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红辉;刘会丽;苗明三;李江华
目的 观察苦石莲不同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法研究抗炎作用,用热板法和扭体法研究镇痛作用.结果 苦石莲醇提取物8 g/kg、氯仿提取物4,8 g/kg对小鼠二甲苯致耳肿胀及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有抑制作用;苦石莲醇提取物4,8 g/kg、氯仿提取物4,8 g/kg能减少冰乙酸致小鼠扭体次数和提高热板致痛小鼠痛阈值.结论 苦石莲具有显著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作者:邹忠杰;龚梦鹃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测定鹅掌草中主要皂苷成分之一anhuienoside E的含量.方法 采用C_18柱(沃特斯公司,Xterra RP18 3.5 μm,4.6 mm×150 mm),流动相为甲醇-水(58∶42),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09 nm.结果 皂苷anhuienoside E在2.14~10.70 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0.6% ,RSD=1.28% (n=6).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可作为鹅掌草中主要皂苷成分anhuienoside E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韩林涛;黄芳;周云云;余尚工;方念伯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成年雌雄各半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12只.后3组采用孤养和长期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刺激应激造成抑郁大鼠模型,同时针刺组和药物组开始治疗,周期21 d.每周测定各组大鼠行为学的改变,治疗结束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ACTH,T_3,T_4,rT_3和TSH的浓度.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大鼠行为学评分降低,血清T_3,T_4,rT_3、TSH均有明显减低(P<0.05,P<0.01),而ACTH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的行为学评分升高,针刺组血清T_3,rT_3,TSH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5,P<0.01),ACTH水平有显著降低(P<0.01).结论 针刺干预可改变抑郁大鼠行为学异常,具有调节抑郁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作用.
作者:徐世芬;庄礼兴;唐纯志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制备油茶皂苷控释片,考察制备工艺条件.方法 以玉米秆粉末和羟丙甲基纤维素作为片剂辅料,制备油茶皂苷控释片.考察溶出介质、玉米秆粒径、辅料的配比对油茶皂苷控释片体外溶出曲线的影响,并得到佳处方.研究该油茶皂苷控释片的稳定性.结果 油茶皂苷控释片的制备配方为:玉米秆的粒径为0.3~0.5mm,油茶皂苷∶玉米秆∶HPMC=600∶ 195∶105.该油茶皂苷控释片的稳定性良好.结论 以玉米秆粉末和羟丙甲基纤维素作为片剂辅料,可制备油茶皂苷控释片.
作者:刘小珍;郭玲玲;赖仲方一;施颖桢;任海韵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达肝清对苯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肝细胞异常凋亡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其抗肝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撤除苯巴比妥钠(PB)诱导小鼠肝细胞凋亡的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检测技术,TUNEL原位检测法,HE常规染色等方法,以肝细胞凋亡率、肝组织形态、原位细胞TUNEL反应、肝/体重比为指标,观察不同剂量达肝清对PB诱导肝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达肝清高、中剂量组肝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凋亡对照组;达肝清高剂量组肝/体重比回落明显低于凋亡对照组;组织学染色及TUNEL反应,凋亡对照组可见凋亡小体,凋亡现象明显,凋亡细胞明显多于达肝清高、中剂量组.结论 达肝清能明显抑制苯巴比妥钠诱导的肝细胞凋亡,进一步提示抑制肝细胞异常凋亡可能为其抗肝损伤的机理之一.
作者:郝二伟;邓家刚;阎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藏茵陈对肝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并对相关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化学损伤方法,造成实验动物的肝损伤模型,分别用不同剂量藏茵陈(300,600,900 mg·kg~(-1)),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观察各组实验动物给予药物后对肝损伤模型大鼠的一般状态、生化指标及形态学的影响,测定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 给予藏茵陈后,与肝损伤模型组相比,肝功能明显改善,降低死亡率,并对肝损伤病理有明显改善作用.同时,能升高大鼠的SOD活性,降低IL-6及TNF-α的含量.结论 藏茵陈对肝损伤模型大鼠的肝脏功能、形态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能通过抗氧化,降低细胞因子发挥对肝疾病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春娜;刘新宇;杨菁;吴国强;王洪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羊耳菊不同器官水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等10种微生物为试验菌株,采用药敏纸片扩散法、试管二倍稀释法,对羊耳菊水提取物进行抑菌试验.结果 羊耳菊全株各器官都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中根对10种供试菌种都有抑制作用,抑制范围广;茎对9种供试菌种有抑制作用,叶对8种供试菌种有抑制作用.羊耳菊各器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强.羊耳菊根、茎、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分别为15.63,62.5,62.5 mg/ml,而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4.3,13.8,13.5 mm;羊耳菊根,茎,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分别为15.63,31.25,62.5 mg/ml,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8,15.5,14.0 mm.结论 羊耳菊水提取物体外试验证实了该民间药物具有抗菌活性,也表明了羊耳菊是一种有开发潜力的新抗菌药物资源.
