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然;王蓓;申文增;戎瑞雪;潘颖;张秋燕;唐志远;冯天铸
目的 以青蒿花药为材料,进行诱导培养,获得了胚性愈伤组织,为青蒿单倍体植株的诱导奠定了基础.方法 青蒿花药在进行不同时间的低温前处理后,置于含不同激素和蔗糖浓度的MS培养基上,再进行不同时间的高温后处理,然后转入25℃黑暗培养,统计愈伤诱导率.结果 青蒿花药培养适培养基是6-BA 1 mg/L+2,4-D 0.3 mg/L+蔗糖3%或6-BA 1 mg/L+NAA 0.3 mg/L+蔗糖3%,无需低温前处理和高温后处理.结论 可通过青蒿花药培养得到单倍体胚性愈伤组织.
作者:伍晓丽;李隆云;钟国跃;刘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中药草苁蓉提取物对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中药高、中、低剂量组.采用Aβ_(1-40)建立AD模型,中药组予以草苁蓉提取物按高、中、低3种不同剂量灌胃治疗,治疗结束后测定其学习记忆能力和神经元凋亡百分比.结果 中药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高于模型组(P<0.01),而神经元凋亡百分比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中药草苁蓉提取物可有效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减少胆碱能神经元凋亡,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作者:周丽莎;朱书秀;望庐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近年来,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理生理变化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涉及面很广,主要包括慢性肾衰的血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尿渗透压、内分泌激素水平、血液流变学等的变化与中医证候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现就这些方面的研究情况做一综述,以期为中医证候的现代研究提供新的科研思路与研究方法.
作者:程亚伟;燕海霞;王忆勤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不同种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肺癌(Ca)和动脉硬化性血管损伤性疾病(As)病人血液中的特异性变化,探讨不同种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肿瘤及动脉硬化发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以临床确诊肺癌的16例患者为Ca组,12例患者为As组,选择健康大学生2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浆内LPO含量、SOD活性及各组氧化脂质的峰线位置.结果 Ca组、As 组LPO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As组SOD活性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在薄层层析中Ca组、AS与正常组的过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分布均有不同.结论 Ca与As患者和正常人比较其细胞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代谢特征表现为代谢率增强,过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具有不同的特异性变化.
作者:韩京军;李星云;尹学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从本草考证、药材性状、有效成分、药效、生态环境、遗传基因、栽培和采收加工技术等方面对丹参药材道地性进行了探讨,认为丹参在历史上形成了以四川、河南、山东、安徽等地所产为道地药材.
作者:赵宝林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2,4-D和培养基对刺五加愈伤组织和体细胞胚胎生产刺五加苷B、E的影响,建立有利于刺五加苷B、E积累的刺五加体外培养体系.方法 将来自同一外植体的刺五加愈伤组织和体细胞胚胎分别诱导增殖或产生次级体胚,HPLC法测定培养物中刺五加苷B、E含量和培养物质量,考察培养物类型、培养基种类和激素对刺五加苷B、E生产的影响.结果 体细胞胚胎的质量虽略低于愈伤组织的质量,但体细胞胚胎生产刺五加苷B、E的能力优于愈伤组织.2,4-D对刺五加苷B、E含量影响较小,仅改变了培养物的质量.MS培养基处理中培养物的刺五加苷B、E产量优于1/2MS培养基.结论 刺五加体外培养物可以生产刺五加苷B、E,其产量取决于培养物类型、培养基种类和2,4-D浓度.
作者:邢朝斌;王明艳;吴鹏;劳凤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脑心康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不完全脑缺血模型,观察脑心康片给药前后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导致的行为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脑心康片对MCAO模型大鼠急性脑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心康片对脑缺血后24,48,72 h脑组织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24,48,72 h脑组织中COX-2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及神经元细胞凋亡率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给药后脑心康高、中、低剂量组与银杏叶片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给药后脑心康高、中、低剂量组与尼莫地平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结论 脑心康片对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并遵循一定的时效关系和量效关系,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缺血脑组织神经元的凋亡率,抑制COX-2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李卉;苏云明;孟妍;李环;张学会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对矮地茶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及急性毒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醋酸扭体法观察矮地茶的抗炎、镇痛作用;对矮地茶水提物及醇提物的半数致死量(LD_(50))进行测定,观察其急性毒性.结果 矮地茶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P<0.05);对0.7%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或P<0.05).矮地茶水提物及醇提物对小鼠灌胃给药的LD50分别为(115.77±10.31)g/kg, 95%可信限为(105.92~126.54)g/kg;(94.71±10.13)g/kg ,95%可信限为(85.12~105.38 )g/kg.结论 矮地茶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矮地茶水提物及醇提取物未出现其它毒性反应.
作者:刘伟林;杨东爱;余胜民;黄琳芸;陈少锋;郭力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近年研究表明,脂蛋白(a)[Lp(a)]和纤维蛋白原(FIB)分别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我们选取3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观察其脂蛋白(a)和纤维蛋白原的变化.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脑梗塞组36例,男17例,女19例,年龄47~72岁,平均(58.6±6.3)岁,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入选病例为发病后1周内的急性期患者,均为首次发病,伴高血压病者12例,糖尿病6例.
作者:李保国;任琳;朱晓临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48h睡眠剥夺后,健康青年志愿者尿液淀粉酶的变化,并观察神阙穴外贴大蒜膏对淀粉酶的影响.方法 将20名健康成年男性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睡眠剥夺组(B)、睡眠剥夺并贴药组(C),对B和C组同时进行48 h睡眠剥夺,A组不做任何处理,观察并比较各组尿液淀粉酶的水平.结果 48 h睡眠剥夺后,B和C组的尿液淀粉酶值不同程度的小于A组,但是C组比B组高,A和B组的淀粉酶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8h睡眠剥夺后,健康青年志愿者尿液淀粉酶水平显著降低,大蒜膏穴位贴敷能够显著提高降低的尿液淀粉酶,表明大蒜膏有促进疲劳机体消化的作用.
