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满药赤雹果乙醇提取物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实验研究

佟继铭;李兰芳;刘玉玲;陈光晖

关键词:赤雹果, 乙醇提取物, 原发性痛经
摘要:目的 观察赤雹果乙醇提取物对原发性痛经的影响.方法 采用缩宫素诱发小鼠原发性痛经模型和离体子宫平滑肌痉挛,以小鼠扭体潜伏期、扭体次数和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幅度和频率为指标,评价赤雹果乙醇提取物对原发性痛经治疗作用.结果 赤雹果乙醇提取物可显著延长缩宫素诱发小鼠扭体反应的潜伏期,减少扭体反应次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的意义(P<0.05或P<0.01);降低缩宫素引起离体子宫收缩的幅度,减少收缩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赤雹果乙醇提取物对缩宫素诱发小鼠的原发性痛经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刺五加多糖对过氧化氢诱导海马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2家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刺五加多糖(ASPS)对H2O2诱导海马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2(Bcl-2)家族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运用海马神经细胞原代培养技术,采用H2O2诱导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测定细胞活性;TUNEL法,检测H2O2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中Bcl-2,Bax蛋白表达;化学比色法检测细胞匀浆液中一氧化氮合酶(NOS),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形态学观察显示:与模型组比较,ASPS组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轻;ASPS组细胞活性比模型组细胞活性高:TUNEL法显示ASPS预处理组细胞阳性率明显高于模型组细胞;ASPS组Bcl-2表达量较高而Bax表达量较低;NOS活力及MDA生成量ASPS组明显低于模型组,但SOD活力ASPS组显著高于模型组.结论 ASPS能提高海马神经细胞的抗氧化应激损伤能力并上调Bcl-2基因表达,下调Bax表达.

    作者:刁波;唐瑛;李德忠;邓惠玲;文晔;王晓昆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微切助互作技术辅助提取穿心莲内酯的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微切助互作技术辅助提取穿心莲内酯的佳工艺.方法 以穿心莲内酯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考察微切助互作技术辅助提取穿心莲内酯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佳工艺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穿心莲内酯含量.结果 佳工艺条件为:Na2CO3助剂用量3%(W/W),研磨时间为45 min(物料粒度D95≤44μm),水作溶剂.料液比为1:60(g:ml).该工艺条件下,穿心莲内酯提取率比热回流法提高23.2%.结论 微切助互作技术辅助提取具有提取率高、时间短、无需加热、乙醇用量少等特点,是提取穿心莲内酯的一种有效方法 .

    作者:宋春娜;王洋;金礼吉;徐永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抗纤灵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核因子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抗纤灵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核因子kB(NF-k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5/6肾切除法建立慢性肾衰大鼠模型,4周后按血肌酐水平将造模大鼠分为模型组和抗纤灵低、中、高剂量治疗组,8周后免疫组化法测定肾组织,NF-kB表达;RT-PCR法测肾组织TNF-α,IL-6mRNA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肾组织NF-kB及TNF-α,IL-6mRNA表达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3个剂量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 抗纤灵可通过降低模型大鼠肾组织NF-kB及TNF-α,IL-6mRNA表达延缓肾纤维化进展.

    作者:符强;何立群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当归补血汤有效部位指纹图谱归属分析

    目的 分析当归补血汤的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正丁醇部位的特征峰在复方全方及在单味药中的归属.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柱,250 mm × 4.6 mm I.D.,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 mL/min.结果 复方石油醚部位的9个特征峰5个来自当归,4个来自黄芪;氯仿部位的9个特征峰6个来自黄芪,3个来自当归;醋酸乙酯部位的11个特征峰,7个同时来自当归和黄芪,1个来自当归,3个来自黄芪;正丁醇部位的7个特征峰,6个同时来自于当归和黄芪,1个来自黄芪.结论 复方各部位的指纹图谱为阐明各部位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为下一步的临床应用以及新药的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王庆敏;李晓宁;王兵;梁逸曾;黄晔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穴位注射绒促性腺素对先兆流产患者性激素的影响及治疗作用

    目的 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绒促性腺素(HCG)对先兆流产患者血清性激素的影响及治疗作用.方法 将216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6例采用穴位注射HCG疗法,对照组100例采用传统肌肉注射疗法.两组每次用药量相同.用至临床症状消失后1周,监测胎囊发育及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水平变化.统计临床用药量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116例,成功106例,成功率91.38%,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而对照组100例,成功74例,成功率7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穴位注射HCG保胎成功率高、流产率低,不良反应少,明显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 .

