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铁甲草抑制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张纪达;温成平;范永升

关键词:铁甲草, 肝纤维化, 二甲基亚硝胺
摘要:目的 观察铁甲草醇提取物抑制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作用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用高、中、低剂量(12.6,4.2,1.4 g/kg)的铁甲草醇提液进行干预治疗,并与秋水仙碱进行对照,检测大鼠肝功能、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CⅢ)、 肝组织羟脯胺酸(Hyp)含量及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 结果 铁甲草高、中、低剂量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及铁甲草高剂量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铁甲草各剂量组大鼠肝组织Hyp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 <0.05).铁甲草各剂量组大鼠血清HA 、LN、 PCⅢ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铁甲草高、中、低剂量组肝组织纤维化病变明显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铁甲草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肝细胞和抑制胶原纤维合成有关.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结合点的探索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查阅文献,临床调查和专家访谈,总结提炼外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位点,并应用到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教学过程中,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中西医结合思维,提高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 诊治疾病的能力.

    作者:成秀梅;丁旭;张凤华;姚晓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防病机理与实践

    致病机理理论与预防疾病方法 ,是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疾病的形成,可以分为内因与外因,天人之间、人体内部因素之间的失调,就会导致疾病产生.各民族对于疾病采取了多种防治措施,主要有药物、隔离、清洁、保健、养生、培植免疫力等方法 .这些具有朴素辨证法意识的防病机理与实践活动,为族群的繁衍与人们的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保证作用.

    作者:东人达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健肾解毒腹膜透析液(Ⅲ)指纹图谱的建立

    目的 运用中医药理论和现代色谱分析技术,研究建立健肾解毒腹膜透析液(Ⅲ) HPLC-ELSD指纹图谱分析方法 ,为安全有效地控制其质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择Li Chro CART HPLC-Kartusche RP-18e色谱柱,柱温25℃,以流动相 A=乙腈,B=水组成的梯度洗脱系统,流速0.8 ml/min,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106℃, 氮气流速3.00 ml/min.结果 建立了健肾解毒腹膜透析液(Ⅲ)的指纹图谱.结论 所建立的健肾解毒腹膜透析液(Ⅲ) HPLC-ELSD指纹图谱分析方法 ,可有效地控制其质量,为研制安全有效的健肾解毒腹膜透析液提供了新的实验基础.

    作者:王二丽;陈丹;包国荣;林奇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柿叶黄酮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柿叶黄酮(PLF)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 48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PLF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对照组.离体大鼠心脏采用Langendorff法灌流,停灌30 min再灌30 min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PLF各组对冠脉流出液中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以及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K~+-ATP酶、Ca~(2+)-ATP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PLF高、中剂量均可显著改善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功能损伤,减少AST 、CK和LDH的释放以及心肌组织MDA的产生,增加SOD、Na~+-K~+-ATP酶和Ca~(2+)-ATP酶的活性(P<0.01或P<0.05).结论 PLF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提高SOD活性、抗氧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作者:孙懿;谭宏棣;蓝晓步;黄建春;黄仁彬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初探山慈姑及其伪品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初探山慈姑及其伪品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巴色素法,底物为L-多巴,测定山慈姑及其伪品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激活作用;薄层色谱法对药材中的酪氨酸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山慈姑的激活作用高,丽江山慈姑和金果榄作用不明显,白及呈抑制作用;薄层检测显示山慈姑、丽江山慈姑和金果榄中含有酪氨酸.结论 初步认为酪氨酸为山慈姑等激活酪氨酸酶活性作用的主要成分之一.

