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宁;韦松基;林启云
目的 研究山刺玫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对山刺玫根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和氯仿部分进行色谱分离,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两个化合物单体,分别为β-谷甾醇(Ⅰ)、齐墩果酸(Ⅱ).结论 化合物Ⅰ为首次从山刺玫根中分离得到.
作者:谢晓燕;贡济宇;王立岩;张忠君;于春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效果.方法 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在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枳实消痞丸加减中药汤剂和西药多潘立酮片,疗程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蠕动或胃排空时间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胃蠕动或胃排空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DGP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胃蠕动或胃排空,有效降低血糖,是治疗DGP较理想的方药.
作者:董文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中医学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病机与脾虚、湿热、阴亏、气滞、血淤紧密相关,故采用益气养阴,行气活血,清热祛湿等方法辨证治疗有确切疗效.该文重点从文献、临床和实验研究3个方面对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机制进行探讨.
作者:胡素敏;张小萍;张恒青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对风湿壮药超微粉进行消炎镇痛的药效学研究.方法 用小鼠耳肿胀法及大鼠足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用小鼠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 风湿草药的超微粉在抑制小鼠耳肿胀、醋酸引起的腹痛以及大鼠的足肿胀方面的效果均强于普通粉.结论 风湿草药的超微粉疗效要好于普通粉.
作者:陈毅飞;蒋才武;胡东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介绍杜鹃花科白珠树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开发前景进行展望.方法 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和综述.结果 白珠树属植物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木脂素、有机酸、萜类和甾体类化合物等多种类型,具有抗菌、消炎、抗肿瘤、祛痰、化淤等药理活性.结论 白珠树属植物作为传统的民间药,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开发前景.
作者:程燕;缪剑华;马丽焱;赖家业;许旭东;杨峻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龙葵中澳洲茄胺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甲醇酸水超声提取龙葵生物碱,在回流条件下对生物碱苷进行酸性水解,得到相应的澳洲茄胺.然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乙腈-0.05%七氟丁酸(30:70)体系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 龙葵生物碱获得了良好的基线分离;澳洲茄胺的线性范围为102~612 μg·ml-1(r=0.999 9);加样回收率超过96.0%,RSD为3.35%(n = 6).结论 该方法 简单快速,准确可靠,可作为龙葵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 也为龙葵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进一步的药效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方法 学平台.
作者:罗习珍;陈来;刘建军;姚鹏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利心丸中的牡丹皮和防己的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果 鉴别方法 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论 鉴别方法 可靠,可用于利心丸的上述成分鉴别.
作者:张绍轩;扬军;王学农;张本;邱雪;于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降脂宁肝胶囊对D-氨基半乳糖(D-Gal)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0只NIH小鼠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联苯双酯阳性对照组,降脂宁肝胶囊高、中、低剂量组.用药组小鼠分别灌胃给药, 而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20 ml/(kg·d),连续6 d.于末次药1 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10%D-Gal生理盐水溶液(1 000 mg/kg),24 h后采血和取肝组织,检测血清ALT、AST及肝脏MDA水平,并观察其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降脂宁肝胶囊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均能显著降低血清ALT、AST及肝脏MDA水平(P<0.05,P<0.01或P<0.001),明显地改善肝脏的病理变化,并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降脂宁肝胶囊对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有显著的护肝作用.
作者:薛川松;杨钦河;刘淑娟;杨环文;张玉佩;谢芳;欧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采用超声波提取荠菜中的有机酸.方法 采用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研究了温度、超声波作用时间、料液比、超声波功率对荠菜中有机酸提取量的影响规律.结果 超声波提取法的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作用温度70℃,时间35 min,料液比1:18(g/ml),超声波功率140 W.在此组合参数条件下,有机酸提取率为1.76%.结论 超声波能提高水浸提有机酸的效率,是一种省时、高效、节能的新型提取工艺.
作者:潘明;王世宽;刘慧杰;郭脉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测定青梅和大叶鱼骨木不同有机溶剂提取浸膏的抑菌活性.方法 采用常规扩散法测定青梅和大叶鱼骨木的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浸膏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杆菌、枯草杆菌、根霉和黑曲霉的抑制活性.结果 在两种药物提取浸膏中,只有青梅醋酸乙酯浸膏和正丁醇浸膏以及大叶鱼骨木氯仿浸膏对这3种细菌有抑制活性,而所有浸膏对两种霉菌均没有抑制活性;同时,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其抑制效果也逐渐增强.结论 青梅醋酸乙酯浸膏和正丁醇浸膏以及大叶鱼骨木氯仿浸膏对3种细菌有抑制活性,而所有浸膏对两种霉菌均没有抑制活性.
作者:陈忠;杨燕;王天山;陈光英;莫峥嵘;王安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优选戒毒胶囊中挥发油、醇及水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筛选制剂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以黄芩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筛选醇提取工艺;以芍药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金银花、白芍、黄芪等药味的水提工艺.结果 挥发油的佳提取工艺为当归、川芎加水10倍量,浸泡1 h,提取8 h;醇提佳工艺为丹参、黄芩、栀子采用70%乙醇,溶媒6倍量,回流时间为1.5h,提取次数为2次;水提取的佳工艺为将白芍、黄芪、龟甲和熟地、黄连同上述药渣,加10倍量水,煎煮2次,1.5 h/次,金银花于第2次煎煮时加入.结论 通过正交实验优选出戒毒胶囊佳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靳怡然;杜英峰;袁志芳;张兰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详细阐述了<内经>中有关湿病的理论, 将湿病的发病﹑病因﹑病机﹑辨证﹑治则治法加以分析,并结合后世医家的论述,进一步阐述中医湿病的理法方药,对现代临床予以指导作用.
