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细咏
目的 比较鲜品少棘蜈蚣的醇提物及水提物在体外抑菌和抗惊厥两方面的作用.方法 采用平板空穴扩散法,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白色念珠球菌、黑曲霉菌5种常见菌为供试菌,对蜈蚣醇提物及水提物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采用硝酸士的宁致痫模型,观察蜈蚣醇提物及水提物对小鼠抗惊率、死亡率及惊厥潜伏期的影响.结果 蜈蚣醇提物水提物对各供试菌均有抑制作用,醇提物抑菌效果明显强于水提物.蜈蚣水提物能够明显提高抗惊率,降低死亡率,延长小鼠惊厥潜伏期,潜伏期达到(372±146.9)s,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蜈蚣醇提物没有明显抗惊厥作用.结论 蜈蚣活性成分及作用效果与提取部位密切相关.
作者:周莉莉;黄迎春;任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采用以角度教学法为主的多种教学法的交叉运用,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化学教学质量.
作者:黄锁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针对中药学教学存在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内容多且易混淆的问题,提出了中药学教学的新方法 --多元记忆教学法,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教学效果评估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此方法 比较认同.
作者:蔡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以一些植物来源含免疫抑制作用的中药制剂在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应用为切入点,综合阐述中药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中药免疫抑制活性成分及机制提供依据.
作者:汤静;刘皋林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检测赤芝发酵菌体中三萜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黑曲霉和青霉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管碟法.结果 赤芝茼体三萜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枯草芽孢杆菌、青霉和黑曲霉抑制作用较弱;该三萜样品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和青霉的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5.25,50,100和50 mg/ml.结论 赤芝发酵菌体中三萜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青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刘高强;章春莲;彭广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泥胡菜的化学成分.方法 对泥胡菜全草的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色谱分离,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2个化合物,分别为:8-羧甲基-对羟基肉桂酸乙酯(1)和8-羧甲基-对羟基肉桂酸甲酯(2).结论 化合物1和2均为新化合物.
作者:邹忠杰;杨峻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笔者在中医研究院广安门中医院针灸科门诊跟随刘志顺主任学习期间,观察到刘主任针灸治疗某些疾病临床疗效甚佳.
作者:李芳;王成林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考察用合煎(传统汤荆)、分煎(配方颗粒汤荆)方法 制备的鸭掌散汤剂中甘草酸含量的变化,并比较其体外抗菌作用.方法 ①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Diamonisl C18柱(250 mm×4.6 mm,5μm),甲醇-0.2 mol/L醋酸胺溶液-冰醋酸(67:33:1)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50 nm.分析鸭掌散合煎液和分煎液样品中甘草酸的含量变化.②采用稀释法体外测试鸭掌散不同煎液对常见菌种的低抑菌浓度(MIC)和低杀菌浓度(MBC).结果 ①鸭掌散分煎液中甘草酸的平均含量大于合煎液中甘草酸的平均含量.②鸭掌散分煎液对福氏痢疾杆菌有抑菌作用,而合煎液没有;合煎液时白色葡萄球菌、黄曲霉菌的抑菌作用大于分煎液.结论 与传统汤剂比较,鸭掌散配方颗粒汤剂中甘草酸的含量较高,抑菌谱较广.
作者:叶世芸;冯华;武孔云;靳凤云;贺祝英;田维毅;梁光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就蒲公英多糖对小鼠抗疲劳作用效果及有效剂量进行研究.方法 将蒲公英多糖分3个剂量组即0.2,0.5,0.8 g/kg给小鼠灌胃,对照组为蒸馏水.21 d后小鼠游泳造成疲劳,测定小鼠力竭游泳时间、血清尿素氮及肝糖原等指标.结果 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明显延长,血尿素氮显著下降,肝糖原的含量明显升高.结论 蒲公英多糖的各个剂量组能有效提高小鼠的抗疲劳能力,其中多糖浓度0.5 g/kg剂量组效果好.
作者:杨晓杰;付学鹏;刘泽东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地蚕药材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指纹图谱研究方法 .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Lichrospher C18柱(5μm,4.6 mm×250 mm),乙腈-0.25%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50nm,柱温35℃.结果 10批药材共标定了25个共有峰.结论 利用地蚕RP-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 较全面地反映地蚕药材的内在质量,可用于地蚕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磊;王军花;濮存海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测定国产血竭胶囊的溶出度,以控制其内在质量.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国产血竭胶囊的溶出度,测定波长284nm.结果 同厂不同批次制剂之间的溶出度参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厂的制剂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为进一步控制其内在质量,其标准中应增加溶出度测定.
