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桑黄提取精制工艺的研究

戈延茹;张春燕;姜树红

关键词:桑黄, 多糖, 正交设计, 提取, 精制
摘要:目的 优选桑黄多糖的提取、精制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选桑黄多糖提取工艺.通过吸附法与醇沉法的比较,选出佳精制工艺.结果桑黄多糖佳提取工艺为:粉碎粒度60目,浸泡12 h,用14倍的水,提取3 h,用壳聚糖吸附法精制多糖.结论浸泡时间对实验影响较大,采用壳聚糖吸附法精制,多糖损失少,此提取精制工艺方法可行.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补肾养经汤对雌性去势大鼠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8含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补肾养经汤对雌性去势大鼠白细胞介素-2(IL-2)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造模后又分成补肾养经汤高、中、低剂量组、去势空白组、六味地黄丸组,观察各组 IL-2,IL-8水平的变化.结果手术组与假手术组比较,IL-2、IL-8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补肾养经汤中剂量组与去势空白组比较,IL-2的水平明显增高(P<0.05);补肾养经汤各剂量组与去势空白组比较IL-8的水平明显增高(P<0.05);IL-2与IL-8的水平呈一定的线性相关性,且呈正相关(0

    作者:邬御飞;王惠;钟雪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复方鱼腥草口服液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复方鱼腥草口服液的提取工艺.方法含有挥发油类成分的药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提取;水溶性成分煎煮提取,采用正交实验法进行优选,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挥发油提取佳工艺:10倍量水,温浸0.5 h,水蒸气蒸馏提取4 h;水溶性成分提取佳工艺:10倍量水,煎煮两次,2 h/次.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可作为复方鱼腥草口服液的提取工艺.

    作者:牛玉乐;李焱;孙艳;黄波;张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试论《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养生思想

    通过总结<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养生思想,认为篇中的天人相应观、阴阳平衡观、重视阳气观、阴阳气位观、形神合一观、正气为本观、动静协调观、固护脾胃观不仅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王钦鹏;徐志玉;李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民族药五爪金龙的生药学鉴定

    目的 对多民族常用的植物药五爪金龙进行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鉴别方法.结果五爪金龙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色谱等方面具有专属性的特征.结论通过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图能够很好地鉴定五爪金龙.

    作者:焦涛;刘圆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药药剂学理论教学方法探索

    为达到21世纪教学改革的要求,适应我国药学事业和中药现代化的飞速发展趋势,教学要求,让学生不仅掌握其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成为勤思善学的主人翁,而且理论与实践要结合,使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结合教学实践与科研成果,从更新教育观念、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教学语言与教学形式、评估教学效果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允;刘毅;夏晨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苯酚-硫酸法定量测定桔梗多糖的研究

    目的 建立桔梗多糖含量定量测定方法,为评价桔梗药材及新选育品种的质量提供方法.方法桔梗样品用水提取,经多级处理除去杂质制得桔梗精制多糖,精制多糖溶解与苯酚-硫酸试剂显色;用精制多糖测得桔梗多糖与葡萄糖的换算因子,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桔梗样品中多糖的含量.结果建立了一种苯酚-硫酸法测定桔梗多糖质量分数的方法,其平均回收率为97.54% ,RSD=1.44%.对不同来源桔梗中多糖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其范围为8.54%~20.28%.结论此方法简便可行,桔梗多糖供试液在4 h内显色稳定,重复性较好,可作为桔梗多糖的测定方法.

    作者:李妍;魏建和;许旭东;师凤华;褚庆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牛膝提取物神经再生素促小鼠坐骨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中药牛膝提取物神经再生素(NRF)对小鼠损伤坐骨神经的修复作用.方法ICR小鼠50只,雌雄各半,行坐骨神经夹伤术,随机分成5组:NRF高、中、低剂量组,弥可保组(阳性对照),生理盐水组(空白对照).术后每日腹腔注射给药.采用小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 function index, SFI)、组织形态学及电镜检查,观察NRF对损伤坐骨神经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NRF可显著改善小鼠的坐骨神经功能.超微结构观察表明,实验组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形态、厚度、成熟度均优于对照组,而变性纤维的数目少于对照组.结论NRF能促进小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及其功能的恢复.

