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利军;史洪中;陈月华;尹健
对近年来有关马鞭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作一综述,为马鞭草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金伟军;张志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天冬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商品主要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的干燥块根,具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的作用.
作者:陆连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习惯性便秘,又称功能性便秘,是指排除器质性因素的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次数减少,间隔时间延长,或虽便意频而排出困难,或伴便后残留感或不适感,腹满坠胀,头晕乏力等.
作者:袁晓琳;马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京制牛黄解毒片对火热内盛证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试验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以牛黄解毒片为对照,共观察病人120例,其中治疗组90例,对照组30例.结果 京制牛黄解毒片治疗火热内盛证总有效率95.56%;牛黄解毒片治疗火热内盛证总有效率96.67%.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京制牛黄解毒片是治疗火热内盛证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陈德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考察消痹胶囊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通过对小鼠单次灌胃给药,观察消痹胶囊对小鼠的毒性反应.结果 消痹胶囊单次灌胃给药LD50=2.4 g·kg-1;消痹胶囊的毒性反应出现惊厥、抽搐而死亡的动物经解剖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 消痹胶囊在规定剂量下安全可靠.
作者:冯欣煜;姚志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神农33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 将6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口服达美康、二甲双胍、络汀新,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神农33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疗程为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24 h尿蛋白定量(Uprot),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β2微球蛋白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能明显减少Uprot,Scr,BUN,UAER,尿β2-MG;降低FPG,PG,HbA1c水平,两组比较(P<0.05或P<0.01);同时降低TG,TC两组比较(P<0.05).结论 神农33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优于西药组.
作者:孙元莹;张莹;李志军;王今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对藏药杞鹿温肾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潜在的毒副作用进行临床观察.方法 1.5年内分别用藏药杞鹿温肾胶囊和骨疏康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各30例,12个月为1个疗程,用药前及用药后12个月分别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心电图等,同时用QCT测第2~4腰椎的骨密度(BMD),并对患者的腰背酸痛、腰膝酸软等肾虚症状进行评估.结果 藏药杞鹿温肾胶囊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14%,骨疏康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7.86%.杞鹿温肾胶囊对心、肝、肾无毒副作用,对血常规及电解质无不良影响,且能改善心肌的血液循环.结论 藏药杞鹿温肾胶囊是一个耐受性良好、安全有效的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新药.
作者:李文华;涂忠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金银花为一种常用中药,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初开的花[1].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2].
作者:徐艳红;崔精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黄芪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MDA含量及SOD,GSH,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正常大鼠、糖尿病大鼠及用黄芪注射液治疗8周的糖尿病大鼠各8只,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Na+-k+-ATP酶活性.结果 黄芪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MDA含量,并能提高心肌组织SOD,GSH-PX及Na+-k+ATP酶活性.结论 黄芪对糖尿病大鼠心肌脂质过氧化反应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阮耀;岳兴如;李晓明;王珍珍;阮翘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优化野菊花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 在分析单因素的基础上,以总黄酮得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RSD)对其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 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56.6%,提取温度80℃,液固比为19.6,提取时间为3.2 h,提取1次,该工艺条件可使总黄酮得率达4.64%.结论 该工艺条件可为工业生产提供参考数据.响应面试验设计法可在连续范围内进行分析,优于现在普遍采用的只能分析离散条件的正交实验设计.
作者:王振忠;武文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刘老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在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间质性疾病等肺系疾病的中医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者:王昭杰;张蕴卓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成药所致药疹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3-02~2006-02本校附属医院收治的162例中成药所致药疹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中成药所致药疹呈逐年增多趋势,以注射剂引起药疹多(51.72%);常见的皮疹类型为荨麻疹型(50.57%);162例全部治愈,预后良好.药疹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原患疾病、药物过敏史,药物的种类、剂型、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结论 加强预防措施,合理应用中成药是减少中成药所致药疹的关键.
作者:梁建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中风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发生在中风后的一种包括很多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复杂情感障碍性疾病,是中风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作者:杜美茹;李炒颖;王康平;刘宏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慢性并发症,其成因复杂,变症多端.文章通过查阅国内古今文献,结合国内用药实践,对痰淤在糖尿病胃轻瘫中的作用机理、成因进行了探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
作者:曾娟;张荣华;魏春山;欧阳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与生脉注射液合用在肿瘤化疗中的作用.方法 黄芪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组)与单用化疗(对照组)比较,观察血常规、卡氏评分等指标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治疗2周期后,治疗组38.2%未出现明显白细胞下降,Ⅱ-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11.8%,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KPS评分改善率为26.5%,对照组为6.3%,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部分临床症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用中药制剂黄芪注射液合生脉注射液配合化疗,能减少骨髓抑制的发生,同时能改善患者的体力状况,减轻临床症状.
作者:陈旭兰;杨清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慢性鼻窦炎转归的影响.方法 2002-06~2005-06该科对伴有腺样体肥大的98例慢性鼻窦炎的儿童实施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术后继续药物治疗鼻窦炎.结果 术后1年随访,98例患者中,治愈79例,好转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9%.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治疗和转归起到良好的作用,适用于Ⅰ型,Ⅱ型1期,Ⅱ型2期鼻窦炎的儿童.
作者:修世国;叶辉;姜宪;崔春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黄芩茎叶总黄酮(SSTF)对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采用胰蛋白酶消化、分离大鼠肝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用H2O2和CCl4体外诱导肝细胞损伤,同时加以不同浓度的SSTF对肝细胞保护,检测培养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肝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MTT法测定肝细胞增殖活性.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SSTF明显抑制H2O2和CCl4引起的肝细胞培养液中ALT活性的升高,肝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还可明显恢复H2O2引起的肝细胞MDA含量的升高和GSH-px活性的降低明显.结论 SSTF对培养大鼠肝细胞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李素婷;杨鹤梅;周晓慧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对药品差错发生的来源、类型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降低药品差错的发生率,为急诊病人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陈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三参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丹参、人参、制首乌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了胶囊中丹参素钠的含量,采用Shim-pack VP-ODS C18柱(5μm,150 mm×4.6 mm);检测波长280 nm;流动相:0.5%冰醋酸-甲醇(94:6);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 此法线性范围0.110 9~1.663 5 μg,r=0.999 9;丹参素钠的平均回收率为98.82%(RSD=1.45%,n=5).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兰雁;陈文文;罗诚;黄勤挽;吴纯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产后尿潴留是指妇女生产时损伤膀胱及周围组织,引起组织充血,水肿和神经功能障碍及膀胱括约肌痉挛等,而致产后尿道堵塞,尿液积聚于膀胱内;为产后常见并发症之一.
作者:胡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