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醒脑通脉胶囊的中医理论探源

梁妮;刘泰

关键词:醒脑通脉胶囊, 理论探源
摘要:醒脑通脉胶囊根据老年人脑梗塞急性期的临床特点针对性组方,经实验及临床观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文章就醒脑通脉胶囊立方理论作一总结.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保胎助孕汤治疗先兆流产10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治疗自拟保胎助孕汤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0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6例,对照组74例.治疗组采用自拟保胎助孕汤口服,对照组采用维生素E口服,黄体酮针肌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45%,对照组总有效率74.3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保胎助孕汤治疗先兆流产疗效显著.

    作者:钟洁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不同制备方法对西黄丸体外抑瘤作用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制备方法对西黄丸体外抑瘤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3种制备方法,即西黄丸浸提液、煎液、含药血清,MTT法分别测定其对两种人恶性肿瘤细胞株(人原发性肝癌细胞株SMMC7721、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增殖的影响.结果 西黄丸浸提液和煎液均表现出明显的抑瘤作用(P<0.05,P<0.01),且抑瘤效应以浸提液为佳(P<0.05);西黄丸含药血清未表现出抑瘤效应,且含药血清在较高浓度时,对细胞生长表现出促进作用(P<0.01),与空白大鼠血清作用相似.结论 不同的制备方法对西黄丸体外抑瘤作用有明显的影响,西黄丸浸提液和煎液均具有明显的押瘤作用,且浸提液的抑瘤作用优于煎液,古人将西黄丸定位于丸剂,确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是否适合于体外抑瘤实验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金沈锐;ZHU Bi-de;秦旭华;QU Yan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红花子中槲皮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水红花子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红花子中的含量槲皮素,以C18>柱为色谱柱,甲醇-0.4%磷酸溶液(42:5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75 nm.按外标法进行检测.结果 线性范围0.12~1.2 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99.1%,RSD=3.1%.结论 此方法简便,准确.

    作者:XIANG Mei-xian;苏汉文;YAN Yun-jun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天然药物化学知识体系建构及教学创新性初探

    以教学内容为基础、教学方法为栽体、实践创新为核心、创新精神为动力,对教学创新的切入点作了若干探讨.指出促进天然药物化学的本科教学与中国中医药现代化的融合,是21世纪高等教育中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改革与发辰的必然趋势.

    作者:杨曦亮;刘嵩;胡霞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远志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温度、浸种时间、光照及贮藏条件对远志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主要对远志种子的萌发条件和贮藏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 远志种子在15~40℃均能萌发,萌发的适宜温度是25~30℃,萌发时不需光,播前用杀菌剂溶液浸种3~12 h,可防除霉菌提高种子的出苗率;远志种子在-13℃条件下贮藏效果比较好,有利于延长种子寿命.结论 该研究可为远志种子质量检测及基地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作者:田伟;ZHOU Qiao-mei;谢晓亮;LIU Ming;温春秀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原子吸收法测定龙葵中的5种微量元素

    目的 测定中草药龙葵中Fe,Cu,Zn,Mn,Ca的含量.方法 样品经微波消解,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Fe,Cu,Zn,Mn,Ca的含量.结果 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5种金属的回收率为98.75%~102.50%,RSD为0.129 7%~1.2177%.结论 龙葵中Ca,Mn,Fe元素含量较高.

    作者:XIA HOU Guo-lun;丁冶春;FAN Xiao-na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丁颗粒中总黄酮的含量

    目的 建立二丁颗粒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C18;以甲醇-水-醋酸(45:53: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59 nm;外标法定量.结果 总黄酮在0.052 8~0.316 8 μg/μ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16 714X-82.436,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6.19%,RSD=1.2%,(n=6).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二丁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YU Ling;姚丹;XIE Cheng-guo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微波辅助萃取桂竹糖芥中有效成分的研究

    目的 研究微波辅助萃取桂竹糖芥的提取工艺.方法 通过正交设计的方法,采用连续微波辐射方法进行微波萃取工艺的优化.结果 从微波功率、萃取时间、溶剂浓度工艺条件对桂竹糖芥有效成分得率的影响,优选出的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420 W、微波辐射时间30 min、溶剂浓度80%.结论 微波辅助萃取法适合于提取糖芥有效成分.

    作者:汪洋;LI Meng-quan;程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药用植物育种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是一类具有特殊用途的经济植物,以采集野生植物为主,育种和栽培技术薄弱,供需矛盾突出.近几年我国育成了一批优质、高产、稳产、抗性强、适应性相对较广的药用植物新品种,为资源保护和利用、推动中药现代化奠定了基础.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在药用植物育种中所取得的成就,主要介绍了诱变育种、组织培养技术、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作了简要分析.

    作者:周志军;武晓阳;孟义江;梁娜;葛淑俊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青刺果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目的 研究青刺果多糖的提取工艺并测定多糖的含量.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进行水提醇沉法的优选;以葡萄糖标准液绘制标准曲线,用苯酚-硫酸,紫外分光光度法于490 nm波长处测定青刺果多糖的含量.结果 多糖的佳提取条件为100℃.料液比为1:20,提取时间8 h,乙醇终浓度为85%.测定青刺果多糖含量高达36.44%.结论 佳提取条件得率高,测定方法准确,对青刺果多糖含量的测定获得较满意结果.