    作者:刘小君;程琼;丁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江苏连钱草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研究建立连钱草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其质量控制和药材鉴别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反相Symmetry C18柱 (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和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27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进样体积20 μl.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确定18个峰构成连钱草药材的指纹特征,各批次药材均具有上述特征,但特征峰的相对含量分布差异导致色谱概貌存在一定差异.确定了连钱草药材HPLC 中绿原酸、木犀草素二个黄酮成分所对应的保留时间一致;10个批次的连钱草药材HPLC 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3.结论该方法准确、简单、稳定,其色谱指纹图谱可用于连钱草的鉴别和质量控制.

    作者:朱玲英;钱大玮;段金廒;钱士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薤白挥发油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超临界CO2萃取薤白挥发油成分的工艺条件.方法通过正交实验,以萃取的压力、温度、时间为主要因素,考察薤白挥发油的佳提取工艺.结果佳工艺为压力15 MPa,温度30 ℃,时间3 h,其挥发油得率为1.093 %,是水蒸气蒸馏法得率(0.296 %)的3.7倍.结论超临界萃取具有耗时少、效率高等优点,适合批量生产.

    作者:蒋合众;马超英;李艳;丁雪娇;罗丽勤;林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生姜油不同部位对肝损伤模型大鼠肝细胞保护作用的比较

    目的 比较生姜油3个不同部位对四氯化碳(CCl4 )损伤培养的大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用大鼠制备含药血清.利用CCl4 体外诱导大鼠肝细胞损伤模型,用比色法检测肝细胞经含药血清处理后上清液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结果生姜油A 部位含药血清能显著降低ALT 和AST 水平,提高SOD 活力,抑制MDA 的产生;B 部位亦能显著降低ALT 和AST 水平,提高SOD 活力,但对MDA 未见有明显的影响;C部位仅能降低AST 水平,提高SOD 活力.结论生姜油3个不同部位的含药血清对CCl4 引起的大鼠肝细胞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但以A 部位的效果较好,其保护机制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沈洪;薛洁;朱路佳;孙晓飞;谢梅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花生种皮对血小板减少型小鼠血细胞数的影响

    目的 观察花生种皮醋酸乙酯及乙醇提取部位对血小板减少型小鼠血细胞数的影响.方法分别将花生种皮的醋酸乙酯提取部位和75%醇提部位设置成高、中、低3个剂量组,以重组人白介素-11(rh1L-11)为阳性组,另设空白组与模型组.小鼠灌胃给药2 d后,环磷酰胺造模.造模的同时持续给药,第12天摘眼球取血观察对外周血小板及相关血细胞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除醋酸乙酯低剂量组外,其余各给药组均能显著提高血小板数(P<0.01).大多数给药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红细胞及白细胞数目.结论花生种皮的醋酸乙酯及乙醇提取部位均可提高血细胞水平,改善血细胞状况.

    作者:杨增艳;余胜民;黄琳芸;陈少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仙方活命胶囊沸腾制粒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仙方活命胶囊沸腾制粒的佳工艺条件.方法应用正交实验法,以16~40目颗粒的重量和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仙方活命胶囊沸腾制粒过程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正交实验设计的因素中,喷雾速率和进风温度影响显著,确定的佳工艺条件为:雾化速率40 Hz,雾化压力0.4 MPa,进风温度85℃,出风温度65℃.结论该工艺适合于大生产.

    作者:高秀强;李奉勤;赵韶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脾虚状态下乌头炮制减毒药效对比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虚证状态下乌头属药用植物炮制减毒对药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喂食肥甘生冷食物造成脾失健运的虚证模型.观察虚证状态下药物炮制减毒后对药效的影响.结果在给予相同剂量的前提下,药物经过炮制后毒性降低明显,与炮制后化学成分变化密切相关,而在毒性降低的同时,药效没有降低.结论脾虚状态下乌头属植物经过炮制后镇痛作用没有降低,有的药品经过炮制后镇痛作用略有增强.

