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肾解毒腹膜透析液(Ⅲ)指纹图谱的建立

王二丽;陈丹;包国荣;林奇泗

关键词:健肾解毒腹膜透析液(JSPDS(Ⅲ)), 黄芪,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摘要:目的 运用中医药理论和现代色谱分析技术,研究建立健肾解毒腹膜透析液(Ⅲ) HPLC-ELSD指纹图谱分析方法 ,为安全有效地控制其质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择Li Chro CART HPLC-Kartusche RP-18e色谱柱,柱温25℃,以流动相 A=乙腈,B=水组成的梯度洗脱系统,流速0.8 ml/min,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106℃, 氮气流速3.00 ml/min.结果 建立了健肾解毒腹膜透析液(Ⅲ)的指纹图谱.结论 所建立的健肾解毒腹膜透析液(Ⅲ) HPLC-ELSD指纹图谱分析方法 ,可有效地控制其质量,为研制安全有效的健肾解毒腹膜透析液提供了新的实验基础.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解剖生理学基础探讨

    目的 探讨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和机体植物神经功能之间的联系.方法 运用解剖生理学知识和中医阴阳五行学理论,初步推论它们之间的联系.结果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动态平衡关系之间有很多共同点.结论 脏腑之阴阳,即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这种平衡关系是脏腑阴阳学说的解剖生理学基础.

    作者:刘克强;张重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鹿药属植物研究进展

    鹿药属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资源丰富,既有很高食用价值,又有药用价值.文章从鹿药属植物的植物学特性、资源分布状况、化学成分研究、药理研究等方面总结其研究概况,并对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以期为鹿药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赵淑杰;杨利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亚砷酸胸腔灌注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癌性胸水

    目的 观察亚砷酸胸腔内灌注联合体外高频热疗对癌性胸水的疗效.方法 连续纳入45例癌性胸水病例,采用抽签法分为A、B、C 3组.所有患者均尽量引流胸水(至引流量小于150 ml/d),A组经导管向胸腔内灌注亚砷酸20 mg,后拔除导管并于当日行胸腔局部热疗1次,以后隔日热疗1次,连续4次;B组仅予胸腔内灌注亚砷酸20 mg并拔除导管;C组于胸水引净后拔除导管,并于当日行胸腔局部热疗1次,以后隔日热疗1次,连续4次.在拔管4周后复查胸水量,观察3种方法 对癌性胸水的疗效及毒性反应.结果 治疗后A、B、C 3组有效率分别为86.7%,62.5%和50.0%,A组胸水疗效优于B组和C组(P<0.05).治疗后3组胸水LDH均较各组治疗前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P<0.05),以A、B两组胸水LDH升高明显.治疗后A、B两组胸水CEA均较各组治疗前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以A组胸水CEA下降明显.治疗后3组患者均未出现血液学、心脏、肝脏、肾脏等毒性反应.结论 亚砷酸胸腔内灌注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控制癌性胸水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毒副反应小,患者易于耐受.

    作者:邓宏;周宇姝;吴万垠;龙顺钦;郑剑霄;柴小姝;薛晓光;河文峰;蔡姣芝;张海波;孙良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超微粉碎对茯苓多糖溶出特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超微粉碎是否会提高茯苓多糖的溶出度.方法 以硫酸-苯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茯苓多糖的含量,采用浆法测定溶出度,用威布尔模型进行拟合,对溶出参数T_(50)(药物溶出50%所需时间)、T_d(药物溶出63.2%所需时间)、m(溶出曲线斜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粒径茯苓药粉的茯苓多糖溶出度参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微粉与常规细粉的溶出度参数之间存在极显著性(P<0.01).结论 超微粉碎可提高茯苓药材的茯苓多糖溶出量和溶出速度.

    作者:桂卉;梁少瑜;雷志钧;蔡光先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清新灵微丸中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清新灵微丸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 .方法 采用ODS 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54∶46(磷酸调pH2.5),检测波长为263 nm,柱温为25 ℃, 流速1.0 ml·min~(-1).结果 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分别在10.0~60.0 μg·ml~(-1)(r=0.999 2)和25.0~150.0 μg·ml~(-1)(r=0.999 1)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99.24 %和98.66 %.结论 该方法 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同时测定清新灵微丸中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的含量.

