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江苏连钱草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朱玲英;钱大玮;段金廒;钱士辉

关键词:连钱草,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 研究建立连钱草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其质量控制和药材鉴别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反相Symmetry C18柱 (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和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27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进样体积20 μl.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确定18个峰构成连钱草药材的指纹特征,各批次药材均具有上述特征,但特征峰的相对含量分布差异导致色谱概貌存在一定差异.确定了连钱草药材HPLC 中绿原酸、木犀草素二个黄酮成分所对应的保留时间一致;10个批次的连钱草药材HPLC 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3.结论该方法准确、简单、稳定,其色谱指纹图谱可用于连钱草的鉴别和质量控制.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葛根素衍生物4ac混悬液及其纳米粒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 比较葛根素衍生物4ac混悬液及其纳米粒在Beagle犬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方法分别于给药后不同时间取血,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血清中葛根素衍生物4ac的血药浓度,应用3P97药动学统计软件对血药浓度数据拟合.结果葛根素衍生物4ac混悬液及其纳米粒在Beagle犬体内过程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结论葛根素衍生物4ac纳米粒较葛根素衍生物4ac混悬液相比能明显提高在Beagle犬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作者:郭东艳;陈士林;杨大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天然水蛭素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结缔

    目的 观察水蛭素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CT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水蛭素组共3组,每组20只,用40%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 CCl4)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水蛭素干预12周后处死大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CTGF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CTGF mRNA 2-ΔΔCt值(3.59±0.5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02±0.23)(P<0.05),表明模型组CTGF mRNA表达上调.与模型组比较,水蛭素组CTGF mRNA 2-ΔΔCt值(1.83±0.34)显著降低(P<0.05),表明CTGF mRNA表达下调.结论水蛭素可能通过下调CTGF mRNA的表达,抑制肝脏细胞外基质异常增生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贾彦;牛英才;张英博;周丽;董妙先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鸡骨草植物形态及显微鉴别

    目的 研究鸡骨草植株形态及生药学特征.方法石蜡切片法与粉末显微鉴别法.结果从形态、性状、组织结构与粉末显微几个方面能有效地鉴定鸡骨草药材. 结论形态、性状、组织结构和粉末显微结构可以作为鸡骨草的鉴定依据.

    作者:刘大强;杨海菊;莫童;孔德鑫;刘榜杰;黄荣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胰岛素受体非肽小分子激动剂的研究进展

    已发现一些非肽小分子物质可模拟胰岛素的作用激活胰岛素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为开发新型抗糖尿病药物提供了新的策略.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胰岛素受体非肽小分子激动剂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从中药中筛选胰岛素受体非肽小分子激动剂的前景.

    作者:罗静;陈祥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何首乌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通过对何首乌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研究进行评述,为何首乌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参考.

    作者:吴晓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巴戟天中的低聚糖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巴戟天低聚糖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巴戟天低聚糖水解后可形成果糖,果糖在盐酸的作用下生成羟甲基糠醛,照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85 nm处测定吸收度.结果巴戟天低聚糖在5~30 μg·ml -1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2.22%,RSD=2.20%(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重复性好.

    作者:林芳花;林励;刘晓涵;汪金玉;马艳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黄芪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黄芪(A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适应样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间断静脉推注AS模拟预适应的实验方法,观察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栓塞再灌血清中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脑组织Na+-K+-ATP酶、Ca2+-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AS(10,8 g/kg)预处理可明显降低血清中MDA含量,同时增加血清NOS、NO含量及脑组织Na+-K+-ATP酶、Ca2+-ATP酶活性和NO含量.结论黄芪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缺血预适应样的保护作用.

    作者:阮耀;黄川锋;岳兴如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聚酰胺吸附-铝离子显色法测定乌药叶中总黄酮的含量

    目的 采用聚酰胺吸附-铝离子显色法测定乌药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经聚酰胺吸附后的样品,以芦丁为对照品,在420 nm处测定吸收波长,绘制标准曲线,确定浓度.结果总黄酮在0.002~0.10 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该法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5%,RSD为2.76%(n=5).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

    作者:顾霞敏;许海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花生种皮对血小板减少型小鼠血细胞数的影响

    目的 观察花生种皮醋酸乙酯及乙醇提取部位对血小板减少型小鼠血细胞数的影响.方法分别将花生种皮的醋酸乙酯提取部位和75%醇提部位设置成高、中、低3个剂量组,以重组人白介素-11(rh1L-11)为阳性组,另设空白组与模型组.小鼠灌胃给药2 d后,环磷酰胺造模.造模的同时持续给药,第12天摘眼球取血观察对外周血小板及相关血细胞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除醋酸乙酯低剂量组外,其余各给药组均能显著提高血小板数(P<0.01).大多数给药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红细胞及白细胞数目.结论花生种皮的醋酸乙酯及乙醇提取部位均可提高血细胞水平,改善血细胞状况.

    作者:杨增艳;余胜民;黄琳芸;陈少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强心Ⅰ号方强心作用有效部位提取与分离

    目的 提取分离强心Ⅰ号方强心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以大孔吸附树脂为分离材料,将强心Ⅰ号方组成药材的水提物、醇提物分别经蒸馏水,10%乙醇,30%乙醇,50%乙醇,70%乙醇,95%乙醇洗脱制得样品,然后通过离体蛙心试验观察受试样品的强心作用.结果水提物经30%乙醇,50%乙醇洗脱的样品和醇提物经30%乙醇,50%乙醇洗脱的样品对离体蛙心作用明显,其强心作用的半数有效浓度分别为:0.017g生药/ml,0.58 g生药/ml,10.11 g生药/ml,21.44 g生药/ml.结论强心Ⅰ号方中各味药材的水提物经30%乙醇,50%乙醇洗脱的样品和醇提物经30%乙醇,50%乙醇洗脱的样品具有明显强心作用.

