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卓;尤昭玲;赵新广
近来,黄酮类被作为抗癌、抗氧化等多功效物质,日益升温.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过多的摄食黄酮类物质的潜在危险.尽管黄酮表现出有益健康的效果,但一些研究指出了它们的诱变性和遗传毒性.文章通过DNA 嵌入剂原理来解释过度摄入黄酮类物质的潜在危害.
作者:路燕;李军生;阎柳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对旋花科植物五爪金龙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方法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两相溶剂萃取法萃取,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结果 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24个峰,鉴定了其中的23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43%;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相对含量,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石竹烯(29.52 %),大根香叶烯D(22.32 %),α-石竹烯(19.52 %),β-榄香烯(13.32 %),大根香叶烯B(2.83 %),上述5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7.51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五爪金龙叶具有一定的药用开发价值.
作者:杨柳;杨东娟;马瑞君;孙坤;范庆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女贞子炮制前后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 furfural,5-HMF)的含量变化.方法 制备不同炮制条件的女贞子,采用HPLC法测定女贞子生品及炮制品中5-HMF的含量.结果 女贞子生品未检测到5-HMF,炮制后产生5-HMF,不同炮制品中的含量依次为:酒炖品>清蒸品>酒蒸品,且随蒸制时间延长含量增加.结论 首次建立了HPLC测定女贞子中5-HMF含量的方法,该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其质量控制;蒸制方法和蒸制时间均对5-HMF的含量变化有影响,这种改变是否与炮制增效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曹延杰;李飞;谭鹏;李曼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构建香菇C91-3 cDNA文库.方法 低速离心法收集香菇C91-3菌丝体发酵液中的菌丝,提取总RNA,巢式PCR扩增5SrRNA非转录间隔区2片段并测序鉴定.纯化mRNA,以mRNA为模板进行反转录反应;产物与pBlueScript II SK(+)载体连接,并转化E.coil DH10B,检测库容及插入片段.结果 香菇C91-3cDNA文库初始库容为7.2×106cfu,插入片段长度0.4~3.4kb,平均1.5kb.结论 成功构建香菇C91-3 cDNA文库,适合用于研究香菇蛋白的编码基因.
作者:王晓丽;钟民涛;李星云;曹婧;宁安红;黄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具有中医湿热症状的血尿动物模型,研究血尿湿热证的发病机制,探讨复方中药金水清口服液对大鼠血尿动物模型的作用机理,以及对实验中相关指标的检测及病理变化.方法 建立具有中医湿热症状的血尿大鼠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金水清口服液治疗,分别观察金水清对动物模型尿中红细胞及尿蛋白的影响;无菌摘除眼球取血,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IL-6的含量;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动物模型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金水清可显著降低血尿湿热证动物模型的尿红细胞、尿蛋白及IL-6的含量(P<0.01),并可抑制肾小球系膜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积聚.结论 金水清可早期减缓控制肾脏炎症并可以减轻肾小管-间质的损害和肾小球和肾小管损伤.
作者:张雪荣;刘晓鹰;王文广;杜衡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对民族药绞股蓝进行系统的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鉴定方法.结果 通过原植物、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能够很好地鉴定原植物.结论 所建方法简便易操作,可作为该民族药材定性鉴别.
作者:戴先芝;刘圆;龙艳群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壮医药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基础.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将药物和食物相配合,经过适当加工,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壮医药膳,成为壮族人民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壮医药膳是在壮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壮族人民的生活习俗而形成的.
作者:蓝毓营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考察AB-8大孔吸附树脂对小叶榕叶水提物黄酮的吸附解吸性能.方法 采用树脂柱进行动态吸附和解吸小叶榕叶水提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吸光度,得出吸附率和解吸率.结果 AB-8大孔吸附树脂对小叶榕叶水提物黄酮有较高的吸附率和解吸率,能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结论 AB-8能有效富集小叶榕叶中黄酮类化合物,适用于分离纯化小叶榕叶浸膏以提高其有效成分.
作者:冯丹丹;王立升;刘力恒;龚福忠;李鑫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β-环糊精包合复方藿香片中混合挥发油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挥发油包合率和包合物得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优选β-环糊精包合复方藿香片中挥发油的佳工艺条件.结果 佳挥发油包合工艺条件为:β-环糊精∶挥发油(g∶ml)为10∶1,包合温度50℃,包合时间40 min,β-环糊精:水为1∶5.结论 该工艺挥发油包合率及包合物收率较高,包合效果良好.
作者:陈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均匀设计法优选八爪金龙半仿生提取工艺条件,并对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以岩白菜素含量、HPLC总面积、干浸膏得率为指标,进行综合评判,并将3种工艺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比较.结果 佳半仿生提取工艺为八爪金龙加8倍、8倍、6倍水提取3次,3次煎水pH值分别为2.0,6.5,9.0;提取时间依次为85,40,20 min.综合评价Y值及抑菌活性顺序为:醇提取法>半仿生提取法>水提法.结论 优选出的半仿生工艺是可行的,且优于水提工艺.
作者:王瑞;刘晓燕;马立志;高蓬明;徐洪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胡椒醇提液外用对兔耳轻度冻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15℃左右低温液复制兔耳轻度冻伤模型,冻伤后48h开始在兔冻耳涂抹胡椒70%乙醇提取液治疗,2 d后测定血清中SOD活性、MDA和TNF-α含量,4 d后评价冻耳外观正常与否及变形程度,制作冻耳组织病理切片,显微镜下观察冻耳组织病理变化,同时测定血清与冻耳组织中SOD活性、MDA和TNF-α含量.结果 用胡椒70%乙醇提取液治疗2 d后血清中SOD活性显著增加,MDA量显著降低,TNF-α量无明显变化.治疗4d后血清中SOD活性、MDA和TNF-α含量均无明显差异,但冻耳组织中SOD活性与TNF-α水平显著提高,MDA量显著降低.另外冻耳外观评价与组织病理检查显示冻耳组织坏死范围减少,修复速度明显提高.结论 胡椒70%乙醇提取液局部外用对轻度冻伤有治疗作用.
