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8-0805
  • 国内刊号:42-1436/R
  • 影响因子:0.88
  • 创刊:1990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38-168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中文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统计源期刊
  • 中药学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2009年12期文献
  • 羊耳菊水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目的 探讨羊耳菊不同器官水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等10种微生物为试验菌株,采用药敏纸片扩散法、试管二倍稀释法,对羊耳菊水提取物进行抑菌试验.结果 羊耳菊全株各器官都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中根对10种供试菌种都有抑制作用,抑制范围广;茎对9种供试菌种有抑制作用,叶对8种供试菌种有抑制作用.羊耳菊各器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强.羊耳菊根、茎、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分别为15.63,62.5,62.5 mg/ml,而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4.3,13.8,13.5 mm;羊耳菊根,茎,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分别为15.63,31.25,62.5 mg/ml,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8,15.5,14.0 mm.结论 羊耳菊水提取物体外试验证实了该民间药物具有抗菌活性,也表明了羊耳菊是一种有开发潜力的新抗菌药物资源.

    作者:刘胜贵;李军;陈富成;刘霞;邓乐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正交优选β-环糊精包合复方藿香片中挥发油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β-环糊精包合复方藿香片中混合挥发油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挥发油包合率和包合物得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优选β-环糊精包合复方藿香片中挥发油的佳工艺条件.结果 佳挥发油包合工艺条件为:β-环糊精∶挥发油(g∶ml)为10∶1,包合温度50℃,包合时间40 min,β-环糊精:水为1∶5.结论 该工艺挥发油包合率及包合物收率较高,包合效果良好.

    作者:陈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复方益母口服液对小鼠疼痛模型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复方益母口服液对痛经的治疗特点.方法 采用灌服己烯雌酚溶液及注射催产素造痛经模型、热板法致痛和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法等实验观察复方益母口服液的镇痛作用.结果 复方益母口服液可显著提高小鼠热板法致痛的痛阈,使痛阈提高值显著升高;复方益母口服液组可显著延长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发生的潜伏期,显著减少10 min内小鼠扭体发生次数;复方益母口服液可显著延长己烯雌酚加催产素所致小鼠痛经模型扭体反应的潜伏期、显著减少10min内小鼠扭体次数.结论 复方益母口服液有好的镇痛作用.

    作者:牛红辉;刘会丽;苗明三;李江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黑木耳多糖对高强度微波辐射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肝脏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目的 研究木耳多糖对高强度微波辐射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肝脏自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60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辐射模型组、药物对照组、治疗组、预防组、新模型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辐射模型组、新模型组每天给予1.5 ml的蒸馏水灌胃;药物对照组、治疗组、预防组每天灌胃1.5 ml浓度为1%的木耳多糖溶液.按体质量进行乌拉坦麻醉,腹主动脉取血和肝脏.血清中SOD活性和肝脏中的MDA含量分别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和TBA法测定.结果 木耳多糖提高动物血清中SOD活性(P<0.05)而且表现为时间越长活性越高(P<0.01);200 mW/ cm~2的高功率微波辐射明显降低了血清中SOD活性(P<0.05),呈现出距离辐射时间越短,SOD活性越低的现象(P<0.01);通过给予木耳多糖发现其预防功能要优于治疗(P<0.05).同样,木耳多糖能够降低肝脏内MDA的的含量(P<0.01).200 mW/ cm~2高功率辐射显示出辐射初期对MDA含量的明显提高(P<0.01).结论 高功率微波辐射可以明显降低血清中的SOD活性,升高肝脏中的MDA含量.木耳多糖对高功率微波辐射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尤其是在微波辐射中,作为防护微波辐射的保健品和药物具有良好的前景.

    作者:田志杰;沈楠;吕士杰;王程;姜艳霞;罗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治疗风湿免疫病的临床研究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是壮医常用外治法,广泛用于风湿免疫病的治疗,疗效与内治法有异曲同工之效.负压吸拔、热敷作用、拔毒消肿、促进代谢、改善营养、通龙路火路气机、壮药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是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发挥内病外治作用的基础.壮医药物竹罐疗法遵循辨病施治理论,方中多采用祛风毒、除湿毒、散寒毒、消肿痛、通调龙路火路的常用壮药,如藤杜仲、山霸王、大血藤、三钱三、五爪风、三角风、八角枫、铁包金、宽筋藤等.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可作为多种风湿免疫病的外治手段而发挥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滕红丽;梅云南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血府逐淤汤的现代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进展

    综述并分析血府逐淤汤在临床应用及动物实验等方面的文献,反映5年来血府逐淤汤在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中的新进展及研究概况.显示血府逐淤汤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偏头痛、高血脂症、失眠、妇科疾病、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实验证明血府逐淤汤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和内皮功能,扩张血管增加缺血器官血流量,降血脂和降血压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肌缺血损伤,延长凝血时间,提高痛阈等作用.但血府逐淤汤作用绝不仅仅局限于此.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有必要对血府逐淤汤进行深入系统的临床及实验研究,阐明其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现代科学依据.

    作者:董超;耿朝辉;高飒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AB-8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小叶榕叶水提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目的 考察AB-8大孔吸附树脂对小叶榕叶水提物黄酮的吸附解吸性能.方法 采用树脂柱进行动态吸附和解吸小叶榕叶水提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吸光度,得出吸附率和解吸率.结果 AB-8大孔吸附树脂对小叶榕叶水提物黄酮有较高的吸附率和解吸率,能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结论 AB-8能有效富集小叶榕叶中黄酮类化合物,适用于分离纯化小叶榕叶浸膏以提高其有效成分.

    作者:冯丹丹;王立升;刘力恒;龚福忠;李鑫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白背叶提取物A对人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白背叶提取物A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四唑盐比色实验(MTT法),以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评价抗肿瘤活性强度的指标,分别对4种常见的人恶性肿瘤细胞进行抗肿瘤活性的筛选.结果 白背叶提取物A在浓度为5 μg/ml时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人肺癌细胞A549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或P<0.01),其IC_50分别为27.14 μg/ml,33.08 μg/ml;在浓度为20 μg/ml 时对人结肠癌细胞LoVo有抑制作用(P<0.05),其IC_(50)为36.82 μg/ml;在浓度为40 μg/ml 时对人肝癌细胞Bel-7404有抑制作用(P<0.05),其IC_50为37.70μg/ml.结论 白背叶提取物A对以上4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

    作者:郑作文;伦玉宁;毛健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苦石莲提取物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苦石莲不同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法研究抗炎作用,用热板法和扭体法研究镇痛作用.结果 苦石莲醇提取物8 g/kg、氯仿提取物4,8 g/kg对小鼠二甲苯致耳肿胀及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有抑制作用;苦石莲醇提取物4,8 g/kg、氯仿提取物4,8 g/kg能减少冰乙酸致小鼠扭体次数和提高热板致痛小鼠痛阈值.结论 苦石莲具有显著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作者:邹忠杰;龚梦鹃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毒-效双组分控制有毒中药附子临床单煎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浓缩条件等水煎工艺控制因素对附子毒效组分含量相关性的影响.方法 以生附子和常用炮制品为对照,采用离子对分光光度度法与异羟肟酸铁法分别测定总生物碱(TA)、酯型生物碱(EA)组分含量,并以毒效因子[W= (TA- EA)/ TA]为综合评价指标,研究工艺因素对毒效因子的影响.结果 不同炮制品和生附子药材毒效因子差别较大;水煎过程中,煎煮条件对生品影响较大,黑顺片的毒效因子基本保持稳定为97%左右,白顺片为81%,煎煮时间和次数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炮制品水煎过程毒效因子的相对稳定可能是附子汤剂发挥药效、安全使用的先决条件,毒效组分不同比例可能是附子不同炮制品发挥不同药效的物质基础.

    作者:余葱葱;郭力;彭成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桂枝对MRL小鼠心肌细胞凋亡及Caspase 3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药桂枝对MRL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对Caspase 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MRL小鼠分为空白组、强的松组和桂枝组,检测MRL小鼠心肌组织凋亡细胞,计算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RT-PCR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基因Caspase 3表达,观察桂枝对MRL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桂枝能调控心肌细胞凋亡基因Caspase 3表达,即抑制Caspase 3表达,明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下降).其疗效明显优于空白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与强的松组疗效相当(P>0.05).结论 桂枝可能通过调控凋亡基因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延缓或部分逆转MRL心肌损害的发生、发展.

    作者:阎英杰;刘贵京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金水清口服液治疗改良血尿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目的 建立具有中医湿热症状的血尿动物模型,研究血尿湿热证的发病机制,探讨复方中药金水清口服液对大鼠血尿动物模型的作用机理,以及对实验中相关指标的检测及病理变化.方法 建立具有中医湿热症状的血尿大鼠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金水清口服液治疗,分别观察金水清对动物模型尿中红细胞及尿蛋白的影响;无菌摘除眼球取血,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IL-6的含量;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动物模型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金水清可显著降低血尿湿热证动物模型的尿红细胞、尿蛋白及IL-6的含量(P<0.01),并可抑制肾小球系膜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积聚.结论 金水清可早期减缓控制肾脏炎症并可以减轻肾小管-间质的损害和肾小球和肾小管损伤.

    作者:张雪荣;刘晓鹰;王文广;杜衡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复方芦荟胶囊配伍药物对朱砂中汞生物利用性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复方芦荟胶囊中汞的生物利用性及配伍药物对汞生物利用性的影响,以便认识复方芦荟胶囊中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方法 用L8(27)正交表设计实验,体外消化透析法取得汞溶出率及生物可接受率数据.结果 复方芦荟胶囊中汞含量为(11.7±0.4)%(P=0.95);复方芦荟胶囊在胃模拟环境中汞溶出率为(1.36±0.06)%(P=0.95),肠模拟环境下生物可接受率为(0.46±0.03)%(P=0.95);芦荟很显著抑制了朱砂中汞的溶出率(P=0.95),芦荟使朱砂中汞生物可接受率显著降低(P=0.90);其他配伍药物及药物交互作用对汞生物利用性不显著.结论 复方芦荟胶囊中汞含量高,生物可接受率低,长期服用会存在一定的潜在健康风险;复方芦荟胶囊配伍时可适当增大芦荟用量以降低其汞的生物利用性.

    作者:庞京团;胡广林;韩彬;齐江宁;张化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辛温解表法对小鼠粘膜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辛温解表法对粘膜免疫屏障的干预作用.方法 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用药3 d后观察呼吸道粘膜上皮的病理改变,检测气管纤毛运动时间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肠灌洗液中黏多糖、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结果 辛温解表三方能改善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气管粘膜上皮的病理损伤,其中麻黄汤、桂枝汤能增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肠灌洗液中sIgA的含量,麻黄桂枝各半汤能增加肠灌洗液中sIgA的含量;3方对灌洗液黏多糖的含量以及气管纤毛运动的影响各有侧重.结论 辛温解表法对呼吸道粘膜屏障的干预作用或许是其治疗外感热病的关键环节之一.