作者:宋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确定多序岩黄芪中总黄酮的优选超声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溶剂量、提取次数、超声时间、溶剂浓度对提取率的影响,以芦丁为标准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标准曲线法测定含量.结果 所考察的因素中,多序岩黄芪总黄酮的提取影响程度为:溶剂浓度>提取次数>溶剂量>超声时间,即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20 min,体积20 ml,提取次数为3次.结论 超声乙醇提取法佳工艺组合A3B2C1D3,可为利用多序岩黄芪工业生产黄酮类药用成分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海力茜·陶尔大洪;帕丽达;韩加;何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观察小鼠心肌细胞凋亡因子Fas/FasL蛋白表达的水平,探讨益气养阴、活血化淤方的作用机制及 Fas/FasL系统在细胞凋亡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21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30只;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各60只,采用多次接种柯萨奇B3m病毒的方式,建立重复感染的早期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动物模型, 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用益气养阴、活血化淤方治疗,于治疗4周后观测小鼠心肌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Fas/FasL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心肌组织中Fas/FasL蛋白的阳性表达较空白组增多(P<0.05),中药高剂量组和中药低剂量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益气养阴,活血化淤方能够下调扩张型心肌病小鼠Fas/FasL蛋白表达,对心肌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高运吉;周亚滨;张占军;张丽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比较夏枯草不同提取物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 采用镇静、催眠实验方法,观察夏枯草不同提取物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以及对戊巴比妥钠小鼠睡眠的协同作用.结果 夏枯草醇提物及其氯仿萃取部位和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均能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只数,延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结论 夏枯草醇提物及其氯仿萃取部位和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均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
作者:赵江丽;吴向阳;仰榴青;李永金;王雯雯;邹艳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酸枣叶提取物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方法 考察酸枣叶提取物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对延长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时间、对阈下巴比妥钠的睡眠协同作用以及对苯丙胺中枢兴奋作用的影响.结果 酸枣叶提取物可对小鼠自主活动呈明显抑制作用,延长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时间,增加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发生率和缩短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潜伏期.抑制苯丙胺的中枢兴奋作用.结论 酸枣叶提取物有明显的镇静、安神作用.
作者:赵新华;伊丽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为进一步对大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结合医学院导师制和作者近年来指导导师组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实践和体会,分析了医学院大学生科研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 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医学院大学生科学研究的对策,并就与之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结论 实施大学生科学研究训练计划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黄锁义;程金生;陆海峰;黄祖良;黄世稳;李振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我国石斛属植物间的亲缘关系.方法 从55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4个多态性好的引物对石斛属(Dendrobium)植物基因组DNA进行简单重复间序列(ISSR)分析.利用POPGENE32软件计算ISSR扩增产物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标记系统的有效等位基因数(effective number of alleles, NE).应用NTSYS(3.0)软件计算Nei's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系数.按照非加权平均距离法(UPGMA)构建聚类关系图.结果 14条引物共扩增出123条带,多态性带112条,约占总数的91.06%,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带数为8.79条.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51 9,Shannon信息指数(I)为0.528 2,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594 5,种间的相似系数介于0.090 9~0.695 7,平均为0.377 9.结论 我国石斛品种的遗传基础比较丰富,ISSR分子标记构建的亲缘关系树状图与经典分类系统基本一致.
作者:袁佐清;张建勇;刘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对金莲花露毒理学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清洁级昆明种小鼠、SD大鼠以金莲花露各按大耐受量(MTD)等体积灌胃,记录中毒表现及死亡情况;采用平板掺入法,分加与不加S-9混合液两种;选清洁级昆明种小鼠,取胸骨骨髓制片,查其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发生率;选雄性小鼠,取附睾制片,查小鼠精子畸形率;30 d喂养实验,观察生长发育、食物利用率、血液学检查和生化学检查结果.结果 雌雄性小、大鼠均未见明显的中毒症状及死亡;在加与不加S-9的情况下,均未呈现致突变作用;小鼠微核实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均呈阴性;30 d喂养大鼠,全部存活,且发育良好,选定各指标均未见异常.结论 金莲花露对两种性别的大、小鼠的MTD均大于20 000 mg/(kg·bw),说明该产品属实际无毒物;三项致突变实验结果 阴性;大鼠30 d喂养实验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异常.
作者:潘海峰;李艳荣;辛春兰;李守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六味地黄丸能否改善或减缓早期糖尿病肾病(DN)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患者肾功能进行性恶化这一高发、危险的进程.方法 选取早期DN合并Hhcy患者(n=35)随机分为西药组(n=18)和中西药实验组(n=17).西药组用盐酸贝那普利片(洛汀新)治疗,中西药实验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浓缩六味地黄丸(LD),疗程3个月.治疗后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24 h尿微量蛋白.结果 中西药实验组的Hcy浓度和24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 LD能有效降低Hcy浓度,改善和提高肾功能.
作者:何剑成;董滟;董慧君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