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玲;石战英;夏厚林;董重;吴远波
目的 探讨枫蓼肠胃康治疗急性胃肠炎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对比观察枫蓼肠胃康和芦丁、槲皮素单体对正常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及小肠推进作用的影响.结果 枫蓼肠胃康、芦丁和槲皮素单体均能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P<0.05);枫蓼肠胃康和槲皮素单体亦能抑制小鼠小肠推进作用(P<0.05),而芦丁对小肠推进作用无明显影响.结论 芦丁、槲皮素单体是肠胃康治疗急性胃肠炎的有效成分之一.
作者:谭银丰;李海龙;张俊清;符乃光;刘明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以小鼠为研究对象,进行金银花血清药物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以正常健康小鼠为研究对象,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药物化学成分图谱.结果 血清药物化学成分图谱与金银花药材对照图谱比较,绿原酸经口服后吸收迅速,代谢较快,血药浓度2 h后就下降到不足30 min的20%;6,7号峰成分吸收入血后,代谢较慢,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9号峰成分吸收入血较慢,代谢也较慢,2 h后血药浓度不下降,反而有所上升;S峰(绿原酸峰),5,9,10,17,18,19号等在金银花药材中含量较高的峰,吸收入血的比例相对较低,而6,7号峰的吸收入血的比例相对较高.结论 该文首次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金银花小鼠血清药物成分图谱研究,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能够全面反映金银花经胃给药吸收入血药物成分的变化,为建立金银花的谱效关系模型,确定金银花的药效物质与代谢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作者:郭承军;石俊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肾足细胞损伤是一些肾脏疾病发生蛋白尿的主要病理基础,它的损伤可影响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近年来,国内众多研究都从分子蛋白水平上阐述了中、西药对肾足细胞的影响,文章就此做一归纳.
作者:黄国东;许健;乔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山楂叶提取物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降血脂作用.方法 通过高脂饲料喂养,造成大鼠高血脂模型,经给予山楂叶提取物自微乳化释药系统后,测定血脂变化.结果 山楂叶提取物自微乳化释药系统能明显降低高血脂大鼠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结论 山楂叶提取物自微乳化释药系统有明显降低大鼠高血脂的作用.
作者:崔升淼;赵春顺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近来,黄酮类被作为抗癌、抗氧化等多功效物质,日益升温.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过多的摄食黄酮类物质的潜在危险.尽管黄酮表现出有益健康的效果,但一些研究指出了它们的诱变性和遗传毒性.文章通过DNA 嵌入剂原理来解释过度摄入黄酮类物质的潜在危害.
作者:路燕;李军生;阎柳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复方芦荟胶囊中汞的生物利用性及配伍药物对汞生物利用性的影响,以便认识复方芦荟胶囊中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方法 用L8(27)正交表设计实验,体外消化透析法取得汞溶出率及生物可接受率数据.结果 复方芦荟胶囊中汞含量为(11.7±0.4)%(P=0.95);复方芦荟胶囊在胃模拟环境中汞溶出率为(1.36±0.06)%(P=0.95),肠模拟环境下生物可接受率为(0.46±0.03)%(P=0.95);芦荟很显著抑制了朱砂中汞的溶出率(P=0.95),芦荟使朱砂中汞生物可接受率显著降低(P=0.90);其他配伍药物及药物交互作用对汞生物利用性不显著.结论 复方芦荟胶囊中汞含量高,生物可接受率低,长期服用会存在一定的潜在健康风险;复方芦荟胶囊配伍时可适当增大芦荟用量以降低其汞的生物利用性.
