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制备方法对西黄丸体外抑瘤作用影响的比较研究

金沈锐;ZHU Bi-de;秦旭华;QU Yan

关键词:西黄丸, 制备方法, 抑瘤作用, 血清药理学, 体外实验
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制备方法对西黄丸体外抑瘤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3种制备方法,即西黄丸浸提液、煎液、含药血清,MTT法分别测定其对两种人恶性肿瘤细胞株(人原发性肝癌细胞株SMMC7721、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增殖的影响.结果 西黄丸浸提液和煎液均表现出明显的抑瘤作用(P<0.05,P<0.01),且抑瘤效应以浸提液为佳(P<0.05);西黄丸含药血清未表现出抑瘤效应,且含药血清在较高浓度时,对细胞生长表现出促进作用(P<0.01),与空白大鼠血清作用相似.结论 不同的制备方法对西黄丸体外抑瘤作用有明显的影响,西黄丸浸提液和煎液均具有明显的押瘤作用,且浸提液的抑瘤作用优于煎液,古人将西黄丸定位于丸剂,确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是否适合于体外抑瘤实验需进一步探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蓝玉簪龙胆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肝纤维化的治疗研究

    目的 观察蓝玉簪龙胆抗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和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二甲基亚硝胺(DMN)模型组、蓝玉簪龙胆组、强的松组和蓝玉簪龙胆+强的松组.除正常组外,各组大鼠均腹腔注射DMN,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的同时,各组给予相应的药物进行灌胃治疗,1次/d,共4周.正常组大鼠及DMN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透明质酸,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单胺氧化酶和丙二醛水平.病理学观察苏木素-伊红(HE)和MASSON染色切片,光镜下观察.结果 和DMN组相比蓝玉簪龙胆能明显降低DMN诱导的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的MAO及MDA含量,升高SOD及GSH的含量;HE和MASSON染色观察到肝纤维化程度改善.结论 蓝玉簪龙胆具有预防DMN诱导的肝纤维化作用,可能与它调节体内的脂质过氧化,抑制肝星状细胞(hepatic satellite cells,HSC)活化作用有关.

    作者:LI Peng;唐坚;LI An;侯颖;TIAN Qiong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丹参酮Ⅱ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Tan ⅡA)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保护作用及对额顶部皮质中性粒细胞浸润、自由基含量、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Tan ⅡA低剂量治疗组和Tan ⅡA高剂量治疗组,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Tan ⅡA高、低剂量治疗组于术前连续灌胃给药3 d,1次/d.用生化法观察缺血90min再灌注24 h大鼠额顶部皮质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及脑含水量变化,并进行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检测脑梗塞体积.结果 Tan ⅡA治疗组脑梗塞体积较缺血再灌注组减小,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亦具有显著性(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Tan ⅡA治疗组显著降低MPO活性、MDA含量,增加SOD、ATP含量,降低脑组织含水量,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亦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Tan ⅡA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减轻氧化性损伤和改善能量代谢有关.

    作者:LI Hao;刘开祥;FENG Jun-lin;曾爱源;TANG Yong-gang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基于微波-大孔树脂协同催化的肉桂酸异丁酯绿色合成新工艺的研究

    目的 研究微波-大孔树脂协同催化合成桂酸的新工艺.方法 一定量的内桂酸与一定量的异丁脂,在不同的条件下,以大孔树脂为催化剂进行微波合成实验.结果 内桂酸2 g,酸醇摩尔比1:7,催化剂用量30%,微波功率600 W,微波温度115℃,微波时间14 min,转化率达89.3%.结论 微波-大孔树脂协同催化合成肉桂酸异丁酯工艺,是快速、节能、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合成新工艺.

    作者:KUANG Shou-min;薛萍;SU Xue-qun;王杰群;CAO Kuai-le;赖红娟;LI Yu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小青龙汤复方提取工艺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提取方法、提取溶剂对小青龙汤复方提取的影响,并筛选出佳提取工艺.方法 拟用回流、渗漉两种传统提取法,水、60%乙醇、95%乙醇3种提取溶剂进行正交实验,以提取液中盐酸麻黄碱、芍药苷含量(权重系数依次为0.6,0.4)为指标,通过指标加权计算综合评分以评价提取工艺,筛选出6种不同提取工艺的佳提取条件,再对这6种提取工艺进行相同方法不同溶剂、相同溶剂不同方法的比较研究.结果 小青龙汤佳提取工艺为以12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次,1.5 h/次.结论 所得优化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可作为小青龙汤的提取工艺.

