA高、低剂量治疗组脑组织缺血损伤病理学改变明显轻于缺血再灌注组,Tan ⅡA高剂量治疗组缺血改变亦轻于低剂量治疗组.Tan ⅡA高、低剂量治疗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较缺血再灌注组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Bcl-2和Bax表达增加, Bcl-2 /Bax比值下降(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Tan ⅡA高、低剂量治疗组均显著增加Bcl-2表达、减少Bax表达,上调Bcl-2 /Bax比值,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亦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Tan ⅡA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增加Bcl-2表达,减少Bax表达,上调Bcl-2 /Bax比值抗凋亡有关.
作者:李浩;俸军林;刘开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从历代医家对情志病的认识, 以及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梳理,并从生理、病理、治疗三个方面,探析脾胃与情志的相关性,指出重视二者相关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宁;张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优选仙方活命胶囊沸腾制粒的佳工艺条件.方法应用正交实验法,以16~40目颗粒的重量和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仙方活命胶囊沸腾制粒过程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正交实验设计的因素中,喷雾速率和进风温度影响显著,确定的佳工艺条件为:雾化速率40 Hz,雾化压力0.4 MPa,进风温度85℃,出风温度65℃.结论该工艺适合于大生产.
作者:高秀强;李奉勤;赵韶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白花丹参和紫花丹参在蛋白水平的遗传差异.方法利用叶片过氧化物酶和种子贮藏蛋白两种生化标记对白花丹参和紫花丹参进行了分析.结果同工酶分析表明,两种丹参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存在差异;贮藏蛋白分析表明,丹参种子蛋白主要是以盐溶性蛋白为主,水溶蛋白和醇溶蛋白较少,碱溶性蛋白更少;两种丹参种子贮藏蛋白谱带之间的差异性不明显.结论二者在蛋白水平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韩琳娜;李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参归软肝胶囊(SGR)对猪血清所致大鼠免疫性肝损伤、肝纤维化模型的影响.方法复制猪血清所致大鼠免疫性肝损伤、肝纤维化模型,测定血清ALT,AST,Alb,TP,SA,Hyp,观察肝病理变化,判断SGR对猪血清所致的大鼠免疫性肝损伤、肝纤维化模型的影响.结果SGR组ALT,AST, SA 和 Hyp降低 (P< 0.05),TP和 Alb增加 (P< 0.05),肝脏损伤和纤维化程度降低(中剂量组P< 0.05;高剂量组P< 0.01).结论SGR对猪血清所致大鼠免疫肝损伤、肝纤维化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艳;路西明;王建刚;王淑英;张朝晖;付银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