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谈中药的煎煮

朱道勤;徐惠芳;曹干生

关键词:中药, 煎煮
摘要:目的 强调中药煎煮的正确操作方法 .方法 从煎药用具、火候、用水量及特殊煎煮方法 等方面加以浅述.结果 采用正确的煎煮方法 ,能有效地保证中药疗效.结论 中药煎煮有讲究,必须加以规范.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学多元记忆教学法及其效果评估

    针对中药学教学存在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内容多且易混淆的问题,提出了中药学教学的新方法 --多元记忆教学法,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教学效果评估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此方法 比较认同.

    作者:蔡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丹参脂溶性成分的湿式超微粉碎提取

    目的 研究超微粉碎技术与传统提取方法 时丹参脂溶性成分提取的影响.方法 以丹参酮ⅡA为指标,用高效液相法进行分析测定,考察不同提取方式对丹参酮ⅡA提取率的影响,并用正交实验法进一步优选提取条件.结果 丹参酮ⅡA超微粉碎提取的佳工艺为A3B2C2,即80%乙醇8倍量提取10 min.结论 提取时间及乙醇浓度对丹参酮ⅡA的提取率影响较大.

    作者:贺建东;付廷明;郭立玮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区带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珍菊降压片有效成分的含量

    目的 建立区带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测定珍菊降压片中芸香苷、绿原酸、木犀草素、盐酸可乐定和氢氯噻嗪的含量.方法 采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75μm×53 cm,有效柱长45 cm),以20 mmol/L硼砂-5 mmol/L磷酸二氢钠(pH 9.0)为运行缓冲液.检测波长210 nm,温度20℃.结果 芸香苷、绿原酸、木犀草素、盐酸可乐定和氢氯噻嗪分别在2.25~40.50,0.45~8.10,0.27~4.86,2.70~48.60,2.70~48.6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和重复性良好.结论 该法快速准确,适合于珍菊降压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高苏亚;李华;曹晓芹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塔原1号红花黄色素提取及成分分离鉴定

    目的 提取塔原1号红花黄色素并分离鉴定其成分.方法 采用溶剂提取、澄清剂除杂和柱层析法分离纯化红花黄色素,利用质谱和核磁共振谱确定分子结构.结果 从塔原1号提取出的黄色素中分离得到羟基红花黄色素A.结论 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为95.09%,产率为0.33%.

    作者:杨晓君;吴桂荣;王岩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当归补血汤有效部位指纹图谱归属分析

    目的 分析当归补血汤的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正丁醇部位的特征峰在复方全方及在单味药中的归属.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柱,250 mm × 4.6 mm I.D.,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 mL/min.结果 复方石油醚部位的9个特征峰5个来自当归,4个来自黄芪;氯仿部位的9个特征峰6个来自黄芪,3个来自当归;醋酸乙酯部位的11个特征峰,7个同时来自当归和黄芪,1个来自当归,3个来自黄芪;正丁醇部位的7个特征峰,6个同时来自于当归和黄芪,1个来自黄芪.结论 复方各部位的指纹图谱为阐明各部位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为下一步的临床应用以及新药的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王庆敏;李晓宁;王兵;梁逸曾;黄晔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白芷综合开发利用研究进展及展望

    白芷为我国常用大宗药材之一.该文综述了白芷的综合开发利用现状,包括其止痛、治疗鼻炎、咽炎、白癜风、银屑病、烧伤等药用价值和美白、祛斑、减肥的美容美体功能;白芷可作调味品、香料,可在药膳中运用;另外,概述了白芷在除虫杀菌、农畜业中和其他领域的使用情况,并分析了白芷综合开发利用的前景,为白芷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蒋桂华;张绿明;马逾英;陈素兰;吴媛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灯盏乙素对对乙酰氨基酚和脂多糖致小鼠肝功能损伤和致死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灯盏乙素对对乙酰氨基酚和脂多糖致小鼠肝功能损伤和致死率的影响.方法 分别给不同模型的小鼠灌胃给予灯盏乙素25~500 mg·kg-1,1次/d.7~14 d后,一次性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和脂多糖,观察小鼠肝功能变化和致死情况.结果 小剂量的灯盏乙素不影响对乙酰氨基酚所致小鼠肝功能损伤,但加大剂量后小鼠致死率明显升高;小剂量的灯盏乙素就能显著加重脂多糖所致小鼠肝功能损伤、明显增加脂多糖致小鼠死亡率.结论 使用灯盏乙素治疗心或脑血管疾病,当病人遇到感染性疾病时,要注意灯盏乙素的使用剂量,灯盏乙素的不当使用可能会加重脂多糖(内毒素)诱导的肝损伤;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各种痰病所致发热时,合用灯盏乙素也要注意灯盏乙素的使用剂量.

