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苦菜总黄酮对小鼠脑缺血缺氧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卢新华;谷彬;罗金荣

关键词:苦菜总黄酮, 脑缺血, 脑缺氧, 保护作用
摘要:目的 研究苦菜总黄酮对小鼠脑缺血缺氧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断头、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等脑缺血缺氧模型,观察苦菜总黄酮对脑缺血缺氧小鼠存活时间、断头小鼠喘息时间及脑毛细血管通透的影响;TBA法、NBT法测定小鼠脑缺血缺氧后脑组织MDA含量和SOD活性.结果 苦菜总黄酮能显著延长小鼠存活时间、喘息时间,能显著降低缺血缺氧小鼠脑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能显著降低脑组织MDA含量,能显著提高脑组织SOD活性.结论 苦菜总黄酮对小鼠脑缺血缺氧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有关.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治疗选择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05~2006-05收治的112例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病例中西医非手术治疗的方法.结果 112例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疗效满意,值得推荐.

    作者:彭金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乌梅及其常见伪品的性状鉴别

    乌梅是一种常用中药,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肺虚久咳、久痢滑肠、虚热消渴、胆道蛔虫等症.目前,乌梅除了具有药用价值外,还能被加工成果脯和饮料.由于市场需求量大,乌梅成了中药紧缺品种,从而导致市场上冒充乌梅的伪品屡见不鲜.笔者从事多年药检工作发现,这些伪品主要是同科植物苦李子、桃、山杏、杏四种.由于乌梅正品与其伪品所含成分不同,如使用不当,不但影响疗效,而且危及生命.现区别如下.

    作者:王云龙;邵礼梅;姜雪敏;杨立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藏药十八味诃子利尿丸抗菌性研究

    目的 研究藏药十八味诃子利尿丸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用琼脂扩散法和微量稀释法研究其抑菌圈和小抑菌浓度(MIC).结果 十八味诃子利尿丸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表皮葡萄球菌、非耐药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孢杆菌、白色念珠菌的生长繁殖的活性,另外不同溶剂解药品抑菌性有一定差异.结论 十八味诃子利尿丸对临床分离的白色念珠球菌和耐药表皮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傅永红;李红玉;张春江;员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双灵油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双灵油中挥发性成分(薄荷脑、水杨酸甲酯、樟脑和桉油精)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制剂中薄荷脑、水杨酸甲酯、樟脑和按油精进行定性鉴别,并用外标法测定制剂中薄荷脑的含量.结果 薄荷脑、水杨酸甲酯、樟脑和按油精4种成分均达到良好分离,薄荷脑在测定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04%,RSD值为0.80%(n=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稳定、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蔡大可;李耿;胡军影;黄晓其;苏子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11种中药对小鼠淋巴细胞活性及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11种中药水提取物,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以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检测不同浓度的11种中药水提取物对正常、ConA及LPS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运用中性红法检测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结果 黄芩水提取物对正常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无明显影响,对ConA及LPS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16.54,19.00 μg/ml;蒺藜及罗布麻水提取物能够显著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结论 黄芩水提取物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蒺藜及罗布麻对巨噬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作者:绳娟;洪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小柴胡汤诱导内异症异位内膜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 探讨小柴胡汤对内异症大鼠异位内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内异症模型,采用透射电镜技术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小柴胡汤对异位内膜细胞形态结构和Fas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中、高剂量小柴胡汤(10,15 g·kg-1·d-1)治疗后,异位内膜有较多腺上皮细胞出现凋亡的特征,表现为细胞体积变小,核固缩,胞浆和核染色质凝集,密度增高,细胞间凋亡小体,同时间质细胞中可见一些坏死细胞;异位内膜Fas蛋白、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在位内膜.结论 小柴胡汤可通过上调Fas蛋白的表达,诱导异位内膜细胞的凋亡.

    作者:郑辉;左连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多囊卵巢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目的 对孕激素联合HCG PCO动物模型进行评估.方法 给24日龄雌性SD大鼠皮下埋植孕酮硅胶棒,2 d后再连续9 d皮下注射低剂量HCG,观察卵巢形态、血清激素含量及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卵泡闭锁情况.结果 模型组大鼠卵巢重量、体积增加,卵巢呈多囊性改变,卵泡颗粒细胞减少而膜细胞层增加,颗粒细胞凋亡及卵泡闭锁增加,血清中孕酮、睾酮明显增高,而雌二醇变化不明显.结论 此动物模型卵巢病理改变及血内分泌改变与PCOS病人相似,可以作为多囊卵巢研究的动物模型.

    作者:江胜芳;曹书芬;张昌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维药祖发奇尼的抗菌和解痉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人工种植维药祖发奇尼(神香草)精油和水提物抗菌作用及精油的解痉作用.方法 分别以低抑菌浓度法和滤纸片扩散法比较评价神香草精油和水提物抗菌作用,以卡巴胆碱(carbachol,CCh)和组胺(histamine,His)致气管平滑肌收缩,观察神香草精油的解痉作用.结果 神香草精油比水提物表现出更为显著的抗菌效果,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MIC分别为0.1,0.2,0.4 μg/ml.精油对由卡巴胆碱和组胺引起的离体鼠气管平滑肌的收缩表现出显著的舒张作用,IC50分别为9 μg/ml和0.3 μg/ml.结论 人工种植维药祖发奇尼在抗菌和解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药理活性,为维医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提示在开发抗呼吸道感染和哮喘药物方面,其精油具有潜在的价值.

