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英才;赵学梅;张春;林春荣;李雪岩;刘吉成
消渴证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主要特征的病证,其病机多是由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而导致阴津亏损,燥热偏胜,阴阳失调.
作者:刘细咏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冠心痛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术后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术后心肌微循环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100例符合条件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术前1周开始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介入治疗后继续服用两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LVEF),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检测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并测定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 治疗后两周治疗组的肱动脉FMD升高(P<0.05);内皮素(ET)值明显下降,一氧化氮(NO)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复方丹参滴丸可以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对心肌缺血和缺血后再灌注损伤有预防性干预作用.
作者:玄春花;孙洪斌;丁大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胶囊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所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机理.方法 雄性SD大鼠34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6只)、假手术组(6只)、模型组(11只)、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组(11只),采用UUO法建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造模次日予以血府逐瘀胶囊灌胃治疗,3周后检测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含量,观察肾功能变化;取肾组织进行HE和六胺银染色(periodic acid-silver metheramine,PASM),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肾组织中磷酸化Smad2(phospho-Smad2,P-Smad2),Smad2,Smad4,Smad7蛋白表达水平,观察Smad信号通路分子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肌酐和尿素氮含量显著上升;肾小管基底膜明显增厚,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肾小管扩张与萎缩并存,肾间质明显增宽,纤维组织增生,大量炎细胞浸润;p-Smad2和Smad2蛋白表达显著上调,Smad7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而Smad4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各项指标正常纽与假手术组均无差异.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后,大鼠血肌酐和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梗阻侧肾组织病理改变明显轻于模型组,P-Smad2和Smad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而Smad7表达没有明显改变.结论 血府逐淤胶囊可通过抑制梗阻侧肾组织中Smad2蛋白的表达以及活化,减少Smad通路信号传导,从而改善梗阻性肾病模型大鼠的肾功能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
作者:陆敏;周娟;陆海英;王飞;刘煜敏;张悦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地蚕药材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指纹图谱研究方法 .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Lichrospher C18柱(5μm,4.6 mm×250 mm),乙腈-0.25%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50nm,柱温35℃.结果 10批药材共标定了25个共有峰.结论 利用地蚕RP-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 较全面地反映地蚕药材的内在质量,可用于地蚕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磊;王军花;濮存海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六棱菊的生药鉴定方法.方法 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结果 六棱菊根的韧皮部有大型分泌腔,茎有帽状中柱鞘纤维柬,叶表面有短腺毛,这些及黄酮类化合物理化鉴别结果均可作为其鉴别特征.结论 六棱菊生药学特征明显,可为药材鉴别提供参考.
作者:田辉;陈莉;王进声;陈青;钟振国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当归补血汤的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正丁醇部位的特征峰在复方全方及在单味药中的归属.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柱,250 mm × 4.6 mm I.D.,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 mL/min.结果 复方石油醚部位的9个特征峰5个来自当归,4个来自黄芪;氯仿部位的9个特征峰6个来自黄芪,3个来自当归;醋酸乙酯部位的11个特征峰,7个同时来自当归和黄芪,1个来自当归,3个来自黄芪;正丁醇部位的7个特征峰,6个同时来自于当归和黄芪,1个来自黄芪.结论 复方各部位的指纹图谱为阐明各部位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为下一步的临床应用以及新药的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王庆敏;李晓宁;王兵;梁逸曾;黄晔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诱导青蒿四倍体,筛选出佳诱变条件.方法 采用两种方法 对材料进行诱变.幼苗浸泡法:秋水仙素溶液浸泡青蒿幼苗,药液浓度和浸泡时间以及处理温度呈梯度设置;萌动种子浸泡法:秋水仙素溶液浸泡青蒿萌动种子,药液浓度呈梯度设置.然后对所得幼苗根尖染色体镜检,结合植株外形和气孔保卫细胞的特征,确定其诱变率.结果 幼苗浸泡法中,以15℃下,0.2%秋水仙素处理96 h为宜,诱变率30%.萌动种子浸泡法中,以25℃下3~5 mg/L秋水仙素处理120 h为宜,诱变率45%~96%.结论 萌动种子浸泡法优于幼苗浸泡法.
