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蒙药地格达-4味汤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巴根那;高玉峰;青玉

关键词:地格达-4味汤, D-GlaN, TAA, 急性肝损伤
摘要:目的 观察地格达-4味汤对D-半乳糖胺(D-GlaN)、硫代乙酰胺(TAA)所致小鼠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以护肝片作阳性对照,用不同肝毒剂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分别测定动物血清相关指标,用t检验法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 地格达-4味汤组可降低因D-GlaN所致肝损伤小鼠的ALT及AST (P<0.05);明显降低因TAA所致肝损伤小鼠的ALT及AST (P<0.01).模型组肝组织学改变主要表现为碎片状坏死;护肝片组可见散在点状及小碎片状坏死;地格达-4味汤组可见散在点状坏死,有炎细胞浸润.结论 地格达-4味汤对以上不同肝损伤模型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本研究为该药的功效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桂枝对MRL小鼠心肌细胞凋亡及Caspase 3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药桂枝对MRL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对Caspase 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MRL小鼠分为空白组、强的松组和桂枝组,检测MRL小鼠心肌组织凋亡细胞,计算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RT-PCR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基因Caspase 3表达,观察桂枝对MRL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桂枝能调控心肌细胞凋亡基因Caspase 3表达,即抑制Caspase 3表达,明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下降).其疗效明显优于空白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与强的松组疗效相当(P>0.05).结论 桂枝可能通过调控凋亡基因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延缓或部分逆转MRL心肌损害的发生、发展.

    作者:阎英杰;刘贵京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绒柄牛肝菌有效部位指纹图谱定性和有效成分定量分析研究

    目的 建立绒柄牛肝菌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 Planetsil C18分析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15∶8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61 nm,柱温为室温.对绒柄牛肝菌有效部位(甲醇提取部位)进行指纹图谱定性分析,对绒柄牛肝菌中的有效成分腺苷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在色谱条件下,11份不同绒柄牛肝菌中甲醇有效部位的RP-HPLC指纹图谱中可检出11个相对稳定的色谱峰,其中确定出9个共有峰作为定性鉴别的指标峰;绒柄牛肝菌中腺苷的含量为0.146%~0.493%.结论 绒柄牛肝菌有效部位RP-HPLC指纹图谱定性和有效成分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可用于绒柄牛肝菌及药用真菌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元忠;刘鸿高;张金渝;李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ICAM-1和HSP70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肾下腹主动脉阻断法,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3组,即空白组(A),模型组(B),黄芪预处理组(C).空白组阻断腹主动脉30 min后开放灌注;黄芪注射液治疗组静脉注射黄芪12 ml/kg 30 min后阻断腹主动脉,阻断腹主动脉30 min后开放再灌注.术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观察脊髓标本的病理改变, 免疫组化染色ICAM-1和HSP70的表达.结果 神经功能评分治疗组在各时间点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组织病理学变化各时间点明显好于模型组, ICAM-1免疫阳性血管数较模型组减少,HSP70表达显著增加,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可显著改善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后肢神经功能障碍和组织病理学改变,表明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黄芪注射液降低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脊髓ICAM-1的表达,显著增加HSP70表达,可能为黄芪注射液保护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作者:郝阳泉;尚荣安;王小兵;屈强;刘德玉;昝强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寿胎丸对SD孕鼠胚胎-胎仔发育毒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寿胎丸对SD孕鼠胚胎-胎仔发育的毒性,对其生殖安全性进行研究. 方法采用寿胎丸不同剂量对SD孕鼠体内染毒,观察其吸收胎、畸胎等,并观察胎仔内脏、骨骼及胎仔体质发育等异常状况.结果 其不同剂量对孕鼠胎仔活胎率、吸收胎率和畸胎率影响,以及对胎仔内脏、骨骼和体质发育影响,与溶剂对照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寿胎丸药液在本研究所确定的50 g/kg 剂量浓度以下,初步认为对健康育龄SD孕鼠生殖功能及其胚胎发育无明显毒性.

    作者:刘丹卓;尤昭玲;赵新广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针刺对抑郁大鼠行为学及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成年雌雄各半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12只.后3组采用孤养和长期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刺激应激造成抑郁大鼠模型,同时针刺组和药物组开始治疗,周期21 d.每周测定各组大鼠行为学的改变,治疗结束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ACTH,T_3,T_4,rT_3和TSH的浓度.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大鼠行为学评分降低,血清T_3,T_4,rT_3、TSH均有明显减低(P<0.05,P<0.01),而ACTH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的行为学评分升高,针刺组血清T_3,rT_3,TSH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5,P<0.01),ACTH水平有显著降低(P<0.01).结论 针刺干预可改变抑郁大鼠行为学异常,具有调节抑郁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作用.

