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比较化橘红胎与化橘红皮的脂溶性成分

陈晓颖;郭晓玲;梁从庆

关键词:化橘红胎, 化橘红皮, 脂溶性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摘要:目的 比较化橘红胎和化橘红皮的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化橘红的皮和胎的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化橘红胎中挥发油的数量和相对含量比化橘红皮明显增多,尤其是柠檬烯.结论 挥发油含量较高可能就是化橘红胎疗效优于化橘红皮的原因.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复方苦参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

    目的 建立定量检测复方苦参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实验方法.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Ⅲ部)附录检测细菌内毒素的动态浊度法.结果 复方苦参注射液用细菌内毒素定量法检测无干扰因素影响,内毒素回收率在50%~200%范围内.结论 使用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复方苦参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是可行的,可用细菌内毒素方法代替兔热原检查法,同时又避免了限量法内毒素检测时的干扰.

    作者:刘源;孔玮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生物技术在保护和利用中药资源方面的应用与发展

    探讨了中药生物技术在保护和利用我国濒危中药材资源中的作用,并着重阐述了中药生物技术对传统中药的创新性应用和植物细胞工程在中药产业化中的发展.

    作者:吴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生黄合剂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血清IL-2及IL-10的影响

    目的 观察生黄合剂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血清IL-2及IL-10的影响.方法 对昆明种小鼠采用柯萨奇病毒(CVB3)腹腔注射染毒,制成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观察生黄合剂对模型鼠的一般情况、生存率及IL-2及IL-10的影响.结果 各治疗组小鼠的生存率明显高于病毒对照组,实验所试药物对CVB3感染鼠均有保护作用,生黄合剂1∶1,1∶2组对感染鼠的治疗作用要好于阳性药物组,尤其是1∶1液组的治疗作用佳;生黄合剂对模型鼠血清IL-2及IL-10有调节作用.结论 生黄合剂对实验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高玉峰;李素婷;段一娜;宋鸿儒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正交实验法优选清心沉香八味滴丸制备工艺

    目的 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清心沉香八味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基质种类、药物与基质配比、药液温度、冷却剂温度作为考察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用3个指标评定工艺的优劣.结果 佳制备工艺条件为:以PEG4000-PEG6000(2∶1)为基质,药物与基质配比为1∶2.5,药液温度为95 ℃,冷却剂温度为8~10 ℃.结论 优选得到的工艺简便易行,有良好的重现性和可操作性.

    作者:景舒;马志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藏药打箭菊总黄酮的提取研究

    目的 研究打箭菊总黄酮的佳提取条件.方法 以芦丁为指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打箭菊总黄酮的提取方法进行系统研究.结果 乙醇回流提取法好,且以50%乙醇按1∶50的料液比、在100 ℃回流提取3 h的方法提取,得到的打箭菊中的总黄酮含量高.结论 打箭菊中总黄酮的佳提取条件为B3C3A2D3.

    作者:张道英;张凌;许怀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正交设计研究石韦总黄酮和鞣质提取工艺

    目的 优化石韦总黄酮和鞣质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 以总黄酮和鞣质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设计试验筛选石韦总黄酮和鞣质的佳超声提取工艺.结果 总黄酮的佳提取条件为A1B3C2D2,即ψ(乙醇)=60%,m[ψ(乙醇)]∶m(石韦)=20∶1,提取时间60 min,共提取2次,测得石韦中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3.768%;鞣质的佳提取条件为A1B3C2D1,即ψ(乙醇)=10%,m[ψ(乙醇)]∶m(石韦)=20∶1,提取时间30 min,提取1次,测得石韦鞣质平均含量为6.266%.结论 通过正交设计实验优选得到的石韦总黄酮和鞣质的超声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作者:王自军;杨红兵;齐誉;边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降脂袋泡茶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 为降脂袋泡茶提供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 采用TLC法对大黄、金银花分别进行了色谱鉴别,采用HPLC测定了复方大黄中大黄素的含量.TLC鉴别方法专属性强.用HPLC法对含量大黄素进行了定量分析,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70∶30∶0.01),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大黄素在0.01~0.22 μg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1.19%,RSD为2.87%.结论 该质量标准可有效地控制降脂袋泡茶的质量.

    作者:沈洁;季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豆楮方对艾氏腹水癌腹水型小鼠的体内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豆楮方对艾氏腹水癌(EAC)腹水型小鼠的体内作用.方法 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模型阴性对照组(A)、5-Fu阳性对照组(B)、豆楮方高剂量组(C)、豆楮方中剂量组(D)、豆楮方低剂量组(E).小鼠腹腔接种EAC后连续8 d灌胃给药,1 次/d,观察并记录动物体重、一般情况及死亡时间.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豆楮方各剂量组荷瘤小鼠的一般情况较好且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结论 豆楮方具有抗EAC腹水的作用.

    作者:彭海燕;章永红;杨早;叶丽红;张晓春;任凤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热咳喘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热咳喘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磷酸(47∶53∶0.2)作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 nm.结果 平均回收率为99.88%,RSD=1.66%.结论 该检测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制剂中黄芩苷的测定.

    作者:徐献梅;赵海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肥胖的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肥胖是全球常见的流行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道,全球约有2.5亿的成年人患有肥胖症,另外至少5亿人属于超重,因此许多研究者致力于这一研究领域,应用中药预防肥胖和治疗肥胖的研究已得以重视,对近年来中药对肥胖的影响总结如下.

