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艳;钟正灵;梁光义;靳凤云;曹佩雪;杨玉琴;李健
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过敏性咳嗽,是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哮喘,可发生在儿童任何年龄段,易误诊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
作者:黄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概述缬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调查缬草挥发油.结果 缬草挥发油含龙脑及其乙酸甲酯等成分,具有镇静催眠等作用.结论 缬草挥发油是一类重要化学成分,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
作者:周霆;黄宝康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对清肝注射液和茵陈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测定,并分析注射液和药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清肝注射液及茵陈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并用光谱相关色谱法对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挥发性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结果 清肝注射液中分离出的23个主要物质,有21个来源于茵陈药材.茵陈药材中分离28个物质,定性25个.结论 GC-MS法与光谱相关色谱法结合可对具有挥发性成分的中药注射波及其对应药材的相关性进行快速比较分析.
作者:高海燕;郭方遒;易伦朝;梁逸曾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赤雹果乙醇提取物对原发性痛经的影响.方法 采用缩宫素诱发小鼠原发性痛经模型和离体子宫平滑肌痉挛,以小鼠扭体潜伏期、扭体次数和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幅度和频率为指标,评价赤雹果乙醇提取物对原发性痛经治疗作用.结果 赤雹果乙醇提取物可显著延长缩宫素诱发小鼠扭体反应的潜伏期,减少扭体反应次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的意义(P<0.05或P<0.01);降低缩宫素引起离体子宫收缩的幅度,减少收缩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赤雹果乙醇提取物对缩宫素诱发小鼠的原发性痛经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作者:佟继铭;李兰芳;刘玉玲;陈光晖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朱砂根挥发油超临界CO2萃取的佳工艺和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均匀设计方法 ,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为因素,考察超临界CO2萃取朱砂根挥发油的佳工艺,并通过GC-MS对其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 超临界CO2萃取的佳提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3MPa,萃取温度42℃,萃取时间60 min.从朱砂根挥发油中共分离出32个峰,鉴定出29个化学成分,鉴定率97.55%.主要成分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α-亚麻酸甲酯、5,8,11-十七碳三烯酸甲酯等.结论 该工艺优于水蒸气蒸馏法,产品中含较多的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及萜类化合物.
作者:刘晓燕;王瑞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复方保肝宁对HSC-T6细胞凋亡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保肝宁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 引进HSC-T6细胞株并传代培养.用复方保肝宁给正常大鼠灌胃,制备药物血清,温育培养细胞.用吖啶橙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结果 正常大鼠血清培养组HSC-T6细胞核DNA为黄色或黄绿色均匀荧光,自身凋亡率为(9.67±0.57)%,复方保肝宁药物血清一倍、两倍剂量组细胞核或细胞质内可见致密浓染的黄绿色染色,甚或见黄绿色碎片,凋亡率分别为(22.73±0.78)%,(23.97±2.5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体外培养的HSC具有一定程度的自身凋亡发生,复方保肝宁的促肝星状细胞凋亡作用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作用的主要机理之一.
作者:张绪富;谭焱;贺松其;吕志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强调中药煎煮的正确操作方法 .方法 从煎药用具、火候、用水量及特殊煎煮方法 等方面加以浅述.结果 采用正确的煎煮方法 ,能有效地保证中药疗效.结论 中药煎煮有讲究,必须加以规范.
作者:朱道勤;徐惠芳;曹干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缓控释制剂技术在心血管药物中的研究进展,为心血管缓控释药物的开发研制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包括各种心血管药物的缓控释制剂如片剂(包括骨架型,渗透泵型,脉冲片)、胶囊、微囊微丸和其他新剂型的文献和资料.结果 和结论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作,研制可以平稳给药和择时给药的缓控释制剂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作者:冯中;李晓燕;吴燕红;霍务贞;金毅;朱盛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鼻炎的发病率已越来越高,且年龄趋向低龄化.若不积极预防和治疗,不仅影响工作学习,因长时间鼻塞不通,呼吸困难,还会引发睡眠障碍.
作者:侯周武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鲜品少棘蜈蚣的醇提物及水提物在体外抑菌和抗惊厥两方面的作用.方法 采用平板空穴扩散法,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白色念珠球菌、黑曲霉菌5种常见菌为供试菌,对蜈蚣醇提物及水提物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采用硝酸士的宁致痫模型,观察蜈蚣醇提物及水提物对小鼠抗惊率、死亡率及惊厥潜伏期的影响.结果 蜈蚣醇提物水提物对各供试菌均有抑制作用,醇提物抑菌效果明显强于水提物.蜈蚣水提物能够明显提高抗惊率,降低死亡率,延长小鼠惊厥潜伏期,潜伏期达到(372±146.9)s,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蜈蚣醇提物没有明显抗惊厥作用.结论 蜈蚣活性成分及作用效果与提取部位密切相关.
