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芪香丹红花注射液对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胡琳;王明宁

关键词:黄芪注射液, 红花注射液, 香丹注射液,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增殖
摘要:目的 研究黄芪香丹红花注射液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加药培养MSCs,用四甲基偶氮唑法检测黄芪香丹红花注射液促进大鼠MSCs的增殖作用,免疫组化检测MSCs细胞的5-溴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阳性率.结果 发现香丹药液对MSCs的增殖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红花、黄芪药液对MSCs的增殖无显著作用.结论 香丹注射液有促进MSCs增殖的作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乌头碱的丙酰化修饰研究

    目的 探讨中乌头碱C_3,C_(13),C_(15)位羟基的丙酰化方法.方法 以中乌头碱、丙酸酐为原料合成中乌头碱酯化衍生物.结果 得到4种丙酰化衍生物,并通过ESI-MS,1H-NMR验证了其结构,分别为3-丙酰基中乌头碱(a);3,13,15-三丙酰基中乌头碱(b);3-丙酰基-13,15-二乙酰基中乌头碱(c);3-乙酰基-13 -丙酰基中乌头碱(d).据文献检索,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报道. 结论中乌头碱的三个羟基中,C_3-OH易被丙酰化,C_(15)-OH难被丙酰化.

    作者:许源;侯大斌;王惠;袁小红;杨海君;赵祥升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中药心复康在大鼠急性心肌梗塞后对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中药心复康在大鼠急性心肌梗塞后对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经密度梯度离心联合贴壁筛选法培养并纯化BMSCs,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塞模型,移植前以5-溴脱氧尿核苷(Brdu)对移植细胞进行标记,术后采用中药心复康灌胃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移植后2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处死动物,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损伤区VEGF蛋白表达情况、Brdu阳性移植细胞数和CD_(34)~+新生血管数.结果 心复康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心肌梗塞,能提高移植细胞存活率(与细胞移植组比较P<0.05),提高大鼠血清VEGF含量(与细胞移植组比较P<0.05),提高梗塞区VEGF蛋白表达,增加梗塞区新生血管数量. 结论中药心复康对大鼠急性心肌梗塞后移植干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心复康联合干细胞移植能更有效地促进损伤区血管新生有关.

    作者:李广斌;苏金玲;姜希娟;范英昌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ICAM-1和HSP70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肾下腹主动脉阻断法,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3组,即空白组(A),模型组(B),黄芪预处理组(C).空白组阻断腹主动脉30 min后开放灌注;黄芪注射液治疗组静脉注射黄芪12 ml/kg 30 min后阻断腹主动脉,阻断腹主动脉30 min后开放再灌注.术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观察脊髓标本的病理改变, 免疫组化染色ICAM-1和HSP70的表达.结果 神经功能评分治疗组在各时间点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组织病理学变化各时间点明显好于模型组, ICAM-1免疫阳性血管数较模型组减少,HSP70表达显著增加,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可显著改善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后肢神经功能障碍和组织病理学改变,表明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黄芪注射液降低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脊髓ICAM-1的表达,显著增加HSP70表达,可能为黄芪注射液保护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作者:郝阳泉;尚荣安;王小兵;屈强;刘德玉;昝强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从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方药分析论其证型分布

    目的 以方药分析为基础探讨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证候分布规律以便更好地指导中风病临床及科研组方用药.方法 通过对从维普数据库检索的1990~2008年中医治疗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379篇文献的用药分析,探讨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证候分布规律.结果 ①用药频次较多的有活血药、平肝熄风药、补气药、补阴药、化痰药;②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证型以血瘀、内风、气虚及阴虚证为主.结论 现代文献所用药物的分析基本体现了现代中医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用药特点及规律,也由此揭示了其证型分布规律,从而更有助于指导临床、科研及中医中风二级预防.

    作者:秦秀德;王换新;朱磊;周喜燕;陈杰;路永坤;黄燕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四物汤及其单味药中6种金属元素的微波萃取-原子吸收法测定

    目的 测定四物汤及其单味药中Fe,Cu,Mg,Ca,Mn,Zn 6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建立中药复方中微量金属元素检测的方法.方法 用蒸馏水微波提取样品,运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采用标准曲线法拟合计算含量.结果 所测定的四物汤及其单味药中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为中药复方中微量金属元素检测的理想方法.

    作者:李银保;范启兰;许春娟;李加林;彭金年;李青松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不同产地丹参饮片质量研究

    目的 研究产地因素对丹参饮片质量的影响.方法 从药材市场随机购买不同产地的丹参饮片17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其有效成分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不同产地丹参饮片含量具有较大差异,其中3个样品含量低于<中国药典>要求.结论 产地因素对丹参饮片质量影响较大.