    作者:刘智;张大方;张志仁;王奕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细毡毛忍冬采收期动态研究

    目的 确定细毡毛忍冬的佳采收期.方法对细毡毛忍冬花期不同发育阶段的外观形态进行动态观察,并对其不同采收期绿原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细毡毛忍冬从孕蕾到开花可分为小蕾期、青蕾期、绿黄期、黄白期、白花期、黄花期、凋花7个阶段,其绿原酸含量随生长发育的变化差异显著.结论为确定细毡毛忍冬的佳采收期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杨苗;马逾英;周娟;李兴德;彭太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苦石莲皮普通粉和微粉挥发性成分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苦石莲皮中的挥发性成分,并对比普通粉和微粉中挥发性成分异同.方法利用有机溶剂-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苦石莲皮中的挥发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进行测定,色谱柱为HP-5MS 5% Phenyl Methyl Siloxane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苦石莲皮普通粉中分离出115个化学成分,鉴定出63个化学成分,检出率为54.7%,其中相对百分含量大于2.0%有5种;微粉中分离出119个化学成分,鉴定出64个化学成分,检出率为53.7%,其中相对百分含量大于2.0%有9种.两种粉末挥发性成分中有54种相同成分,微粉中含量高于普通粉中相应成分的有28种,其中含量高的分别是柠檬烯(5.311%,普通粉)和亚油酸甲酯(3.388%微粉).结论该实验首次对苦石莲皮普通粉和微粉挥发性成分进行对比研究.

    作者:袁月玲;霍昕;高玉琼;刘莹;丁丽娜;杨迺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黄帝内经》中精神心理调养法探秘

    精神状态内属于五神,依附于五脏,外现于五情志.该文对如何运用<黄帝内经>中的五行相克规律,发挥五情志生理功能,避免五情志病理状态,从而调养与治疗人们的心理障碍进行探讨.

    作者:高晓静;刘少芸;邓棋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黄连多糖抑菌活性初探

    目的 探讨黄连多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方法用扩散法研究黄连多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并选用黄连水提液和盐酸小檗碱作为对照.结果黄连水提液和小檗碱对菌体均有抑菌效果,黄连水提液的抑菌效果尤为明显;黄连多糖没有抑菌作用.结论黄连多糖在体外条件下,不具有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

    作者:姜延伟;王懿萍;吴玉娟;洪鹏举;许伦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一种降糖复方中药提取液中总多糖含量的测定

    目的 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降糖复方中药提取液中总多糖的含量.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苯酚-硫酸法.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40 μg/ml,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99.36%,RSD=3.15%.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良好.

    作者:高伟;王晓娟;刘翊;杜连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正交设计法优选大蒜油微囊的制备工艺

    目的 优选大蒜微囊的制备工艺,制备大蒜新制剂.方法根据影响微囊剂成型因素,选用正交设计法L9(34)优选大蒜微囊的制备工艺.结果工艺优选结果表明,乳化剂的用量对微囊成型影响显著(P<0.5),微囊制备的佳工艺条件为B1D1A1C2,即明胶浓度(A)为3.0%、阿拉伯胶用量(B)为3.0%、乳化剂用量(C)为0.5%、搅拌速度(D)为200 r/min.结论用该法制备的大蒜微囊,性质稳定;工艺简单可行.

    作者:鲜敏;丁晓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沉香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反应体系的建立

    目的 对影响沉香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反应的各因素进行优化,建立适用于沉香RAPD的佳反应体系.方法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变化单一因素的方法对模板 DNA浓度、Taq酶用量、dNTPs、引物浓度、Mg2+浓度、退火温度对RAPD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适合沉香RAPD分析的佳反应体系:在20μl反应体系中,模板DNA用量20 ng、Taq酶1.0 U、dNTPs浓度为0.3~0.4 mmol·L-1、随机引物浓度为0.6 μmol·L-1、Mg2+浓度1.5~2.0 mmol·L-1.PCR反应条件:94℃,10 min;94℃,1 min;36℃,1 min;72℃,2 min;45个循环,72℃,8 min.结论该反应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作者:邵敏;周鹤峰;唐历波;刘银花;李官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