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 Ling;姚丹;XIE Cheng-guo
目的 建立水红花子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红花子中的含量槲皮素,以C18>柱为色谱柱,甲醇-0.4%磷酸溶液(42:5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75 nm.按外标法进行检测.结果 线性范围0.12~1.2 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99.1%,RSD=3.1%.结论 此方法简便,准确.
作者:XIANG Mei-xian;苏汉文;YAN Yun-jun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时消淤降脂胶囊中丹参素钠的溶出度进行测定,以控制其内在质量.方法 应用转篮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丹参素钠的含量为指标,对消淤降脂胶囊中丹参素钠溶出度进行测定.结果 以0.5%聚山梨脂80磷酸盐缓冲溶液为溶出介质,转速150 r/min,采用Elite Hypersil C18>柱(5μm,25cm×4.6mm),乙腈-1%磷酸二氢钾-10%四丁基氢氧化铵(10:87:2.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1 nm,柱温40℃,进样量为10μl.平均回收率100.6%(RSD 0.44%),溶出度为标示量的70.0%以上.结论 HPLC法测定消淤降脂胶囊中丹参素钠的含量是控制该制剂内在质量的一种简便、快速、可行的方法.
作者:LUO Zhong-sheng;蔡文;YANG Qing-song;吴永红;QIN Rong-gui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一种黄花败酱总皂苷胶囊质量控制的定量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扫描法.以石油醚-醋酸乙酯(3:1)为展开剂,=530 nm,参比波长=700 nm,SX=3.结果 此系统分离效果好,斑点前后无杂质干扰,适于定量分析.黄花败酱胶囊中含齐墩果酸1.655 mg/g.结论 该方法灵敏、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作者:YANG Bo;徐丽云;SHEN De-feng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醒脑通脉胶囊根据老年人脑梗塞急性期的临床特点针对性组方,经实验及临床观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文章就醒脑通脉胶囊立方理论作一总结.
作者:梁妮;刘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随着对绞股蓝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人们对绞股蓝化学成分的研究日渐深入,并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文章就绞股蓝化学成分方面的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特别是在绞股蓝新皂苷的发现和多糖成分的研究方面,为绞股蓝化学成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作者:沈宏伟;XIAO Yanchun;车仁国;JIN Fengxie;鱼红闪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以活性为导向的提取分离的方法,首次研究罗汉果全植株中的抑菌活性组分.方法 通过提取得到罗汉果全植株各个部分一果实、叶、茎和根的提取物,然后运用一种快速颜色指示法和血琼脂法研究检测它们的抑菌活性.结果 罗汉果的非果实部分及果实对于口腔细菌转糖链球菌S.mutans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为了进一步研究并分离活性组分,将其粗提物通过Amberlite XAD树脂进行分离纯化,再通过同样的检测方法进行抗菌活性测定,对有活性的组分通过血琼脂法进行验证.结论 罗汉果叶、茎和根(非果实部分)以及果实都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罗汉果的非果实部分具有进一步开发为抗菌药物和保健品的潜力.
作者:ZHOU Ying;黄赤夫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研究人面子茎皮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人面子茎皮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应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通过计算机检索、图谱分析法鉴定出13种化合物,占总油量的100%,其主要成分为正十六烷酸(46.13%)、十八烯酸(15.44%)、(E)-9-十八烯酸(13.73%)及(Z,Z)-9,12-十八碳二烯酸(7.79%).结论 首次研究了人面子茎皮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提供了依据.
作者:SU Xiu-fang;梁振益;ZHANG Yi-xian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鸡骨草(JCC)、毛鸡骨草(MJGc)及其种子的急性毒性.方法 采用大耐受量试验(MTD)与扩展(上下)试验方法测定(LD50).结果 ①以JGC,MJGC给予小鼠灌胃(ig),两者MTD分别为400,364 g/kg.②以JGC,MJGC英果给予小鼠ig,MTD分别为416,360 g/kg.③以JGC,MJGC种子给予小鼠ig,两者MTD测定结果均为224 g/kg.④以JGC,MJGC种子生品给予小鼠ig,两者的LD50分别为(10.01±2.90)和(6.77±2.46)g/kg.结论 ①JGC,MJGC的MTD分别大于400,364 g/kg体重.②JGC,MJGC英果的MTD分别大于416,360 g/kg体重.③JGC,MJGC种子MTD均大于224 g/kg体重.④JGC、MJGC的种子(生品)的LD50分别为(10.01±2.90)g/kg和(6.77±2.46)g/kg.JGC,MJGC果实经水煎后毒性均明显降低.
作者:李爱媛;ZHOU Fang;陈坤凤;MO Hai-yan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提取方法、提取溶剂对小青龙汤复方提取的影响,并筛选出佳提取工艺.方法 拟用回流、渗漉两种传统提取法,水、60%乙醇、95%乙醇3种提取溶剂进行正交实验,以提取液中盐酸麻黄碱、芍药苷含量(权重系数依次为0.6,0.4)为指标,通过指标加权计算综合评分以评价提取工艺,筛选出6种不同提取工艺的佳提取条件,再对这6种提取工艺进行相同方法不同溶剂、相同溶剂不同方法的比较研究.结果 小青龙汤佳提取工艺为以12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次,1.5 h/次.结论 所得优化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可作为小青龙汤的提取工艺.