    作者:王强;刘亚欧;李兴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马钱子醋制品对小鼠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马钱子不同醋制品对实验小鼠抗炎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症法测定马钱子醋浸品、醋煮品、醋炙品对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计算肿胀度,并与生理盐水组、消炎组、生品、砂烫品进行比较.结果 马钱子醋制后,抗炎效果减弱,毒性大大减小.结论 在给予小鼠毒性大小一致的药物量情况下,醋制品抗炎作用强,用药安全性较高.

    作者:易炳学;周道根;龚千锋;张的凤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波长转换法测定西红花苷-1和栀子苷的含量

    目的 采用HPLC波长转换法测定栀子药材中西红花苷-1和栀子苷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XBD-C_(18),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 ,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38 nm(0~20 min);440 nm(20~40 min),柱温为30℃,采用20 min转换检测波长.结果 栀子苷在4.52~180.8 μg范围内, r=0.999 9,西红花苷-1在0.9~9.0 μg范围内,r=0.999 7,与色谱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2%,100.76%,RSD分别为1.10%,1.41%.结论 该测定方法具有简便、稳定、准确、重复性好的特点.

    作者:付建武;彭红;周玉春;黄丽芸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清脑通络方治疗前后血浆CD_(41)/CD_(42b)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膜糖蛋白CD_(41)、CD_(42b)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观察病例338例,分为清脑通络方组163例,阿司匹林组175例.观察清脑通络方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前后TIA患者血浆血小板膜糖蛋白CD_(41)、CD_(42b)表达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TIA患者的CD_(41)、CD_(42b)的分子表达.结果 两组均有显著降低TIA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_(41)表达作用,对CD_(42b)的表达无明显影响;治疗后两组血流变指标有明显改善.结论 清肝活血治疗对TIA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_(41)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能明显改善TIA患者的血流变指标.

    作者:孙景波;华荣;何莉娜;黄羽;曾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鹅掌草根茎主要皂苷成分的含量测定

    目的 分析测定鹅掌草中主要皂苷成分之一anhuienoside E的含量.方法 采用C_18柱(沃特斯公司,Xterra RP18 3.5 μm,4.6 mm×150 mm),流动相为甲醇-水(58∶42),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09 nm.结果 皂苷anhuienoside E在2.14~10.70 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0.6% ,RSD=1.28% (n=6).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可作为鹅掌草中主要皂苷成分anhuienoside E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韩林涛;黄芳;周云云;余尚工;方念伯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浅谈壮医药膳防治疾病的特色

    壮医药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基础.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将药物和食物相配合,经过适当加工,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壮医药膳,成为壮族人民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壮医药膳是在壮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壮族人民的生活习俗而形成的.

    作者:蓝毓营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山楂叶提取物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降血脂作用

    目的 研究山楂叶提取物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降血脂作用.方法 通过高脂饲料喂养,造成大鼠高血脂模型,经给予山楂叶提取物自微乳化释药系统后,测定血脂变化.结果 山楂叶提取物自微乳化释药系统能明显降低高血脂大鼠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结论 山楂叶提取物自微乳化释药系统有明显降低大鼠高血脂的作用.

    作者:崔升淼;赵春顺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大蒜膏外贴神阙穴对睡眠剥夺疲劳者尿液淀粉酶变化的影响

    目的 观察48h睡眠剥夺后,健康青年志愿者尿液淀粉酶的变化,并观察神阙穴外贴大蒜膏对淀粉酶的影响.方法 将20名健康成年男性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睡眠剥夺组(B)、睡眠剥夺并贴药组(C),对B和C组同时进行48 h睡眠剥夺,A组不做任何处理,观察并比较各组尿液淀粉酶的水平.结果 48 h睡眠剥夺后,B和C组的尿液淀粉酶值不同程度的小于A组,但是C组比B组高,A和B组的淀粉酶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8h睡眠剥夺后,健康青年志愿者尿液淀粉酶水平显著降低,大蒜膏穴位贴敷能够显著提高降低的尿液淀粉酶,表明大蒜膏有促进疲劳机体消化的作用.

    作者:卓鹰;石娜;黄泳;包力;雷权;刘跃民;刘爱忠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千里光属植物水煎剂的抑菌作用比较

    目的 比较千里光属植物水煎剂抑菌效果,为千里光潜在药用价值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二倍稀释法被用于检测4种千里光对5种细菌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4种千里光对甲型副伤寒杆菌表现出相同的抑菌效果,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福氏痢疾杆菌抑菌作用不同,表现为全缘千里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强(MIC = 1.95 g/L),对大肠埃希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抑菌能力差(MIC = 7.81 g/L).结论 全缘千里光可能具有更高的抗菌有效药用成分,同种千里光对不同细菌表现出不同低抑菌浓度可能是由于不同细菌生物学性状的差异所致.

    作者:敖弟书;钱刚;罗素元;王安丽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西双版纳地区铁皮石斛及齿瓣石斛品质的初步研究

    目的 对比铁皮石斛与其常用替代品在品质方面的差异.方法 采用苯酚-硫酸法与重量法,研究对比了西双版纳地区不同来源铁皮石斛及齿瓣石斛多糖含量及折干率的差异.结果 铁皮石斛的多糖含量及折干率分别为20.29%,20.16%,齿瓣石斛为16.93%,18.92%.结论 不同栽培类型的铁皮石斛存在品质差异;齿瓣石斛的野生苗品质优于组培苗.

    作者:赵俊凌;马洁;段立胜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升压宁对内毒素休克肝损伤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和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目的 观察升压宁对内毒素休克肝损伤大鼠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次性静脉注射内毒素(LPS)10 mg/kg复制内毒素休克模型,以升压宁预处理动物,并以地塞米松为阳性对照,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中TNF-α和iNOS的表达.结果 内毒素休克模型组存在严重肝损伤,肝组织中TNF-α和iNOS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强(P﹤0.01),升压宁组肝损伤较模型组减轻,TNF-α和iNOS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结论 升压宁能减轻内毒素休克肝损伤,其机理与抑制TNF-α和iNOS的表达有关.

    作者:郑秀丽;冯全生;杨宇;张琦;乔胃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何首乌饮对雌性衰老大鼠下丘脑神经递质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下丘脑衰老时神经递质的变化及何首乌饮延缓下丘脑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 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致亚急性衰老动物模型,造模后灌胃何首乌饮连续60 d后,大鼠断头取下丘脑.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SP,β-EP和GnRH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SHIMADZU-10A 高效液相色谱仪和L-ECD-6A电化学检测器检测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NA,DA,5-HT的含量.结果 同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下丘脑GnRH、SP明显增高,β-EP与NA、DA、5-HT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何首乌饮组下丘脑GnRH、SP明显下降,β-EP与NA、DA、5-HT含量显著升高,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衰老时大鼠下丘脑正常功能被破坏,何首乌饮通过对神经递质紊乱的调节而延缓了下丘脑的衰老.

    作者:李亚丽;张娜;庞晓静;高福禄;王方娜;齐晅;陈雪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达肝清对小鼠肝细胞异常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达肝清对苯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肝细胞异常凋亡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其抗肝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撤除苯巴比妥钠(PB)诱导小鼠肝细胞凋亡的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检测技术,TUNEL原位检测法,HE常规染色等方法,以肝细胞凋亡率、肝组织形态、原位细胞TUNEL反应、肝/体重比为指标,观察不同剂量达肝清对PB诱导肝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达肝清高、中剂量组肝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凋亡对照组;达肝清高剂量组肝/体重比回落明显低于凋亡对照组;组织学染色及TUNEL反应,凋亡对照组可见凋亡小体,凋亡现象明显,凋亡细胞明显多于达肝清高、中剂量组.结论 达肝清能明显抑制苯巴比妥钠诱导的肝细胞凋亡,进一步提示抑制肝细胞异常凋亡可能为其抗肝损伤的机理之一.

    作者:郝二伟;邓家刚;阎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三化汤对脑缺血-再灌注老龄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三化汤对脑缺血-再灌注老龄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三化汤组、西药对照组(尼莫地平)、中成药对照组(血栓心脉宁).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方法制备脑缺血模型,脑缺血1 h后,再灌注30 min.取每组大鼠右侧大脑半球的前2/3,再称取脑组织50~100 mg,制成脑匀浆,检测TNF-α含量.结果 模型组比正常对照组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用药各组比模型组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其中三化汤组比尼莫地平TNF-α含量降低明显(P<0.05),和血栓心脉宁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三化汤能明显降低脑缺血-再灌注老龄大鼠脑组织TNF-α的含量,对脑缺血-再灌注老龄大鼠脑组织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樊凯芳;唐迎雪;曹淑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过度摄入黄酮的潜在危害

    近来,黄酮类被作为抗癌、抗氧化等多功效物质,日益升温.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过多的摄食黄酮类物质的潜在危险.尽管黄酮表现出有益健康的效果,但一些研究指出了它们的诱变性和遗传毒性.文章通过DNA 嵌入剂原理来解释过度摄入黄酮类物质的潜在危害.

    作者:路燕;李军生;阎柳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川芎内生真菌种群稳定性研究

    目的 探讨四川产区川芎内生真菌种群组成情况.方法 采用纯培养法对川芎根茎中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 从4个产地的川芎中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64株,经显微鉴定为1纲、3目、4科、17属;两年分离的内生真菌共有7个,其菌株数量占总菌株数的81.3%.结论 四川产区川芎内生真菌种群结构基本稳定.

    作者:汪杨丽;严铸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蒙药地格达-4味汤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地格达-4味汤对D-半乳糖胺(D-GlaN)、硫代乙酰胺(TAA)所致小鼠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以护肝片作阳性对照,用不同肝毒剂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分别测定动物血清相关指标,用t检验法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 地格达-4味汤组可降低因D-GlaN所致肝损伤小鼠的ALT及AST (P<0.05);明显降低因TAA所致肝损伤小鼠的ALT及AST (P<0.01).模型组肝组织学改变主要表现为碎片状坏死;护肝片组可见散在点状及小碎片状坏死;地格达-4味汤组可见散在点状坏死,有炎细胞浸润.结论 地格达-4味汤对以上不同肝损伤模型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本研究为该药的功效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巴根那;高玉峰;青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甘草有益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植物体内大量分布的微生物对植物产生的影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特别是那些有益的影响可对植物的生长及活性成分的形成产生一定的作用.甘草作为一种大宗中药,其栽培品的质量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甘草有益微生物对提高甘草的品质有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甘草有益微生物的研究进展,以期对提高栽培甘草的质量起到指导意义.

    作者:崔浩然;牛小宇;刘春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千金藤属植物地不容和云南地不容中多糖和葡聚糖的含量测定

    目的 千金藤属植物具有良好药用价值,许多研究表明其含有丰富的生物碱成分,但对该属植物其他成分的研究很少.对千金藤属植物非生物碱成分的组成和活性的研究,有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该属植物的药效和药理作用.方法 从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地不容Stephania epigeae H .S .Lo及云南地不容Stephania yunnanensis H.S.Lo中,采用苯酚硫酸测定法、铜试剂沉淀测定法分别测定地不容和云南地不容中的总多糖和葡聚糖的含量.结果 地不容和云南地不容中分别含有25.14%,13.66%的总多糖及1.00%,0.71%的葡聚糖.结论 苯酚硫酸法和铜试剂沉淀法联合使用,为该植物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多糖成分的结构、活性研究提供可行手段.千金藤属植物的葡聚糖具有免疫促进作用,提示可对地不容的多糖成分做活性筛选研究.千金藤属植物的药用价值较高,目前对地不容的生物碱成分研究比较透彻,但对其非生物碱成分研究仍处于空白,此项研究将有助于推动其药用价值的开发.