    作者:黄小容;王慧娟;贺定祥;周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张锡纯外感内伤论黄疸

    张锡纯继承刘纯、喻昌等人学术思想,倡导以外感内伤分论黄疸病因,完善了黄疸外感内伤理论的证治方药体系,对现代中医学黄疸病因病机学说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者:李董男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胡椒醇提物的药理学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胡椒醇提物局部外涂的药理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炎症模型和磷酸组胺致豚鼠足部瘙痒模型测试胡椒70%乙醇提取液的局部抗炎止痒作用;利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小鼠耳廓局部应用胡椒70%乙醇提取液前与应用后5,10,20 min及腹腔注射肾上腺素后5,10,15,20 min耳廓细动、静脉口径和细静脉血流态,由此评价其对小鼠耳廓正常微循环和肾上腺素引起的微循环障碍的作用.结果 胡椒70%乙醇提取液局部外涂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显著提高豚鼠足部磷酸组胺致痒阈;显著增加正常小鼠细动、静脉口径及细静脉血流速度,并能明显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细动、静脉收缩和细静脉血流速度减慢.结论 胡椒70%乙醇提取液局部外用具抗炎、止痒和改善微循环作用.

    作者:邓永坤;董寿堂;王银辉;李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二苯乙烯苷对大鼠血栓形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二苯乙烯苷对大鼠血栓形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用动静脉旁路方法 建立大鼠体外血栓模型,用冰水冷刺激加肾上腺素应激法建立大鼠血栓模型,观察二苯乙烯苷静脉给药5,10,20 mg/kg对大鼠血栓和血液流变学影响.结果 二苯乙烯苷明显降低大鼠血液粘度,抑制血栓形成.结论 二苯乙烯苷可有效用于抗血栓,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作者:张又枝;杨文哲;吕中明;罗欣桐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医药膳学科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

    药膳是中国传统医学和饮食文化共同孕育的一枝奇葩,既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又是防病治病之有效措施,故历来受到人们的青睐.

    作者:鲁明源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正交实验优选催吐萝芙木水溶性生物碱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催吐萝芙木水溶性生物碱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L_9(3~4)正交实验,研究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溶剂的pH条件3个因素对催吐萝芙木醇提工艺的影响,以提取物中的水溶性生物碱为指标,采用SAS 8.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得到佳提取工艺.结果 催吐萝芙木的佳浸提工艺为用10倍量95%的工业酒精在pH为2的条件下,浸提5 h.结论 该工艺简便、合理,提取时间只有传统醇提工艺的1/12,生物碱盐酸盐的提取率可达12.8%.

    作者:刘洋洋;梁振益;刘平怀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灵芝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TGF-β_1和CO-Ⅳ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及Ⅳ型胶原(CO-Ⅳ)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灵芝多糖干预后的影响.方法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大鼠造成糖尿病模型,分组予不同剂量灵芝多糖(GLP)进行治疗性灌胃.8周后,用免疫组化方法 和RT-PCR方法 检测各组大鼠肾皮质TGF-β_1、CO-Ⅳ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 糖尿病组大鼠肾小球TGF-β_1、CO-Ⅳ蛋白和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灵芝多糖各组较糖尿病组表达降低(P<0.01).结论 灵芝多糖可能通过下调糖尿病大鼠肾脏中TGF-β_1和CO-Ⅳ的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积聚,起到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毛春谱;李小毅;张红梅;林桂芬;李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浅谈综合开放性实验室的管理

    实验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院校关键的教学环节.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素质教育被提升到首要地位,各高校积极探索实验教学体系和方法的改革.

    作者:李正禄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益肾蠲湿合剂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激活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益肾蠲湿合剂对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 GMC)增殖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 ERK)磷酸化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含低、中、高剂量益肾蠲湿合剂的药物血清作用于10%血清-DMEM培养液培养的GMC, 分别用MTT和Western Blot方法 检测细胞增殖和磷酸化ERK1/2的表达.结果 益肾蠲湿合剂对GMC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随着剂量的增加作用也逐渐增强.细胞总ERK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别.但不同浓度的益肾蠲湿合剂均显著地抑制血清所诱导的ERK1/2的磷酸化.结论 益肾蠲湿合剂可通过抑制ERK1/2的磷酸化抑制GMC的增殖.