作者:伍晓丽;刘飞;钟国跃;李隆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前中医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着师生情感交流不畅、教学节奏把握不当、课件质量不佳、未注意中医课程特色等问题,对此应采取改善中医多媒体教学方法 、提高课件制作水平、根据需要开设中医多媒体课程等对策加以解决.
作者:唐亚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紫苏叶提取物(FPE)对由高脂高胆固醇引起家兔动脉粥样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高胆固醇饲喂法建立家免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分别测定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紫苏叶提取物低剂量组(0.17 g·kg-1)、中剂量组(0.5g·kg-1)、高剂量组(1.5 g·kg-1)血清中TC,TG,LDL-C,HDL-C,MDA含量及SOD的活性,大体染色计算脂肪斑块面积比(PA),组织切片观察主动脉内膜增生(IH).结果 FPE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清中TC,TG,LDL-C,MDA的含量(P<0.01),并能升高血清中HDL-C的含量(P<0.01)和SOD的活性(P<0.05),FPE干预组PA值下降明显,FPE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与高脂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意义[分别为(21.52±7.58)%,P<0.05;(15.82±3.64)%,P<0.01;(53.59±29.31)%].病理切片显示,各用药组主动脉IH程度均小于高脂模型组,其中高剂量用药组AS程度小.结论 紫苏叶提取物具有抗高脂饮食诱导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血脂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作者:陈眷华;谭健民;徐在品;陈超;霍欣;邓小燕;张迪;简秀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利用离体心脏灌流模型,研究3'-大豆苷元磺酸钠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后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灌流液中加入高、低剂量的3'-大豆苷元磺酸钠(0.03,0.01mg/L).测定冠脉流量、心率、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舒张压的变化.结果 3'-大豆苷元磺酸钠可使缺血再灌注后心脏灌流量增大、左心室收缩压增大、左心室舒张压降低、心率减慢.结论 3'-大豆苷元磺酸钠可通过扩张冠脉、减慢心率及增强心肌收缩力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作者:钟富有;肖海;李洪亮;黄志华;何蔚;曾靖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川楝子致小鼠肝毒性的时效、量效关系.方法 小鼠灌服不同剂量川楝子,测定其LD50.另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或不同剂量分组,检查血清ALT,AST,计算肝、脾、胸腺脏器指数,并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 小鼠灌服川椽子的LD50为200 g·kg-1.ALT,AST在给药后1 h达到高峰,24 h可恢复近正常值.与正常组比较,川楝子81,166 g/ks剂量组对肝组织产生明显损伤,且随着剂量增大,ALT,AST升高显著(P<0.05或P<0.01).结论 小鼠单次灌服一定剂量川楝子可造成急性肝损伤甚至死亡,并显示有毒性时效、量效关系.
作者:齐双岩;熊彦红;金若敏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测定理气类中草药中锌、铁、铜、锰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 利用浓HNO3-HClO4(4:1)混合酸消解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 这几种中草药中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6.28%.结论 5种中草药中Fe,Zn,Mn含量丰富,Cu含量相对偏低,为新药的开发和药物用量提供了微量元素含量依据.
作者:王秀峰;冯梅;王志国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冬虫夏草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含有核苷、多糖、甾醇、氨基酸等多种活性成分,传统中医认为有补益功效,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糖、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该文对国内外近年关于冬虫夏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报道加以总结归纳,并展望了冬虫夏草的研究趋势.
作者:胡敏;皮惠敏;郑元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抗纤灵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核因子kB(NF-k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5/6肾切除法建立慢性肾衰大鼠模型,4周后按血肌酐水平将造模大鼠分为模型组和抗纤灵低、中、高剂量治疗组,8周后免疫组化法测定肾组织,NF-kB表达;RT-PCR法测肾组织TNF-α,IL-6mRNA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肾组织NF-kB及TNF-α,IL-6mRNA表达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3个剂量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 抗纤灵可通过降低模型大鼠肾组织NF-kB及TNF-α,IL-6mRNA表达延缓肾纤维化进展.
