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综合干预疗效观察

钟群英;刘建华;雷琳

关键词:感觉统合失调, 综合干预, 儿童
摘要:感觉统合失调被认为是与现代生活方式有关的儿童多发病,有感觉统合失调儿童可造成学习困难,行为障碍和情绪问题,常成为困扰家长的难题,也是儿保门诊常见的就诊原因.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威灵仙类药材的紫外谱线组法鉴别研究

    目的 利用紫外谱线组法对威灵仙类药材进行鉴别.方法 采用紫外谱线组法,分别对氯仿、无水乙醇、水3种溶剂的威灵仙类药材浸出液进行紫外光谱扫描,并测定其吸收峰数目和其峰位值.结果 威灵仙类药材的紫外谱线组图像、大吸收峰数目及峰位值具有较大差异.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灵敏,可鉴别威灵仙类药材.

    作者:黄婕;靳凤云;王祥培;孙宜春;李保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苦参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超临界提取及定性研究

    目的 超临界提取苦参中黄酮类化合物,并对提取物进行初步的定性分析.方法 通过正交实验探索超临界提取苦参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佳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对苦参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离提取,并进行定性研究.结果 苦参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佳参数组合为:温度40℃,压力30 MPa,乙醇流速0.4 ml/min,时间60 min,高得率为5.82%.结论 苦参中总黄酮超临界提取佳工艺数据可靠,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定性研究方法简便易行.为进一步开发研究苦参总黄酮提供理论、实践依据.

    作者:张瑞菊;张国英;孙海波;凌建亚;王革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石斛属植物rbcL基因序列变异和系统发育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10种石斛植物叶绿体rbcL基因序列变异和系统发育关系.方法 根据Genebank已经公布的植物rbcL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用于石斛rbcL基因PCR扩增.基因序列排列用Clustal X软件完成,应用Seqnconverter软件分析序列的长度、GC含量、GpC量、GCskew值等;用Mega 4.1软件分析转换值、颠换值、转换/颠换比;采用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 method)获得大简约系统树;应用自展法(bootstrap)检验系统树,自展次数为1 000次.结果 10种石斛植物叶绿体rbcL基因的长度范围为944~950 bp,其中536 bp为保守位点,466 bp为变异位点,439 bp为具有系统发育信息的信息位点.基因中GC含量为40.61%~41.37%,GpC含量为4.03%~4.78%,GCskew 值为0.043 2~0.082 1.序列转换/颠换比(Si/Sv)为0.9.结论 利用PCR和核酸测序方法可以获得rbcL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能为石斛植物的系统发育研究提供核苷酸序列方面的资料.

    作者:袁佐清;张建勇;刘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栀子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关节软骨病理改变及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栀子浸膏对Hulth法复制兔膝骨关节炎模型中软骨的病理改变及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 24只大白兔随机分为给药组,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给药组,模型组行Hulth术法复制骨关节炎模型,术后第5周,给药组以栀子浸膏600 mg/kg灌胃,模型组与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给药3周后行软骨Pelletier JP与Mankin's评分,取股骨内侧髁约0.5 cm×0.5 cm×0.2 cm组织块行电镜观察软骨细胞形态及检测关节液中IL-1β的含量.结果 栀子浸膏能减轻关节软骨病理损伤,给药组关节液中IL-1β的含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 栀子浸膏可减少骨关节炎模型关节液IL-1β的含量和保护关节软骨的作用.

    作者:吴剑;鲍同柱;舒迅;赵龙桃;鄢飞;严雪港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脑心康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凋亡相关基因细胞间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脑心康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雄性70只,按照体重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即脑心康片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尼莫地平组,银杏叶片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各组均连续灌胃给药7 d(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末次给药30 min后,除假手术组外各组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不完全脑缺血模型,观察脑心康片给药前后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导致的行为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心康片对脑缺血后24,48,72 h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脑心康片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抑制ICAM-1蛋白的表达.结论 脑心康片对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遵循一定的时-效关系和量-效关系,其机理可能与脑心康片通过抑制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苏云明;张学会;李环;李卉;孟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灵雷菌质抗炎镇痛作用的研究

    目的 考察灵雷菌质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通过二甲苯致耳肿胀及醋酸引起毛细血管扩张法观察灵雷菌质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观察灵雷菌质的镇痛作用.结果 灵雷菌质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和醋酸引起的毛细血管扩张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并能提高热致痛小鼠的痛阈.结论 双向固体发酵后的灵雷菌质仍保留一定的抗炎与镇痛作用.

