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阳泉;尚荣安;王小兵;屈强;刘德玉;昝强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疗法对II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关节滑膜细胞IL-1β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探讨中药熏蒸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机理.方法 建立CIA模型,将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熏组、低熏组、高熏组,观察各组大鼠膝关节滑膜细胞IL-1β mRNA的表达.结果 熏蒸各组大鼠滑膜细胞中IL-1β mRN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而各熏蒸组组间比较,高、低熏组明显低于水熏组,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高熏组明显低于低熏组,亦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中药熏蒸疗法能明显抑制CIA大鼠滑膜细胞IL-1β mRNA表达,并推测中药熏蒸疗法抗炎机制与其抑制IL-1β的表达相关.
作者:沈鹰;吴名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对比铁皮石斛与其常用替代品在品质方面的差异.方法 采用苯酚-硫酸法与重量法,研究对比了西双版纳地区不同来源铁皮石斛及齿瓣石斛多糖含量及折干率的差异.结果 铁皮石斛的多糖含量及折干率分别为20.29%,20.16%,齿瓣石斛为16.93%,18.92%.结论 不同栽培类型的铁皮石斛存在品质差异;齿瓣石斛的野生苗品质优于组培苗.
作者:赵俊凌;马洁;段立胜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气阴双补法对干燥综合征小鼠的作用.方法 将60只Bacb/C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正常组,模型组,羟氯喹组,增液布津汤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对照组用羟氯喹片剂,观察体质量、摄食量、饮水量、唾液流量、脾指数及颌下腺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增液布津汤能有效缓解口干、口腔烧灼感、眼干、眼异物感、鼻干等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方面能增加唾液流量及泪流量,病理显示能抑制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运用气阴双补不仅能缓解干燥综合征小鼠临床症状,而且能纠正免疫紊乱,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金桂兰;汪悦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综述了远志及其制剂中化学成分分析方法,为中药远志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赵建国;曲伟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和分析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34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4例患儿中男女比例为1.44∶1;第1、4季度为多发季节;发病年龄以学龄儿童为主;上呼吸道感染占有明确诱因的70.41%;症状中100%有皮肤紫癜,58.12%有消化道症状,59.83%有关节症状,83.76%有肾脏损害;中医证型中风热夹瘀占33.76%,血热夹以瘀占46.58%.结论 该病发病男孩多于女孩,以冬春季、学龄儿童发病较多,上呼吸道感染是其主要发病诱因,中医证型以风热、血热夹瘀为主.
作者:丁樱;管志伟;翟文生;任献青;郭庆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考察AB-8大孔吸附树脂对小叶榕叶水提物黄酮的吸附解吸性能.方法 采用树脂柱进行动态吸附和解吸小叶榕叶水提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吸光度,得出吸附率和解吸率.结果 AB-8大孔吸附树脂对小叶榕叶水提物黄酮有较高的吸附率和解吸率,能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结论 AB-8能有效富集小叶榕叶中黄酮类化合物,适用于分离纯化小叶榕叶浸膏以提高其有效成分.
作者:冯丹丹;王立升;刘力恒;龚福忠;李鑫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浓缩条件等水煎工艺控制因素对附子毒效组分含量相关性的影响.方法 以生附子和常用炮制品为对照,采用离子对分光光度度法与异羟肟酸铁法分别测定总生物碱(TA)、酯型生物碱(EA)组分含量,并以毒效因子[W= (TA- EA)/ TA]为综合评价指标,研究工艺因素对毒效因子的影响.结果 不同炮制品和生附子药材毒效因子差别较大;水煎过程中,煎煮条件对生品影响较大,黑顺片的毒效因子基本保持稳定为97%左右,白顺片为81%,煎煮时间和次数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炮制品水煎过程毒效因子的相对稳定可能是附子汤剂发挥药效、安全使用的先决条件,毒效组分不同比例可能是附子不同炮制品发挥不同药效的物质基础.