    作者:李妍;宋舒暖;李留法;王中彦;莫凤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6种舌苔颜色数据的三维分布特征的描述

    目的 探讨不同苔色颜色数据在三维空间中的分布特征.方法 由临床医生选取苔色样本的数据,从262例数字舌图中获得薄白苔数据326个,白苔数据362个,厚白苔数据161个,厚浅黄苔数据24个,灰黄黑苔数据42个,黑苔数据8个.在CIELAB颜色空间以及由CIELAB空间转化的LCH颜色空间中,使用Matlab软件对各类苔色色度值的分布特征进行描述.结果 3种不同厚薄的白色舌苔在CIELAB和LCH空间中,均呈现较为规整的分布特征,且与淡红舌比较,色度值均有统计学差异;6种舌苔的L~*a~*b~*C~*H~*值之间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其中L值在区分各种舌苔中尤为重要;在CIELCH颜色空间中6种舌苔的区分效果佳.结论 由CIELAB颜色空间转化而来的LCH颜色空间,在描述苔色方面更加直观;介于薄厚之间的舌苔描述应该单独提出,才能弥补仅以厚薄两种类型进行舌苔厚度描述的粗略性;由于苔色呈现颜色渐变的连续过程,为了准确定量不同交叉的苔色,将颜色数据的定量分析和空间分布与中医的临床观察相结合进行舌诊研究,有助于推进舌诊客观化的研究步伐.

    作者:陈松鹤;梁嵘;王召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DNA分子标记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分析

    目的 对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在中药材鉴定领域的应用作一综述.方法 通过查阅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表的文献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具有微量、快速、特异性强、准确可靠、对样本要求较低的特点;使用较多的方法 主要有RAPD、ISSR、ITS标记以及rRNA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同时,DNA分子标记技术也存在着使用局限、对实验硬件和从业人员的技术要求高、成本较高、技术复杂度高、对不同部位入药的药材仍然难以区分以及无法用于成药、复方、提取液鉴定等弱点.结论 DNA分子遗传标记作为中药材鉴定的方法 还有待发展和完善.

    作者:李力;徐永莉;张月云;赵成坚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白首乌粗多糖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白首乌(耳叶牛皮消Cynanchum auriculatum Royle exWight)多糖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从白首乌(耳叶牛皮消)中提取粗多糖,将84只健康小鼠动物随机分组,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3个实验对照组.实验组每组14只按低剂量组(100mg·kg~(-1)·d~(-1))、中剂量组(250 mg·kg~(-1)·d~(-1))、高剂量组(500 mg·kg~(-1)·d~(-1))连续灌胃多糖8d,对照组按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通过摘眼球取血测量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T)含量.结果 白首乌多糖肝损伤防治组小鼠血清ALT及AST活性比模型组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白首乌多糖对酒精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小红;袁江;周远明;张瑜;曾亚翎;刘谋治;赵冰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六月青总皂苷对HepG2.2.15细胞HBV复制的抑制作用

    目的 观察六月青总皂z苷(the terpenoids of Liuyueqing,TLYQ)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方法 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 ,在HBV的体外细胞培养系统中(2.2.15细胞)进行TLYQ抗HBV作用观察.结果 TLYQ含药血清在HepG2.2.15细胞培养中可有效地抑制细胞HBV DNA的复制,其作用呈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反应关系.结论 TLYQ在体外能明显抑制HBV,是六月青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作者:林兴;黄权芳;张士军;刘曦;黄仁彬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砂仁中微量元素的溶出特性及形态