    作者:徐世芬;庄礼兴;唐纯志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彝药喙尾琵琶甲的研究进展

    喙尾琵琶甲是云南彝族地区长期使用的一种药用昆虫,药材资源丰富,民间应用广泛,对一些疑难杂症有显著的疗效.文章对喙尾琵琶甲的药材性状、自然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民间应用进行综述,指出有必要对喙尾琵琶甲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使这一民族药物中的瑰宝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作者:张兰胜;夏从龙;杨永寿;刘光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针灸、推拿及物理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很高.它是由颈椎骨质退行性病变引起的.近两年来我们采用针灸、推拿及物理疗法综合治疗多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项咏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加味失笑散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 研究加味失笑散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日本大耳白家兔4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加味失笑散低剂量组、加味失笑散中剂量组和加味失笑散高剂量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缺血和再灌注模型,通过检测缺血前、缺血30min和再灌注60min时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血清肌酸激酶(CK)的变化,探讨加味失笑散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结果 缺血30min和再灌注60min 时模型组实验动物的SOD活力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而MDA和CK明显增高(P<0.01),各用药组动物血清中的SOD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MDA和CK活力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加味失笑散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增强SOD的活力,清除自由基而减轻心肌的损伤.

    作者:曹志然;王蓓;申文增;戎瑞雪;潘颖;张秋燕;唐志远;冯天铸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凉山彝药飞俄的热分析研究

    目的 研究加热对凉山彝药飞俄的影响.方法 用差热-热重分析(TG-DTA)对彝药飞俄进行了热分析研究.结果 加热到62℃时,质量损失约为3.55%,62~440℃时质量损失约为50.47%,440~551℃时质量损失约为25.20%.在323.76℃和512.92℃有两个放热峰.结论 彝药飞俄在静态空气气氛下的热分析实验条件为:升温速率为15℃·min~-1,样品质量2~4 mg;不宜长期置于高于40℃的环境中,加工、炮制温度应控制在250℃以下;324℃和513℃的DTA放热峰可作为特征峰应用于飞俄的鉴别.

    作者:刘洪;敖波;范淑辉;陶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枫蓼肠胃康治疗急性胃肠炎的药效物质基础初探

    目的 探讨枫蓼肠胃康治疗急性胃肠炎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对比观察枫蓼肠胃康和芦丁、槲皮素单体对正常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及小肠推进作用的影响.结果 枫蓼肠胃康、芦丁和槲皮素单体均能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P<0.05);枫蓼肠胃康和槲皮素单体亦能抑制小鼠小肠推进作用(P<0.05),而芦丁对小肠推进作用无明显影响.结论 芦丁、槲皮素单体是肠胃康治疗急性胃肠炎的有效成分之一.

    作者:谭银丰;李海龙;张俊清;符乃光;刘明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贞灵固本片中黄芪甲苷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测定

    目的 建立贞灵固本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SPE-HPLC-ELSD),Agilent-C_18色谱柱(4.6 mm×250 mm, 5 μm),流动相甲醇-水(74∶26),柱温35℃ ,流速0.8 ml·min~(-1).结果 黄芪甲苷在0.272~5.432 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2%,RSD为1.57%(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贞灵固本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窦玉红;崔力剑;黄芸;李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中药心复康在大鼠急性心肌梗塞后对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中药心复康在大鼠急性心肌梗塞后对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经密度梯度离心联合贴壁筛选法培养并纯化BMSCs,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塞模型,移植前以5-溴脱氧尿核苷(Brdu)对移植细胞进行标记,术后采用中药心复康灌胃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移植后2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处死动物,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损伤区VEGF蛋白表达情况、Brdu阳性移植细胞数和CD_(34)~+新生血管数.结果 心复康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心肌梗塞,能提高移植细胞存活率(与细胞移植组比较P<0.05),提高大鼠血清VEGF含量(与细胞移植组比较P<0.05),提高梗塞区VEGF蛋白表达,增加梗塞区新生血管数量. 结论中药心复康对大鼠急性心肌梗塞后移植干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心复康联合干细胞移植能更有效地促进损伤区血管新生有关.

