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议《伤寒论》治呕法

马莎;王舒

关键词:呕吐, 《伤寒论》, 胃气上逆
摘要:呕吐既是一个病名,又是一个症状,在<伤寒论>中则多指一种症状而言,其表现有微呕、干呕、喜呕、呕逆、呕不止、呕渴、吐利等.对于呕吐一症,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就记载有数十条经文,并且针对不同病因辅以相应的方药,足见该症在临床治疗上的普遍性及指导意义.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开口箭治疗慢性咽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开口箭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成开口箭治疗组和雾化吸入对照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88%,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表明开口箭具有治疗慢性咽炎的作用.结论 开口箭饮片治疗慢性咽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使用方法简便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覃勇;ZOU Kun;祝君红;ZHOU Yuan;杨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针刺补泻法与刺激量关系初探

    针刺的治疗作用是通过针刺的补泻手法来实现的,而补泻手法是提高针刺疗效的关键.针刺补泻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机体产生刺激的过程.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生理病理功能状态的不同,补泻过程中,机体所需的刺激量和所适应的刺激量则不相同.所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掌握针刺补泻的量的大小尤为重要.

    作者:吴煦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青蒿琥酯抑制人结肠癌SW620细胞侵袭的研究

    目的 观察中药提取物青蒿琥酯(artemisunate,ART)对结肠癌细胞侵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青蒿琥酯处理结肠癌SW620细胞,以软琼脂集落培养试验检测癌细胞锚着不依赖性增殖,以Boyden小室模型方法检测癌细胞侵袭能力,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蛋白变化.结果 青蒿琥酯能有效地抑制结肠癌细胞SW620的恶性增殖和侵袭能力,且呈剂量依赖性(P<0.01).青蒿琥酯能有效地抑制癌细胞ICAM-1基因蛋白表达,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0.01).结论 青蒿琥酯可明显抑制结肠癌SW620细胞侵袭,其机制可能与下调ICAM-1蛋白水平有关.

    作者:范钰;ZHANG You-li;姚广涛;LI Yi-kui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现代科学价值

    目的 探讨中医药传统思想中蕴涵的现代科学思想,辨析其科学合理性和现实启发性.方法 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对比研究方法探讨中医药传统文化、中医药学传统方法论以及中医药学协调思想中蕴涵的现代科学价值.结果 与结论中医药学中所蕴涵的文化优势、思维优势将对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发挥重要的启发作用.中医药学传统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的科学合理性和现实启发性,其优势必须保持.

    作者:张方;李炜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抱茎蓼花的挥发油成分及其抗菌活性的研究

    目的 提取野生抱茎蓼花中的挥发油,分析挥发油的组分,探讨其生物活性,为开发这一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抱茎蓼的花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并利用正构烷烃系列物质对各组分进行定性确定,对抱茎蓼花的挥发油进行抗菌实验.结果 从抱茎蓼花的挥发油中检出69个组分,鉴定出66个组分,占全油的96.92%;抱茎蓼花的挥发油有明显地抗菌活性.结论 抱茎蓼花的挥发油中主要以单萜和倍半萜为主,含量较高的组分是石竹烯(12.01%)、3-己烯-1-醇(10.78%)、α-里哪醇(6.88%)、3-辛烯-3-醇(6.32%)等,其挥发油对大肠埃希菌、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地抑制和灭活作用.

    作者:TIAN Guang-hui;刘存芳;LAI Pu-hui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石榴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石榴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石榴有效成分没食子酸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石榴中没食子酸含量.结果 石榴供试品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没食子酸的浓度在4.62~23.10 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98.19%(RSD=1.68%).结论 该方法灵敏,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石榴质量控制的方法.

    作者:YANG Lai-xiu;温爱平;WANG Yu-hua;吕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梅尼埃病43例

    目的 现察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梅尼埃病的疗效.方法 将86例病人按先后顺序以奇偶数依次分成2组,对照组(43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16 ml加入5%GS 250 ml静脉滴注,qd.治疗组43例,男性19例,女性24例,年龄23~60岁,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70 mg加入5%GS或0.9%NS 250 ml,静脉滴注,qd,均2~7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74%,两组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梅尼埃病有良好疗效.

    作者:高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蓝玉簪龙胆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肝纤维化的治疗研究

    目的 观察蓝玉簪龙胆抗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和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二甲基亚硝胺(DMN)模型组、蓝玉簪龙胆组、强的松组和蓝玉簪龙胆+强的松组.除正常组外,各组大鼠均腹腔注射DMN,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的同时,各组给予相应的药物进行灌胃治疗,1次/d,共4周.正常组大鼠及DMN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透明质酸,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单胺氧化酶和丙二醛水平.病理学观察苏木素-伊红(HE)和MASSON染色切片,光镜下观察.结果 和DMN组相比蓝玉簪龙胆能明显降低DMN诱导的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的MAO及MDA含量,升高SOD及GSH的含量;HE和MASSON染色观察到肝纤维化程度改善.结论 蓝玉簪龙胆具有预防DMN诱导的肝纤维化作用,可能与它调节体内的脂质过氧化,抑制肝星状细胞(hepatic satellite cells,HSC)活化作用有关.