    作者:赵彦;王彦平;丁秋蕾;封艳琴;黄翠立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攀枝花地区鱼腥草挥发性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 对产自攀枝花地区鱼腥草中挥发油进行提取,同时分析鉴定其化学组分,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方法 采用普通水蒸气蒸馏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鉴定挥发油化学组分,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测得鱼腥草挥发油含量为0.97%,鉴定出13种化学组分,占挥发性物质总含量的91.40%.结论 普通水蒸气蒸馏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中主要含有邻苯二甲酸二辛酯(23.49%)、4-甲基-1-(1-甲基乙基)-3-环己烯-1-醇(16.81%)、(E)-9-十八碳(烯)酸(10.00%)、β-蒎烯(8.64%).

    作者:赵丽娟;张捷莉;李铁纯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免疫干预药物及机制研究

    以一些植物来源含免疫抑制作用的中药制剂在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应用为切入点,综合阐述中药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中药免疫抑制活性成分及机制提供依据.

    作者:汤静;刘皋林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何首乌蒸制后结合型蒽醌含量与泻下作用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何首乌高温清蒸后泻下成分与泻下作用的关系,为制订制何首鸟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何首乌中两种饮片规格(块0.8~1 cm,厚片2~4 mm)蒸制过程中的结合型蒽醌含量,观察小鼠服用两种规格制何首鸟饮片的泻下作用.结果 何首乌块(0.8~1 cm)清蒸6 h无泻下作用,结合型蒽醌含量为2.09 mg/g;何首乌厚片(2~4 mm)清蒸4 h无泻下作用,结合型蒽醌含量为2.0 mg/g.结论 何首鸟高压蒸制后无泻下作用,结合型蒽醌含量明显降低,可考虑将结合型蒽醌含量作为制何首乌的限定指标.

    作者:赵荣华;赵声兰;毛晓健;解奉江;刘珍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口服去痛片中毒致死1例

    去痛片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通过一次性口服过量去痛片自杀的病例在各地也并不少见,及时合理的救治措施对此类病人的救治十分重要.

    作者:张义军;杨晓庆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比较影像学在诊断颈椎病中的应用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影像学的发展,检查方法 不断丰富,然而在这众多方法 中佳的诊断依据却不明显.该文通过引入比较影像学来分析各型颈椎病影像检查的优势与特点,以利于临床找出各型颈椎病的佳影像诊断方案,做到有的放矢,优化选择安全、准确、简便的检查方法 ,从而完善颈椎病的诊疗体系.

    作者:方磊;房敏;张琴明;刘玉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当归六黄汤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比较

    目的 对当归六黄汤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进行比较,从而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法,DIKMA ODS-C18柱(5μm,4.6 mm×250 min),流动相为乙腈-0.5%的三乙胺(磷酸调pH=3.00)(27:73),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为343 nm.结果 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中盐酸小檗碱含量分别为360.83 mg/处方,255.15 mg/处方.结论 中药配方颗粒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明显高于传统汤剂.

    作者:张丽艳;钟正灵;梁光义;靳凤云;曹佩雪;杨玉琴;李健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心血管药物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目的 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缓控释制剂技术在心血管药物中的研究进展,为心血管缓控释药物的开发研制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包括各种心血管药物的缓控释制剂如片剂(包括骨架型,渗透泵型,脉冲片)、胶囊、微囊微丸和其他新剂型的文献和资料.结果 和结论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作,研制可以平稳给药和择时给药的缓控释制剂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作者:冯中;李晓燕;吴燕红;霍务贞;金毅;朱盛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紫苏叶提取物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紫苏叶提取物(FPE)对由高脂高胆固醇引起家兔动脉粥样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高胆固醇饲喂法建立家免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分别测定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紫苏叶提取物低剂量组(0.17 g·kg-1)、中剂量组(0.5g·kg-1)、高剂量组(1.5 g·kg-1)血清中TC,TG,LDL-C,HDL-C,MDA含量及SOD的活性,大体染色计算脂肪斑块面积比(PA),组织切片观察主动脉内膜增生(IH).结果 FPE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清中TC,TG,LDL-C,MDA的含量(P<0.01),并能升高血清中HDL-C的含量(P<0.01)和SOD的活性(P<0.05),FPE干预组PA值下降明显,FPE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与高脂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意义[分别为(21.52±7.58)%,P<0.05;(15.82±3.64)%,P<0.01;(53.59±29.31)%].病理切片显示,各用药组主动脉IH程度均小于高脂模型组,其中高剂量用药组AS程度小.结论 紫苏叶提取物具有抗高脂饮食诱导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血脂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作者:陈眷华;谭健民;徐在品;陈超;霍欣;邓小燕;张迪;简秀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不同品种桑叶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的聚类分析