    作者:杨秀芬;郭菁菁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活血通脉片活血镇痛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活血通脉片对血淤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对热板小鼠痛闽值的影响,为临床试验提供依据.方法 成年Wistar大鼠60只及痛阈值不超过30s的雌性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活血通脉片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灌胃给药治疗,测定大鼠血液学指标和热板小鼠痛阈值.结果 活血通脉片高、中剂量组可明显改善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3个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热板小鼠的痛阈值,同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 活血通脉片具有活血镇痛的药效作用,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作者:毕红征;薛敬礼;杜春燕;王纯耀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高血压病血隆病和非血隆病患者红细胞及血流变参数比较研究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血隆病与非血隆病患者红细胞参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测定18例高血压病血隆病与18例高血压病非血隆病患者的红细胞参数,观察其与血隆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血隆病与非血隆病患者TK,RE,HB和ηb四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 高血压病血隆病与非血隆病患者的TK,RE,HB和ηb变化较大.

    作者:童丽;吴萍;兰科加;曹生海;热增才旦;李文渊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毛脉酸模根中白藜芦醇的动态规律研究

    目的 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 探索建立毛脉酸模根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动态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HPLC色谱法,测定不同生长发育期毛脉酸模中7种生物活性成分(白藜芦醇苷、白藜芦醇、大黄酚苷、酸模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通过相关性分析找出与白藜芦醇相关性较好的因子用来建立网络.结果 通过利用根皮部的白藜芦醇的数据进行检验网络的泛化性能,发现网络的输出值与实际值吻合度较好.结论 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白藜芦醇的动态规律比其他线性数值模拟预测具有较大的优势,为植物的生物活性成分随季节的变化趋势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作者:王宗权;王振月;崔红花;康毅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痛风饮对实验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抗炎镇痛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 研究民间验方痛风饮1付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抗炎镇痛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对痛风模型大鼠应用痛风饮观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患肢压力及步态积分;踝周径变化值;检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清IL-1β、IL-6水平;以及右踝关节组织HE染色.结果 痛风饮能明显减轻实验性大鼠踝关节肿胀程度,以及患肢站立及行走时压力积分,能降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IL-1β、IL-6水平,具有改善致炎关节滑膜细胞增生和减轻炎细胞浸润的作用.结论 痛风饮具有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杨洪霞;杨丽芸;张灵敏;靳红微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天然药物康复新的研究进展

    康复新是蠊科昆虫美洲大蠊的干燥虫体提取物中分离、精制而成的生物制剂,成分复杂,临床应用广泛,其抗辐射及体外诱导多种癌细胞凋亡作用引起研究者注意.文章系统论述了康复新的研究概况,包括康复新的刺型、药理作用及其机理、临床应用,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作者:焦春香;刘光明;周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地蚕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

    目的 建立地蚕药材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指纹图谱研究方法 .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Lichrospher C18柱(5μm,4.6 mm×250 mm),乙腈-0.25%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50nm,柱温35℃.结果 10批药材共标定了25个共有峰.结论 利用地蚕RP-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 较全面地反映地蚕药材的内在质量,可用于地蚕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磊;王军花;濮存海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脑缺血动物模型检测指标研究进展

    综述了脑缺血动物模型常用的检测指标研究概况,为研究脑缺血机制及动物模型评价提供依据,同时便于实验研究时选择使用.