    作者:利奕成;杨珂;黄立;樊化;张美英;王一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益智仁盐炙对豚鼠膀胱逼尿肌活动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益智仁盐炙后对豚鼠膀胱逼尿肌收缩活动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膀胱逼尿肌肌条置于灌流肌槽内,采用分别加兴奋剂和累计加药物的方法, 观察肌条的收缩活动.结果 益智仁和盐益智仁剂量依赖性对乙酰胆碱引起的膀胱逼尿肌兴奋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可降低肌条收缩的平均张力,且盐炙品效果优于生品.结论 益智仁和盐益智仁作用膀胱的靶点可能是膀胱逼尿肌的M受体,具有类似M受体阻断剂的作用,盐炙后作用更强.

    作者:黄勤挽;胡昌江;李兴华;李文兵;余凌英;谢秀琼;杨婧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敦煌大宝胶囊对肾阳虚小鼠抗应激作用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敦煌大宝胶囊对肾阳虚小鼠抗应激作用的影响.方法 用氢化可的松给小鼠皮下注射,造成肾阳虚动物模型,观察敦煌大宝胶囊对肾阳虚小鼠体重、负重游泳时间、常压耐缺氧能力、负重游泳后肝糖原和血清乳酸含量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敦煌大宝胶囊能明显增加肾阳虚小鼠体重,显著延长负重游泳时间和常压耐缺氧生存时间,提高负重游泳后肝糖原含量,降低运动后血清乳酸含量.结论 与模型组比较,敦煌大宝胶囊能明显增加肾阳虚小鼠体重,显著延长负重游泳时间和常压耐缺氧生存时间,提高负重游泳后肝糖原含量,降低运动后血清乳酸含量.

    作者:梁玉杰;段永强;成映霞;朱立鸣;程容;张立青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复方野葛根胶囊的急性毒性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复方野葛根胶囊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复方野葛根胶囊以大浓度及大给药体积的药液灌胃给药,对照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3次/d.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毒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14 d后,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全部动物健存;对照组及给药组小鼠体质量平均增长分别为40.56%、40.96%,无明显差异(P>0.05),未见任何毒性反应.计算其大给药量为2 322 mg葛根素/kg体质量.结论 复方野葛根胶囊毒性较小.

    作者:潘洪平;杨嘉珍;危华玲;钟正贤;陈学芬;李燕婧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民族药届招觅的生药学鉴定

    目的 对多民族常用的植物药届招觅进行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 届招觅在原植物、性状、显微等方面具有专属性的特征.结论 通过原植物、性状、显微鉴别能够很好地鉴定该药材.

    作者:袁玮;李莹;刘圆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苗药八爪金龙半仿生提取工艺优选及其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目的 通过均匀设计法优选八爪金龙半仿生提取工艺条件,并对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以岩白菜素含量、HPLC总面积、干浸膏得率为指标,进行综合评判,并将3种工艺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比较.结果 佳半仿生提取工艺为八爪金龙加8倍、8倍、6倍水提取3次,3次煎水pH值分别为2.0,6.5,9.0;提取时间依次为85,40,20 min.综合评价Y值及抑菌活性顺序为:醇提取法>半仿生提取法>水提法.结论 优选出的半仿生工艺是可行的,且优于水提工艺.

    作者:王瑞;刘晓燕;马立志;高蓬明;徐洪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甜菜碱对脂肪组织释放游离脂肪酸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甜菜碱对大鼠离体脂肪组织释放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FFA)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离体脂肪组织置于37℃ Krebs液中温育,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甜菜碱及各阻断剂,观察其对FFA和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结果 甜菜碱可促进脂肪组织释放FFA(P=0.000),并存在剂量相关效应(r=0.909,P=0.000);甜菜碱可降低脂肪组织MDA含量,提高T-AOC;心得安、异搏定和SQ22,536(腺苷酸环化酶抑制剂)可不同程度的阻断上述作用.结论 甜菜碱可促进离体脂肪组织释放FFA,提高其抗氧化能力.此作用可能部分经由脂肪细胞的肾上腺素能β受体、L型Ca~(2+)通道和腺苷酸环化酶所介导.

    作者:张林;刘雨娟;陈红梅;李伟;郑天珍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体外培养刺五加生产刺五加苷B、E的研究

    目的 探讨2,4-D和培养基对刺五加愈伤组织和体细胞胚胎生产刺五加苷B、E的影响,建立有利于刺五加苷B、E积累的刺五加体外培养体系.方法 将来自同一外植体的刺五加愈伤组织和体细胞胚胎分别诱导增殖或产生次级体胚,HPLC法测定培养物中刺五加苷B、E含量和培养物质量,考察培养物类型、培养基种类和激素对刺五加苷B、E生产的影响.结果 体细胞胚胎的质量虽略低于愈伤组织的质量,但体细胞胚胎生产刺五加苷B、E的能力优于愈伤组织.2,4-D对刺五加苷B、E含量影响较小,仅改变了培养物的质量.MS培养基处理中培养物的刺五加苷B、E产量优于1/2MS培养基.结论 刺五加体外培养物可以生产刺五加苷B、E,其产量取决于培养物类型、培养基种类和2,4-D浓度.

    作者:邢朝斌;王明艳;吴鹏;劳凤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血浆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在肺癌和血管损伤性疾病中特异性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种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肺癌(Ca)和动脉硬化性血管损伤性疾病(As)病人血液中的特异性变化,探讨不同种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肿瘤及动脉硬化发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以临床确诊肺癌的16例患者为Ca组,12例患者为As组,选择健康大学生2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浆内LPO含量、SOD活性及各组氧化脂质的峰线位置.结果 Ca组、As 组LPO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As组SOD活性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在薄层层析中Ca组、AS与正常组的过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分布均有不同.结论 Ca与As患者和正常人比较其细胞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代谢特征表现为代谢率增强,过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具有不同的特异性变化.

    作者:韩京军;李星云;尹学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脑心康片对大鼠脑缺血保护机制的研究

    目的 观察脑心康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不完全脑缺血模型,观察脑心康片给药前后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导致的行为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脑心康片对MCAO模型大鼠急性脑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心康片对脑缺血后24,48,72 h脑组织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24,48,72 h脑组织中COX-2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及神经元细胞凋亡率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给药后脑心康高、中、低剂量组与银杏叶片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给药后脑心康高、中、低剂量组与尼莫地平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结论 脑心康片对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并遵循一定的时效关系和量效关系,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缺血脑组织神经元的凋亡率,抑制COX-2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李卉;苏云明;孟妍;李环;张学会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四物汤及其单味药中6种金属元素的微波萃取-原子吸收法测定

    目的 测定四物汤及其单味药中Fe,Cu,Mg,Ca,Mn,Zn 6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建立中药复方中微量金属元素检测的方法.方法 用蒸馏水微波提取样品,运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采用标准曲线法拟合计算含量.结果 所测定的四物汤及其单味药中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为中药复方中微量金属元素检测的理想方法.

    作者:李银保;范启兰;许春娟;李加林;彭金年;李青松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茅苍术及其组培栽培品挥发油气质联用分析

    目的 研究茅苍术的挥发油,为茅苍术资源的野生抚育及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 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不同产地茅苍术挥发油,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道地产区茅苍术与其组培栽培品聚为一类,其中主要药效成分苍术酮、苍术素、茅术醇、β-桉叶醇相对百分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苍术酮和苍术素含量明显高于非道地茅苍术.结论 研究结果体现了茅苍术药效成分道地性的特征,为茅苍术品质评价提供了依据,组培苗可作为人工补种材料.

    作者:谷巍;邓海山;巢建国;张莹;候芳洁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女贞子炮制前后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变化

    目的 研究女贞子炮制前后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 furfural,5-HMF)的含量变化.方法 制备不同炮制条件的女贞子,采用HPLC法测定女贞子生品及炮制品中5-HMF的含量.结果 女贞子生品未检测到5-HMF,炮制后产生5-HMF,不同炮制品中的含量依次为:酒炖品>清蒸品>酒蒸品,且随蒸制时间延长含量增加.结论 首次建立了HPLC测定女贞子中5-HMF含量的方法,该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其质量控制;蒸制方法和蒸制时间均对5-HMF的含量变化有影响,这种改变是否与炮制增效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曹延杰;李飞;谭鹏;李曼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硫熏法加工中药材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综述了硫熏加工中药材的研究现状,探讨了该法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制订科学、规范的中药材硫磺熏制加工工艺或者无硫加工新工艺提供依据.

    作者:周霞;严茂伟;万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慢性肾衰病理生理变化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近年来,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理生理变化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涉及面很广,主要包括慢性肾衰的血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尿渗透压、内分泌激素水平、血液流变学等的变化与中医证候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现就这些方面的研究情况做一综述,以期为中医证候的现代研究提供新的科研思路与研究方法.

    作者:程亚伟;燕海霞;王忆勤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虎眼万年青总皂苷对大鼠肝癌变过程中Ki67及Flt-1表达的影响

    目的 动态检测虎眼万年青总皂苷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发的大鼠肝癌变过程中肝组织中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t-1)表达的影响.方法 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变,虎眼万年青总皂苷干预,运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并分析第12周末、14周末、18周末肝组织标本中Ki67、Flt-1的表达.结果 肝癌变过程中以12周模型组Ki67 LI表达高,14周及18周模型组Ki67 LI逐渐降低,与12周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虎眼万年青总皂苷作用的12周预防组Ki67 LI较低且与相应12周模型组有统计学意义.诱癌14周模型组Flt-1 LI表达高, 12周及18周模型组Flt-1 LI相对低下,与14周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虎眼万年青总皂苷作用的14周预防组、治疗组Flt-1 LI降低,且与模型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二乙基亚硝胺诱发的肝癌变过程中以肝损伤、硬化阶段肝细胞增生活跃,而虎眼万年青总皂苷干预此阶段的肝细胞增生.二乙基亚硝胺诱发的肝癌变过程中在肝癌发生阶段Flt-1表达较高,虎眼万年青总皂苷干预此阶段Flt-1表达.

    作者:千昌石;金星林;杜希臣;朴东明;金京顺;吴艳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中药熏蒸疗法对II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IL-1β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疗法对II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关节滑膜细胞IL-1β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探讨中药熏蒸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机理.方法 建立CIA模型,将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熏组、低熏组、高熏组,观察各组大鼠膝关节滑膜细胞IL-1β mRNA的表达.结果 熏蒸各组大鼠滑膜细胞中IL-1β mRN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而各熏蒸组组间比较,高、低熏组明显低于水熏组,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高熏组明显低于低熏组,亦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中药熏蒸疗法能明显抑制CIA大鼠滑膜细胞IL-1β mRNA表达,并推测中药熏蒸疗法抗炎机制与其抑制IL-1β的表达相关.