作者:卓鹰;石娜;黄泳;包力;雷权;刘跃民;刘爱忠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测定四物汤及其单味药中Fe,Cu,Mg,Ca,Mn,Zn 6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建立中药复方中微量金属元素检测的方法.方法 用蒸馏水微波提取样品,运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采用标准曲线法拟合计算含量.结果 所测定的四物汤及其单味药中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为中药复方中微量金属元素检测的理想方法.
作者:李银保;范启兰;许春娟;李加林;彭金年;李青松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综述并分析血府逐淤汤在临床应用及动物实验等方面的文献,反映5年来血府逐淤汤在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中的新进展及研究概况.显示血府逐淤汤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偏头痛、高血脂症、失眠、妇科疾病、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实验证明血府逐淤汤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和内皮功能,扩张血管增加缺血器官血流量,降血脂和降血压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肌缺血损伤,延长凝血时间,提高痛阈等作用.但血府逐淤汤作用绝不仅仅局限于此.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有必要对血府逐淤汤进行深入系统的临床及实验研究,阐明其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现代科学依据.
作者:董超;耿朝辉;高飒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喙尾琵琶甲是云南彝族地区长期使用的一种药用昆虫,药材资源丰富,民间应用广泛,对一些疑难杂症有显著的疗效.文章对喙尾琵琶甲的药材性状、自然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民间应用进行综述,指出有必要对喙尾琵琶甲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使这一民族药物中的瑰宝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作者:张兰胜;夏从龙;杨永寿;刘光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气阴双补法对干燥综合征小鼠的作用.方法 将60只Bacb/C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正常组,模型组,羟氯喹组,增液布津汤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对照组用羟氯喹片剂,观察体质量、摄食量、饮水量、唾液流量、脾指数及颌下腺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增液布津汤能有效缓解口干、口腔烧灼感、眼干、眼异物感、鼻干等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方面能增加唾液流量及泪流量,病理显示能抑制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运用气阴双补不仅能缓解干燥综合征小鼠临床症状,而且能纠正免疫紊乱,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金桂兰;汪悦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中药三七方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开放、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符合CCMD-3诊断标准,入选69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睡前口服中药三七方,对照组(33例)睡前口服复方枣仁胶囊,每两周(1个疗程)随访1次,共两个疗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①两组治疗后PSQI总分均较治疗前减小,各组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组治疗前,与其治疗2周、治疗4周比较, PSQI因子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4周后,治疗组对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积分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③主要不良反应: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三七方治疗失眠有效,并在提高睡眠效率,延长睡眠时间方面优于复方枣仁胶囊,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贺敏;曹在焕;蒋健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当归注射液中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阿魏酸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依利特Hypersic ODS2(4.6 mm×200 mm,5 μm),测定阿魏酸的流动相为甲醇-0.4%醋酸水(30∶70),其检测波长322 nm;测定羟基红花黄色素A所用流动相为甲醇-0.6%醋酸水(15∶85),其检测波长403 nm.柱温25℃,流速1 ml/min.结果 阿魏酸在4.44~ 266.4 μg/ml之间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4.508~ 360.64 μg/ml之间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测得阿魏酸平均回收率为104.34%,RSD为2.77%;羟基红花黄色素A平均回收率为99.26%,RSD为2.20%.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捷,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当归注射液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彭红;付建武;余日跃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综述了硫熏加工中药材的研究现状,探讨了该法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制订科学、规范的中药材硫磺熏制加工工艺或者无硫加工新工艺提供依据.
作者:周霞;严茂伟;万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芜菁根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法提取挥发油,以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GC -MC)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从芜菁根挥发油中共鉴定出60种化合物,其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8.36%.其中主要成分为丙酸异丙酯(30.04%)、辛烷(9.95%)、2-甲基庚烷(5.49%)、正壬烷(4.73%)、二甲基三硫醚(2.84%)、3-甲基庚烷(2.55%)、二甲基二硫醚(2.36%)等.结论 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芜菁奠定基础.
作者:彭彤;梁慧;郭亦然;唐琳;陈放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采用HPLC波长转换法测定栀子药材中西红花苷-1和栀子苷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XBD-C_(18),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 ,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38 nm(0~20 min);440 nm(20~40 min),柱温为30℃,采用20 min转换检测波长.结果 栀子苷在4.52~180.8 μg范围内, r=0.999 9,西红花苷-1在0.9~9.0 μg范围内,r=0.999 7,与色谱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2%,100.76%,RSD分别为1.10%,1.41%.结论 该测定方法具有简便、稳定、准确、重复性好的特点.
作者:付建武;彭红;周玉春;黄丽芸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下丘脑衰老时神经递质的变化及何首乌饮延缓下丘脑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 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致亚急性衰老动物模型,造模后灌胃何首乌饮连续60 d后,大鼠断头取下丘脑.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SP,β-EP和GnRH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SHIMADZU-10A 高效液相色谱仪和L-ECD-6A电化学检测器检测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NA,DA,5-HT的含量.结果 同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下丘脑GnRH、SP明显增高,β-EP与NA、DA、5-HT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何首乌饮组下丘脑GnRH、SP明显下降,β-EP与NA、DA、5-HT含量显著升高,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衰老时大鼠下丘脑正常功能被破坏,何首乌饮通过对神经递质紊乱的调节而延缓了下丘脑的衰老.
作者:李亚丽;张娜;庞晓静;高福禄;王方娜;齐晅;陈雪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