    作者:DENG Yi;尹龙萍;邓毅;姚雷;赵爱华;贾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药为主综合治疗慢性原发性骨髓纤维化20例

    目的 探讨以中药为主综合治疗慢性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补肾活血中药和青黛四黄散外敷脾区为主,结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原发性骨髓纤维化20例,疗程至少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脾脏、血象、骨髓象等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好转6例,进步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结论 中药为主综合治疗慢性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代喜平;李达;吴顺杰;康颖;刘琨;梁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黄柏的药理研究进展

    归纳总结了黄柏的药理作用,认为其在降血糖作用、对肠管的影响、降血压作用、抗菌、抗炎、解热作用、抗癌作用、对免疫系统作用、抗溃疡作用、抗氧化作用、抗痛风作用、前列腺渗透作用、抗病毒作用等多方面具有良好的功效,有着良好的开发前景.

    作者:侯小涛;戴航;周江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愈伤灵胶囊中人参皂苷Rg1和Rb1的HPLC-ELSD法测定

    目的 建立愈伤灵胶囊中人参皂苷Rg1和Rb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ELSD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蒸发光散射(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为110 ℃,气体流量为3.02~3.05 SLPM.结果 人参皂苷Rg1在2.272~11.36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人参皂苷Rb1在2.232~11.16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两者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6%,98.6%;RSD分别为1.7%,2.3%.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愈伤灵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石钺;孙兰;曹阳;程星烨;郑顺亮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法测定慢支紫红丸中岩白菜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了慢支紫红丸中岩白菜素的高效液相法(HPLC)测定方法.方法 使用甲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岩白菜素,采用RP18 C18柱为固定相,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75 nm.结果 在 0.053 5~0.535 μg范围内,岩白菜素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RSD=2.15%,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专属性好,是制剂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冯冲;黄晓丹;秦春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加替沙星的血药浓度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加替沙星的血药浓度.方法 选用lichrosperC18(150 mm×4.6 mm,5 μm)为分析柱,0.01 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乙腈(18∶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92 nm,以盐酸环丙沙星为内标.结果 加替沙星线性范围为0.025~10.000 μg·ml-1,低检测浓度为0.025 μg·ml-1(S/N>3).样品平均回收率>90.0%,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10.0%.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捷可用于加替沙星的血药浓度测定.

    作者:潘龙华;李小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高乌甲素凝胶中高乌甲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用HPLC法测定高乌甲素凝胶中高乌甲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0.01 mol·L-1磷酸二氢钠(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2 nm.结果 高乌甲素在20~200 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30±1.56)%,RSD=1.55%(n=5).结论 该法简便,快捷,准确,可靠.

    作者:王英姿;任天池;孙秀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解毒祛疣丸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 介绍研究解毒祛疣丸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应用.方法 先将方中的药粉碎呈细粉,然后蜜水泛制成丸剂.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当归、僵蚕、穿山甲、红花的显微特征,用薄层色谱法对大青叶、板蓝根定性分析.结果 该制备工艺简单,质量可控,患者使用方便,疗效确切.结论 解毒祛疣丸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扁平疣的良药.

    作者:陈扬;吴宏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红茶菌调节小鼠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红茶菌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Balb/c小鼠30只,体重18~22 g,随机分为两组,用红茶菌液给小鼠灌胃30 d后处死,以MTT法测定NK细胞的杀伤活性;以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白色念珠菌的方法评价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以胸腺细胞增殖法和脾细胞增殖法分别测定IL-1和IL-2的生物活性.结果 红茶菌能显著提高NK细胞的杀伤活性;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明显增强;红茶菌灌胃组IL-1和IL-2活性分别为:0.549±0.024,0.405±0.018;对照组分别为:0.341±0.021,0.361±0.011,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IL-1,IL-2活性得到显著提高(P<0.01).结论 红茶菌能显著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

    作者:李波清;孟玮;王志强;于敏;孙旭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正交实验法优选清心沉香八味滴丸制备工艺

    目的 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清心沉香八味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基质种类、药物与基质配比、药液温度、冷却剂温度作为考察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用3个指标评定工艺的优劣.结果 佳制备工艺条件为:以PEG4000-PEG6000(2∶1)为基质,药物与基质配比为1∶2.5,药液温度为95 ℃,冷却剂温度为8~10 ℃.结论 优选得到的工艺简便易行,有良好的重现性和可操作性.

    作者:景舒;马志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大黄素的制备方法研究

    目的 寻找高效的大黄素制备方法.方法 先水解蒽醌苷,然后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后柱层析法.结果 经波谱法鉴定所得结晶为大黄素.结论 该方法是大黄中大黄素较好的制备方法.

    作者:巢蕾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金贝清肺颗粒体内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金贝清肺颗粒的体内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体内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实验观察金贝清颗粒的抗病毒作用.结果 金贝清肺颗粒能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在小鼠体内的增殖.结论 金贝清肺颗粒具有明显的体内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

    作者:徐霞;隋在云;隋丽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二阶导数光谱法测定银黄清口服液中总绿原酸含量

    目的 建立二阶导数光谱法测定银黄清口服液中总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用二阶导数光谱法直接测定银黄清口服液中总绿原酸含量,于357.9 nm波长处测定振幅D值.结果 绿原酸在4.67~23.35 μg·ml-1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D=0.749 5×10-4C-0.1×10-4(r=0.997 2);平均回收率97.88%,RSD=2.43%(n=5).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用于测定银黄清口服液中总绿原酸含量.

    作者:周波林;冯国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