    作者:沈鹰;吴名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姜炙厚朴闷润条件优选

    目的 优选姜炙厚朴的佳闷润条件.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姜炙的佳闷润条件.结果 姜炙厚朴的佳闷润条件为:生姜用量10%,姜汁体积与药材的用量比为60 L/100 kg,闷润时间60 min.结论 该工艺条件为制定厚朴饮片合理的加工工艺及质量标准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王麟;刘静毅;袁珂;张虹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不同寄主植物桑寄生总黄酮含量研究

    目的 考察不同寄主植物的桑寄生总黄酮含量.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寄生在16种不同寄主植物的桑寄生样品的总黄酮含量,并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比较了不同提取条件对桑寄生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 不同寄主植物的桑寄生茎枝的总黄酮含量为4.10~7.82 mg/g,其中以桑树为寄主的人工种植的桑寄生茎枝的总黄酮含量为高;桑寄生叶总黄酮含量为18.33~32.08 mg/g,其中以夹竹桃为寄主的桑寄生叶的总黄酮含量高.正交实验结果优选的提取条件茎枝是A_1B_2C_2D_3,即桑寄生茎枝0.5 g,乙醇浓度为60%,超声提取时间为30 min,超声提取温度为45℃,料液比1∶25;叶是A_2B_1C_2D_3,即桑寄生叶0.5 g,乙醇浓度为70%,超声提取时间为20 min,超声提取温度为45℃,料液比1∶25.结论 桑寄生总黄酮含量因寄主植物不同,其总黄酮含量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优选的提取方法稳定、可靠、简洁,提取效率高.

    作者:李永华;陈士林;卢栋;朱开昕;赵明惠;裴河欢;阮金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提取木香中木香烃内酯及去氢木香内酯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

    目的 考察溶媒、温度、加热时间对木香活性成分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影响.方法 用水和乙醇回流提取木香,分别将其提取物控制在不同的温度和时间范围内加热,用HPLC法测定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变化.结果 醇提取物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远远高于水提取物,以乙醇为溶媒,两成分含量变化小;以水为溶媒,随着温度升高,加热时间延长,两成分下降明显,尤其是木香烃内酯.结论 溶媒、温度对木香烃内酯影响为显著,时间因素次之,在含有木香的制剂工艺制备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影响因素,大程度地保留有效成分.

    作者:刘俊红;李棣华;伍孝先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不同产地桦褐孔菌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鉴别研究

    目的 分析不同产地桦褐孔菌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图形及其特征吸收峰值,以期建立其鉴定标准.方法 分别用石油醚、三氯甲烷、甲醇、对中、朝、俄三国产的野生桦褐孔菌进行了提取,并首次对提取物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对桦褐孔菌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图谱进行分析计算.结果 俄罗斯产的桦褐孔菌与吉林、黑龙江产和朝鲜产桦褐孔菌的红外谱图有明显的不同.结论 上述方法可用作鉴别其品种或评价其质量的一种手段.

    作者:李承范;姚艳红;张敬东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胡椒醇提液外用对兔耳冻伤的治疗研究

    目的 探讨胡椒醇提液外用对兔耳轻度冻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15℃左右低温液复制兔耳轻度冻伤模型,冻伤后48h开始在兔冻耳涂抹胡椒70%乙醇提取液治疗,2 d后测定血清中SOD活性、MDA和TNF-α含量,4 d后评价冻耳外观正常与否及变形程度,制作冻耳组织病理切片,显微镜下观察冻耳组织病理变化,同时测定血清与冻耳组织中SOD活性、MDA和TNF-α含量.结果 用胡椒70%乙醇提取液治疗2 d后血清中SOD活性显著增加,MDA量显著降低,TNF-α量无明显变化.治疗4d后血清中SOD活性、MDA和TNF-α含量均无明显差异,但冻耳组织中SOD活性与TNF-α水平显著提高,MDA量显著降低.另外冻耳外观评价与组织病理检查显示冻耳组织坏死范围减少,修复速度明显提高.结论 胡椒70%乙醇提取液局部外用对轻度冻伤有治疗作用.

    作者:邓永坤;赖泳;董寿堂;王银辉;李凤贤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贞灵固本片中黄芪甲苷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测定

    目的 建立贞灵固本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SPE-HPLC-ELSD),Agilent-C_18色谱柱(4.6 mm×250 mm, 5 μm),流动相甲醇-水(74∶26),柱温35℃ ,流速0.8 ml·min~(-1).结果 黄芪甲苷在0.272~5.432 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2%,RSD为1.57%(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贞灵固本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窦玉红;崔力剑;黄芸;李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当归补血汤对高尿酸血症肾损害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当归补血汤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肾损害的影响.方法 将5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治疗低、中、高3个剂量组.模型组给予大量高尿酸饮食,造成肾损害模型,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治疗组给予高尿酸饮食的同时给予当归补血汤低、中、高3个治疗剂量;14 d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肾组织所分泌的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同时测定肾组织SOD和MDA含量、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观察各项指标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尿酸血症组大鼠肾组织细胞产生的NO含量和NOS、SOD均减少,MDA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较,给予当归补血汤治疗后血清尿酸(UA)水平降低,同时肾组织含量升高,MDA降低,其中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和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当归补血汤对高尿酸血症造成的肾损害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亚芹;刘文敏;马焕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不同产地一点红总生物碱的提取与分析

    目的 通过测定不同产地一点红中总生物碱含量,建立一种以总生物碱含量变化为基础的一点红质量测定方法.方法 利用单因素法考察佳提取条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苦参碱为对照品,于414 nm波长处测定总生物碱含量.结果 各产地样品的总生物碱含量在0.441%~0.756%之间,贵州贵阳的一点红总生物碱含量较高.结论 用所建立的方法检测一点红药材质量,重复性好,准确度高.

    作者:周吴萍;陈晓伟;韦媛媛;李军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透皮吸收促进剂对大黄中蒽醌类有效成分透皮吸收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氮酮、丙三醇、油酸对大黄中蒽醌类有效成分透皮吸收的影响. 方法以离体小鼠皮为透皮屏障,采用改进Franz扩散池装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接收池中蒽醌类物质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酸的含量,计算累积透过量.结果 氮酮、丙三醇和油酸对大黄中蒽醌类物质均有促透作用,其促透作用强弱顺序为:2%氮酮>1%氮酮>4%氮酮>6%氮酮;6%丙三醇>4%丙三醇>2%丙三醇>1%丙三醇;2%油酸>4%油酸>6%油酸>1%油酸. 结论氮酮、丙三醇和油酸对大黄中蒽醌类物质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甲醚、大黄酸的促透作用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作者:侯巍;高金波;张云杰;孙丽娜;滕杨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丹参酮Ⅱ_A对血管性痴呆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初探

    目的 初步探讨丹参酮主要成分丹参酮II_A对血管性痴呆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双侧颈总动脉反复缺血/再灌注合并尾部放血降压方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丹参酮Ⅱ_A低、高剂量(4 mg/kg.d,8 mg/kg.d )治疗组.手术20 d后开始运用Morris水迷宫观测各组的学习记忆功能,然后断头取脑,分离皮层和海马组织,分光光度法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 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变化;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组小鼠皮层和海马组织内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的含量.结果 ①丹参酮Ⅱ_A可以改善血管性痴呆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②丹参酮II_A可减少MDA的生成, 增加SOD、GSH-Px活性;③小鼠手术20 d后,小鼠皮层和海马组织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的含量减低,丹参酮Ⅱ_A可增加血管性痴呆小鼠皮层和海马组织内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的含量.结论 丹参酮Ⅱ_A在血管性痴呆小鼠可发挥抗氧化作用并调节兴奋性氨基酸和抑制性氨基酸的含量.

    作者:何治;潘志红;鲁文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两种产地丹参样品的质量鉴别分析

    目的 探讨红外指纹图谱用于丹参质量控制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对比含量测定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两种产地丹参样品进行质量鉴别分析,并对方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采用红外指纹图谱法不但可以对丹参进行有效鉴别,还可以判别各批次之间质量的相关性.结论 在实际工作中应把红外指纹图谱分析与基源鉴别、性状鉴别结合起来,力求把握中药整体质量信息.同时也要从整体的视角,把现代科技研究中与质量有关的数据和信息,与中医药传统经验相结合,研究谱效关系,为完善红外指纹图谱法鉴定丹参药效打下基础.

    作者:高燕菁;林佳佳;张剑平;刘宝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菱角皮提取物中鞣酸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及其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建立菱角皮醋酸乙酯提取物中鞣质类化合物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并对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条件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采用反相C18柱(4.6 mm×200 mm,5 μm),甲醇-0.5%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为25℃,流速为0.8 ml/min,在276 nm下进行检测.结果 菱角皮醋酸乙酯提取物中鞣质类化合物1,2,6-三没食子酰-β-D-葡萄糖的含量为85.7 mg/g,加样回收率为92.49%;1,2,4,6-四没食子酰-β-D-葡萄糖的含量为244 mg/g,加样回收率为96.41%;初步探讨了菱角皮提取物的指纹图谱条件.结论 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菱角皮醋酸乙酯提取物中鞣质类化合物的含量,简便、快速、准确;初步得到分离菱角皮提取物各特征峰的色谱条件,为以后建立指纹图谱和制定菱角皮药材及其活性提取物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作者:符少莲;周光雄;黄美燕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鹰嘴豆的研究进展

    目的 综述鹰嘴豆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民间应用的研究进展.方法 归纳和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的文献.结果 鹰嘴豆的降血糖、降血脂作用明显.结论 随着对鹰嘴豆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其药用价值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其应用前景也将更加广阔.

    作者:全智慧;徐暾海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五爪金龙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 对旋花科植物五爪金龙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方法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两相溶剂萃取法萃取,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结果 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24个峰,鉴定了其中的23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43%;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相对含量,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石竹烯(29.52 %),大根香叶烯D(22.32 %),α-石竹烯(19.52 %),β-榄香烯(13.32 %),大根香叶烯B(2.83 %),上述5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7.51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五爪金龙叶具有一定的药用开发价值.

    作者:杨柳;杨东娟;马瑞君;孙坤;范庆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矮地茶药理作用研究

    目的 对矮地茶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及急性毒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醋酸扭体法观察矮地茶的抗炎、镇痛作用;对矮地茶水提物及醇提物的半数致死量(LD_(50))进行测定,观察其急性毒性.结果 矮地茶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P<0.05);对0.7%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或P<0.05).矮地茶水提物及醇提物对小鼠灌胃给药的LD50分别为(115.77±10.31)g/kg, 95%可信限为(105.92~126.54)g/kg;(94.71±10.13)g/kg ,95%可信限为(85.12~105.38 )g/kg.结论 矮地茶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矮地茶水提物及醇提取物未出现其它毒性反应.