作者:刘胜贵;李军;陈富成;刘霞;邓乐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对中医推拿松解结合枝川注射疗法治疗冻结肩的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方法 36例ASA分级为Ⅰ~Ⅱ级,年龄在50~70岁之间的冻结肩患者,男16例,女20例.全体病人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进行中医推拿松解肩关节,然后对肩关节周围的硬结和痛点进行枝川注射疗法.结果 36例病人中,完全治愈10例,好转2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9%.结论 采用中医推拿松解结合枝川注射疗法治疗冻结肩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作者:贺聿国;李湘灵;薛建军;耿清胜;李宁;杨仲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寿胎丸对SD孕鼠胚胎-胎仔发育的毒性,对其生殖安全性进行研究. 方法采用寿胎丸不同剂量对SD孕鼠体内染毒,观察其吸收胎、畸胎等,并观察胎仔内脏、骨骼及胎仔体质发育等异常状况.结果 其不同剂量对孕鼠胎仔活胎率、吸收胎率和畸胎率影响,以及对胎仔内脏、骨骼和体质发育影响,与溶剂对照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寿胎丸药液在本研究所确定的50 g/kg 剂量浓度以下,初步认为对健康育龄SD孕鼠生殖功能及其胚胎发育无明显毒性.
作者:刘丹卓;尤昭玲;赵新广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绒柄牛肝菌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 Planetsil C18分析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15∶8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61 nm,柱温为室温.对绒柄牛肝菌有效部位(甲醇提取部位)进行指纹图谱定性分析,对绒柄牛肝菌中的有效成分腺苷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在色谱条件下,11份不同绒柄牛肝菌中甲醇有效部位的RP-HPLC指纹图谱中可检出11个相对稳定的色谱峰,其中确定出9个共有峰作为定性鉴别的指标峰;绒柄牛肝菌中腺苷的含量为0.146%~0.493%.结论 绒柄牛肝菌有效部位RP-HPLC指纹图谱定性和有效成分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可用于绒柄牛肝菌及药用真菌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元忠;刘鸿高;张金渝;李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黄寡糖中水苏糖含量方法. 方法采用菲罗门Rezex RPM-Monosaccharide Pb+ +8%(7.8mm×300mm)色谱柱,以水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示差检测器测定地黄寡糖中水苏糖含量.结果 在该色谱条件下,水苏糖在0.20~3.20 mg/ml范围内峰面积和进样质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99 5.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1.2%(n=6).结论 该方法灵敏可靠,专属性强,且具有快速、简便、重复性好的特点.
作者:安阳;杨菁;岳春丽;刘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具有中医湿热症状的血尿动物模型,研究血尿湿热证的发病机制,探讨复方中药金水清口服液对大鼠血尿动物模型的作用机理,以及对实验中相关指标的检测及病理变化.方法 建立具有中医湿热症状的血尿大鼠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金水清口服液治疗,分别观察金水清对动物模型尿中红细胞及尿蛋白的影响;无菌摘除眼球取血,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IL-6的含量;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动物模型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金水清可显著降低血尿湿热证动物模型的尿红细胞、尿蛋白及IL-6的含量(P<0.01),并可抑制肾小球系膜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积聚.结论 金水清可早期减缓控制肾脏炎症并可以减轻肾小管-间质的损害和肾小球和肾小管损伤.
作者:张雪荣;刘晓鹰;王文广;杜衡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以小鼠为研究对象,进行金银花血清药物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以正常健康小鼠为研究对象,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药物化学成分图谱.结果 血清药物化学成分图谱与金银花药材对照图谱比较,绿原酸经口服后吸收迅速,代谢较快,血药浓度2 h后就下降到不足30 min的20%;6,7号峰成分吸收入血后,代谢较慢,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9号峰成分吸收入血较慢,代谢也较慢,2 h后血药浓度不下降,反而有所上升;S峰(绿原酸峰),5,9,10,17,18,19号等在金银花药材中含量较高的峰,吸收入血的比例相对较低,而6,7号峰的吸收入血的比例相对较高.结论 该文首次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金银花小鼠血清药物成分图谱研究,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能够全面反映金银花经胃给药吸收入血药物成分的变化,为建立金银花的谱效关系模型,确定金银花的药效物质与代谢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作者:郭承军;石俊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氮酮、丙三醇、油酸对大黄中蒽醌类有效成分透皮吸收的影响. 方法以离体小鼠皮为透皮屏障,采用改进Franz扩散池装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接收池中蒽醌类物质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酸的含量,计算累积透过量.结果 氮酮、丙三醇和油酸对大黄中蒽醌类物质均有促透作用,其促透作用强弱顺序为:2%氮酮>1%氮酮>4%氮酮>6%氮酮;6%丙三醇>4%丙三醇>2%丙三醇>1%丙三醇;2%油酸>4%油酸>6%油酸>1%油酸. 结论氮酮、丙三醇和油酸对大黄中蒽醌类物质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甲醚、大黄酸的促透作用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作者:侯巍;高金波;张云杰;孙丽娜;滕杨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病理性瘢痕治疗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综合诊治水平,促进新型治疗药物和方法的产生.