作者:宋学立;张曰礼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中理疏风活络片分别对正常血压SD大鼠及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大鼠血压的影响作用.方法 对正常血压SD大鼠,灌胃给予中理疏风活络片(0.41,0.82,1.64g/kg),2次/d,连续7d,对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大鼠,灌胃给予中理疏风活络片(0.41,1.64g/kg),2次/d,连续7日,检测不同剂量中理疏风活络片组用药后每日动脉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的数值.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正常血压SD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大鼠在不同剂量中理疏风活络片灌胃后的连续7d中,血压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中理疏风活络片用药对正常血压及高血压均无明显影响.
作者:姜德建;李元建;李年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黄芩苷对小鼠疲劳性运动的影响.方法 以昆明种小鼠为实验动物,用黄芩苷灌胃(ig)10 d,分别进行一次性运动和力竭运动,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脂质(LPO)的含量.结果 黄芩苷各剂量组和VE组都可以使同运动量小鼠SOD活性明显升高,LPO含量明显下降,力竭运动的给药各组小鼠游泳时间明显长于运动时照组.结论 黄芩苷具有抗疲劳功能.
作者:左亮;蔡红花;陈丽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采用高倍显微镜、免疫组化的方法 ,检测药物流产的绒毛、蜕膜组织坏死率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2(Bcl-2)的表达,探讨活血化淤,祛淤下胎的中药古方脱花煎协同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作用机理.方法 对在70例临床疗效研究中收集到的完整的药物流产标本25例(其中观察组8例,对照组17例),采用前瞻性的对照研究方法 ,检测两组的绒毛、蜕膜组织结构坏死率以及PCNA蛋白和Bcl-2的表达.结果 两组的绒毛、蜕膜组织结构坏死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PCNA蛋白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Bcl-2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脱花煎协同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可增加早期妊娠的绒毛、蜕膜组织结构坏死率,提高流产效果;脱花煎协同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可降低药物流产的绒毛、蜕膜组织的PCNA蛋白表达,促进妊娠组织细胞凋亡,提高流产效果;脱花煎协同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对药物流产蜕膜组织的Bcl-2表达与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组无明显差异.
作者:邓高丕;孙冬莉;李道成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从临床方面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中医辨证的研究作一述评,中医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已得到了广泛肯定,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辨证分型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模式.根据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情特点,结合祖国医学有关温病学说理论,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对临床辨证的规范化的界定是以后的研究方向.
作者:朱生樑;黄天生;王高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赤雹果乙醇提取物对原发性痛经的影响.方法 采用缩宫素诱发小鼠原发性痛经模型和离体子宫平滑肌痉挛,以小鼠扭体潜伏期、扭体次数和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幅度和频率为指标,评价赤雹果乙醇提取物对原发性痛经治疗作用.结果 赤雹果乙醇提取物可显著延长缩宫素诱发小鼠扭体反应的潜伏期,减少扭体反应次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的意义(P<0.05或P<0.01);降低缩宫素引起离体子宫收缩的幅度,减少收缩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赤雹果乙醇提取物对缩宫素诱发小鼠的原发性痛经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作者:佟继铭;李兰芳;刘玉玲;陈光晖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血隆病与非血隆病患者红细胞参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测定18例高血压病血隆病与18例高血压病非血隆病患者的红细胞参数,观察其与血隆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血隆病与非血隆病患者TK,RE,HB和ηb四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 高血压病血隆病与非血隆病患者的TK,RE,HB和ηb变化较大.
作者:童丽;吴萍;兰科加;曹生海;热增才旦;李文渊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白芷为我国常用大宗药材之一.该文综述了白芷的综合开发利用现状,包括其止痛、治疗鼻炎、咽炎、白癜风、银屑病、烧伤等药用价值和美白、祛斑、减肥的美容美体功能;白芷可作调味品、香料,可在药膳中运用;另外,概述了白芷在除虫杀菌、农畜业中和其他领域的使用情况,并分析了白芷综合开发利用的前景,为白芷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蒋桂华;张绿明;马逾英;陈素兰;吴媛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对产自攀枝花地区鱼腥草中挥发油进行提取,同时分析鉴定其化学组分,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方法 采用普通水蒸气蒸馏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鉴定挥发油化学组分,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测得鱼腥草挥发油含量为0.97%,鉴定出13种化学组分,占挥发性物质总含量的91.40%.结论 普通水蒸气蒸馏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中主要含有邻苯二甲酸二辛酯(23.49%)、4-甲基-1-(1-甲基乙基)-3-环己烯-1-醇(16.81%)、(E)-9-十八碳(烯)酸(10.00%)、β-蒎烯(8.64%).
作者:赵丽娟;张捷莉;李铁纯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综述了国内外对白花菜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现状,旨在为白花菜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耿红梅;祁金龙 刊期: 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