    作者:刘伟林;杨东爱;余胜民;黄琳芸;陈少锋;郭力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运用卫气营血辨证方法治疗成人斯蒂尔病——附中药治愈1例的临床经过

    文章详细介绍单纯用中药治愈1例成人斯蒂尔病的全部临床经过.通过试探性治疗结合疗效变化察微知著,确立以卫气营血辨证方法治疗的思路;根据病情周期特点,制订不同的方药并不断摸索药物加减及剂量变化对疗效的影响;采用逐渐减药的方法巩固疗效,注重长期随访.

    作者:蒋健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黄芪香丹红花注射液对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研究黄芪香丹红花注射液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加药培养MSCs,用四甲基偶氮唑法检测黄芪香丹红花注射液促进大鼠MSCs的增殖作用,免疫组化检测MSCs细胞的5-溴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阳性率.结果 发现香丹药液对MSCs的增殖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红花、黄芪药液对MSCs的增殖无显著作用.结论 香丹注射液有促进MSCs增殖的作用.

    作者:胡琳;王明宁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远志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综述了远志及其制剂中化学成分分析方法,为中药远志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赵建国;曲伟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黄寡糖中水苏糖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黄寡糖中水苏糖含量方法. 方法采用菲罗门Rezex RPM-Monosaccharide Pb+ +8%(7.8mm×300mm)色谱柱,以水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示差检测器测定地黄寡糖中水苏糖含量.结果 在该色谱条件下,水苏糖在0.20~3.20 mg/ml范围内峰面积和进样质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99 5.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1.2%(n=6).结论 该方法灵敏可靠,专属性强,且具有快速、简便、重复性好的特点.

    作者:安阳;杨菁;岳春丽;刘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复方当归注射液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目的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当归注射液中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阿魏酸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依利特Hypersic ODS2(4.6 mm×200 mm,5 μm),测定阿魏酸的流动相为甲醇-0.4%醋酸水(30∶70),其检测波长322 nm;测定羟基红花黄色素A所用流动相为甲醇-0.6%醋酸水(15∶85),其检测波长403 nm.柱温25℃,流速1 ml/min.结果 阿魏酸在4.44~ 266.4 μg/ml之间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4.508~ 360.64 μg/ml之间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测得阿魏酸平均回收率为104.34%,RSD为2.77%;羟基红花黄色素A平均回收率为99.26%,RSD为2.20%.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捷,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当归注射液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彭红;付建武;余日跃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草苁蓉提取物对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药草苁蓉提取物对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中药高、中、低剂量组.采用Aβ_(1-40)建立AD模型,中药组予以草苁蓉提取物按高、中、低3种不同剂量灌胃治疗,治疗结束后测定其学习记忆能力和神经元凋亡百分比.结果 中药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高于模型组(P<0.01),而神经元凋亡百分比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中药草苁蓉提取物可有效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减少胆碱能神经元凋亡,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作者:周丽莎;朱书秀;望庐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我国高等学校临床药学教育现状及对策

    就我国高等学校临床药学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详细剖析,认为应从构建临床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合理利用药学资源培养药师、延长学制、教育的临床化以及出台指导政策方面改善其教育现状.

    作者:蒋君好;陈颖;李勤耕;刘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民族药绞股蓝的生药学鉴定

    目的 对民族药绞股蓝进行系统的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鉴定方法.结果 通过原植物、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能够很好地鉴定原植物.结论 所建方法简便易操作,可作为该民族药材定性鉴别.

    作者:戴先芝;刘圆;龙艳群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油茶皂苷控释片的制备

    目的 制备油茶皂苷控释片,考察制备工艺条件.方法 以玉米秆粉末和羟丙甲基纤维素作为片剂辅料,制备油茶皂苷控释片.考察溶出介质、玉米秆粒径、辅料的配比对油茶皂苷控释片体外溶出曲线的影响,并得到佳处方.研究该油茶皂苷控释片的稳定性.结果 油茶皂苷控释片的制备配方为:玉米秆的粒径为0.3~0.5mm,油茶皂苷∶玉米秆∶HPMC=600∶ 195∶105.该油茶皂苷控释片的稳定性良好.结论 以玉米秆粉末和羟丙甲基纤维素作为片剂辅料,可制备油茶皂苷控释片.

    作者:刘小珍;郭玲玲;赖仲方一;施颖桢;任海韵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薄层层析在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研究中的应用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因其在医药、食品及化工方面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而得到了广泛关注.各种用于研究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分析技术也在迅速发展,薄层色谱技术仍以其快速、简便、准确度高等优点而成为鉴别黄酮类化合物的首选方法.文章综述了薄层层析技术在植物黄酮类化合物中的应用.

    作者:唐丽娟;刘玮炜;史大华;赵跃强;陶传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甘草次酸对中药活性成分与血清蛋白结合的影响

    目的 研究甘草次酸(GA)对中药活性成分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的影响.方法 利用多种光谱技术和毛细管电泳前沿分析方法测定,用Stern-Volmer方程和Scatchard plot等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得到甘草次酸与BSA的结合常数、位点数等结合特征,中药活性成分与BSA结合的常数和甘草次酸对这些成分结合常数的影响.结论 甘草次酸与牛血清蛋白有高、低两类结合位点,总的结合位点数为8,蛋白与GA浓度之比为0.38时,结合率已高达95%.GA使中药活性成分与牛血清蛋白的结合常数下降大达67%,可能对它们的药理作用产生影响.

    作者:周能;潘彤;梁逸曾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针刺对抑郁大鼠行为学及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成年雌雄各半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12只.后3组采用孤养和长期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刺激应激造成抑郁大鼠模型,同时针刺组和药物组开始治疗,周期21 d.每周测定各组大鼠行为学的改变,治疗结束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ACTH,T_3,T_4,rT_3和TSH的浓度.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大鼠行为学评分降低,血清T_3,T_4,rT_3、TSH均有明显减低(P<0.05,P<0.01),而ACTH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的行为学评分升高,针刺组血清T_3,rT_3,TSH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5,P<0.01),ACTH水平有显著降低(P<0.01).结论 针刺干预可改变抑郁大鼠行为学异常,具有调节抑郁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作用.

    作者:徐世芬;庄礼兴;唐纯志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20种抗菌中药的凝集活性研究

    目的 比较常见抗菌中药的凝集活性.方法 选用盐-磷酸(PBS)、Tris-HCl、乙酸钠缓冲溶液提取20种常见抗菌中药的凝集素,测定各提取液对兔血红细胞的凝集作用.结果 20种抗菌中药用不同pH的浸提液提取后表现不同的凝集活性,在3种不同pH的浸提取液中均具有较高凝集活性的有虎杖、山豆根、黄连、板蓝根.结论 抗菌中药多数有较好的凝集活性,PBS对中药材中凝集素的提取具广谱性.

    作者:张朝燕;蓝闽波;戴亚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优化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课程知识体系研究

    针对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课程知识体系的优化问题,依据教育认知结构理论和中医学自身理论特点,借鉴其它院校和相关课程知识体系构架的成功经验,以虚实二纲来统领病机辨证体系,围绕着病机辨证论治这根主线展开教学,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发展的逻辑性与课程知识体系的结构逻辑性相统一,90%以上学生掌握了利用中医学知识解决临床和保健问题的能力.

    作者:舒长兴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粟米草中铅和镉含量的研究

    目的 运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粟米草中Pb、Cd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 通过对样品消解方法及仪器参数进行优化,建立了粟米草中Pb、Cd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结果 重金属元素Pb、Cd的含量,分别为3.027,1.021 μg·kg~(-1);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25% 和100.03%.结论 实验建立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条件用于测定粟米草中微量元素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可为其他中药的Pb、Cd的测定提供参考.

    作者:刘可越;石向群;刘海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三七方治疗失眠症3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中药三七方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开放、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符合CCMD-3诊断标准,入选69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睡前口服中药三七方,对照组(33例)睡前口服复方枣仁胶囊,每两周(1个疗程)随访1次,共两个疗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①两组治疗后PSQI总分均较治疗前减小,各组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组治疗前,与其治疗2周、治疗4周比较, PSQI因子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4周后,治疗组对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积分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③主要不良反应: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三七方治疗失眠有效,并在提高睡眠效率,延长睡眠时间方面优于复方枣仁胶囊,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贺敏;曹在焕;蒋健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从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方药分析论其证型分布

    目的 以方药分析为基础探讨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证候分布规律以便更好地指导中风病临床及科研组方用药.方法 通过对从维普数据库检索的1990~2008年中医治疗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379篇文献的用药分析,探讨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证候分布规律.结果 ①用药频次较多的有活血药、平肝熄风药、补气药、补阴药、化痰药;②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证型以血瘀、内风、气虚及阴虚证为主.结论 现代文献所用药物的分析基本体现了现代中医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用药特点及规律,也由此揭示了其证型分布规律,从而更有助于指导临床、科研及中医中风二级预防.

    作者:秦秀德;王换新;朱磊;周喜燕;陈杰;路永坤;黄燕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绒柄牛肝菌有效部位指纹图谱定性和有效成分定量分析研究

    目的 建立绒柄牛肝菌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 Planetsil C18分析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15∶8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61 nm,柱温为室温.对绒柄牛肝菌有效部位(甲醇提取部位)进行指纹图谱定性分析,对绒柄牛肝菌中的有效成分腺苷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在色谱条件下,11份不同绒柄牛肝菌中甲醇有效部位的RP-HPLC指纹图谱中可检出11个相对稳定的色谱峰,其中确定出9个共有峰作为定性鉴别的指标峰;绒柄牛肝菌中腺苷的含量为0.146%~0.493%.结论 绒柄牛肝菌有效部位RP-HPLC指纹图谱定性和有效成分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可用于绒柄牛肝菌及药用真菌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元忠;刘鸿高;张金渝;李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毛蒌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 对毛蒌挥发油进行分析研究,为开发利用该药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GC-MS法对毛蒌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收率为1.09%,其中15个主要化合物的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77.19%;油中萜类所占比例明显偏低;含量较大的成分有β-榄香烯(5.24%),2-亚甲基-4,8,8-三甲基-4-乙烯基-环[5.2.0]壬烷(33.55%)、正十五烷(7.02%)、反式-橙花叔醇(5.20%)、3,7,11,15-四甲基-1,6,10,14-四烯-十六-3-醇(15.00%)和植物醇(5.33%)等.结论 以上特征均可考虑作为毛蒌挥发油的鉴别特征,为进一步研究药用植物毛蒌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作者:滕建北;朱意麟;蔡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热性中药高良姜对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

    目的 观察热性中药高良姜对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给正常大鼠灌服6.0和3.0 g·kg~(-1)高良姜水煎液,连续给药43 d,测定给药期前及给药后每5 d老鼠体质量,检测能量代谢相关酶活性及脂肪代谢的影响,同时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清中的T_3,T_4,TSH含量.结果 高良姜能增加大鼠体质量,增加大鼠肝脏Na~+-K~+-ATP酶、Ca~(2+)-Mg~(2+)-ATP酶、SDH活性,增加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脂蛋白脂酶、肝脂酶活性,同时升高血清T_3,T_4,TSH含量.结论 热性中药高良姜能促进大鼠能量代谢,其促进能量代谢的机制与升高血清甲状腺素水平有关.