作者:符强;何立群 刊期: 2008年第11期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TS)作为一种遗传标记,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菌种分类与鉴定、中药材鉴定和品质评价、植物种质资源鉴定、动物种系发生、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病原诊断、系统发育研究等不同方面的研究.文章就近年来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的应用现状及前景进行综述.
作者:吴群;姬可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考察用合煎(传统汤荆)、分煎(配方颗粒汤荆)方法 制备的鸭掌散汤剂中甘草酸含量的变化,并比较其体外抗菌作用.方法 ①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Diamonisl C18柱(250 mm×4.6 mm,5μm),甲醇-0.2 mol/L醋酸胺溶液-冰醋酸(67:33:1)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50 nm.分析鸭掌散合煎液和分煎液样品中甘草酸的含量变化.②采用稀释法体外测试鸭掌散不同煎液对常见菌种的低抑菌浓度(MIC)和低杀菌浓度(MBC).结果 ①鸭掌散分煎液中甘草酸的平均含量大于合煎液中甘草酸的平均含量.②鸭掌散分煎液对福氏痢疾杆菌有抑菌作用,而合煎液没有;合煎液时白色葡萄球菌、黄曲霉菌的抑菌作用大于分煎液.结论 与传统汤剂比较,鸭掌散配方颗粒汤剂中甘草酸的含量较高,抑菌谱较广.
作者:叶世芸;冯华;武孔云;靳凤云;贺祝英;田维毅;梁光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采用高倍显微镜、免疫组化的方法 ,检测药物流产的绒毛、蜕膜组织坏死率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2(Bcl-2)的表达,探讨活血化淤,祛淤下胎的中药古方脱花煎协同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作用机理.方法 对在70例临床疗效研究中收集到的完整的药物流产标本25例(其中观察组8例,对照组17例),采用前瞻性的对照研究方法 ,检测两组的绒毛、蜕膜组织结构坏死率以及PCNA蛋白和Bcl-2的表达.结果 两组的绒毛、蜕膜组织结构坏死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PCNA蛋白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Bcl-2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脱花煎协同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可增加早期妊娠的绒毛、蜕膜组织结构坏死率,提高流产效果;脱花煎协同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可降低药物流产的绒毛、蜕膜组织的PCNA蛋白表达,促进妊娠组织细胞凋亡,提高流产效果;脱花煎协同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对药物流产蜕膜组织的Bcl-2表达与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组无明显差异.
作者:邓高丕;孙冬莉;李道成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综述了国内外对白花菜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现状,旨在为白花菜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耿红梅;祁金龙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对新疆天然雪莲及其组织培养物进行多糖提取分离纯化,为合理利用雪莲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雪莲经热水浸提,乙醇沉淀得粗多糖.粗多糖经Sevage法和酶法联合脱蛋白,得初步纯化的新疆天然雪莲多糖(XJXL1)和培养雪莲多糖(PYXL1).结果 纸层析和气相色谱分析表明XJXL1和PYXL1是由多种单糖组成的酸性杂多糖.XJXL1和PYXL1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效果,且对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结论 从多糖含量、清除自由基及抑菌活性实验可以证明新疆雪莲培养物是新疆天然雪莲的良好替代物,具有进一步开发生产的价值.
作者:刘春兰;杜宁;邓义红;杨林;李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何首乌高温清蒸后泻下成分与泻下作用的关系,为制订制何首鸟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何首乌中两种饮片规格(块0.8~1 cm,厚片2~4 mm)蒸制过程中的结合型蒽醌含量,观察小鼠服用两种规格制何首鸟饮片的泻下作用.结果 何首乌块(0.8~1 cm)清蒸6 h无泻下作用,结合型蒽醌含量为2.09 mg/g;何首乌厚片(2~4 mm)清蒸4 h无泻下作用,结合型蒽醌含量为2.0 mg/g.结论 何首鸟高压蒸制后无泻下作用,结合型蒽醌含量明显降低,可考虑将结合型蒽醌含量作为制何首乌的限定指标.
作者:赵荣华;赵声兰;毛晓健;解奉江;刘珍珍 刊期: 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