    作者:LI Peng;唐坚;LI An;侯颖;TIAN Qiong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桦褐孔菌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桦褐孔菌多糖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溶血空斑实验和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实验,探讨桦褐孔菌多糖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桦褐孔菌多糖能使小鼠抗体分泌细胞数明显增多,明显的提高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结论 桦褐孔菌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

    作者:王伟;景少巍;张庆镐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青皮及醋青皮饮片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研究建立青皮、醋青皮饮片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皮炮制品中4种成分.结果 对青皮饮片的质量作了系统的研究,包括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结论 该研究系统、规范,数据准确、可靠,方法稳定、简单,可为国家制定青皮、醋青皮饮片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先端;顾雪竹;马志静;程立平;朱景宁;林淑芳;毛淑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复方红景天口服液的指纹图谱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 研究复方红景天口服液的HPLC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Diamo-sil C18(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0.07%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0℃,检测波长:223 nm,分析时间55 min,流速1 ml·min-1.结果 标示出复方红景天口服液23个共有峰.结论 该法测定的HPLC指纹图谱为复方红景天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

    作者:董静;JIA Ling-yun;孙启时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余甘子药材中槲皮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余甘子药材中槲皮素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HPLC法测定槲皮素含量.色谱柱为SHIMADZU VP-ODS(5 μm,250 mm×4.6 mm),保护柱为大连中汇达C18,流动相:甲醇-0.4%磷酸溶液(含2.4 g·L-1庚烷磺酸钠)(50:5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73 nm.结果 进样量在0.02~0.2 μg范围内与色谱峰的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余甘子药材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3%,RSD为0.99%(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性,可用于余甘子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魏屹;DING Xue-jiao;包金颖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山豆根栽培及其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概况

    山豆根Sophoro tonkinensis Gagnep.为豆科植物,药用部位为根,是临床常用中药,为<中国药典>所收訹1].山豆根药材味苦、寒,有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功效.用于治疗火毒蕴结,咽喉肿痛,齿龈肿痛、湿热黄疸、湿热带下以及钩端螺旋体病等症[2].

    作者:凌征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自拟五草抑疱饮治疗生殖器疱疹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估五草抑疱饮治疗生殖器疱疹的疗法.方法 将95例生殖器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8例,对照组47例.分别服用五草抑疱饮和泛昔洛韦.主要观察生殖器疱疹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复发次数.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尤以治疗组症状改善为明显.两组近期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两组复发次数比较治疗组的平均复发次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五草抑疱饮可明显改善生殖器疱疹患者临床症状,疗效与泛昔洛韦相当,而且五草抑疱饮能降低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复发次数,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具有明显的远期疗效.

    作者:尹德辉;冯志成;戴永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超声波提取小叶榕总黄酮及鉴别

    目的 为充分利用小叶榕植物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探讨小叶榕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从小叶榕中提取总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 测得供试品溶液中总黄酮的含量C=0.391 6 mg/ml,回收率为10016%,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结论 该方法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污染,是一条提取小叶榕总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

    作者:CHEN Hua;吴迎椿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油茶种子抗肿瘤有效部位群化学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

    目的 建立准确简便测量油茶种子中抗肿瘤有效部位群化学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结果 油茶种子60%丙酮-水提物中总皂苷纯度为64.90%,总黄酮含量为11.81%,总酚含量为7.40%(其中鞣质占2.43%).结论 分光光度法测定以上3种物质简便易行,准确可靠,重复性和回收率都较理想.

    作者:李红冰;CHEN Yue-long;石海峰;TANG Ling;冯宝民;WANG Yong-qi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通痹活络汤合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10例疗效观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主要表现为周围对称性的多关节慢性炎症性疾病,可伴有关节外的系统性损害.其病理为关节的滑膜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又因其病因不明,迄今尚无根治的有效方案.笔者自1996~2006年共收治RA患者218例,其中110例RA患者以自拟通痹活络汤合甲氨喋呤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薄庆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复方鳖甲软肝方防治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MMPs表达

    目的 研究复方鳖甲软肝方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防治的MMPs表达,探讨其机理和疗效.方法 选sD雄性大鼠1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物时照组及复方鳖甲软肝方高、中、低剂量组,共6组,每组30只.各组分别于7,14,28 d随机抽取10只大鼠,麻醉后取肺组织,MMP-2采用原位杂交及RT-PCR的方法测定.MMP-1和MMP-9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结果 复方鳖甲软肝方组在早期抑制MMP-9在细胞内表达上调,在中晚期抑制MMP-1在细胞内表达上调,说明两者均有抑制纤维合成的作用.MMP-2的原位杂交和RT-PCR结果一致,在模型组过度表达,在药物组表达被抑制,表明药物对IPF的形成有抑制作用,以中、小剂量组为好.结论 复方鳖甲软肝方在早期抑制MMP-9在细胞内表达上调,在中晚期抑制MMP-1在细胞内表达上调,达到抗纤维化作用;复方鳖甲软肝方通过抑制MMP-2表达发挥抗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DUAN Pei;耿德海;ZHANG Mei;戎瑞雪;WANG Pei;唐志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熊胆的显微指纹特征研究

    目的 探讨熊胆及其伪品和掺伪品显微指纹图谱,为熊胆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方法.方法 用不同有机溶媒将熊胆及其伪品和掺伪品装片,显微镜下观察,比较不同溶媒装片间的差异,确定佳鉴定条件.结果 乙二醇装片的熊胆显微指纹特征佳.结论 乙二醇装片的熊胆指纹特征能够准确、快速地确定熊胆的真伪及其掺伪程度,且检验周期短,5min内即可得到检验结果,为熊胆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ZHANG Li-hua;苑广信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

    综述了菊花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况,为菊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张晓媛;DUAN Li-hua;赵丁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