    作者:邓寒霜;李筱玲;王凯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茅苍术及其组培栽培品挥发油气质联用分析

    目的 研究茅苍术的挥发油,为茅苍术资源的野生抚育及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 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不同产地茅苍术挥发油,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道地产区茅苍术与其组培栽培品聚为一类,其中主要药效成分苍术酮、苍术素、茅术醇、β-桉叶醇相对百分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苍术酮和苍术素含量明显高于非道地茅苍术.结论 研究结果体现了茅苍术药效成分道地性的特征,为茅苍术品质评价提供了依据,组培苗可作为人工补种材料.

    作者:谷巍;邓海山;巢建国;张莹;候芳洁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金水清口服液治疗改良血尿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目的 建立具有中医湿热症状的血尿动物模型,研究血尿湿热证的发病机制,探讨复方中药金水清口服液对大鼠血尿动物模型的作用机理,以及对实验中相关指标的检测及病理变化.方法 建立具有中医湿热症状的血尿大鼠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金水清口服液治疗,分别观察金水清对动物模型尿中红细胞及尿蛋白的影响;无菌摘除眼球取血,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IL-6的含量;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动物模型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金水清可显著降低血尿湿热证动物模型的尿红细胞、尿蛋白及IL-6的含量(P<0.01),并可抑制肾小球系膜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积聚.结论 金水清可早期减缓控制肾脏炎症并可以减轻肾小管-间质的损害和肾小球和肾小管损伤.

    作者:张雪荣;刘晓鹰;王文广;杜衡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提取木香中木香烃内酯及去氢木香内酯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

    目的 考察溶媒、温度、加热时间对木香活性成分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影响.方法 用水和乙醇回流提取木香,分别将其提取物控制在不同的温度和时间范围内加热,用HPLC法测定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变化.结果 醇提取物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远远高于水提取物,以乙醇为溶媒,两成分含量变化小;以水为溶媒,随着温度升高,加热时间延长,两成分下降明显,尤其是木香烃内酯.结论 溶媒、温度对木香烃内酯影响为显著,时间因素次之,在含有木香的制剂工艺制备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影响因素,大程度地保留有效成分.

    作者:刘俊红;李棣华;伍孝先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复方当归注射液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目的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当归注射液中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阿魏酸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依利特Hypersic ODS2(4.6 mm×200 mm,5 μm),测定阿魏酸的流动相为甲醇-0.4%醋酸水(30∶70),其检测波长322 nm;测定羟基红花黄色素A所用流动相为甲醇-0.6%醋酸水(15∶85),其检测波长403 nm.柱温25℃,流速1 ml/min.结果 阿魏酸在4.44~ 266.4 μg/ml之间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4.508~ 360.64 μg/ml之间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测得阿魏酸平均回收率为104.34%,RSD为2.77%;羟基红花黄色素A平均回收率为99.26%,RSD为2.20%.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捷,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当归注射液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彭红;付建武;余日跃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彝药喙尾琵琶甲的研究进展

    喙尾琵琶甲是云南彝族地区长期使用的一种药用昆虫,药材资源丰富,民间应用广泛,对一些疑难杂症有显著的疗效.文章对喙尾琵琶甲的药材性状、自然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民间应用进行综述,指出有必要对喙尾琵琶甲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使这一民族药物中的瑰宝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作者:张兰胜;夏从龙;杨永寿;刘光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草苁蓉提取物对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药草苁蓉提取物对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中药高、中、低剂量组.采用Aβ_(1-40)建立AD模型,中药组予以草苁蓉提取物按高、中、低3种不同剂量灌胃治疗,治疗结束后测定其学习记忆能力和神经元凋亡百分比.结果 中药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高于模型组(P<0.01),而神经元凋亡百分比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中药草苁蓉提取物可有效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减少胆碱能神经元凋亡,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作者:周丽莎;朱书秀;望庐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

    中风是目前世界上威胁人类生命的三大疾患之一,偏瘫是中风后遗留的主要功能障碍, 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笔者采用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观察躯体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裕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女贞子炮制前后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变化

    目的 研究女贞子炮制前后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 furfural,5-HMF)的含量变化.方法 制备不同炮制条件的女贞子,采用HPLC法测定女贞子生品及炮制品中5-HMF的含量.结果 女贞子生品未检测到5-HMF,炮制后产生5-HMF,不同炮制品中的含量依次为:酒炖品>清蒸品>酒蒸品,且随蒸制时间延长含量增加.结论 首次建立了HPLC测定女贞子中5-HMF含量的方法,该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其质量控制;蒸制方法和蒸制时间均对5-HMF的含量变化有影响,这种改变是否与炮制增效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曹延杰;李飞;谭鹏;李曼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热性中药高良姜对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