作者:余葱葱;郭力;彭成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以青蒿花药为材料,进行诱导培养,获得了胚性愈伤组织,为青蒿单倍体植株的诱导奠定了基础.方法 青蒿花药在进行不同时间的低温前处理后,置于含不同激素和蔗糖浓度的MS培养基上,再进行不同时间的高温后处理,然后转入25℃黑暗培养,统计愈伤诱导率.结果 青蒿花药培养适培养基是6-BA 1 mg/L+2,4-D 0.3 mg/L+蔗糖3%或6-BA 1 mg/L+NAA 0.3 mg/L+蔗糖3%,无需低温前处理和高温后处理.结论 可通过青蒿花药培养得到单倍体胚性愈伤组织.
作者:伍晓丽;李隆云;钟国跃;刘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枫蓼肠胃康治疗急性胃肠炎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对比观察枫蓼肠胃康和芦丁、槲皮素单体对正常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及小肠推进作用的影响.结果 枫蓼肠胃康、芦丁和槲皮素单体均能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P<0.05);枫蓼肠胃康和槲皮素单体亦能抑制小鼠小肠推进作用(P<0.05),而芦丁对小肠推进作用无明显影响.结论 芦丁、槲皮素单体是肠胃康治疗急性胃肠炎的有效成分之一.
作者:谭银丰;李海龙;张俊清;符乃光;刘明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复方野葛根胶囊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复方野葛根胶囊以大浓度及大给药体积的药液灌胃给药,对照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3次/d.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毒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14 d后,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全部动物健存;对照组及给药组小鼠体质量平均增长分别为40.56%、40.96%,无明显差异(P>0.05),未见任何毒性反应.计算其大给药量为2 322 mg葛根素/kg体质量.结论 复方野葛根胶囊毒性较小.
作者:潘洪平;杨嘉珍;危华玲;钟正贤;陈学芬;李燕婧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胡椒醇提液外用对兔耳轻度冻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15℃左右低温液复制兔耳轻度冻伤模型,冻伤后48h开始在兔冻耳涂抹胡椒70%乙醇提取液治疗,2 d后测定血清中SOD活性、MDA和TNF-α含量,4 d后评价冻耳外观正常与否及变形程度,制作冻耳组织病理切片,显微镜下观察冻耳组织病理变化,同时测定血清与冻耳组织中SOD活性、MDA和TNF-α含量.结果 用胡椒70%乙醇提取液治疗2 d后血清中SOD活性显著增加,MDA量显著降低,TNF-α量无明显变化.治疗4d后血清中SOD活性、MDA和TNF-α含量均无明显差异,但冻耳组织中SOD活性与TNF-α水平显著提高,MDA量显著降低.另外冻耳外观评价与组织病理检查显示冻耳组织坏死范围减少,修复速度明显提高.结论 胡椒70%乙醇提取液局部外用对轻度冻伤有治疗作用.
作者:邓永坤;赖泳;董寿堂;王银辉;李凤贤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天山花楸中总黄酮佳提取工艺. 方法采用正交实验,分别以比色法测定总黄酮提出率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图谱中总黄酮相对积分峰面积为指标,考察提取温度、料液比、醇浓度对天山花楸叶中总黄酮提出率的影响.结果 终确定天山花楸叶中总黄酮的佳提取条件为:温度60 ℃,醇浓度为60%,料液比1∶10(g∶ml),其中超声功率60 kHz,时间30 min,在相同条件下连续提取两次.结论 该提取工艺合理,总黄酮提取率高,质量易于控制.
作者:芮鸣;唐辉;王鲁石;马伟伟;王玉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从本草考证、药材性状、有效成分、药效、生态环境、遗传基因、栽培和采收加工技术等方面对丹参药材道地性进行了探讨,认为丹参在历史上形成了以四川、河南、山东、安徽等地所产为道地药材.