    作者:胡军娜;贾继明;王宏涛;赵宝华;郑亚杰;唐思文;徐登峰;赵韶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药专业课程建设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学科间相互渗透已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大趋势.课程建设与信息技术结合,是中药专业高等教育的新探索.在分析中药专业课程建设与信息技术结合的理由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采取的主要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果.

    作者:刘毅;王允;万德光;潘正;陈玉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辛兰芷喷雾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辛兰芷喷雾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辛夷、连翘、白芷进行定性分析;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腺苷进行含量测定,流动相为甲醇-水(10:90);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60nm.结果薄层色谱法可准确地对辛夷、白芷、连翘进行定性鉴别;腺苷在0.08~4.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63%(RSD=1.79%,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作为该辛兰芷喷雾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赵良义;邵艳新;谢晓燕;李冬梅;鹿颐;温俊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针灸配合盆底肌锻炼治疗脑卒中尿失禁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配合盆底肌锻炼治疗脑卒中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探讨针灸治疗尿失禁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005-01~2007-03在我院针灸康复部住院脑卒中尿失禁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及盆底肌锻炼;治疗组在脑卒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及盆底肌锻炼等综合治疗.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40 d后行尿动力学检查,分析膀胱尿道功能.结果治疗组的膀胱大容量增加及尿残余量减少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可提高膀胱大容量,减少尿的残余量,提高膀胱充盈感觉阈值,抑制逼尿肌的无抑制性收缩,从而治疗尿失禁.

    作者:徐海燕;张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羟基喜树碱半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 制备羟基喜树碱的半固体脂质纳米粒(HCPT-SSLN).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优选处方和制备工艺,并对优化条件下制备的HCPT-SSLN纳米溶液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制备的HCPT-SSLN平均粒径为130.5 nm,多分散系数为0.18,载药量为2.51%,包封率为79.19%,ξ电位为-33.1mV;纳米溶液4℃下放置6个月,纳米粒外观、粒径及包封率无明显变化.结论所制备的HCPT-SSLN包封率和载药量较高,粒径分布均匀,稳定性良好,为羟基喜树碱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

    作者:西娜;侯连兵;西传坡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欧亚旋覆花中绿原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欧亚旋覆花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采用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4.6 mm×250 mm,5.0 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10∶9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6nm.结果绿原酸在0.20~8.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回归方程为Y=5 342.2X+1 960.5.平均回收率为100.42%,RSD为1.9%.结论该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欧亚旋覆花中绿原酸的含量.

    作者:耿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超声波提取连翘叶总黄酮与总酚酸的实验研究

    目的 确定实验室超声波提取连翘叶总黄酮、总酚酸的佳处理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对甲醇浓度(A)、超声时间(B)、提取次数(C)和提取温度(D)4个因素进行考察,确定优超声提取条件.结果因素D和C对测定指标均有显著性影响,因素A、B为不显著因素.结论以60%甲醇,超声时间10 min/次,提取3次,提取温度45 ℃为佳超声提取条件.

    作者:田粟;唐龙妹;许丽琴;丁月新;刘汝俊;马莉;薛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验方祛斑汤对A375人黑素瘤细胞黑素合成的影响

    目的 研究验方祛斑汤对A375人黑素瘤细胞株细胞增殖、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合成的影响,探讨验方治疗黄褐斑的作用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测定验方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酶学方法测定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475nm比色法测定验方对黑素含量的影响.结果验方祛斑汤对体外培养的A375人黑素瘤细胞具有抑制细胞增殖,降低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含量作用.结论该方能抑制黑素细胞黑素合成,这可能是其治疗黄褐斑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刘邦民;张涓;陶春蓉;苏咏梅;艾儒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补虚祛瘀法对创面修复瘢痕重塑期Smad3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目的 研究补虚祛瘀法促进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的机理.方法采用改良付氏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分为生理盐水组、复黄生肌愈创油膏组、补虚方组、祛瘀方组、康复新组,运用免疫组化法分别研究各组第18天创面瘢痕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的变化.结果第18天时,复黄生肌愈创油膏组TGF-β1表达高于生理盐水组,而Smad3分子的表达低于生理盐水组.结论瘢痕形成重塑期,补虚祛瘀法对TGF-β1 → Smad3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秦海洸;何长杰;唐汉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贵州产蹄盖蕨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研究

    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鉴定以及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研究等,对贵州产蹄盖蕨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进行研究.基本弄清了贵州产蹄盖蕨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贵州有蹄盖蕨科植物共100种,可作药用植物24种,除少数种外,贵州各地均有分布.

    作者:赵能武;张敬杰;赵俊华;潘炉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小球藻提取物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利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研究小球藻提取物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测定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肝组织中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水平及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分析小球藻提取物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小球藻提取物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ALT,AST以及肝组织中MDA值并促进肝组织中GSH-Px活性及GSH含量的升高.结论小球藻提取物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作者:孟楠;黄裕景;金容镐;孙立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