    目的 观察热性中药高良姜对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给正常大鼠灌服6.0和3.0 g·kg~(-1)高良姜水煎液,连续给药43 d,测定给药期前及给药后每5 d老鼠体质量,检测能量代谢相关酶活性及脂肪代谢的影响,同时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清中的T_3,T_4,TSH含量.结果 高良姜能增加大鼠体质量,增加大鼠肝脏Na~+-K~+-ATP酶、Ca~(2+)-Mg~(2+)-ATP酶、SDH活性,增加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脂蛋白脂酶、肝脂酶活性,同时升高血清T_3,T_4,TSH含量.结论 热性中药高良姜能促进大鼠能量代谢,其促进能量代谢的机制与升高血清甲状腺素水平有关.

    作者:漆晓琼;黄丽萍;蒙晓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芜菁根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 研究芜菁根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法提取挥发油,以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GC -MC)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从芜菁根挥发油中共鉴定出60种化合物,其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8.36%.其中主要成分为丙酸异丙酯(30.04%)、辛烷(9.95%)、2-甲基庚烷(5.49%)、正壬烷(4.73%)、二甲基三硫醚(2.84%)、3-甲基庚烷(2.55%)、二甲基二硫醚(2.36%)等.结论 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芜菁奠定基础.

    作者:彭彤;梁慧;郭亦然;唐琳;陈放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清脑通络方治疗前后血浆CD_(41)/CD_(42b)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膜糖蛋白CD_(41)、CD_(42b)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观察病例338例,分为清脑通络方组163例,阿司匹林组175例.观察清脑通络方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前后TIA患者血浆血小板膜糖蛋白CD_(41)、CD_(42b)表达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TIA患者的CD_(41)、CD_(42b)的分子表达.结果 两组均有显著降低TIA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_(41)表达作用,对CD_(42b)的表达无明显影响;治疗后两组血流变指标有明显改善.结论 清肝活血治疗对TIA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_(41)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能明显改善TIA患者的血流变指标.

    作者:孙景波;华荣;何莉娜;黄羽;曾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三黄片中辅料聚丙烯酸树脂Ⅱ的质量研究

    目的 将辅料的质量考察加入到制剂的质量研究中,完善三黄片质量的评价标准. 方法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滴定法等多种分析方法,就三黄片中辅料的质量进行深入研究. 结果三黄片中聚丙烯酸树脂II中甲基丙烯酸单元的含量为34.0%~39.0% .结论 制剂三黄片中辅料聚丙烯酸树脂II质量稳定.

    作者:谭玲;石战英;夏厚林;董重;吴远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天花粉蛋白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天花粉蛋白(Trichosanthin,TCS)是从葫芦科科植物栝蒌的块根中分离纯化得到的一种碱性蛋白,属于Ⅰ型核糖体失活蛋白(Ribosome Inactivating Proteins, RIPs).TCS成熟肽是由24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约24 000,pⅠ=9.4,为不含糖的单链核糖体失活蛋白.天花粉蛋白一直以来多用于引产临床治疗妇科疾病,如宫外孕,葡萄胎,绒癌等.另外,因其具有 N2糖苷酶活性 ,能水解真核细胞核糖体的 28SrRNA 的 4324 位上的腺苷酸的 N-C糖苷键,使核糖体不可逆失活,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使得其应用范围已涉及抗肿瘤、抗病毒,免疫调节等方面.

    作者:张茹;黄利鸣;岑畅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香菇C91-3 cDNA文库的构建及鉴定

    目的 构建香菇C91-3 cDNA文库.方法 低速离心法收集香菇C91-3菌丝体发酵液中的菌丝,提取总RNA,巢式PCR扩增5SrRNA非转录间隔区2片段并测序鉴定.纯化mRNA,以mRNA为模板进行反转录反应;产物与pBlueScript II SK(+)载体连接,并转化E.coil DH10B,检测库容及插入片段.结果 香菇C91-3cDNA文库初始库容为7.2×106cfu,插入片段长度0.4~3.4kb,平均1.5kb.结论 成功构建香菇C91-3 cDNA文库,适合用于研究香菇蛋白的编码基因.

    作者:王晓丽;钟民涛;李星云;曹婧;宁安红;黄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