    作者:周霞;万军;黄国钧;董振国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黄芪多糖联合顺铂治疗H22肝癌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黄芪多糖联合顺铂对小鼠H22肝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复制H22肝癌小鼠移植瘤模型.将40只接种H22肝癌细胞昆明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黄芪多糖组(APS)、顺铂组(DDP)、联合组(APS+DDP).治疗期间,观察小鼠的毒副反应以及生存质量.实验19 d后,处死全部小鼠,剥离皮下肿瘤,称小鼠肿瘤重量,计算出抑瘤率.结果 APS单用组的1422肝癌平均瘤重为(1.29±0.29)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0.73)g(t=3.975,P<0.001).APS与DDP合用组的1422肝癌平均瘤重为(0.52±0.31)g,均明显低于APS单用组(t=9.935,P<0.001)和DDP单用组(t=4.197,P<0.001);其抑瘤率达72.0%,明显高于APS单用组(x<'2=17.376,P<0.001)和DDP单用组(x<'2=5.079,P<0.05).联合治疗组小鼠毒副反应明显低于DDP组,生存质量优于DDP组.结论 黄芪多糖和顺铂对小鼠1422肝癌移植瘤的生长具有协同抑制作用,并能降低顺铂毒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黄宏思;黄卫彤;韦鹏涯;黄衍强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黄芪苷对运动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目的 研究黄芩苷对小鼠疲劳性运动的影响.方法 以昆明种小鼠为实验动物,用黄芩苷灌胃(ig)10 d,分别进行一次性运动和力竭运动,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脂质(LPO)的含量.结果 黄芩苷各剂量组和VE组都可以使同运动量小鼠SOD活性明显升高,LPO含量明显下降,力竭运动的给药各组小鼠游泳时间明显长于运动时照组.结论 黄芩苷具有抗疲劳功能.

    作者:左亮;蔡红花;陈丽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紫雪花水提液抗肿瘤的初步研究

    目的 观察紫雪花水提液对小鼠移殖性肿瘤S180的抑瘤作用,及其对免疫器官的影响.方法 采用昆明种小鼠,随机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剂量紫雪花水提液(6.8,13.5,27 g/kg)3种剂量、紫雪花水提液与氟脲嘧啶(5-FU)合用以及单用氟脲嘧啶对小鼠移殖性肿瘤S180的抑瘤率的差别以及对胸腺、脾脏、肝脏的影响.结果 紫雪花水提液3种剂量和紫雪花水提液与氟脲嘧啶合用及氟脲嘧啶单用对小鼠S180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抑瘤率分别为22.35%(P0.05),40.01%(P<0.05),26.45%(P0.05),50.5%(P<0.01),56%(P<0.01).紫雪花水提液在发挥抑瘤作用的同时,可降低肝脏和脾脏的重量,但对胸腺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与5-Fu(0.025 g/kg)合用有抑瘤作用,并可明显的对抗5-Fu抑制胸腺的作用.结论 3种剂量紫雪花水提液均有抑制小鼠移殖性肿瘤S180的生长作用.紫雪花水提液与5-Fu合用对小鼠移殖性肿瘤S180有抑瘤作用,同时,具有明显的对抗5-Fu抑制胸腺的作用.

    作者:陈志东;吴明寿;张丽媛;吴铁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炮制方法对小茴香精油提取率及其成分比例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炮制方法 对茴香精油提取率及其成分比例的影响.方法 以内蒙古小茴香为试材,利用蒸馏的方法 提取6种茴香炮制品精油,并进行GC-MS分析.结果 6种茴香炮制品的精油提取量为1.920~2.540 ml/100g,其中酒浸和酒炒含量较高,盐炒和盐浸次之,而炒品和生品较低.茴香精油的主要成分是反式-茴香脑和柠檬烯,其中,酒炒炮制品的反式-茴香脑含量较多,盐炒炮制品柠檬烯含量较高.结论 炮制方法 不但影响茴香精油的提取率,而且影响精油成分比例.

    作者:何金明;肖艳辉;邬静灵;王羽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脑慧康处方药材鉴别

    目的 通过对脑慧康胶囊处方药材的粉末显微鉴别,确定投料药材的真伪.方法 采用水合氯醛透化装片及水合氯醛装片(不加热)的显微鉴别方法 ,确定投料药材的真伪.结果 上述药材的主要显微特征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Ⅰ部)对各药的描述.结论 经性状鉴定筛选过的药材样品为正品.

    作者:楼步青;林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低分子姬松茸多糖对Bel-7402细胞端粒酶-RNA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分子姬松茸多糖(a low molecular weight polysaccharide isolated from Agaricus blazei,LMPAB)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端粒酶-RNA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5,10和20μg·ml-1浓度的LMPAB处理体外培养的Bel-7402细胞48 h后,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端粒酶-RNA mRNA表达.结果 LMPAB下调体外培养Bel-7402端粒酶-RNA mR-NA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端粒酶-RNA mRNA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MPAB具有下调端粒酶-RNA mRNA表达的作用,进而降低端粒酶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作者:牛英才;赵学梅;张春;林春荣;李雪岩;刘吉成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