作者:庞京团;胡广林;韩彬;齐江宁;张化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富硒蛹虫草的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方法 昆明种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4组(n=15只/组):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普通蛹虫草组、富硒蛹虫草组.用不同的饲料持续喂养5周,每周的固定时间称量小鼠体质量1次,第5周断头取血后解剖小鼠,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肝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富硒蛹虫草组与高脂模型组相比,T-CHO和TG的含量降低,HDL-C的含量升高,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LDL-C含量降低(P>0.05);GSH-Px和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并且富硒蛹虫草的降血脂与抗氧化作用均高于普通蛹虫草.结论 富硒蛹虫草具有良好的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
作者:钟鸣;高丹;胡昆;陈丽静;张丽;李浩戈;张月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益智仁盐炙后对豚鼠膀胱逼尿肌收缩活动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膀胱逼尿肌肌条置于灌流肌槽内,采用分别加兴奋剂和累计加药物的方法, 观察肌条的收缩活动.结果 益智仁和盐益智仁剂量依赖性对乙酰胆碱引起的膀胱逼尿肌兴奋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可降低肌条收缩的平均张力,且盐炙品效果优于生品.结论 益智仁和盐益智仁作用膀胱的靶点可能是膀胱逼尿肌的M受体,具有类似M受体阻断剂的作用,盐炙后作用更强.
作者:黄勤挽;胡昌江;李兴华;李文兵;余凌英;谢秀琼;杨婧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中风是目前世界上威胁人类生命的三大疾患之一,偏瘫是中风后遗留的主要功能障碍, 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笔者采用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观察躯体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裕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2,4-D和培养基对刺五加愈伤组织和体细胞胚胎生产刺五加苷B、E的影响,建立有利于刺五加苷B、E积累的刺五加体外培养体系.方法 将来自同一外植体的刺五加愈伤组织和体细胞胚胎分别诱导增殖或产生次级体胚,HPLC法测定培养物中刺五加苷B、E含量和培养物质量,考察培养物类型、培养基种类和激素对刺五加苷B、E生产的影响.结果 体细胞胚胎的质量虽略低于愈伤组织的质量,但体细胞胚胎生产刺五加苷B、E的能力优于愈伤组织.2,4-D对刺五加苷B、E含量影响较小,仅改变了培养物的质量.MS培养基处理中培养物的刺五加苷B、E产量优于1/2MS培养基.结论 刺五加体外培养物可以生产刺五加苷B、E,其产量取决于培养物类型、培养基种类和2,4-D浓度.
作者:邢朝斌;王明艳;吴鹏;劳凤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护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骨科患者多,大多因突发事故、车祸等原因入院,患者及家属急躁.因此,要注意防范和解决护理纠纷,维护患者权益,密切护患关系,不断加强骨科病房的安全管理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探索安全管理措施和对策.本文结合我院骨科病房发生的护理纠纷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崔立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下丘脑衰老时神经递质的变化及何首乌饮延缓下丘脑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 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致亚急性衰老动物模型,造模后灌胃何首乌饮连续60 d后,大鼠断头取下丘脑.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SP,β-EP和GnRH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SHIMADZU-10A 高效液相色谱仪和L-ECD-6A电化学检测器检测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NA,DA,5-HT的含量.结果 同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下丘脑GnRH、SP明显增高,β-EP与NA、DA、5-HT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何首乌饮组下丘脑GnRH、SP明显下降,β-EP与NA、DA、5-HT含量显著升高,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衰老时大鼠下丘脑正常功能被破坏,何首乌饮通过对神经递质紊乱的调节而延缓了下丘脑的衰老.
作者:李亚丽;张娜;庞晓静;高福禄;王方娜;齐晅;陈雪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为探讨补骨脂汤对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的机理.方法 用双侧结扎颈动脉反复灌注,用Morris试验测试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RT-PCR测定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的NR2B、BDNF/TrkB基因表达产物.结果 补骨脂汤高、低剂量组的逃避潜伏期都明显短于模型组(P<0.01),补骨脂汤高、低剂量,均可明显提高NR2B、BDNF/TrkBmRNA表达(P<0.05).结论 补骨脂汤能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空间记忆,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提高NR2B、BDNF/TrkBmRNA表达水平而发挥作用的.