作者:周莉莉;黄迎春;任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泌尿生殖道感染白假丝酵母菌对黄连、黄芩、七叶一枝花和氟康唑注射液的敏感性,为临床有效控制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白假丝酵母菌芽管药敏试验法,测定黄连、黄芩、七叶一枝花的50%乙醇提取物和氟康唑注射液对从泌尿生殖道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52株白假丝酵母菌芽管的低抑制浓度.结果 黄连、黄芩、七叶一枝花的50%乙醇提取物和氟康唑注射液,在一定的浓度下对泌尿生殖道感染白假丝酵母菌芽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芽管的低浓度分别为1.25.5,2.5 mg/ml和0.125 mg/ml.结论 白假丝酵母菌芽管药敏试验法,可为I临床快速筛选敏感药物;黄连、黄芩、七叶一枝花的50%乙醇提取物和氟康唑注射液对白假丝酵母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作者:钟有添;黄真;王小丽;马廉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对产自攀枝花地区鱼腥草中挥发油进行提取,同时分析鉴定其化学组分,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方法 采用普通水蒸气蒸馏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鉴定挥发油化学组分,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测得鱼腥草挥发油含量为0.97%,鉴定出13种化学组分,占挥发性物质总含量的91.40%.结论 普通水蒸气蒸馏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中主要含有邻苯二甲酸二辛酯(23.49%)、4-甲基-1-(1-甲基乙基)-3-环己烯-1-醇(16.81%)、(E)-9-十八碳(烯)酸(10.00%)、β-蒎烯(8.64%).
作者:赵丽娟;张捷莉;李铁纯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中风是世界范围内人口死亡的第3位病因和成人残疾的首要原因,缺血性中风占所有类型中风的85%左右,我国中风的复发率为30%,占国际之首.中医药在中风的二级预防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常用活血化瘀类药物.
作者:谢雁鸣;宇文亚;王永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整理重庆地区中草药、民族药资源,明确重庆中草药和民族药的品种、资源分布、民族药使用状况.方法 资源调查,筛选标本,标本编号,数码拍照,编辑名录.结果 共收集中草药、民族药标本872种,其中真菌类3科3种、地衣类2科3种,苔藓类3科3种,蕨类23科92种、裸子植物5科14种、被子植物126科757种;其中有8种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结论 重庆地区有丰富的中草药、民族药资源.
作者:刘毅;万德光;钟国跃;秦松云;瞿显友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区带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测定珍菊降压片中芸香苷、绿原酸、木犀草素、盐酸可乐定和氢氯噻嗪的含量.方法 采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75μm×53 cm,有效柱长45 cm),以20 mmol/L硼砂-5 mmol/L磷酸二氢钠(pH 9.0)为运行缓冲液.检测波长210 nm,温度20℃.结果 芸香苷、绿原酸、木犀草素、盐酸可乐定和氢氯噻嗪分别在2.25~40.50,0.45~8.10,0.27~4.86,2.70~48.60,2.70~48.6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和重复性良好.结论 该法快速准确,适合于珍菊降压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高苏亚;李华;曹晓芹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活血通脉片对血淤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对热板小鼠痛闽值的影响,为临床试验提供依据.方法 成年Wistar大鼠60只及痛阈值不超过30s的雌性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活血通脉片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灌胃给药治疗,测定大鼠血液学指标和热板小鼠痛阈值.结果 活血通脉片高、中剂量组可明显改善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3个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热板小鼠的痛阈值,同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 活血通脉片具有活血镇痛的药效作用,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作者:毕红征;薛敬礼;杜春燕;王纯耀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蠲痹活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00例随机分为蠲痹活络汤治疗组及维生素B1、腺苷B12对照组,4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两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37%,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蠲痹活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李俊美;宁沛;刘银昌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筛选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蛇足石杉内生真菌菌株.方法 采用DTNB显色法,优化条件后筛选;对蛇足石杉的29株内生真菌菌株发酵液醇提物进行了酶抑制活性的初步筛选.结果 xg,g8,g5,xgc2,xy7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较高的抑制率,其IC50分别是285.62,293.53,434.17,668.82,856.21 μg/ml.结论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xg,g8,g5发酵醇提物能够较为显著地抑制乙酰胆碱酯酶,为寻找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的药用资源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承曦;陈钧;朱大元;郭尚彬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检测紫芝发酵菌体中三萜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枯草芽孢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杯碟法.结果 紫芝三萜组分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该三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小抑菌浓度为30 mg/ml;而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小抑菌浓度为60mg/ml.此外,该三萜的抑菌成分在40℃和60%下(处理2 h)较稳定,但在80℃和100℃温度下,热稳定性较差.结论 紫芝三萜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王晓玲;刘高强;周国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康复新是蠊科昆虫美洲大蠊的干燥虫体提取物中分离、精制而成的生物制剂,成分复杂,临床应用广泛,其抗辐射及体外诱导多种癌细胞凋亡作用引起研究者注意.文章系统论述了康复新的研究概况,包括康复新的刺型、药理作用及其机理、临床应用,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作者:焦春香;刘光明;周萍 刊期: 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