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蠲痹活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00例

李俊美;宁沛;刘银昌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治疗, 蠲痹活络汤
摘要:目的 观察蠲痹活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00例随机分为蠲痹活络汤治疗组及维生素B1、腺苷B12对照组,4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两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37%,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蠲痹活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教学改革探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针灸教学也取得了比较全面的发展,当代针灸的治疗也越来越被国内外的人们承认,并在教学中赋予了崭新的内容.

    作者:陈英;汤海荣;曹晶晶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炮制方法对小茴香精油提取率及其成分比例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炮制方法 对茴香精油提取率及其成分比例的影响.方法 以内蒙古小茴香为试材,利用蒸馏的方法 提取6种茴香炮制品精油,并进行GC-MS分析.结果 6种茴香炮制品的精油提取量为1.920~2.540 ml/100g,其中酒浸和酒炒含量较高,盐炒和盐浸次之,而炒品和生品较低.茴香精油的主要成分是反式-茴香脑和柠檬烯,其中,酒炒炮制品的反式-茴香脑含量较多,盐炒炮制品柠檬烯含量较高.结论 炮制方法 不但影响茴香精油的提取率,而且影响精油成分比例.

    作者:何金明;肖艳辉;邬静灵;王羽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筛选

    目的 筛选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蛇足石杉内生真菌菌株.方法 采用DTNB显色法,优化条件后筛选;对蛇足石杉的29株内生真菌菌株发酵液醇提物进行了酶抑制活性的初步筛选.结果 xg,g8,g5,xgc2,xy7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较高的抑制率,其IC50分别是285.62,293.53,434.17,668.82,856.21 μg/ml.结论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xg,g8,g5发酵醇提物能够较为显著地抑制乙酰胆碱酯酶,为寻找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的药用资源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承曦;陈钧;朱大元;郭尚彬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三七总皂苷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8大脑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8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在高倍显微镜下随机选取小鼠大脑顶叶皮层和海马周围白质连续五个视野,并计数五个视野APP免疫阳性细胞平均个数.结果 PNS能明显减少快速老化小鼠大脑APP阳性细胞数量.结论 PNS对SAMP8 APP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钟振国;吴登攀;王进声;张雯艳;吕良;屈泽强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抗纤灵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核因子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抗纤灵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核因子kB(NF-k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5/6肾切除法建立慢性肾衰大鼠模型,4周后按血肌酐水平将造模大鼠分为模型组和抗纤灵低、中、高剂量治疗组,8周后免疫组化法测定肾组织,NF-kB表达;RT-PCR法测肾组织TNF-α,IL-6mRNA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肾组织NF-kB及TNF-α,IL-6mRNA表达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3个剂量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 抗纤灵可通过降低模型大鼠肾组织NF-kB及TNF-α,IL-6mRNA表达延缓肾纤维化进展.

    作者:符强;何立群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重庆地区中草药与民族药资源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整理重庆地区中草药、民族药资源,明确重庆中草药和民族药的品种、资源分布、民族药使用状况.方法 资源调查,筛选标本,标本编号,数码拍照,编辑名录.结果 共收集中草药、民族药标本872种,其中真菌类3科3种、地衣类2科3种,苔藓类3科3种,蕨类23科92种、裸子植物5科14种、被子植物126科757种;其中有8种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结论 重庆地区有丰富的中草药、民族药资源.

    作者:刘毅;万德光;钟国跃;秦松云;瞿显友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金银花等中药水提取液溶液环境与陶瓷膜微滤过程稳定通量、阻力分布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0.2 μm ZrO2陶瓷膜微滤中药水提液过程中的膜污染机理.方法 以金银花、麦冬、当归水提液为研究对象,进行膜通量测定,根据Darcy-Poiseuille定律这一过滤模型确定过滤阻力分布情况,水提液的物理化学参数,高分子含量测定,水提液粒径分析.结果 ①膜阻力主要集中在表面沉积层,浓差极化层阻力起了次要作用,膜本身的阻力及膜孔内部污染阻力所占比例比较小;②通过高分子测定对膜污染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可知膜污染物中分子为淀粉、鞣质、果胶和蛋白质、果胶含量直接影响膜通量;③水提液粒径小于10 μm的颗粒影响通量的大小.结论 研究微滤过程中的膜污染机理对于采用减缓膜通量减少的措施及寻找有效的膜再生方法 有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王天瑶;潘永兰;郭立玮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气相色谱测定中成药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

    目的 建立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中成药中有机氟农药残留量的方法 .方法 凝胶渗透色谱采用的流动相为丙酮-环已烷(1:4),佳流速是5 ml/min,佳馏分收集时间是15~26 min.结果 低、中、高3个添加水平的回收率分别为85.5%~115.0%,84.3%~123.4%,86.7%~114.O%,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9.3%,检出限0.008~0.05μg/kg.结论 该方法 简便,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作者:夏品华;张明时;陈文生;伍庆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我国菲牛蛭的研究概况

    综述了我国菲牛蛭的地理分布、野生资源情况、生态习性和采收季节、化学成分、生物活性成分、药理学作用、分离纯化以及菲水蛭素基因的克隆和序列测定.认为菲牛蛭可作为一种新的药用资源加以研究.

    作者:黎渊弘;黎肇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肝炎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以行为来影响和改变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健康的方法和手段.