    目的 分析砂仁中微量元素的溶出特性及形态,探讨微量元素的生物活性.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砂仁中13种元素含量及溶出率,分别用0.45 μm滤膜,正辛醇-水萃取体系,将砂仁水煎液中元素区分为可溶态与悬浮态、醇溶态与水溶态,并分析各形态.结果 所建立的分析方法 ,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 8~1.0000,RSD为0.1%~5.0%,测定标准物质灌木枝叶中元素含量与参考值有良好的一致性.砂仁中Co溶出率高,各元素溶出率并非按照元素在药材中总量高低排序.砂仁的元素溶出以悬浮态居多,仅Cr的可溶态/总溶出大于50%.水煎液中 Fe、Mo和Cd的Kow参数在胃、肠液酸度下均大于1,而Cr、 Ni的Kow参数均小于1,元素的Kow值受pH影响.结论 砂仁中微量元素的溶出特性及形态,与砂仁的生物活性与功效具有一定关系.

    作者:罗盛旭;李金英;胡广林;贾振亚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初探山慈姑及其伪品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初探山慈姑及其伪品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巴色素法,底物为L-多巴,测定山慈姑及其伪品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激活作用;薄层色谱法对药材中的酪氨酸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山慈姑的激活作用高,丽江山慈姑和金果榄作用不明显,白及呈抑制作用;薄层检测显示山慈姑、丽江山慈姑和金果榄中含有酪氨酸.结论 初步认为酪氨酸为山慈姑等激活酪氨酸酶活性作用的主要成分之一.

    作者:黄小容;王慧娟;贺定祥;周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驱白巴布期中微量元素与组方原理的关系研究

    目的 通过测定驱白巴布期中与白癜风相关的微量元素含量,分析该药中微量元素分布与组方原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HNO_3-H_2O_2高压消解罐法消化处理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Cu,Zn,Fe,Ca,Mg,Mn,Sr,Co等8种微量元素,原子荧光法(AFS)测定Se元素.结果 两种方法 的RSD(n=5)在0.65%~3.18%内,元素回收率在90.52%~103.56%之间,测定结果 较理想.结论 ICP-AES法和AFS法测定微量元素方法 简便,快速准确,适于分析测定药材中的微量元素,结果 发现驱白巴布期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与其组方原理有很大相关性,为今后进行基础研究及进一步开发提供信息.

    作者:霍仕霞;闫明;张兰兰;刘晓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正交法提取木耳多糖及对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体外肝脏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目的 用正交法优选木耳粗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肝脏体外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料水比、温度、提取次数以及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法L_9(3~4)为方案,确定木耳粗多糖提取的佳工艺.按15mg·kg~(-1)·d~(-1)(为人类摄取木耳中木耳多糖的10倍)给Wistar大鼠灌胃,血清中SOD活性和肝脏中的丙二醛(MDA)含量分别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和TBA法测定.结果 木耳多糖的佳提取条件是:料水比为1∶45,提取温度为80℃,水提时间1 h,提取次数3次,得率4.37%;灌胃大鼠较空白组肝脏的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血清SOD活性对邻苯三酚自氧化抑制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 优化条件可提高木耳粗多糖产率,并保证较高多糖的含量和安全性;木耳多糖应用于抗衰老和保肝作用前景良好.

    作者:田志杰;吕世杰;姜艳霞;王程;罗君;李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乳康酊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小叶增生模型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乳康酊对乳腺小叶增生模型大鼠血清雌、孕激素水平及病变乳腺组织的影响.方法 皮下注射雌二醇和黄体酮诱发大鼠乳腺小叶增生,然后在病变乳房处外敷乳康酊,1次/d,共30 d.用药结束后检测血清雌、孕激素水平;显微观察乳腺组织病理变化和乳腺细胞性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结果 受药模型鼠血清雌激素水平和乳腺组织性激素受体阳性腺细胞百分数降低,显微病理见乳腺小叶增生病变减轻.结论 乳康酊能够减轻实验性病理模型大鼠乳腺小叶组织增生.