作者:赖庆宽;YIN Rong-li;杨宗锟;LI Shi-juan;廖芳;LI Ying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确定煎制条件,用于调控中药益智仁汤剂中微量元素(Cr,Mn,Fe,Co,Ni,Cu,Zn,As,Se,Mo,Cd,Sn,Pb)处于合理的分布.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并结合多指标综合评分法对中药益智仁煎制过程中微量元素溶出的影响因素(煎制次数、液/固比、浸泡时间、药材颗粒度、煎制时间)进行优化.结果 益智仁佳煎制条件;煎制次数4次,液/固比10,浸泡时间10 min,颗粒度40目(φ=0.45 mm),煎制时间50 min.结论 在优化的煎制条件下,中药益智仁汤剂中微量元素处于合理的分布,进而可从微量元素角度保障其用药的安全有效性.
作者:LI Ping;胡广林;YU Wen-hui;刘丽;PANG Jing-tuan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优选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CO2-SFE)萃取茯苓多耱工艺参数.方法 以茯苓多糖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CO2-SFE萃取茯苓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35℃,压强20 MPa,夹带剂(水)用量0.4 ml/g,萃取4.0 h.结论 优选出的工艺科学合理.
作者:ZHAO Zi-jian;连琰;WANG Guo-quan;李万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介绍了目前常用脂质体的两大类制备方法:被动载药法和主动载药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比较.被动栽药法适于脂溶性强的药物,包封率高且不易泄露;而主动栽药法适于两亲性药物.
作者:穆筱梅;梁世强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优选盐炙益智仁的佳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L9(34),以挥发油、水浸出物和诺卡酮(nootkatone)的含量为考察指标.结果 佳盐炙工艺为100 g饮片,用2 g食盐加40 ml水溶解后,与益智仁拌匀,闷润30 min,在250℃下炒炙8 min.结论 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作者:李兴迎;HU Chang-jiang;林辉;HUANG Qin-wan;李兴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酿造食醋是以含酒精质的粮食等作物为原料经醋酸菌发酵而成的一种古老的调味佳品,三千多年来它一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几千年来食醋一直是被作为调味品而广泛的使用.酿造食醋含有多种有机酸和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作者:王亚利;洪厚胜;张庆文;李波;周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跟踪确定中药桂枝中的抗过敏活性成分.方法 桂枝通过70%乙醇溶液提取,不同有机溶剂萃取及大孔树脂HP-20、聚酰胺和Sephadex LH-20对样品进行纯化,以透明质酸酶抑制率为指标对各组分抗过敏活性进行跟踪,确定抗过敏活性强的组分,通过薄层层析、显色反应和光谱鉴定对抗过敏活性强的组分定性.结果 桂枝大孔树脂40%乙醇洗脱部分的酶抑制率为62.3%,过聚酰胺40%丙酮洗脱部分酶抑制率达到73%,过凝胶甲醇洗脱后,活性成分酶抑制率高述93%.结论 桂枝中强过敏组分为缩合类单宁.
作者:聂奇森;TENG Jian-wen;黄丽;WEI Bao-yao;郭金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总结多年来对药用植物使君子的研究工作和文献,对有关使君子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分别从药用历史、植物学、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毒性、繁殖方法、炮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沈宇峰;沈晓霞;王志安;俞旭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医药传统思想中蕴涵的现代科学思想,辨析其科学合理性和现实启发性.方法 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对比研究方法探讨中医药传统文化、中医药学传统方法论以及中医药学协调思想中蕴涵的现代科学价值.结果 与结论中医药学中所蕴涵的文化优势、思维优势将对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发挥重要的启发作用.中医药学传统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的科学合理性和现实启发性,其优势必须保持.
作者:张方;李炜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熊胆及其伪品和掺伪品显微指纹图谱,为熊胆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方法.方法 用不同有机溶媒将熊胆及其伪品和掺伪品装片,显微镜下观察,比较不同溶媒装片间的差异,确定佳鉴定条件.结果 乙二醇装片的熊胆显微指纹特征佳.结论 乙二醇装片的熊胆指纹特征能够准确、快速地确定熊胆的真伪及其掺伪程度,且检验周期短,5min内即可得到检验结果,为熊胆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ZHANG Li-hua;苑广信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介绍蒙药草乌研究进展,为其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的资料,对草乌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炮制、毒理及临床研究进行综述.结果 草乌是一种常用蒙药材,药材资源丰富,临床应用广泛,具多方面的生理活性,特别是其抗炎及止痛作用应引起广泛重视.结论 草乌应用前景广阔,对其化学、药理及临床应用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并进行开发利用,很有必要使草乌的质量规范化,检测指标进一步符合蒙医用药原则,从而使药材开发与国际新药研制接轨.
作者:图雅;张贵君;刘志强;王淑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谷沙藤Broussonetia kazinoki Sieb.et Zucc为桑科植物,又名葡蟠、藤构.分布于山谷、河边、疏林下.根、茎、叶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功效,主治感冒风热,咽喉肿痛,急性肝炎,跌打损伤,刀伤出血.药理实验还表明其叶子的丙酮提取物有抑制葡萄球菌生长的活性作用,而对于丁香假单孢菌无作覽1].目前,尚未发现有谷沙藤生药学方面的研究报道.本文对谷沙藤进行生药学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和临床应用提供鉴别依据.
作者:郭敏;李景云;陆海琳;韦松基;陈芳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