    作者:漆晓琼;黄丽萍;蒙晓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中药心复康在大鼠急性心肌梗塞后对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中药心复康在大鼠急性心肌梗塞后对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经密度梯度离心联合贴壁筛选法培养并纯化BMSCs,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塞模型,移植前以5-溴脱氧尿核苷(Brdu)对移植细胞进行标记,术后采用中药心复康灌胃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移植后2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处死动物,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损伤区VEGF蛋白表达情况、Brdu阳性移植细胞数和CD_(34)~+新生血管数.结果 心复康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心肌梗塞,能提高移植细胞存活率(与细胞移植组比较P<0.05),提高大鼠血清VEGF含量(与细胞移植组比较P<0.05),提高梗塞区VEGF蛋白表达,增加梗塞区新生血管数量. 结论中药心复康对大鼠急性心肌梗塞后移植干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心复康联合干细胞移植能更有效地促进损伤区血管新生有关.

    作者:李广斌;苏金玲;姜希娟;范英昌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凉山彝药飞俄的热分析研究

    目的 研究加热对凉山彝药飞俄的影响.方法 用差热-热重分析(TG-DTA)对彝药飞俄进行了热分析研究.结果 加热到62℃时,质量损失约为3.55%,62~440℃时质量损失约为50.47%,440~551℃时质量损失约为25.20%.在323.76℃和512.92℃有两个放热峰.结论 彝药飞俄在静态空气气氛下的热分析实验条件为:升温速率为15℃·min~-1,样品质量2~4 mg;不宜长期置于高于40℃的环境中,加工、炮制温度应控制在250℃以下;324℃和513℃的DTA放热峰可作为特征峰应用于飞俄的鉴别.

    作者:刘洪;敖波;范淑辉;陶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枫蓼肠胃康治疗急性胃肠炎的药效物质基础初探

    目的 探讨枫蓼肠胃康治疗急性胃肠炎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对比观察枫蓼肠胃康和芦丁、槲皮素单体对正常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及小肠推进作用的影响.结果 枫蓼肠胃康、芦丁和槲皮素单体均能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P<0.05);枫蓼肠胃康和槲皮素单体亦能抑制小鼠小肠推进作用(P<0.05),而芦丁对小肠推进作用无明显影响.结论 芦丁、槲皮素单体是肠胃康治疗急性胃肠炎的有效成分之一.

    作者:谭银丰;李海龙;张俊清;符乃光;刘明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藏茵陈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目的 观察藏茵陈对肝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并对相关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化学损伤方法,造成实验动物的肝损伤模型,分别用不同剂量藏茵陈(300,600,900 mg·kg~(-1)),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观察各组实验动物给予药物后对肝损伤模型大鼠的一般状态、生化指标及形态学的影响,测定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 给予藏茵陈后,与肝损伤模型组相比,肝功能明显改善,降低死亡率,并对肝损伤病理有明显改善作用.同时,能升高大鼠的SOD活性,降低IL-6及TNF-α的含量.结论 藏茵陈对肝损伤模型大鼠的肝脏功能、形态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能通过抗氧化,降低细胞因子发挥对肝疾病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春娜;刘新宇;杨菁;吴国强;王洪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补益肝肾中药对更年期抑郁症大鼠模型行为学的影响

    目的 制备更年期抑郁症大鼠模型,观察补益肝肾中药对大鼠模型行为学测试结果的影响,了解补益肝肾中药防治更年期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采用雌性SD大鼠,在卵巢切除术的基础上,联合孤养和21 d慢性不可预见性的温和刺激(CUMS)制备更年期抑郁症大鼠模型.以Open-Field测试大鼠的直立活动和水平活动得分;以1 h内大鼠摄入饮用水及蔗糖水量计算糖水消耗百分比;以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学习记忆力.结果 行为学测试方面:中药组大鼠水平活动得分和直立活动得分均有所上升;糖水消耗百分比升高;学习记忆力有所增强.结论 补益肝肾中药具有防治更年期抑郁症的效果.

    作者:肖爱娇;黄景斌;庄剑青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病理性瘢痕的治疗研究进展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病理性瘢痕治疗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综合诊治水平,促进新型治疗药物和方法的产生.

    作者:朱占洲;吴建国;秦路平;张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中乌头碱的丙酰化修饰研究

    目的 探讨中乌头碱C_3,C_(13),C_(15)位羟基的丙酰化方法.方法 以中乌头碱、丙酸酐为原料合成中乌头碱酯化衍生物.结果 得到4种丙酰化衍生物,并通过ESI-MS,1H-NMR验证了其结构,分别为3-丙酰基中乌头碱(a);3,13,15-三丙酰基中乌头碱(b);3-丙酰基-13,15-二乙酰基中乌头碱(c);3-乙酰基-13 -丙酰基中乌头碱(d).据文献检索,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报道. 结论中乌头碱的三个羟基中,C_3-OH易被丙酰化,C_(15)-OH难被丙酰化.

    作者:许源;侯大斌;王惠;袁小红;杨海君;赵祥升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长蕊珍珠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对民间药用植物长蕊珍珠菜Lysimachia lobelioides Wall.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应用硅胶、聚酰胺、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现代波谱技术(ESI-MS,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Ⅰ);13 , 28-epoxy-3 , 23-oleananediol-16-one(Ⅱ);12-oleanene-3,22-diol(Ⅲ);山萘酚-3-O-芸香糖苷(Ⅳ);kaempferol 3-O-(2, 6-di-O-rhamnopyranosyl)-β-D-glucopyranoside(Ⅴ);4′,5,6,7-四羟基黄酮(Ⅵ);熊果酸(Ⅶ);正三十二烷酸(Ⅷ);β-谷甾醇(Ⅸ);胡萝卜苷(Ⅹ);十六烷酸(Ⅺ);蔗糖(Ⅻ);菠菜甾醇(ⅩⅢ).结论 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朱珠;朱巧玲;郝小江;杨小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金银花小鼠血清移行成分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以小鼠为研究对象,进行金银花血清药物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以正常健康小鼠为研究对象,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药物化学成分图谱.结果 血清药物化学成分图谱与金银花药材对照图谱比较,绿原酸经口服后吸收迅速,代谢较快,血药浓度2 h后就下降到不足30 min的20%;6,7号峰成分吸收入血后,代谢较慢,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9号峰成分吸收入血较慢,代谢也较慢,2 h后血药浓度不下降,反而有所上升;S峰(绿原酸峰),5,9,10,17,18,19号等在金银花药材中含量较高的峰,吸收入血的比例相对较低,而6,7号峰的吸收入血的比例相对较高.结论 该文首次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金银花小鼠血清药物成分图谱研究,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能够全面反映金银花经胃给药吸收入血药物成分的变化,为建立金银花的谱效关系模型,确定金银花的药效物质与代谢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作者:郭承军;石俊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中风芪红利水胶囊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的影响

    目的 评价中风芪红利水胶囊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中兴奋性氨基酸及水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左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72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对照组(步长脑心通胶囊组),中风芪红利水胶囊高、中、低剂量组.造模成功12 h后处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脑组织中的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含量.通过脑组织干重与湿重之比,算出含水量.结果 芪红利水胶囊各剂量组脑组织中Glu含量较缺血组显著降低(P<0.05);芪红利水胶囊高、中、低剂量治疗组脑组织中天门冬氨酸含量较缺血模型组下降显著(P=0.000,P=0.031,P=0.05),芪红利水胶囊各剂量组脑组织含水量较缺血模型组下降显著(P<0.01).结论 中风芪红利水胶囊具有抗大鼠急性脑缺血损伤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脑组织中谷氨基酸、天门冬氨酸及脑组织含水量有关.

    作者:路永坤;冯国磊;关运祥;秦秀德;王新志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毛冬青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冬青科植物毛冬青Ilex pubescens Hook. et Arn.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多种层析分离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毛冬青根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ilexoside D(1);ilexgenin A(2);spinasterol(3);(+)-fraxiresinol-1-O-β-D-glucoside(4);liriodendrin(5);tortoside A(6);magnolenin C(7);丁香苷(8);sinapic aldehyde 4-O-β-D-glucopyranoside(9);4,5-di-O-caffeoylquinic acid(10);β-谷甾醇(11)和β-胡萝卜苷(12).结论 化合物3,4,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吴婷;张晓琦;王英;叶文才;赵守训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不同产地丹参饮片质量研究

    目的 研究产地因素对丹参饮片质量的影响.方法 从药材市场随机购买不同产地的丹参饮片17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其有效成分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不同产地丹参饮片含量具有较大差异,其中3个样品含量低于<中国药典>要求.结论 产地因素对丹参饮片质量影响较大.

    作者:邓寒霜;李筱玲;王凯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寿胎丸对SD孕鼠胚胎-胎仔发育毒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寿胎丸对SD孕鼠胚胎-胎仔发育的毒性,对其生殖安全性进行研究. 方法采用寿胎丸不同剂量对SD孕鼠体内染毒,观察其吸收胎、畸胎等,并观察胎仔内脏、骨骼及胎仔体质发育等异常状况.结果 其不同剂量对孕鼠胎仔活胎率、吸收胎率和畸胎率影响,以及对胎仔内脏、骨骼和体质发育影响,与溶剂对照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寿胎丸药液在本研究所确定的50 g/kg 剂量浓度以下,初步认为对健康育龄SD孕鼠生殖功能及其胚胎发育无明显毒性.

    作者:刘丹卓;尤昭玲;赵新广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海南省保亭黎族地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选择海南省保亭县中全村人口均为黎族人的南梗、抄芭两个村对保亭县的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 表明,这两个村的药用维管束植物资源有83科186属225种,其中蕨类6科6属6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75科178属217种,225种药用植物中包含13种海南特有种[海南苏铁Cycas hainanensis C.J.Chen、海南轮环藤Cyclea hainanensis Merr.、海南地不容Stephania hainanensis H.S.Lo et Y. Tsoong. 、海南梧桐Firmiana hainanensis Kosterm.、海南韶子Nephelium topengii (Merr.)H.S.、降香黄檀(花梨母)Dalbergia odorifera T. Chen等]、7种国家级保护植物[黑桫椤Cyathea podophylla (Hook.) Cop.、野生龙眼Euphoria longan (Lour.)Steud.、野生荔枝L. chinensis Sonn. var. cuspontanea Hsue等]5种海南省重点保护植物[黄牛木Cratoxylon ligustrinum(Spach.)Bl.、细子龙Amesiodendron chinense (Merr.)Hu、龙眼Euphoria longan (Lour.)Steud.、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海南韶子等]和15种民间药用但未见记载或仅记载有药用而未开展深入研究的药用植物[膜叶嘉赐树Casearia membranacea Hance、爪哇马儿Mukia javanica (Miq.) C.Jeffrey、大苞栝楼Trichosanthes bracteata Voigt等].对保亭黎族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科属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药用植物在科的分布中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蝶形花科、大戟科、菊科、姜科、芸香科、无患子科、伞形科、茜草科等科中,在属的分布中比较分散,186属中仅有30个属含有2种或2种以上的种.