作者:郑里翔;崔志远;郭慧君;余世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金花茶种子不同提取物对激素相关性肿瘤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金花茶种子不同提取物对人宫颈癌HeLa S3细胞和人前列腺癌PC3 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金花茶种子乙醇提取物、正丁醇部分和水溶部分都显示了较强的抑制人宫颈癌HeLa S3细胞和人前列腺癌PC3 细胞增殖的作用,其IC50分别为85.88,67.62,55.71 μg/ml和63.06,56.20,68.53 μg/ml,且抑制作用和样品浓度呈量效关系.结论 金花茶种子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分和水溶部分在体外对激素相关性肿瘤具有抑制作用,为其抗癌活性的有效部位.
作者:韩立春;史丽颖;于大永;唐前;唐玲;冯宝民;王永奇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因其在医药、食品及化工方面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而得到了广泛关注.各种用于研究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分析技术也在迅速发展,薄层色谱技术仍以其快速、简便、准确度高等优点而成为鉴别黄酮类化合物的首选方法.文章综述了薄层层析技术在植物黄酮类化合物中的应用.
作者:唐丽娟;刘玮炜;史大华;赵跃强;陶传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采用HPLC波长转换法测定栀子药材中西红花苷-1和栀子苷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XBD-C_(18),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 ,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38 nm(0~20 min);440 nm(20~40 min),柱温为30℃,采用20 min转换检测波长.结果 栀子苷在4.52~180.8 μg范围内, r=0.999 9,西红花苷-1在0.9~9.0 μg范围内,r=0.999 7,与色谱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2%,100.76%,RSD分别为1.10%,1.41%.结论 该测定方法具有简便、稳定、准确、重复性好的特点.
作者:付建武;彭红;周玉春;黄丽芸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千里光属植物水煎剂抑菌效果,为千里光潜在药用价值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二倍稀释法被用于检测4种千里光对5种细菌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4种千里光对甲型副伤寒杆菌表现出相同的抑菌效果,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福氏痢疾杆菌抑菌作用不同,表现为全缘千里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强(MIC = 1.95 g/L),对大肠埃希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抑菌能力差(MIC = 7.81 g/L).结论 全缘千里光可能具有更高的抗菌有效药用成分,同种千里光对不同细菌表现出不同低抑菌浓度可能是由于不同细菌生物学性状的差异所致.
作者:敖弟书;钱刚;罗素元;王安丽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现代中医学的发展存在很多困惑,科学性受到广泛质疑.文章分别就中医学、中医理论学者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从哲学思想、科学技术层面上提出了关于中医现代化发展方面的自己的思路.
作者:李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对矮地茶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及急性毒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醋酸扭体法观察矮地茶的抗炎、镇痛作用;对矮地茶水提物及醇提物的半数致死量(LD_(50))进行测定,观察其急性毒性.结果 矮地茶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P<0.05);对0.7%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或P<0.05).矮地茶水提物及醇提物对小鼠灌胃给药的LD50分别为(115.77±10.31)g/kg, 95%可信限为(105.92~126.54)g/kg;(94.71±10.13)g/kg ,95%可信限为(85.12~105.38 )g/kg.结论 矮地茶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矮地茶水提物及醇提取物未出现其它毒性反应.
作者:刘伟林;杨东爱;余胜民;黄琳芸;陈少锋;郭力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对比铁皮石斛与其常用替代品在品质方面的差异.方法 采用苯酚-硫酸法与重量法,研究对比了西双版纳地区不同来源铁皮石斛及齿瓣石斛多糖含量及折干率的差异.结果 铁皮石斛的多糖含量及折干率分别为20.29%,20.16%,齿瓣石斛为16.93%,18.92%.结论 不同栽培类型的铁皮石斛存在品质差异;齿瓣石斛的野生苗品质优于组培苗.
作者:赵俊凌;马洁;段立胜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