    作者:赖庆宽;YIN Rong-li;杨宗锟;LI Shi-juan;廖芳;LI Ying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当归抗β-淀粉样蛋白所引起的神经细胞毒性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当归对β-淀粉样蛋白引起的SH-SY5Y神经细胞中尼古丁受体亚单位在蛋白质水平降低、细胞损伤及脂质过氧化的拮抗作用,了解其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一定浓度的当归预处理SH-SY5Y细胞后,再加入β-淀粉样蛋白处理,用比色法测定细胞MTT还原率,从细胞整体水平了解当归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神经型尼古丁受体亚单位(α3和α7)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用TBA比色法测定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水平,以了解当归的抗氧化能力.结果 安全浓度的当归提取物能减弱β-淀粉样蛋白引起的细胞损伤和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对抗β-淀粉样蛋白引起的α3和α7尼古丁受体亚单位蛋白质水平降低.结论 当归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顾然;LIU Ru-yu;张蓝江;HAO Xiao-yan;肖雁;QI Xiao-lan;单可人;REN Xi-lin;官志忠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我国中药领域专利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回顾性地分析了我国中药领域专利保护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针对中药专利保护主题(复方、中药材、有效部位、单体成分和制备方法等)提出了加强和完善我国现行中药专利保护工作的对策,旨在推动中药技术和产品合法权益的保护,提高我国中药研究的科技竞争力.

    作者:刘经能;LI Rong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PBL教学模式在《中医诊断学》中的应用探索

    对PBL教学模式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体会到该方法形式新颖,内容活泼,操作性强,效果显著,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适合在<中医诊断学>课程中推广,为<中医诊断学>教学改革积累了经验.

    作者:刘燕平;黄岑汉;唐亚平;祝美珍;章莹;王飞;贾微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伤必止对家兔的长期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 考察伤必止对家兔皮肤用药的长期毒性.方法 16只家兔随机分成4组,连续用药4周.每天观察记录其一般情况,药后做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指标检查,计算脏器系数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伤必止各剂量组未见毒性反应,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伤必止长期外用是安全的.

    作者:莫遗盛;WANG Dong-mei;黄茜;LI Li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黄芪党参蘑菇煎在大肠癌治疗中的辅助作用

    目的 观察黄芪党参蘑菇煎在大肠癌患者化疗时的协同作用.方法 将51例大肠癌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黄芪党参蘑菇煎加LFP方案)和对照组(单纯LFP方案),将两组的疗效、毒性、对化疗的耐受性、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提高生存质量,提高KPS评分,提高率、稳定以上率分别是55.6%,92.6%.一般症状改善,尤其食欲增加、睡眠改善实验组更为明显.增加化疗药物的疗效,受益率(CR+PR+SD)比较有意义.保护骨髓,维护造血功能,治疗后白细胞的数量为(4.19±0.45)×109/L,治疗前后白细胞的数量增长的比较有意义.结论 黄芪党参蘑菇煎治疗大肠癌,可以抵御化疗的副作用,增加食欲改善体质、保护脏器功能.缓解肿瘤的不适症状等.

    作者:肖月升;杨震玲;耿建芳;冯运章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复方红景天口服液的指纹图谱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 研究复方红景天口服液的HPLC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Diamo-sil C18(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0.07%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0℃,检测波长:223 nm,分析时间55 min,流速1 ml·min-1.结果 标示出复方红景天口服液23个共有峰.结论 该法测定的HPLC指纹图谱为复方红景天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

    作者:董静;JIA Ling-yun;孙启时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熊胆的显微指纹特征研究

    目的 探讨熊胆及其伪品和掺伪品显微指纹图谱,为熊胆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方法.方法 用不同有机溶媒将熊胆及其伪品和掺伪品装片,显微镜下观察,比较不同溶媒装片间的差异,确定佳鉴定条件.结果 乙二醇装片的熊胆显微指纹特征佳.结论 乙二醇装片的熊胆指纹特征能够准确、快速地确定熊胆的真伪及其掺伪程度,且检验周期短,5min内即可得到检验结果,为熊胆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ZHANG Li-hua;苑广信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大蒜总糖水分测定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大蒜总糖的水分测定方法.方法 分别用直接干燥法、减压干燥法、甲苯蒸馏法、海砂拌样减压干燥法测定大蒜总糖的水分,从中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结果 直接干燥法、减压干燥法测定耗时长.甲苯蒸馏法测定时,样品易高温下脱水碳化.而采用海砂拌样减压干燥法适合大蒜总糖的水分检测.结论 采用海砂拌样减压干燥法简便、易行、实用,适用大蒜总糖样品的分析.

    作者:DIAO Juan-juan;李莉;LI Xin-xia;陈坚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绞股蓝化学成分研究的献粗

    随着对绞股蓝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人们对绞股蓝化学成分的研究日渐深入,并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文章就绞股蓝化学成分方面的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特别是在绞股蓝新皂苷的发现和多糖成分的研究方面,为绞股蓝化学成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作者:沈宏伟;XIAO Yanchun;车仁国;JIN Fengxie;鱼红闪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桦褐孔菌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桦褐孔菌多糖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溶血空斑实验和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实验,探讨桦褐孔菌多糖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桦褐孔菌多糖能使小鼠抗体分泌细胞数明显增多,明显的提高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结论 桦褐孔菌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