    作者:叶凡;杨小波;岳平;吴庆书;党金玲;郭涛;黄运峰;罗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补骨脂汤对痴呆大鼠海马NR2B、BDNF/TrkB表达的影响

    目的 为探讨补骨脂汤对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的机理.方法 用双侧结扎颈动脉反复灌注,用Morris试验测试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RT-PCR测定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的NR2B、BDNF/TrkB基因表达产物.结果 补骨脂汤高、低剂量组的逃避潜伏期都明显短于模型组(P<0.01),补骨脂汤高、低剂量,均可明显提高NR2B、BDNF/TrkBmRNA表达(P<0.05).结论 补骨脂汤能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空间记忆,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提高NR2B、BDNF/TrkBmRNA表达水平而发挥作用的.

    作者:郑里翔;崔志远;郭慧君;余世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水蒸气蒸馏和超临界萃取薰衣草精油抗氧化作用研究

    目的 采用水蒸气蒸馏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方法提取薰衣草精油,比较其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 通过DPPH、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脂质过氧化及溶血反应体系,检测并比较两种方法提取的薰衣草精油抗氧化能力.结果 两种方法提取的薰衣草精油均具有较强抗氧化能力,且呈剂量依赖性.在5个氧化体系中,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的薰衣草精油抗氧化作用均强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薰衣草精油.结论 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的薰衣草精油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

    作者:刘婷;厍文波;王婷;付伟;郑秋生;李刚;马成俊;王振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固本救心方提高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和评价在常规应用抗心衰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固本救心方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Ⅲ~Ⅳ级)的临床疗效,以及心衰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的研究.方法 选择10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入选对照组患者接受心衰标准治疗加用真武汤治疗,中药组治疗组在应用抗心衰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固本救心方中药治疗,均观察3月,进行临床研究、观察6 min步行试验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 临床研究显示,50例服用固本救心方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疗效、心功能的改善、证候积分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 min步行试验、LVEF的变化方面,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上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固本救心方是从整体出发,标本兼治,辨证、辨病综合治疗慢性心衰,而发挥良好的疗效;固本救心方治疗慢性心衰安全有效,能明显提高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何怀阳;司贤臣;曾建斌;陈智军;伍建光;刘中勇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青蒿花药培养研究

    目的 以青蒿花药为材料,进行诱导培养,获得了胚性愈伤组织,为青蒿单倍体植株的诱导奠定了基础.方法 青蒿花药在进行不同时间的低温前处理后,置于含不同激素和蔗糖浓度的MS培养基上,再进行不同时间的高温后处理,然后转入25℃黑暗培养,统计愈伤诱导率.结果 青蒿花药培养适培养基是6-BA 1 mg/L+2,4-D 0.3 mg/L+蔗糖3%或6-BA 1 mg/L+NAA 0.3 mg/L+蔗糖3%,无需低温前处理和高温后处理.结论 可通过青蒿花药培养得到单倍体胚性愈伤组织.

    作者:伍晓丽;李隆云;钟国跃;刘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彝药喙尾琵琶甲的研究进展

    喙尾琵琶甲是云南彝族地区长期使用的一种药用昆虫,药材资源丰富,民间应用广泛,对一些疑难杂症有显著的疗效.文章对喙尾琵琶甲的药材性状、自然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民间应用进行综述,指出有必要对喙尾琵琶甲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使这一民族药物中的瑰宝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作者:张兰胜;夏从龙;杨永寿;刘光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天花粉蛋白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天花粉蛋白(Trichosanthin,TCS)是从葫芦科科植物栝蒌的块根中分离纯化得到的一种碱性蛋白,属于Ⅰ型核糖体失活蛋白(Ribosome Inactivating Proteins, RIPs).TCS成熟肽是由24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约24 000,pⅠ=9.4,为不含糖的单链核糖体失活蛋白.天花粉蛋白一直以来多用于引产临床治疗妇科疾病,如宫外孕,葡萄胎,绒癌等.另外,因其具有 N2糖苷酶活性 ,能水解真核细胞核糖体的 28SrRNA 的 4324 位上的腺苷酸的 N-C糖苷键,使核糖体不可逆失活,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使得其应用范围已涉及抗肿瘤、抗病毒,免疫调节等方面.

    作者:张茹;黄利鸣;岑畅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天山花楸叶中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天山花楸中总黄酮佳提取工艺. 方法采用正交实验,分别以比色法测定总黄酮提出率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图谱中总黄酮相对积分峰面积为指标,考察提取温度、料液比、醇浓度对天山花楸叶中总黄酮提出率的影响.结果 终确定天山花楸叶中总黄酮的佳提取条件为:温度60 ℃,醇浓度为60%,料液比1∶10(g∶ml),其中超声功率60 kHz,时间30 min,在相同条件下连续提取两次.结论 该提取工艺合理,总黄酮提取率高,质量易于控制.

    作者:芮鸣;唐辉;王鲁石;马伟伟;王玉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ICAM-1和HSP70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肾下腹主动脉阻断法,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3组,即空白组(A),模型组(B),黄芪预处理组(C).空白组阻断腹主动脉30 min后开放灌注;黄芪注射液治疗组静脉注射黄芪12 ml/kg 30 min后阻断腹主动脉,阻断腹主动脉30 min后开放再灌注.术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观察脊髓标本的病理改变, 免疫组化染色ICAM-1和HSP70的表达.结果 神经功能评分治疗组在各时间点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组织病理学变化各时间点明显好于模型组, ICAM-1免疫阳性血管数较模型组减少,HSP70表达显著增加,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可显著改善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后肢神经功能障碍和组织病理学改变,表明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黄芪注射液降低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脊髓ICAM-1的表达,显著增加HSP70表达,可能为黄芪注射液保护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作者:郝阳泉;尚荣安;王小兵;屈强;刘德玉;昝强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肾康2号对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补肾健脾中药肾康2号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抑制模型大鼠HPA轴的影响.方法 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制作大鼠HPA轴抑制模型,在激素撤减至小剂量维持时予肾康2号中药灌胃,观察开始治疗后第1、2、3周肾康2号治疗组、激素小剂量维持对照组及正常组血清ACTH、皮质醇水平和肾上腺形态学的差异.结果 ①在激素撤减后,治疗组、对照组大鼠血清ACTH、皮质醇均逐步回升,3周后虽未能恢复至正常水平,但与造模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治疗组血清ACTH、皮质醇回升速度快于对照组,开始治疗后第1、2、3周治疗组血清ACTH、皮质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③治疗组肾上腺皮质束状带萎缩及细胞排列紊乱情况轻于对照组.结论 肾康2号中药有改善糖皮质激素引起的HPA轴抑制的作用.

    作者:陈延强;黄玉茵;史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芜菁根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 研究芜菁根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法提取挥发油,以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GC -MC)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从芜菁根挥发油中共鉴定出60种化合物,其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8.36%.其中主要成分为丙酸异丙酯(30.04%)、辛烷(9.95%)、2-甲基庚烷(5.49%)、正壬烷(4.73%)、二甲基三硫醚(2.84%)、3-甲基庚烷(2.55%)、二甲基二硫醚(2.36%)等.结论 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芜菁奠定基础.

    作者:彭彤;梁慧;郭亦然;唐琳;陈放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加味失笑散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 研究加味失笑散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日本大耳白家兔4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加味失笑散低剂量组、加味失笑散中剂量组和加味失笑散高剂量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缺血和再灌注模型,通过检测缺血前、缺血30min和再灌注60min时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血清肌酸激酶(CK)的变化,探讨加味失笑散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结果 缺血30min和再灌注60min 时模型组实验动物的SOD活力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而MDA和CK明显增高(P<0.01),各用药组动物血清中的SOD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MDA和CK活力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加味失笑散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增强SOD的活力,清除自由基而减轻心肌的损伤.

    作者:曹志然;王蓓;申文增;戎瑞雪;潘颖;张秋燕;唐志远;冯天铸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香菇多糖对荷瘤鼠免疫细胞及生存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香菇多糖对荷瘤S180鼠免疫细胞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昆明小鼠70只,分为正常盐水对照组,肿瘤模型Ⅰ、Ⅱ组,香菇多糖实验Ⅰ、Ⅱ组,生存实验模型组,生存实验给药组.观察计算小鼠体重、瘤重、肿瘤指数及抑瘤率,脾重及脾指数,脾组织结构,体视学方法计量脾白髓相对面积百分比及单位面积中脾小体的个数,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小鼠生存质量和生存天数等指标.结果 ①香菇多糖有显著的抑瘤作用,并可明显延长荷瘤鼠的生存时间.②香菇多糖使脾指数明显升高,使荷瘤鼠脾白髓相对面积及脾小体个数明显增加.③香菇多糖使末梢血中性幼稚细胞比例明显增加.结论 香菇多糖能使荷瘤鼠免疫细胞数量增加,明显延长腹水型S_(180)小鼠的生存期.

    作者:林卡莉;陈同强;黄志华;李思思;陈方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丹参药材道地性探讨

    从本草考证、药材性状、有效成分、药效、生态环境、遗传基因、栽培和采收加工技术等方面对丹参药材道地性进行了探讨,认为丹参在历史上形成了以四川、河南、山东、安徽等地所产为道地药材.

    作者:赵宝林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月光花豆乙醇提取物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考察月光花豆乙醇提取物的镇痛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醋酸致小鼠扭体法,小鼠热板法及小鼠温浴法,观察月光花豆乙醇提取物的镇痛作用,同时检测热板法小鼠的血清和脑组织PGE_2、MDA的含量及SOD活性.结果 月光花豆乙醇提取物能显著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显著延长小鼠热板反应舔足潜伏期及温浴致小鼠缩尾反应潜伏期,同时能使热板法小鼠血清和脑组织PGE_2,MDA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增强.结论 月光花豆乙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PGE_2和MDA含量、提高SOD活性有关.

    作者:唐秀能;黄仁彬;黄媛恒;黄纯真;王乃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沙棘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的影响

    目的 探讨沙棘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SOD(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及MDA(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影响,为沙棘的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D-半乳糖腹腔注射9周,建立Wistar大鼠亚急性衰老模型后,第4周,Aβ_(25-35)注入大鼠大脑海马内,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模型.成模后第2周开始用沙棘及脑复康治疗8周.行为学采用Morris 水迷宫方法检测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取脑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结果 行为学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0.05),药物组学习和记忆能力可见有明显提高(P<0.05);药物组与模型组相比,脑组织SOD活性明显增强(P<0.05),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 沙棘能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的能力,降低氧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

    作者:陈正爱;金香子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富硒蛹虫草对小鼠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富硒蛹虫草的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方法 昆明种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4组(n=15只/组):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普通蛹虫草组、富硒蛹虫草组.用不同的饲料持续喂养5周,每周的固定时间称量小鼠体质量1次,第5周断头取血后解剖小鼠,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肝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富硒蛹虫草组与高脂模型组相比,T-CHO和TG的含量降低,HDL-C的含量升高,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LDL-C含量降低(P>0.05);GSH-Px和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并且富硒蛹虫草的降血脂与抗氧化作用均高于普通蛹虫草.结论 富硒蛹虫草具有良好的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

    作者:钟鸣;高丹;胡昆;陈丽静;张丽;李浩戈;张月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金花茶种子对激素相关性肿瘤体外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金花茶种子不同提取物对激素相关性肿瘤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金花茶种子不同提取物对人宫颈癌HeLa S3细胞和人前列腺癌PC3 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金花茶种子乙醇提取物、正丁醇部分和水溶部分都显示了较强的抑制人宫颈癌HeLa S3细胞和人前列腺癌PC3 细胞增殖的作用,其IC50分别为85.88,67.62,55.71 μg/ml和63.06,56.20,68.53 μg/ml,且抑制作用和样品浓度呈量效关系.结论 金花茶种子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分和水溶部分在体外对激素相关性肿瘤具有抑制作用,为其抗癌活性的有效部位.