作者:邓永坤;赖泳;董寿堂;王银辉;李凤贤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膜糖蛋白CD_(41)、CD_(42b)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观察病例338例,分为清脑通络方组163例,阿司匹林组175例.观察清脑通络方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前后TIA患者血浆血小板膜糖蛋白CD_(41)、CD_(42b)表达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TIA患者的CD_(41)、CD_(42b)的分子表达.结果 两组均有显著降低TIA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_(41)表达作用,对CD_(42b)的表达无明显影响;治疗后两组血流变指标有明显改善.结论 清肝活血治疗对TIA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_(41)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能明显改善TIA患者的血流变指标.
作者:孙景波;华荣;何莉娜;黄羽;曾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测定四物汤及其单味药中Fe,Cu,Mg,Ca,Mn,Zn 6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建立中药复方中微量金属元素检测的方法.方法 用蒸馏水微波提取样品,运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采用标准曲线法拟合计算含量.结果 所测定的四物汤及其单味药中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为中药复方中微量金属元素检测的理想方法.
作者:李银保;范启兰;许春娟;李加林;彭金年;李青松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制备油茶皂苷控释片,考察制备工艺条件.方法 以玉米秆粉末和羟丙甲基纤维素作为片剂辅料,制备油茶皂苷控释片.考察溶出介质、玉米秆粒径、辅料的配比对油茶皂苷控释片体外溶出曲线的影响,并得到佳处方.研究该油茶皂苷控释片的稳定性.结果 油茶皂苷控释片的制备配方为:玉米秆的粒径为0.3~0.5mm,油茶皂苷∶玉米秆∶HPMC=600∶ 195∶105.该油茶皂苷控释片的稳定性良好.结论 以玉米秆粉末和羟丙甲基纤维素作为片剂辅料,可制备油茶皂苷控释片.
作者:刘小珍;郭玲玲;赖仲方一;施颖桢;任海韵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面向21世纪的高等医学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在高等医学院校教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担负着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任务.而现有的实验教学体系已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与质量是当前实验教学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校在实验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作者:李正禄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很高.它是由颈椎骨质退行性病变引起的.近两年来我们采用针灸、推拿及物理疗法综合治疗多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项咏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木耳多糖对高强度微波辐射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肝脏自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60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辐射模型组、药物对照组、治疗组、预防组、新模型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辐射模型组、新模型组每天给予1.5 ml的蒸馏水灌胃;药物对照组、治疗组、预防组每天灌胃1.5 ml浓度为1%的木耳多糖溶液.按体质量进行乌拉坦麻醉,腹主动脉取血和肝脏.血清中SOD活性和肝脏中的MDA含量分别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和TBA法测定.结果 木耳多糖提高动物血清中SOD活性(P<0.05)而且表现为时间越长活性越高(P<0.01);200 mW/ cm~2的高功率微波辐射明显降低了血清中SOD活性(P<0.05),呈现出距离辐射时间越短,SOD活性越低的现象(P<0.01);通过给予木耳多糖发现其预防功能要优于治疗(P<0.05).同样,木耳多糖能够降低肝脏内MDA的的含量(P<0.01).200 mW/ cm~2高功率辐射显示出辐射初期对MDA含量的明显提高(P<0.01).结论 高功率微波辐射可以明显降低血清中的SOD活性,升高肝脏中的MDA含量.木耳多糖对高功率微波辐射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尤其是在微波辐射中,作为防护微波辐射的保健品和药物具有良好的前景.
作者:田志杰;沈楠;吕士杰;王程;姜艳霞;罗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规范腰椎管狭窄症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优化其中医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统计分析300例腰椎管狭窄症中医住院病历的中医临床证候.结果 腰椎管狭窄症中医症状以腰痛,下肢麻木,行走时加重出现频率比较高;中医证型主要集中于风寒痹阻证、气虚血瘀证、肝肾亏虚证3型.结论 初步把腰椎管狭窄症分为3型:风寒痹阻证、气虚血瘀证、肝肾亏虚证,并为各型设立了一个辨证分型的标准.
作者:周宾宾;李玉文;蔡乐乐;蒙延雄;陈培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气阴双补法对干燥综合征小鼠的作用.方法 将60只Bacb/C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正常组,模型组,羟氯喹组,增液布津汤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对照组用羟氯喹片剂,观察体质量、摄食量、饮水量、唾液流量、脾指数及颌下腺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增液布津汤能有效缓解口干、口腔烧灼感、眼干、眼异物感、鼻干等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方面能增加唾液流量及泪流量,病理显示能抑制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运用气阴双补不仅能缓解干燥综合征小鼠临床症状,而且能纠正免疫紊乱,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金桂兰;汪悦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苦石莲不同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法研究抗炎作用,用热板法和扭体法研究镇痛作用.结果 苦石莲醇提取物8 g/kg、氯仿提取物4,8 g/kg对小鼠二甲苯致耳肿胀及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有抑制作用;苦石莲醇提取物4,8 g/kg、氯仿提取物4,8 g/kg能减少冰乙酸致小鼠扭体次数和提高热板致痛小鼠痛阈值.结论 苦石莲具有显著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作者:邹忠杰;龚梦鹃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