作者:赵宝林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汤(LW)对雌性致衰小鼠生殖器官的影响.方法 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 - 半乳糖建立衰老模型,同时给予六味地黄汤、己烯雌酚治疗,然后检测六味地黄汤对β-内啡肽(β-EP)、血清雌激素(E2)、孕激素(P)含量以及对卵巢、子宫形态学的影响.结果 六味地黄汤能够提高β-内啡肽含量,增加小鼠阴道脱落细胞涂片内角化上皮细胞和表层细胞,卵巢重量增加.结论 六味地黄汤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可能通过调理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的功能,使卵巢功能恢复.
作者:周玲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甘草次酸(GA)对中药活性成分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的影响.方法 利用多种光谱技术和毛细管电泳前沿分析方法测定,用Stern-Volmer方程和Scatchard plot等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得到甘草次酸与BSA的结合常数、位点数等结合特征,中药活性成分与BSA结合的常数和甘草次酸对这些成分结合常数的影响.结论 甘草次酸与牛血清蛋白有高、低两类结合位点,总的结合位点数为8,蛋白与GA浓度之比为0.38时,结合率已高达95%.GA使中药活性成分与牛血清蛋白的结合常数下降大达67%,可能对它们的药理作用产生影响.
作者:周能;潘彤;梁逸曾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规范腰椎管狭窄症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优化其中医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统计分析300例腰椎管狭窄症中医住院病历的中医临床证候.结果 腰椎管狭窄症中医症状以腰痛,下肢麻木,行走时加重出现频率比较高;中医证型主要集中于风寒痹阻证、气虚血瘀证、肝肾亏虚证3型.结论 初步把腰椎管狭窄症分为3型:风寒痹阻证、气虚血瘀证、肝肾亏虚证,并为各型设立了一个辨证分型的标准.
作者:周宾宾;李玉文;蔡乐乐;蒙延雄;陈培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千里光属植物水煎剂抑菌效果,为千里光潜在药用价值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二倍稀释法被用于检测4种千里光对5种细菌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4种千里光对甲型副伤寒杆菌表现出相同的抑菌效果,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福氏痢疾杆菌抑菌作用不同,表现为全缘千里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强(MIC = 1.95 g/L),对大肠埃希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抑菌能力差(MIC = 7.81 g/L).结论 全缘千里光可能具有更高的抗菌有效药用成分,同种千里光对不同细菌表现出不同低抑菌浓度可能是由于不同细菌生物学性状的差异所致.
作者:敖弟书;钱刚;罗素元;王安丽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山楂叶提取物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降血脂作用.方法 通过高脂饲料喂养,造成大鼠高血脂模型,经给予山楂叶提取物自微乳化释药系统后,测定血脂变化.结果 山楂叶提取物自微乳化释药系统能明显降低高血脂大鼠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结论 山楂叶提取物自微乳化释药系统有明显降低大鼠高血脂的作用.
作者:崔升淼;赵春顺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下丘脑衰老时神经递质的变化及何首乌饮延缓下丘脑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 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致亚急性衰老动物模型,造模后灌胃何首乌饮连续60 d后,大鼠断头取下丘脑.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SP,β-EP和GnRH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SHIMADZU-10A 高效液相色谱仪和L-ECD-6A电化学检测器检测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NA,DA,5-HT的含量.结果 同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下丘脑GnRH、SP明显增高,β-EP与NA、DA、5-HT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何首乌饮组下丘脑GnRH、SP明显下降,β-EP与NA、DA、5-HT含量显著升高,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衰老时大鼠下丘脑正常功能被破坏,何首乌饮通过对神经递质紊乱的调节而延缓了下丘脑的衰老.
作者:李亚丽;张娜;庞晓静;高福禄;王方娜;齐晅;陈雪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近年研究表明,脂蛋白(a)[Lp(a)]和纤维蛋白原(FIB)分别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我们选取3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观察其脂蛋白(a)和纤维蛋白原的变化.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脑梗塞组36例,男17例,女19例,年龄47~72岁,平均(58.6±6.3)岁,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入选病例为发病后1周内的急性期患者,均为首次发病,伴高血压病者12例,糖尿病6例.
作者:李保国;任琳;朱晓临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