    作者:孙影;张雪鹏;张健;杨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益气活血养阴法治疗中风研究进展

    中风为常见的中老年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多等特点,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和病人的生活质量,并且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因此中风病的防治是当今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益气、活血、养阴法是中风病常用的治法,广泛应用于临床,以下就这方面的有关内容进行综述,以期能得到一些规律性结论有助于指导临床诊疗工作.

    作者:秦秀德;王换新;周喜燕;朱磊;陈杰;路永坤;黄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粤东地区菊科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资源丰富,共有植物64属、115 种.文章介绍了的种类、生境、药用功效和利用现状,提出了保护及开发利用菊科植物资源的一些建议.

    作者:张秋燕;张福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药用植物战骨中黄酮类化学成分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目的 对药用植物战骨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对其药理活性做初步研究.方法 利用多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战骨中的黄酮类成分并对药理活性进行研究.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采用抗氧化模型对分离出来的单体进行体外活性筛选.结果 从战骨的醋酸乙酯部分中分离得到了2个黄酮类的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柚皮素(1)、洋芹素(2);从正丁醇部分分离得到了芹菜素-6,8-二-C-β-D-葡萄糖苷(vicenin2)(3).化合物3为首次从战骨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在抗脂质过氧化的药理模型中显示了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结论 该植物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这也是首次对该植物的单体成分进行药理活性研究.

    作者:黄琼;陈丽芬;林翠梧;黎贵卿;韦藤幼;韦万兴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浅谈肺与大肠相表里与ARDS防治

    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和呼吸衰竭.

    作者:刘恩顺;王海英;孙增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亚砷酸胸腔灌注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癌性胸水

    目的 观察亚砷酸胸腔内灌注联合体外高频热疗对癌性胸水的疗效.方法 连续纳入45例癌性胸水病例,采用抽签法分为A、B、C 3组.所有患者均尽量引流胸水(至引流量小于150 ml/d),A组经导管向胸腔内灌注亚砷酸20 mg,后拔除导管并于当日行胸腔局部热疗1次,以后隔日热疗1次,连续4次;B组仅予胸腔内灌注亚砷酸20 mg并拔除导管;C组于胸水引净后拔除导管,并于当日行胸腔局部热疗1次,以后隔日热疗1次,连续4次.在拔管4周后复查胸水量,观察3种方法 对癌性胸水的疗效及毒性反应.结果 治疗后A、B、C 3组有效率分别为86.7%,62.5%和50.0%,A组胸水疗效优于B组和C组(P<0.05).治疗后3组胸水LDH均较各组治疗前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P<0.05),以A、B两组胸水LDH升高明显.治疗后A、B两组胸水CEA均较各组治疗前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以A组胸水CEA下降明显.治疗后3组患者均未出现血液学、心脏、肝脏、肾脏等毒性反应.结论 亚砷酸胸腔内灌注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控制癌性胸水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毒副反应小,患者易于耐受.

    作者:邓宏;周宇姝;吴万垠;龙顺钦;郑剑霄;柴小姝;薛晓光;河文峰;蔡姣芝;张海波;孙良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宝干胶囊联合绞股蓝总苷片治疗大鼠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绞股蓝联合宝干胶囊治疗大鼠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 42 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绞股蓝组、宝干胶囊组以及绞股蓝联合宝干胶囊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饲喂高脂饲料12周造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模型,造模成功后给药组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4周.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肝指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以及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绞股蓝联合宝干胶囊可以降低TC,TG,AST,ALT,MDA和肝指数,升高SOD活性.结论 绞股蓝联合宝干胶囊对大鼠高脂性脂肪肝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旭鸿;程卫东;脱承德;董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黄芩苷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黄芩苷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给动物灌胃给药,用CCl_4、D-半乳糖制作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用比色分析法测定小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 ALT)、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 AST)的活性;测定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ioxidase, GSH-Px)的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的含量.结果 黄芩苷能显著降低因CCl_4、D-半乳糖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的升高;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SOD、GSH-Px的活性有明显的升高作用及降低MDA的含量.结论 黄芩苷对CCl_4、D-半乳糖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正禄;孟璐;张学武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