    作者:曾宪彪;刘智生;周军;伟刚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大鼠心肌肥厚时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与拳参正丁醇提取物的关系

    目的 观察拳参正丁醇提取物对异丙肾上腺素(Iso)所致大鼠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及其对ANGⅡ、ANP及ET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Iso 1 mg·kg~(-1)·d~(-1),背部皮下注射,连续10 d,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造模第2天开始给予不同浓度的拳参正丁醇提取物或NS,连续14 d,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称重,麻醉后断头取血,取心脏称重后计算左心重量参数;放免法测定血浆ANGⅡ及心肌组织ANP和ET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左心室重量参数明显提高,血浆ANGⅡ及心肌组织ET含量升高、心肌组织ANP含量降低;与模型组相比,拳参正丁醇提取物治疗组左心室重量指数下降,血浆ANGⅡ及心肌组织ET含量下降、心肌组织ANP含量升高.结论 拳参正丁醇提取物对Iso所致大鼠心肌肥厚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升高扩血管物质ANP及降低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ET和ANGⅡ的水平有关.

    作者:李良东;周琴;黄志华;曾靖;张乡城;汪有彪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垂柳叶微量元素

    目的 建立柳叶中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处理柳叶,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 柳叶中Fe, Cu, Zn, Mn 含量丰富,分别为577.4,15.99,154.5,85.66 μg/g ,回收率在96.23%~103.25%之间.结论 微波消解-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柳叶微量元素的测定.

    作者:刘可越;刘海军;石向群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贵州野生天麻遗传多样性的AFLP指纹分析

    目的 研究野生天麻的遗传多样性,为合理利用野生天麻种质资源、为天麻的进一步系统选育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AFLP技术,采用8对M+3和P+3引物组合对23份贵州野生天麻品种进行了总基因组DNA水平上的多态性检测,用NTSYSpc-2.10s 软件的UPGMA 方法 对检测结果 进行聚类.结果 共获得552条可统计的条带,其中396条呈多态性,多态性带百分率约72%.UPGMA聚类可以将贵州不同产地的野生天麻很好地区分开来.结论 该实验揭示了贵州野生天麻种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 表明多数来源地相同的天麻种质表现出较为密切的亲缘关系.

    作者:程纪伦;范爱辉;苟占平;典灵辉;杨丽;王晓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响应面分析法优选生精汤中淫羊藿苷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生精汤中淫羊藿苷提取的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以提取物淫羊藿苷含量为指标进行实验,考察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 优选出醇提淫羊藿苷的佳工艺为:加3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1.75 h,提取两次.生精汤中淫羊藿苷的含量为1.36 μg/g.结论 该方法 简便易行,稳定性好,适于工业化生产中应用.

    作者:陈京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泰山四叶参多糖对幼年小鼠和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目的 观察泰山四叶参多糖(PCL)对幼年小鼠和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环磷酰胺(CTX)对照组、PCL组(200 mg·kg~(-1)·d~(-1))和CTX与PCL高、中、低剂量(100,200 ,400 mg·kg~(-1)·d~(-1))联用组,连续ig 14 d,检测胸腺和脾脏指数、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以及血清特异性抗绵羊红细胞(SRBC)抗体IgM,IgG水平;并检测0.5~16.0 mg·ml~(-1)等比设计的6个PCL浓度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PCL能显著提高幼年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CRBC)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提高血清抗SRBC抗体水平,促进脾淋巴细胞在体外的增殖能力;呈剂量依赖性地拮抗CTX对小鼠的免疫抑制作用.结论 PCL对幼年小鼠和免疫抑制小鼠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作者:王德才;邱玉玉;张显忠;高丽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口服清脑宣窍方后大鼠脑部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大鼠口服清脑宣窍方有效部位后进入脑组织的清脑宣窍方移行成分.方法 大鼠脑样品取出,洗去残血、匀浆、甲醇提取、离心后水溶,用C_(18)固相萃取柱处理,选用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_(18)(4.6 mm×250 mm,5 μm),Eclipse XDB-C_(18)保护柱.建立大鼠口服清脑宣窍方有效部位后脑组织的LC-MS指纹图谱,并结合前期已分得的单体,对脑组织中移行成分进行了指认.结果 确定了清脑宣窍方有效部位的靶器官脑的18个移行成分.结论 清脑宣窍方栀子与三七的指标性有效成分栀子苷、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_1均能进入脑,发挥作用.

    作者:周威;石任兵;孙建宁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