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杰;张蕴卓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健康的观念的变化、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单纯的中医或者西医很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而当今的中西医结合也仅停留在简单的两种医学体系的简单组合上.
作者:霍锦章;曹中兵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鹤虱风挥发油成分.方法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进行鉴定.结果 挥发油中含有70个化合物,鉴定出52个.结论 鹤虱风挥发油中萜烯类及其含氧衍生物占较大比例,主要有β-丁香烯、大根香叶烯-D、α-细辛脑、α-律草烯和δ-榄香烯等.
作者:陈青;张前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60例采用透脓散加味非经期保留灌肠、经期静脉滴注氨苄青霉素、甲硝唑液治疗慢性盆腔炎,并与西药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具有活血、化瘀、抗菌、消炎之功效.
作者:王岩;王晟;王万卿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头顶一颗株注射液对快速老化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血、肝、肾、海马、脑皮质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 采用氟哌啶醇造成实验大鼠获得性记忆缺失动物模型,用电跳台法观察对照组、模型组、头顶一颗株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行为学变化,测定各组大鼠血及肝、肾、海马、脑皮质等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头顶一颗株注射液各剂量组能维持实验大鼠学习记忆成绩,多种组织SOD,GSH-Px显著升高,高、中剂量组作用尤其明显(P<0.01).结论 头顶一颗株能够改善氟哌啶醇致快速老化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与增强抗氧化酶的表达有关.
作者:艾明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与复方丹参注射液(丹参+三七)比较,探讨复方褐毛甘西鼠尾(褐毛甘西鼠尾+三七)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在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替代丹参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离体Langendorff缺血再灌注模型,低灌15min复灌30min.实验后检测灌流液中MDA含量及LDH,CK,SOD,GSH-Px活性,实验过程全程记录冠脉流量、心率和心肌收缩力.结果 复方褐毛甘西鼠尾注射液能显著降低离体缺血再灌注后MDA,CK,LDH水平,升高SOD和GSH-Px,且作用强度相似于复方丹参;褐毛甘西鼠尾复方注射液能明显增加冠脉流量,增强再灌注期间的心肌收缩力;此两药均减慢缺血再灌注过程.结论 复方褐毛甘西鼠尾有较好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褐毛甘西鼠尾可在抗心肌再灌注损伤方面替代丹参.其机制可能与抗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作者:段为钢;李惠兰;张荣平;苏彦宏;郑春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考查不同条件下用渗漉法提取枳壳浸膏的质量.方法 用正交实验设计,以浸泡时间、渗漉速度、收集渗漉液体积和乙醇浓度为因素,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浸膏中柚皮苷含量为指标优化提取工艺.结果 枳壳的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浸泡24 h渗漉速度为5 ml·kg-1·min-1,收集8倍的渗漉液.结论 用渗漉法提取枳壳中柚皮苷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胡钢银;史馨霞;吴光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银黄注射液体内外抗流感病毒作用.方法 用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鼻腔滴入感染BALB/C小鼠复制动物模型,记录小鼠存活时间,测定肺指数;用FM1感染的MDCK细胞为实验系统,观察细胞病变程度,从而了解银黄注射液抗FM1的药效.结果 体外实验表明,先用药后感染病毒,银黄注射液0.11 mg·ml-1以上可抑制FM1对MDCK细胞的病理损伤,先感染FM1后用药,0.22 mg·ml-1以上可抑制FM1对MDCK细胞的病理损伤;动物实验表明,银黄注射液肌注,小剂量仅使肺指数值降低(P<0.05),大中剂量明显降低肺指数(P<0.01)及延长存活天数(P<0.05),静脉滴注小剂量仅使肺指数值降低(P<0.05),大中剂量明显降低肺指数、延长存活天数(P<0.01).结论 体外实验,银黄注射液阻断MDCK细胞感染FM1作用强于对已感染该病毒的MDCK细胞的保护作用;对FM1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静脉滴注比肌注效果好,作用与病毒唑相当.
作者:陈美娟;葛李;肖顺汉;顾立;刘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验证清肺合剂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的方法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 疾病疗效,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且非劣性检验显示试验组疾病疗效不劣于对照组(μ=4.5055,P<0.05);中医证候疗效,两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咳嗽、有痰等症状的改善情况,两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此外周围血白细胞计数改善,两组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清肺合剂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具有治疗作用,疗效不劣于急支糖浆.