    作者:王伟;景少巍;张庆镐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紫草不同提取物抗炎及抑菌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紫草不同浓度的醇提物和水提物体内抗炎作用和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采用Kirby-Baue纸片扩散法,测定紫草不同浓度的醇提物及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奇异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无乳链球菌、福氏Ⅱ型杆菌的抑制效果.采用二甲笨致小鼠耳部肿胀法,测定紫草不同浓度的醇提物和水提物的抗炎作用.结果 ①与阳性对照比较:在各种不同提取物中,80%的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Ⅱ型杆菌、元乳链球菌的抑制作用达到强,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1.17±1.26)、(10.33±1.54)和(18.67±2.08)mm,其中对无乳链球菌的抑制作用接近阳性对照药红霉素[红霉素的抑菌圈直径为(19.67±1.52)mm];50%乙醇提取物和20%乙醇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相对较弱.水提物对白色念珠球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菌直径为(7.83±0.29)mm;各种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均无抑制作用.②紫草提取物的抗炎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紫草醇提物ZCE-Ⅰ(含生药0.06g/ml)、ZCE-Ⅱ(含生药0.03g/ml)的抑制率分别为68.91%(P<0.01)和15.87%(P<0.05),而紫草水提物ZCW-Ⅰ(含生药0.15g/ml)和ZCW-Ⅱ(含生药0.06g/ml),是醇提物ZCE-Ⅰ和ZCF-Ⅱ的生药量的2.5倍和2倍,但抑制率仅为17.08%(P<0.05)和0.58%(P>0.05),是ZCE-Ⅰ和ZCE-Ⅱ抑制率的25%和0.04%;说明紫草醇提物的抗炎效果好于水提物的抗炎效果.结论 紫草不同浓度的醇提物和水提物具有较强的抗炎抑菌作用;首次通过实验阐明了紫草抑菌作用的活性部位及抑菌强度.

    作者:ZHAO Xue-mei;邓文;LI Ying;王桂玲;FEI Hong-rong;张颖;CHEN Wei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一枝蒿总黄酮的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技术制备研究

    目的 研究大孔树脂吸附法富集一枝蒿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 以总黄酮为考察指标,用比色法测定含量,考察大孔吸附树脂富集一枝蒿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 一枝蒿提取液(0.04 g生药/ml)10 ml上大孔树脂柱(R 15mm×H 290 mm),吸附30 min后,先用150 ml蒸馏水洗脱,然后,采用150 ml 70%乙醇洗脱,洗脱速度为3 ml/min,洗脱剂用量为10倍量树脂,树脂可重复使用3次,采用此条件为佳工艺.结论 HPD-450型大孔树脂在所确定的工艺条件下,可较好地吸附分离一枝蒿总黄酮.其洗脱物中总黄酮含量达3.18%以上,总黄酮回收率为86.91%以上.

    作者:热娜·卡斯木;SHENG Ping;杨小崔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药灌肠配合灸神厥穴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灌肠合灸神厥穴并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灌肠配合灸神厥穴治疗组30例、西药对照组30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中药灌肠和艾灸,时照组给予包醛氧淀粉口服,观察两纽患者用药前后临床表现及肾功能、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7.38,P<0.01).结论 中药灌肠配合灸神厥穴治疗组疗效高于西药对照组,能明显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古青;毛庆菊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药益智仁盐炙工艺的正交实验法研究

    目的 优选盐炙益智仁的佳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L9(34),以挥发油、水浸出物和诺卡酮(nootkatone)的含量为考察指标.结果 佳盐炙工艺为100 g饮片,用2 g食盐加40 ml水溶解后,与益智仁拌匀,闷润30 min,在250℃下炒炙8 min.结论 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作者:李兴迎;HU Chang-jiang;林辉;HUANG Qin-wan;李兴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原子吸收法测定龙葵中的5种微量元素

    目的 测定中草药龙葵中Fe,Cu,Zn,Mn,Ca的含量.方法 样品经微波消解,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Fe,Cu,Zn,Mn,Ca的含量.结果 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5种金属的回收率为98.75%~102.50%,RSD为0.129 7%~1.2177%.结论 龙葵中Ca,Mn,Fe元素含量较高.

    作者:XIA HOU Guo-lun;丁冶春;FAN Xiao-na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四川椭圆叶花锚愈伤组织的诱导

    目的 探讨不同培养条件及不同的外殖体对椭圆叶花锚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方法 以椭圆叶花锚种子培养的无菌苗的茎和新鲜植株的茎段为外殖体,M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以6-BA和NAA两种植物激素为变量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MS培养基+1.0 mg/L 6-BA+1.0 mg/L NAA对诱导椭圆叶花锚愈伤组织的形成效果佳;高浓度的6-BA配合较高浓度的NAA诱导的愈伤组织致密,出愈率高.结论 不同培养条件对椭圆叶花锚愈伤组织的诱导有不同的影响,其中以无菌苗的茎段为外殖体易形成愈伤组织.

    作者:QIN Xiao-yan;杨林;SHAO Li-mian;刘盛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