    作者:韩立春;史丽颖;于大永;唐前;唐玲;冯宝民;王永奇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菟丝子黄精颗粒剂对雷公藤多苷所致生殖损伤雌鼠卵巢损伤及smad4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雷公藤多苷(GTW)对卵巢组织smad4 mRNA表达的影响以及菟丝子与黄精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4周龄SD雌鼠,将实验大鼠据体质量随机分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GTW组、干预组,连续灌胃12周后处死动物检测指标.结果 GTW组卵巢次级卵泡数值小,与空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白组与干预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体数比较各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GTW组smad4 mRNA表达与空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干预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与干预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雌性幼鼠服用雷公藤多苷可造成卵巢组织病理改变,其中smad4 mRNA表达的下降可能是GTW导致雌性生殖损伤的关键点之一.中药菟丝子、黄精可以促进该过程的修复.

    作者:崔瑞琴;丁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六味地黄汤对雌性致衰模型小鼠生殖器官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汤(LW)对雌性致衰小鼠生殖器官的影响.方法 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 - 半乳糖建立衰老模型,同时给予六味地黄汤、己烯雌酚治疗,然后检测六味地黄汤对β-内啡肽(β-EP)、血清雌激素(E2)、孕激素(P)含量以及对卵巢、子宫形态学的影响.结果 六味地黄汤能够提高β-内啡肽含量,增加小鼠阴道脱落细胞涂片内角化上皮细胞和表层细胞,卵巢重量增加.结论 六味地黄汤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可能通过调理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的功能,使卵巢功能恢复.

    作者:周玲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气阴双补法对干燥综合征小鼠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气阴双补法对干燥综合征小鼠的作用.方法 将60只Bacb/C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正常组,模型组,羟氯喹组,增液布津汤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对照组用羟氯喹片剂,观察体质量、摄食量、饮水量、唾液流量、脾指数及颌下腺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增液布津汤能有效缓解口干、口腔烧灼感、眼干、眼异物感、鼻干等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方面能增加唾液流量及泪流量,病理显示能抑制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运用气阴双补不仅能缓解干燥综合征小鼠临床症状,而且能纠正免疫紊乱,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金桂兰;汪悦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参苓白术散对动物胃肠动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参苓白术散对正常动物、胃轻瘫模型动物和腹泻模型动物胃肠动力的影响,以探讨该方对胃肠动力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正常动物、胃轻瘫动物和腹泻动物,研究参苓白术散对其胃肠动力的影响.结果 参苓白术散能明显加快正常小鼠胃排空液体和固体的速度,降低胃内残留量,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能显著提高阿托品和多巴胺所致胃轻瘫小鼠的胃排空能力,并降低胃内固体残留率,能明显减少脾虚大鼠和番泻叶所致腹泻小鼠腹泻次数及腹泻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能明显改善胃肠动力,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作者:张仲林;钟玲;臧志和;辛志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三黄片中辅料聚丙烯酸树脂Ⅱ的质量研究

    目的 将辅料的质量考察加入到制剂的质量研究中,完善三黄片质量的评价标准. 方法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滴定法等多种分析方法,就三黄片中辅料的质量进行深入研究. 结果三黄片中聚丙烯酸树脂II中甲基丙烯酸单元的含量为34.0%~39.0% .结论 制剂三黄片中辅料聚丙烯酸树脂II质量稳定.

    作者:谭玲;石战英;夏厚林;董重;吴远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王氏萎胃灵长期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 对王氏萎胃灵安全性作出正确评价,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保证用药安全.方法 王氏萎胃灵分大剂量组(3.6 g/kg)、中剂量组(1.8 g/kg)、小剂量组(0.9 g/kg).大鼠每天灌胃给药,共180 d,并对大、中、小剂量组和正常组进行一般情况观察、体重测量、血液指标、检测脏器系数和对心、肝、脾、肺、肾、脑等29个脏器进行肉眼观察和镜下检查.结果 王氏萎胃灵口服长期毒性实验未发现蓄积毒性(P>0.05).结论 王氏萎胃灵在规定剂量下口服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郑保平;王道坤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脂蛋白(a)和纤维蛋白原与脑梗塞相关性的研究

    近年研究表明,脂蛋白(a)[Lp(a)]和纤维蛋白原(FIB)分别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我们选取3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观察其脂蛋白(a)和纤维蛋白原的变化.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脑梗塞组36例,男17例,女19例,年龄47~72岁,平均(58.6±6.3)岁,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入选病例为发病后1周内的急性期患者,均为首次发病,伴高血压病者12例,糖尿病6例.

    作者:李保国;任琳;朱晓临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

    中风是目前世界上威胁人类生命的三大疾患之一,偏瘫是中风后遗留的主要功能障碍, 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笔者采用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观察躯体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裕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23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和分析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34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4例患儿中男女比例为1.44∶1;第1、4季度为多发季节;发病年龄以学龄儿童为主;上呼吸道感染占有明确诱因的70.41%;症状中100%有皮肤紫癜,58.12%有消化道症状,59.83%有关节症状,83.76%有肾脏损害;中医证型中风热夹瘀占33.76%,血热夹以瘀占46.58%.结论 该病发病男孩多于女孩,以冬春季、学龄儿童发病较多,上呼吸道感染是其主要发病诱因,中医证型以风热、血热夹瘀为主.

    作者:丁樱;管志伟;翟文生;任献青;郭庆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针灸、推拿及物理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很高.它是由颈椎骨质退行性病变引起的.近两年来我们采用针灸、推拿及物理疗法综合治疗多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项咏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中医推拿结合枝川疗法治疗冻结肩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中医推拿松解结合枝川注射疗法治疗冻结肩的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方法 36例ASA分级为Ⅰ~Ⅱ级,年龄在50~70岁之间的冻结肩患者,男16例,女20例.全体病人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进行中医推拿松解肩关节,然后对肩关节周围的硬结和痛点进行枝川注射疗法.结果 36例病人中,完全治愈10例,好转2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9%.结论 采用中医推拿松解结合枝川注射疗法治疗冻结肩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作者:贺聿国;李湘灵;薛建军;耿清胜;李宁;杨仲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腰椎管狭窄症中医证型规范化的探讨

    目的 规范腰椎管狭窄症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优化其中医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统计分析300例腰椎管狭窄症中医住院病历的中医临床证候.结果 腰椎管狭窄症中医症状以腰痛,下肢麻木,行走时加重出现频率比较高;中医证型主要集中于风寒痹阻证、气虚血瘀证、肝肾亏虚证3型.结论 初步把腰椎管狭窄症分为3型:风寒痹阻证、气虚血瘀证、肝肾亏虚证,并为各型设立了一个辨证分型的标准.

    作者:周宾宾;李玉文;蔡乐乐;蒙延雄;陈培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中医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现代中医学的发展存在很多困惑,科学性受到广泛质疑.文章分别就中医学、中医理论学者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从哲学思想、科学技术层面上提出了关于中医现代化发展方面的自己的思路.

    作者:李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关于衰老与抗衰老的中医理论探析

    中医理论对于衰老的论述有衰老的表现,包括形态衰老的征象、内脏衰老的征象以及功能衰老的征象;衰老的机理方面主要有先天遗传说、后天调摄说、主虚说三端,其中主虚说方面认为肾虚是衰老的主因、精血耗竭衰老说、脾虚衰老说、精气神虚衰说、津液不足衰老说、五脏虚损学说、血瘀促衰说.中医理论对于抗衰老的也有着临床指导意义,通过辨证施治,灵活运用,就可以达到延衰抗老的目的 .

    作者:石作荣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中药动态提取工艺现状与展望

    提取是中药制剂生产的首要环节和重要操作单元,其工艺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中药材及天然植物原料中有效成分的提取过程是溶质由固相传递到液相的传质过程.用扩散理论解释,就是溶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渗透的过程,其浸出扩散力来源于提取溶媒和固体药材组织内有效成分的浓度差,浓度差越大,扩散传质的动力越大,浸出速度越快,有效成分浸出率越高.要达到快速、完全的浸出目的,就必须经常更新固液两相界面层,使药材组织中溶质与浸出液中的溶质,在单位时间内能保持一个较高的浓度差.动态提取即是通过不断更新固液两相界面,从而在较高的浓度差情况下实现对药材有效成分的高效提取.

    作者:韩丽;杨荣平;韦娟;谢秀琼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肾足细胞损伤中西医治疗的国内研究进展

    肾足细胞损伤是一些肾脏疾病发生蛋白尿的主要病理基础,它的损伤可影响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近年来,国内众多研究都从分子蛋白水平上阐述了中、西药对肾足细胞的影响,文章就此做一归纳.

    作者:黄国东;许健;乔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香菇C91-3 cDNA文库的构建及鉴定

    目的 构建香菇C91-3 cDNA文库.方法 低速离心法收集香菇C91-3菌丝体发酵液中的菌丝,提取总RNA,巢式PCR扩增5SrRNA非转录间隔区2片段并测序鉴定.纯化mRNA,以mRNA为模板进行反转录反应;产物与pBlueScript II SK(+)载体连接,并转化E.coil DH10B,检测库容及插入片段.结果 香菇C91-3cDNA文库初始库容为7.2×106cfu,插入片段长度0.4~3.4kb,平均1.5kb.结论 成功构建香菇C91-3 cDNA文库,适合用于研究香菇蛋白的编码基因.

    作者:王晓丽;钟民涛;李星云;曹婧;宁安红;黄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医学院校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面向21世纪的高等医学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在高等医学院校教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担负着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任务.而现有的实验教学体系已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与质量是当前实验教学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校在实验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作者:李正禄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数字信息资源的需求及利用调查分析

    文章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研究,了解读者对图书馆提供的电子资源的认识和需求、读者使用电子资源的方式和倾向,并根据调查报告提出了更具有针对性的调整资源和改进服务的相关措施.

    作者:王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骨科病房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护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骨科患者多,大多因突发事故、车祸等原因入院,患者及家属急躁.因此,要注意防范和解决护理纠纷,维护患者权益,密切护患关系,不断加强骨科病房的安全管理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探索安全管理措施和对策.本文结合我院骨科病房发生的护理纠纷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崔立敏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