作者:张华静;胡思源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健脾导滞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98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对照组36例,分别给子健脾导滞汤、匹维溴胺治疗4周,观察两组病例综合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32%,优于对照组77.78%(P<0.05).结论 健脾导滞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胡穗发;袁勇;胡志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抗衰老软胶囊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流动相为乙腈-水(17:83),检测波长320 nm.结果 范围为0.355~284 μ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7%,RSD=1.73%.结论 该方法比较简单可靠,可用于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宋子荣;刘贤良;黄样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介绍糖尿病足溃疡三级预防网的实验方法.方法 联合多学科的力量,将198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分别给予足溃疡发生前期、发生期、发生后期教育、治疗、护理干预并予以定期的检查和随访,观察足溃疡干预前后发生率.结果 自我护理知识和合理治疗与足溃疡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应尽早从缺血足开始干预.3组干预后血糖值均明显下降,以低危者为显著,无1例发生足溃疡,高危者足溃疡发生率明显高于低中危者,但干预后显著下降.结论 该方法重复性好,结果可靠,简便实用,注重糖尿病足溃疡早期教育、定期检查、合理治疗与护理各方面有机结合的重要性,可用于糖尿病足溃疡早期预防、控制.
作者:戴琼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骨碎补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Kunze)J.Sm的干燥根茎,具有补骨强肾、续伤止痛的功能,常用于治疗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等症,是临床上常用的一味中药,而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常发现有中华槲蕨、光叶槲蕨、崖姜、大叶骨碎补混充骨碎补供药用,给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带来了困难,现将骨碎补及其混淆品的鉴别特征介绍如下.
作者:徐方铭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通过叙述八会穴特殊整体治疗作用和八会穴的神经解剖,揭示其与神经系统的联系,针刺八会穴刺激脊髓的各个节段,通过各种传导束将刺激传达给脑的各个部位,包括了与睡眠相关的各种单胺类递质分布的区域,终调节了睡眠机制,可使失眠得到有效的治疗.
作者:刘改莲;赵仓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从临床实践总结赵晓琴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经验,有3个方面:1.辨证思想:赵师认为该病以精血不足为本,水不涵木为常见诱因,痰湿与血瘀为主要病理产物.病位本在肾,与心、肝、脾关系密切;2.临床分型:肾阴亏虚、肾阳虚弱、肝郁气滞、脾虚痰阻等四型;3.验案举隅:列举典型验案3例.
作者:张霖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对牡丹中丹皮酚含量的差异性、提取和检测方法的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牡丹的根皮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其中含有丹皮酚等多种有效成分.丹皮酚是起镇痛、消炎、抗菌等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随着中药现代化的进展,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含量测定已成为新的热点课题.
作者:龚明贵;张巧明;秦翠丽;原小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综述了具有药用价值的2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种类、引起病害症状、功效等以及主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植物病原真菌类药资源是重要的天然药物库,亟待开发.
作者:陈利军;史洪中;陈月华;尹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脑血舒通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电凝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性脑缺血(MCAO),观察脑血舒通对大鼠行为、大脑皮质内脑梗塞区神经细胞数量、尼氏小体含量、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采用结扎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形成急性脑缺血模型,并进行了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观察小鼠存活时间.结果 脑血舒通33.33,16.67,8.33 mg/kg改善MCA0大鼠行为障碍,可显著增加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大脑皮质内脑梗塞区周围神经细胞数量、神经细胞内尼氏小体含量,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具有显著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脑血舒通50,33.33,16.67 mg/kg能明显延长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小鼠存活时间和小鼠常压下的耐缺氧时间.结论 脑血舒通对实验性脑缺血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张涓;刘邦民;王勇;钱海兵;周春阳;黄国钧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对马兜铃属植物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研究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马兜铃属植物主要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镇痛、抗生育以及对心血管等的药理作用,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该属植物中某些品种有较强的肾毒性及致突变性和致癌性.因此,应用时要引起高度注意.
作者:陈孟兰;朱正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本草纲目>吸收了佛教历史梵语文化,有明确梵文香药释名的记载.考证<本草纲目>释名与敦煌出土梵药三十二品;有前后渊源的历史见证,广泛流传于敦煌民间,渗透于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梵语香药的合理应用,体现了中医药的特色,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刘云;刘邦强;陈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厚朴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快速提取及测定.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用ASE300快速溶剂萃取机进行提取方法的研究,用HPLC法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含量测定,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85:15:0.2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94 nm,柱温为23 ℃.结果 研究表明,用60%的乙醇,71 ℃的提取温度在快速萃取系统提取3次(10min/次),厚朴中的厚朴酚、和厚朴酚以及总酚的提取率分别为94.59%,85.45%和88.81%;RP-HPLC方法较好,结果理想.结论 该研究得到了很好的快速提取及测定厚朴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方法.
作者:刘晓鹏;姜宁;向东山;周大寨;张驰;吴永尧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