    作者:贾仁勇;LI Chao;殷中琼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野菊花中绿原酸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 优选野菊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方法 设计正交实验,以绿原酸含量为考察指标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水浴提取法优工艺为:液固比为12:1的70%乙醇于80℃水浴提取40 min.在此条件下,绿原酸的质量分数达到0.35%.超声的佳提取条件为:液固比为15:1的60%乙醇预浸渍40 min,超声提取45 min.在此条件下,绿原酸的质量分数达到0.36%.超声法优于水浴法.结论 以该工艺提取绿原酸,保证了较高的绿原酸质量分数,优化了野菊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

    作者:刘艳清;WANG Hong-wu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黄蜡果野生改家种研究

    目的 研究黄蜡果野生改家种方法.方法 采用扦插、带根移栽和种子繁殖方法.结果 扦插法成活率低,带根移栽法成活率高,种子繁殖时种子要保持一定的含水量,并且要经过一定的休眠期.结论 该研究对黄蜡果野生改家种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作者:WANG Ye;梅树模;XIAO Cong-ying;文惠玲;MONG Tie-bing;郑丽;QIAN Li-hai;符珊;LIU Shou-xian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绞股蓝化学成分研究的献粗

    随着对绞股蓝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人们对绞股蓝化学成分的研究日渐深入,并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文章就绞股蓝化学成分方面的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特别是在绞股蓝新皂苷的发现和多糖成分的研究方面,为绞股蓝化学成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作者:沈宏伟;XIAO Yanchun;车仁国;JIN Fengxie;鱼红闪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蓝玉簪龙胆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肝纤维化的治疗研究

    目的 观察蓝玉簪龙胆抗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和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二甲基亚硝胺(DMN)模型组、蓝玉簪龙胆组、强的松组和蓝玉簪龙胆+强的松组.除正常组外,各组大鼠均腹腔注射DMN,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的同时,各组给予相应的药物进行灌胃治疗,1次/d,共4周.正常组大鼠及DMN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透明质酸,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单胺氧化酶和丙二醛水平.病理学观察苏木素-伊红(HE)和MASSON染色切片,光镜下观察.结果 和DMN组相比蓝玉簪龙胆能明显降低DMN诱导的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的MAO及MDA含量,升高SOD及GSH的含量;HE和MASSON染色观察到肝纤维化程度改善.结论 蓝玉簪龙胆具有预防DMN诱导的肝纤维化作用,可能与它调节体内的脂质过氧化,抑制肝星状细胞(hepatic satellite cells,HSC)活化作用有关.

    作者:LI Peng;唐坚;LI An;侯颖;TIAN Qiong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现代科学价值

    目的 探讨中医药传统思想中蕴涵的现代科学思想,辨析其科学合理性和现实启发性.方法 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对比研究方法探讨中医药传统文化、中医药学传统方法论以及中医药学协调思想中蕴涵的现代科学价值.结果 与结论中医药学中所蕴涵的文化优势、思维优势将对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发挥重要的启发作用.中医药学传统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的科学合理性和现实启发性,其优势必须保持.

    作者:张方;李炜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PBL教学模式在《中医诊断学》中的应用探索

    对PBL教学模式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体会到该方法形式新颖,内容活泼,操作性强,效果显著,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适合在<中医诊断学>课程中推广,为<中医诊断学>教学改革积累了经验.

    作者:刘燕平;黄岑汉;唐亚平;祝美珍;章莹;王飞;贾微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旱半夏组织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

    目的 优化旱半夏的组织培养条件.方法 以旱半夏小块茎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 与结论使用卡拉胶代替琼脂固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旱半夏继代增殖适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5 mg/L,增殖系数达到6.5,平均苗高达2.5 cm;生根适培养基为:1/2MS+NAA 0.1 mg/L,生根数4~5条,生根率达到100%.

    作者:王丽艳;JING Rui-yong;谭焕波;TANG Min;殷奎德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基于微波-大孔树脂协同催化的肉桂酸异丁酯绿色合成新工艺的研究

    目的 研究微波-大孔树脂协同催化合成桂酸的新工艺.方法 一定量的内桂酸与一定量的异丁脂,在不同的条件下,以大孔树脂为催化剂进行微波合成实验.结果 内桂酸2 g,酸醇摩尔比1:7,催化剂用量30%,微波功率600 W,微波温度115℃,微波时间14 min,转化率达89.3%.结论 微波-大孔树脂协同催化合成肉桂酸异丁酯工艺,是快速、节能、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合成新工艺.

    作者:KUANG Shou-min;薛萍;SU Xue-qun;王杰群;CAO Kuai-le;赖红娟;LI Yu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

    综述了菊花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况,为菊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张晓媛;DUAN Li-hua;赵丁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通痹活络汤合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10例疗效观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主要表现为周围对称性的多关节慢性炎症性疾病,可伴有关节外的系统性损害.其病理为关节的滑膜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又因其病因不明,迄今尚无根治的有效方案.笔者自1996~2006年共收治RA患者218例,其中110例RA患者以自拟通痹活络汤合甲氨喋呤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薄庆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