    作者:李广斌;苏金玲;姜希娟;范英昌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三七方治疗失眠症3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中药三七方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开放、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符合CCMD-3诊断标准,入选69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睡前口服中药三七方,对照组(33例)睡前口服复方枣仁胶囊,每两周(1个疗程)随访1次,共两个疗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①两组治疗后PSQI总分均较治疗前减小,各组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组治疗前,与其治疗2周、治疗4周比较, PSQI因子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4周后,治疗组对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积分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③主要不良反应: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三七方治疗失眠有效,并在提高睡眠效率,延长睡眠时间方面优于复方枣仁胶囊,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贺敏;曹在焕;蒋健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毛冬青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冬青科植物毛冬青Ilex pubescens Hook. et Arn.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多种层析分离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毛冬青根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ilexoside D(1);ilexgenin A(2);spinasterol(3);(+)-fraxiresinol-1-O-β-D-glucoside(4);liriodendrin(5);tortoside A(6);magnolenin C(7);丁香苷(8);sinapic aldehyde 4-O-β-D-glucopyranoside(9);4,5-di-O-caffeoylquinic acid(10);β-谷甾醇(11)和β-胡萝卜苷(12).结论 化合物3,4,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吴婷;张晓琦;王英;叶文才;赵守训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毒-效双组分控制有毒中药附子临床单煎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浓缩条件等水煎工艺控制因素对附子毒效组分含量相关性的影响.方法 以生附子和常用炮制品为对照,采用离子对分光光度度法与异羟肟酸铁法分别测定总生物碱(TA)、酯型生物碱(EA)组分含量,并以毒效因子[W= (TA- EA)/ TA]为综合评价指标,研究工艺因素对毒效因子的影响.结果 不同炮制品和生附子药材毒效因子差别较大;水煎过程中,煎煮条件对生品影响较大,黑顺片的毒效因子基本保持稳定为97%左右,白顺片为81%,煎煮时间和次数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炮制品水煎过程毒效因子的相对稳定可能是附子汤剂发挥药效、安全使用的先决条件,毒效组分不同比例可能是附子不同炮制品发挥不同药效的物质基础.

    作者:余葱葱;郭力;彭成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三化汤对脑缺血-再灌注老龄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三化汤对脑缺血-再灌注老龄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三化汤组、西药对照组(尼莫地平)、中成药对照组(血栓心脉宁).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方法制备脑缺血模型,脑缺血1 h后,再灌注30 min.取每组大鼠右侧大脑半球的前2/3,再称取脑组织50~100 mg,制成脑匀浆,检测TNF-α含量.结果 模型组比正常对照组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用药各组比模型组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其中三化汤组比尼莫地平TNF-α含量降低明显(P<0.05),和血栓心脉宁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三化汤能明显降低脑缺血-再灌注老龄大鼠脑组织TNF-α的含量,对脑缺血-再灌注老龄大鼠脑组织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樊凯芳;唐迎雪;曹淑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过度摄入黄酮的潜在危害

    近来,黄酮类被作为抗癌、抗氧化等多功效物质,日益升温.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过多的摄食黄酮类物质的潜在危险.尽管黄酮表现出有益健康的效果,但一些研究指出了它们的诱变性和遗传毒性.文章通过DNA 嵌入剂原理来解释过度摄入黄酮类物质的潜在危害.

    作者:路燕;李军生;阎柳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远志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综述了远志及其制剂中化学成分分析方法,为中药远志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赵建国;曲伟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天山花楸叶中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天山花楸中总黄酮佳提取工艺. 方法采用正交实验,分别以比色法测定总黄酮提出率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图谱中总黄酮相对积分峰面积为指标,考察提取温度、料液比、醇浓度对天山花楸叶中总黄酮提出率的影响.结果 终确定天山花楸叶中总黄酮的佳提取条件为:温度60 ℃,醇浓度为60%,料液比1∶10(g∶ml),其中超声功率60 kHz,时间30 min,在相同条件下连续提取两次.结论 该提取工艺合理,总黄酮提取率高,质量易于控制.

    作者:芮鸣;唐辉;王鲁石;马伟伟;王玉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藏茵陈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目的 观察藏茵陈对肝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并对相关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化学损伤方法,造成实验动物的肝损伤模型,分别用不同剂量藏茵陈(300,600,900 mg·kg~(-1)),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观察各组实验动物给予药物后对肝损伤模型大鼠的一般状态、生化指标及形态学的影响,测定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 给予藏茵陈后,与肝损伤模型组相比,肝功能明显改善,降低死亡率,并对肝损伤病理有明显改善作用.同时,能升高大鼠的SOD活性,降低IL-6及TNF-α的含量.结论 藏茵陈对肝损伤模型大鼠的肝脏功能、形态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能通过抗氧化,降低细胞因子发挥对肝疾病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春娜;刘新宇;杨菁;吴国强;王洪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