    作者:刘春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紫苏叶提取物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紫苏叶提取物(FPE)对由高脂高胆固醇引起家兔动脉粥样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高胆固醇饲喂法建立家免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分别测定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紫苏叶提取物低剂量组(0.17 g·kg-1)、中剂量组(0.5g·kg-1)、高剂量组(1.5 g·kg-1)血清中TC,TG,LDL-C,HDL-C,MDA含量及SOD的活性,大体染色计算脂肪斑块面积比(PA),组织切片观察主动脉内膜增生(IH).结果 FPE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清中TC,TG,LDL-C,MDA的含量(P<0.01),并能升高血清中HDL-C的含量(P<0.01)和SOD的活性(P<0.05),FPE干预组PA值下降明显,FPE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与高脂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意义[分别为(21.52±7.58)%,P<0.05;(15.82±3.64)%,P<0.01;(53.59±29.31)%].病理切片显示,各用药组主动脉IH程度均小于高脂模型组,其中高剂量用药组AS程度小.结论 紫苏叶提取物具有抗高脂饮食诱导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血脂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作者:陈眷华;谭健民;徐在品;陈超;霍欣;邓小燕;张迪;简秀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及TGF-β1在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的表达及胃复春的疗效观察

    目的 了解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TGF-β1在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织的表达水平,并观察胃复春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法在用药前后对46例胃镜病检证实为中重度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的组织标本进行iNOS,TGF-β1检测,胃复春口服6个月后复查.结果 iNOS,TGF-β1在用药后的黏膜组织上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5),且iNOS与TGF-β1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754,P<0.05),病理学检查表明: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明显减轻.结论 iNOS,TGF-β1在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胃复春对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者有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王绍华;李蜀豫;熊丽芬;颜文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光谱相关色谱法用于清肝注射液及茵陈药材中挥发性成分的相关分析

    目的 对清肝注射液和茵陈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测定,并分析注射液和药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清肝注射液及茵陈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并用光谱相关色谱法对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挥发性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结果 清肝注射液中分离出的23个主要物质,有21个来源于茵陈药材.茵陈药材中分离28个物质,定性25个.结论 GC-MS法与光谱相关色谱法结合可对具有挥发性成分的中药注射波及其对应药材的相关性进行快速比较分析.

    作者:高海燕;郭方遒;易伦朝;梁逸曾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鸭掌散不同煎液中甘草酸的含量及体外抗菌作用比较

    目的 考察用合煎(传统汤荆)、分煎(配方颗粒汤荆)方法 制备的鸭掌散汤剂中甘草酸含量的变化,并比较其体外抗菌作用.方法 ①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Diamonisl C18柱(250 mm×4.6 mm,5μm),甲醇-0.2 mol/L醋酸胺溶液-冰醋酸(67:33:1)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50 nm.分析鸭掌散合煎液和分煎液样品中甘草酸的含量变化.②采用稀释法体外测试鸭掌散不同煎液对常见菌种的低抑菌浓度(MIC)和低杀菌浓度(MBC).结果 ①鸭掌散分煎液中甘草酸的平均含量大于合煎液中甘草酸的平均含量.②鸭掌散分煎液对福氏痢疾杆菌有抑菌作用,而合煎液没有;合煎液时白色葡萄球菌、黄曲霉菌的抑菌作用大于分煎液.结论 与传统汤剂比较,鸭掌散配方颗粒汤剂中甘草酸的含量较高,抑菌谱较广.

    作者:叶世芸;冯华;武孔云;靳凤云;贺祝英;田维毅;梁光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缺血性中风的二级预防及中医药应用述评

    中风是世界范围内人口死亡的第3位病因和成人残疾的首要原因,缺血性中风占所有类型中风的85%左右,我国中风的复发率为30%,占国际之首.中医药在中风的二级预防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常用活血化瘀类药物.

    作者:谢雁鸣;宇文亚;王永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消渴证的辨证施护和康复原则

    消渴证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主要特征的病证,其病机多是由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而导致阴津亏损,燥热偏胜,阴阳失调.

    作者:刘细咏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新疆天然雪莲与其组织培养物中水溶性多糖的研究

    目的 对新疆天然雪莲及其组织培养物进行多糖提取分离纯化,为合理利用雪莲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雪莲经热水浸提,乙醇沉淀得粗多糖.粗多糖经Sevage法和酶法联合脱蛋白,得初步纯化的新疆天然雪莲多糖(XJXL1)和培养雪莲多糖(PYXL1).结果 纸层析和气相色谱分析表明XJXL1和PYXL1是由多种单糖组成的酸性杂多糖.XJXL1和PYXL1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效果,且对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结论 从多糖含量、清除自由基及抑菌活性实验可以证明新疆雪莲培养物是新疆天然雪莲的良好替代物,具有进一步开发生产的价值.

    作者:刘春兰;杜宁;邓义红;杨林;李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芩地颗粒剂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芩地颗粒剂成品检验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芩地颗粒剂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芩地颗粒剂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 用TLC方法 检查重复性良好;含量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黄芩苷含量不得小于2.0%;颗粒剂含水量用干燥失重法,含水量不得大于14%.结论 各项检验方法 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沈德凤;庞茂征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丹参脂溶性成分的湿式超微粉碎提取

    目的 研究超微粉碎技术与传统提取方法 时丹参脂溶性成分提取的影响.方法 以丹参酮ⅡA为指标,用高效液相法进行分析测定,考察不同提取方式对丹参酮ⅡA提取率的影响,并用正交实验法进一步优选提取条件.结果 丹参酮ⅡA超微粉碎提取的佳工艺为A3B2C2,即80%乙醇8倍量提取10 min.结论 提取时间及乙醇浓度对丹参酮ⅡA的提取率影响较大.

    作者:贺建东;付廷明;郭立玮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作为遗传标记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TS)作为一种遗传标记,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菌种分类与鉴定、中药材鉴定和品质评价、植物种质资源鉴定、动物种系发生、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病原诊断、系统发育研究等不同方面的研究.文章就近年来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的应用现状及前景进行综述.

    作者:吴群;姬可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