    作者:周雪娥;刘敏亮;谢小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金因肽治疗小面积轻中度烧伤疗效观察

    烧伤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我校医院门诊接诊的烧伤患者大多数是在校学生,且以开水烫伤为主,其次是化学药品烧伤和物理实验电烧伤.

    作者:黎孔琼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蒲公英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 对蒲公英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总黄酮的含量为指标,对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4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蒲公英细粉用甲醇,料液比1∶20,在70℃下超声提取10 min,总黄酮的提取率较高.结论 此工艺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稳定可行.

    作者:李喜凤;郝哲;杜云锋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桔梗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一种香草醛-硫酸比色法测定桔梗中总皂苷含量的方法,为桔梗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索氏提取器提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香草醛-硫酸比色法测定桔梗总皂苷含量.结果 比色法测定的线性方程为A=0.003 4C+0.006 4,相关系数为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97%,RSD=1.51%(n=6).对不同来源桔梗中总皂苷含量进行测定,其含量范围为1.07%~3.76%.结论 该法测定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桔梗药材中桔梗总皂苷的含量测定,便于对桔梗药材进行质量评价.

    作者:李妍;张崇禧;魏建和;许旭东;褚庆龙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探索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等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使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严格的科学的工作态度,并为药剂等后期课程和将来从事药剂专业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作者:叶桂存;张元;叶根健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赤芝子实体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赤芝子实体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1H,13C-NMR 和MS 等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赤芝子实体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灵芝醇B(ganoderiol B,1)、灵芝酸A (ganoderic acid A,2)、赤芝酸A(lucidenic acid A,3)、灵芝萜酮二醇(ganodermanondiol,4)、 3,7,11,15,23-5O-5α-羊毛甾-8-烯-26烷酸(3,7,11,15,23-pentaoxo-5α-lanosta-8-en-26- oic acid,5)、麦角甾-7,22-二烯-3β-醇十五烷酸酯(ergosta-7,22-dien-3β-ol- pentadecanoate,6)、麦角甾-7,22-二烯-3β-醇(ergost a-7,22-dien-3β-ol,7)及正二十六烷酸(n-hexacosanoic acid,8).结论 其中化合物8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作者:陈曼;张敉;张涵庆;孙视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拉米夫定联合中成药对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eAg 的影响

    目的 评价拉米夫定联合中成药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eAg 的影响.方法 按照系统评价的原则制定检索策略,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并采集相关信息和Meta分析.结果 5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11个联合治疗方案、4121名患者纳入研究,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CHB疗程为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45,1.97,1.64,95%可信区间分别为(2.12,2.84),(1.70,2.27),(1.43,1.88),联合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eAg转阴率的疗效有优于单用拉米夫定的趋势.其他联合治疗方案由于样本例数少而无法得出结论.

    作者:何玲;杨诗杰;吴进军;项岚;孙丽;王娜;蔡定彬;苏汝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肝得安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肝得安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0只小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分别是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阳性药对照组、肝得安高(6 g/kg)、中(3 g/kg)、低(1.5 g/kg)剂量组.结果 肝得安可明显降低上述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及肝组织中MDA的含量,同时增高肝SOD的活性,且能改善肝脏病理损伤.结论 肝得安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洪铁;杨振;王智文;郑友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大蒜蒜酶/蒜氨酸催化动力学及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从鲜蒜中分离纯化蒜酶,并研究其酶学性质、动力学特性以及临床常用溶剂对酶活力的影响,为今后进一步优化蒜酶的提取纯化工艺和临床应用提供必要理论参数.方法 采用盐析、超滤、冷冻干燥等方法提取纯化蒜酶,SDS-Page凝胶电泳法测定纯化蒜酶分子量,丙酮酸法和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蒜酶活力.结果 分离纯化所得蒜酶的分子量为97.88 KDa,纯度大于60%;蒜酶催化裂解天然蒜氨酸的适温度为35℃,适pH为7.00;随着温度的升高,蒜酶的稳定性下降;蒜酶在pH 6.5的缓冲体系中稳定;以天然蒜氨酸为底物测得米氏常数Km=2.139 mmol·L-1,大反应速度Vmax=41.67 U·mg-1(蛋白);临床常用溶剂0.9%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含0.85%NaCl、0.03%KCl、0.033%CaCl2)对蒜酶具有显著的激活作用,而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含5%葡萄糖、0.9%氯化钠)则较强的抑制了蒜酶活力,75%和95%乙醇具有强烈的杀酶作用.结论 蒜酶具有热不稳定性和pH不稳定性;其酶解反应选择在35℃和pH 7.00的缓冲体系中佳;而蒜酶溶解在pH6.5的缓冲体系中能较长时间保持稳定;临床常用溶剂中,含氯化钠的注射液(不含葡萄糖)对蒜酶活力有显著的激活作用,而含有葡萄糖的注射液强烈抑制蒜酶活力;75%和95%乙醇作为消毒液使用时也应避免其对蒜酶的杀伤作用.实验结果对进一步优化蒜酶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以及蒜酶的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曹红;袁耀佐;陈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传统中药四物汤对缺血性脑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了中药方剂四物汤水煎液对永久性局部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颈内动脉放入二氧化钛球于大脑中动脉制造永久性局部脑缺血模型.在制备永久性局部脑缺血模型前2,4 h,分别以四物汤灌胃250 mg/(kg·ml).TTC染色,用图象分析系统确定梗塞面积.结果 口服四物汤明显减少大脑的梗塞面积.结论 传统中药四物汤水煎液具有抗脑缺血损伤作用.