作者:朱占洲;吴建国;秦路平;张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因其在医药、食品及化工方面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而得到了广泛关注.各种用于研究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分析技术也在迅速发展,薄层色谱技术仍以其快速、简便、准确度高等优点而成为鉴别黄酮类化合物的首选方法.文章综述了薄层层析技术在植物黄酮类化合物中的应用.
作者:唐丽娟;刘玮炜;史大华;赵跃强;陶传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木耳多糖对高强度微波辐射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肝脏自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60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辐射模型组、药物对照组、治疗组、预防组、新模型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辐射模型组、新模型组每天给予1.5 ml的蒸馏水灌胃;药物对照组、治疗组、预防组每天灌胃1.5 ml浓度为1%的木耳多糖溶液.按体质量进行乌拉坦麻醉,腹主动脉取血和肝脏.血清中SOD活性和肝脏中的MDA含量分别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和TBA法测定.结果 木耳多糖提高动物血清中SOD活性(P<0.05)而且表现为时间越长活性越高(P<0.01);200 mW/ cm~2的高功率微波辐射明显降低了血清中SOD活性(P<0.05),呈现出距离辐射时间越短,SOD活性越低的现象(P<0.01);通过给予木耳多糖发现其预防功能要优于治疗(P<0.05).同样,木耳多糖能够降低肝脏内MDA的的含量(P<0.01).200 mW/ cm~2高功率辐射显示出辐射初期对MDA含量的明显提高(P<0.01).结论 高功率微波辐射可以明显降低血清中的SOD活性,升高肝脏中的MDA含量.木耳多糖对高功率微波辐射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尤其是在微波辐射中,作为防护微波辐射的保健品和药物具有良好的前景.
作者:田志杰;沈楠;吕士杰;王程;姜艳霞;罗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以方药分析为基础探讨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证候分布规律以便更好地指导中风病临床及科研组方用药.方法 通过对从维普数据库检索的1990~2008年中医治疗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379篇文献的用药分析,探讨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证候分布规律.结果 ①用药频次较多的有活血药、平肝熄风药、补气药、补阴药、化痰药;②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证型以血瘀、内风、气虚及阴虚证为主.结论 现代文献所用药物的分析基本体现了现代中医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用药特点及规律,也由此揭示了其证型分布规律,从而更有助于指导临床、科研及中医中风二级预防.
作者:秦秀德;王换新;朱磊;周喜燕;陈杰;路永坤;黄燕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考察月光花豆乙醇提取物的镇痛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醋酸致小鼠扭体法,小鼠热板法及小鼠温浴法,观察月光花豆乙醇提取物的镇痛作用,同时检测热板法小鼠的血清和脑组织PGE_2、MDA的含量及SOD活性.结果 月光花豆乙醇提取物能显著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显著延长小鼠热板反应舔足潜伏期及温浴致小鼠缩尾反应潜伏期,同时能使热板法小鼠血清和脑组织PGE_2,MDA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增强.结论 月光花豆乙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PGE_2和MDA含量、提高SOD活性有关.
作者:唐秀能;黄仁彬;黄媛恒;黄纯真;王乃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不同种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肺癌(Ca)和动脉硬化性血管损伤性疾病(As)病人血液中的特异性变化,探讨不同种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肿瘤及动脉硬化发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以临床确诊肺癌的16例患者为Ca组,12例患者为As组,选择健康大学生2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浆内LPO含量、SOD活性及各组氧化脂质的峰线位置.结果 Ca组、As 组LPO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As组SOD活性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在薄层层析中Ca组、AS与正常组的过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分布均有不同.结论 Ca与As患者和正常人比较其细胞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代谢特征表现为代谢率增强,过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具有不同的特异性变化.
作者:韩京军;李星云;尹学哲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