    作者:曹昌霞;任世存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泡桐花总黄酮抗哮喘豚鼠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探讨

    目的 通过豚鼠哮喘模型研究泡桐花总黄酮抗哮喘气道变应性炎症的作用.方法 以卵蛋白(OA)致敏豚鼠为动物模型,灌胃途径予以泡桐花总黄酮大、小剂量,观察各组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EOS)数和嗜酸性粒细胞特异性趋化因子(Eotaxin)的改变.结果 泡桐花总黄酮可显著延长致敏豚鼠的引喘潜伏期,不同程度地抑制BALF中的EOS和白细胞总数及气道上皮Eotaxin的过度表达.结论 泡桐花总黄酮对哮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中泡桐花总黄酮可能通过调控Eotaxin在气道黏膜上皮的过度表达,进而抑制Eos向哮喘气道的募集,消除气道炎症,成为其发挥抗过敏性哮喘的重要环节.

    作者:陈保红;李寅超;赵宜红;傅蔓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红树莓抗肿瘤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 研究红树莓成熟果汁和未成熟果实提物对小鼠移植瘤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按标准方法给小鼠接种S180肉瘤细胞,随机分组后分别灌胃不同剂量的红树莓成熟果汁(10,20和40 g/kg)和未成熟果实水提液(2.5,5和10 g/kg),10 d后观察瘤重、体重、胸腺和脾脏的变化.结果 不同剂量红树莓成熟果实果汁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率分别为41.8%,29.1%,36.4%,未成熟果实水提液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率分别为26.24%,39.1%,14.2%;红树莓各剂量组小鼠的胸腺和脾脏指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改变不明显.结论 红树莓对小鼠S180肉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小鼠免疫系统的毒副作用小.

    作者:张善玉;朴惠顺;姜艳玲;金在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大黄素的制备方法研究

    目的 寻找高效的大黄素制备方法.方法 先水解蒽醌苷,然后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后柱层析法.结果 经波谱法鉴定所得结晶为大黄素.结论 该方法是大黄中大黄素较好的制备方法.

    作者:巢蕾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愈伤灵胶囊中人参皂苷Rg1和Rb1的HPLC-ELSD法测定

    目的 建立愈伤灵胶囊中人参皂苷Rg1和Rb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ELSD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蒸发光散射(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为110 ℃,气体流量为3.02~3.05 SLPM.结果 人参皂苷Rg1在2.272~11.36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人参皂苷Rb1在2.232~11.16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两者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6%,98.6%;RSD分别为1.7%,2.3%.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愈伤灵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石钺;孙兰;曹阳;程星烨;郑顺亮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小儿肺炎合剂的质量控制

    目的 制定小儿肺炎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对小儿肺炎合剂中麻黄、黄芩进行定性鉴别,利用薄层扫描色谱法对制剂中的盐酸麻黄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麻黄、黄芩,含量限度盐酸麻黄素不少于0.150 mg/ml.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结果稳定,准确,可作为控制小儿肺炎合剂质量的方法.

    作者:谢文健;陈丽娟;陈燕芬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黄连中盐酸小檗碱提取工艺探究

    目的 考察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黄连中盐酸小檗碱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正交实验法确立试验体系,采用荧光分析法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结果 选择不同的提取条件盐酸小檗碱提取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优提取工艺是:50%乙醇溶液、8倍体积、85 ℃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

    作者:武佳;谭桂莲;杨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肿节风的实验室研究及制剂的临床应用

    肿节风为金粟兰科植物草珊瑚Sarcandra glaber(Thunb.)Nakai的干燥全草,其味苦、性辛平,有小毒,归心、肝经,主要功能为清热凉血,活血消斑,祛风通络,用于血热紫斑、紫癜、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其制剂肿节风注射液所含成分为琥珀酸、延胡索酸、黄酮苷、鞣质及挥发油等[1].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功能,临床用于治疗肺炎、扁桃腺炎、胃肠炎、口腔炎以及外伤感染等.近年来研究用于治疗肿瘤有一定效果,对胰腺癌、胃癌、直肠癌、肝癌、食道癌等有改善自觉症状、增进食欲、减少癌症并发症、减轻癌症性疼痛等作用.关于肿节风及制剂的报道不多,本文就其实验室研究结果和注射剂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以利于其被更广泛地应用.

    作者:刁继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淫羊藿多糖中单糖的组成

    目的 测定淫羊藿多糖(EPS)中单糖的组成及其摩尔比.方法 将淫羊藿多糖样品用1 mol/L硫酸溶液降解成单糖后,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通过简化衍生方法,优化分析条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250nm紫外检测和使用梯度洗脱,分离测定各单糖.结果 淫羊藿多糖由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6种单糖组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0.60∶0.74∶1.00∶0.29∶2.29∶1.43.结论 该改进后的衍生化方法以及优化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简单、快速、重现性好等特点,可用于淫羊藿多糖中单糖组成的测定.

    作者:饶金华;刘文英;江佳峪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孙思邈治疗消渴病理论特色探要

    从大医孙思邈的著作中赏析归纳其防治消渴病的理论特色,为中医防治消渴病提供理论及实践上的指导.

    作者:第五永长;许建秦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二阶导数光谱法测定银黄清口服液中总绿原酸含量

    目的 建立二阶导数光谱法测定银黄清口服液中总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用二阶导数光谱法直接测定银黄清口服液中总绿原酸含量,于357.9 nm波长处测定振幅D值.结果 绿原酸在4.67~23.35 μg·ml-1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D=0.749 5×10-4C-0.1×10-4(r=0.997 2);平均回收率97.88%,RSD=2.43%(n=5).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用于测定银黄清口服液中总绿原酸含量.

    作者:周波林;冯国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