    作者:金光石;金元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五味子多糖的研究概况分析

    目的 综述五味子多糖的药理研究、分级方法、检测方法等方面研究.方法 通过论文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选择部分高质量的研究论文进行概括、整理、总结.结果 与结论五味子多糖药理作用涉及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系统以及抗氧化,抗衰老等方面;五味子分级是研究分离具有高药效的多糖成分,其方法为不同条件下的沉淀分级法;五味子多糖提取检测研究有热水浸提法-苯酚-硫酸法测定方法、正交设计法-红外光谱法检测方法等;但目前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在提取检测方法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作者:可成友;马春雁;边蔷;吴晓芳;杨玉超;高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麋鹿角研究现状及其开发利用设想

    麋鹿角为古方记载的补益类名贵中药,药用历史悠久,后因药源缺乏而被迫停用.而今麋鹿已能大量繁育,且其角自然脱落,药源充足,当尽快恢复药用.文章概述麋鹿角的药用历史及其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其开发利用设想,为合理开发应用麋鹿角这一珍贵药源提供参考.

    作者:丁玉华;王丽娟;刘训红;宋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校医院门诊口服抗菌药物情况分析

    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临床药物的新陈交替显著加快,为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笔者对校医院门诊2006~2008年口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掌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本草消渴丹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本草消渴丹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的关键酶己糖激酶、苹果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高脂、高糖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25 mg/kg,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分别以本草消渴丹和西药二甲双胍进行干预,每周末断尾取血检测空腹血糖值.治疗4周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值、肌肉己糖激酶(HK)和肝脏苹果酸脱氢酶活性(MDH).结果 本草消渴丹治疗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其肌肉组织HK、肝脏组织MDH活性与模型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药复方-本草消渴丹降低血糖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直接或间接提高了葡萄糖氧化分解的酶活性;本草消渴丹对对抗糖尿病体重降低有一定作用.

    作者:杨宏莉;张宏馨;李兰会;王燕;卢淑兰;孙淑敏;张伟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壮药土甘草水提物及醇提物毒理学研究

    目的 观察土甘草水提物和醇提物对小鼠灌胃给药的急性毒性.方法 以土甘草水提物1.57 g/ml,醇提物2.40 g/ml,大剂量40 ml/kg分别对小鼠灌胃给药,观察其急性毒性.结果 给药后,小鼠均蜷卧少动,24 h后此症状消失.观察7 d,小鼠的行为、进食、皮毛、眼和粘膜、呼吸、四肢活动和体重均无异常,未出现其它毒性反应.土甘草水提物对小鼠灌胃给药的大耐受量为62.8 g生药/kg;醇提物对小鼠灌胃给药的大耐受量为96.0 g生药/kg.结论 土甘草水提物对小鼠灌胃给药的大耐受量为62.8 g生药/kg;醇提物对小鼠灌胃给药的大耐受量为96.0 g生药/kg.未出现其它毒性反应.

    作者:杨东爱;余胜民;黄琳芸;陈少锋;郭力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