    目的 研究四川地区主流桑树品种桑叶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聚类分析,探讨品种对桑叶化学成分累积的影响.方法 建立桑叶的HPLC指纹图谱,对16批样品共有峰峰面积进行聚类.结果 不同品种桑叶相似度均大于0.90,但所含化学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相同基原不同品种的桑叶被聚类到了不同类别中.结论 桑叶中化学成分的累积与品种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游元元;万德光;裴瑾;杨文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六棱菊的生药鉴别

    目的 研究六棱菊的生药鉴定方法.方法 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结果 六棱菊根的韧皮部有大型分泌腔,茎有帽状中柱鞘纤维柬,叶表面有短腺毛,这些及黄酮类化合物理化鉴别结果均可作为其鉴别特征.结论 六棱菊生药学特征明显,可为药材鉴别提供参考.

    作者:田辉;陈莉;王进声;陈青;钟振国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夏花蜂贝汤联用化疗治疗颈淋巴结转移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夏花蜂贝汤联用化疗治疗颈淋巴结转移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7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单纯化疗,综合组予夏花蜂贝汤联用化疗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肿瘤进展时间(TTP)、化疗通过率、毒副反应、生活质量(QOL).结果 综合组客观有效率(RR)与对照组相仿,肿瘤进展时间(TTP)、化疗通过率、G3/4血液学毒性、周围神经毒性、生活质量(QOL)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结论 自拟夏花蜂贝汤与化疗药物联用可以改善和稳定颈淋巴结转移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降低化疗的毒副反应.

    作者:李道俊;许新华;薛峰;戴德兰;张小红;彭绪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缺血性中风的二级预防及中医药应用述评

    中风是世界范围内人口死亡的第3位病因和成人残疾的首要原因,缺血性中风占所有类型中风的85%左右,我国中风的复发率为30%,占国际之首.中医药在中风的二级预防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常用活血化瘀类药物.

    作者:谢雁鸣;宇文亚;王永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蒿属两种药用植物的形态学鉴别

    目的 澄清和积累黄花蒿和滨蒿的鉴别特征.方法 解剖镜下观察一般植物学性状;电子扫描显微镜下观察果实的形态特征.结果 黄花蒿和滨蒿的一般植物学性状极为相似;黄花蒿的果实的表面纹饰为皱褶状,滨蒿的为搓板状.结论 叶和花序类型是两者的关键鉴别性状;果实表面纹饰具有明显的分类学意义.

    作者:孙会忠;宋月芹;赵春玲;贺学礼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中药脱花煎协同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机理研究

    目的 通过采用高倍显微镜、免疫组化的方法 ,检测药物流产的绒毛、蜕膜组织坏死率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2(Bcl-2)的表达,探讨活血化淤,祛淤下胎的中药古方脱花煎协同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作用机理.方法 对在70例临床疗效研究中收集到的完整的药物流产标本25例(其中观察组8例,对照组17例),采用前瞻性的对照研究方法 ,检测两组的绒毛、蜕膜组织结构坏死率以及PCNA蛋白和Bcl-2的表达.结果 两组的绒毛、蜕膜组织结构坏死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PCNA蛋白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Bcl-2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脱花煎协同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可增加早期妊娠的绒毛、蜕膜组织结构坏死率,提高流产效果;脱花煎协同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可降低药物流产的绒毛、蜕膜组织的PCNA蛋白表达,促进妊娠组织细胞凋亡,提高流产效果;脱花煎协同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对药物流产蜕膜组织的Bcl-2表达与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组无明显差异.

    作者:邓高丕;孙冬莉;李道成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我国菲牛蛭的研究概况

    综述了我国菲牛蛭的地理分布、野生资源情况、生态习性和采收季节、化学成分、生物活性成分、药理学作用、分离纯化以及菲水蛭素基因的克隆和序列测定.认为菲牛蛭可作为一种新的药用资源加以研究.

    作者:黎渊弘;黎肇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