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青;张前军
目的 探讨中成药所致药疹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3-02~2006-02本校附属医院收治的162例中成药所致药疹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中成药所致药疹呈逐年增多趋势,以注射剂引起药疹多(51.72%);常见的皮疹类型为荨麻疹型(50.57%);162例全部治愈,预后良好.药疹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原患疾病、药物过敏史,药物的种类、剂型、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结论 加强预防措施,合理应用中成药是减少中成药所致药疹的关键.
作者:梁建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为获得高质量的何首乌总基因组DNA.方法 采用CTAB法提取,对其提取方法进行改进.结果 用改进的方法提取的样品DNA的OD260/OD280值在1.630~1.955之间,琼脂糖凝胶上主带清晰、降解较少,能完全被限制性内切酶EcoR Ⅰ和Mse Ⅰ完全酶切,得到合适的AFLP指纹样式.结论 改良的CTAB法提示提取何首乌DNA的理想方法,适合AFLP-PCR反应和其他分子生物学应用.
作者:严萍;赵树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与复方丹参注射液(丹参+三七)比较,探讨复方褐毛甘西鼠尾(褐毛甘西鼠尾+三七)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在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替代丹参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离体Langendorff缺血再灌注模型,低灌15min复灌30min.实验后检测灌流液中MDA含量及LDH,CK,SOD,GSH-Px活性,实验过程全程记录冠脉流量、心率和心肌收缩力.结果 复方褐毛甘西鼠尾注射液能显著降低离体缺血再灌注后MDA,CK,LDH水平,升高SOD和GSH-Px,且作用强度相似于复方丹参;褐毛甘西鼠尾复方注射液能明显增加冠脉流量,增强再灌注期间的心肌收缩力;此两药均减慢缺血再灌注过程.结论 复方褐毛甘西鼠尾有较好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褐毛甘西鼠尾可在抗心肌再灌注损伤方面替代丹参.其机制可能与抗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作者:段为钢;李惠兰;张荣平;苏彦宏;郑春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天冬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商品主要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的干燥块根,具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的作用.
作者:陆连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优选银黄片中金银花水提液的佳醇沉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以绿原酸转移率和醇沉液中绿原酸的纯度为考察指标.对影响金银花醇沉工艺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 实验设计3因素中,醇沉时乙醇浓度与两次醇沉时药液的相对密度对实验有显著影响.结论 金银花水提液的佳醇沉工艺为:药液第1次浓缩至密度1.2,醇沉浓度65%;第2次浓缩至密度1.1,醇沉浓度75%.
作者:张纪兵;左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用HPLC法测定龙血竭胶囊中龙血素B的含量,简化前处理,并对市售不同品牌的龙血竭胶囊中龙血素B的含量进行比较.方法 选用色谱柱Eclipse XDB-C18(5 μm,4.6 mm ×150 mm,Agilent),乙腈-0.4%磷酸溶液(35:65)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75 nm.结果 龙血素B在6.2~31.5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9,n=5),龙血素B的加样回收率99.66%(RSD=1.48%).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便于日常生产时制剂的含量控制,且市售中不同品牌的龙血竭胶囊中龙血素B的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不低于0.6 mg/粒).
作者:张敏;高秀丽;蒋蒨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与生脉注射液合用在肿瘤化疗中的作用.方法 黄芪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组)与单用化疗(对照组)比较,观察血常规、卡氏评分等指标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治疗2周期后,治疗组38.2%未出现明显白细胞下降,Ⅱ-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11.8%,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KPS评分改善率为26.5%,对照组为6.3%,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部分临床症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用中药制剂黄芪注射液合生脉注射液配合化疗,能减少骨髓抑制的发生,同时能改善患者的体力状况,减轻临床症状.
作者:陈旭兰;杨清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安神饮和益聪浆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焦虑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失眠症诊断的病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药组服安神饮合益聪浆,西药组服舒乐安定、谷维素、维生素B1,采用PSQI,SAS,SDS量表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评定1次,治疗前后行血流变学检查,两组均4周统计疗效,停药后3个月统计复发率.结果 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两组PSQI,SAS,SDS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PSQI,SAS,SDS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血流变学检查: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值、全血黏度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总有效率91.1%,西药组总有效率83.9%(P<0.05);中药组复发率为20.7%,西药组复发率为43.6%(P<0.005).结论 安神饮合益聪浆治疗失眠症,对睡眠质量、焦虑抑郁状态优于西药组.
作者:王志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考察炮制时间对何首乌中有效成分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简称二苯乙烯苷)和蒽醌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方法 何首乌分别采用黑豆汁拌蒸0,2,4,6,8,10 h.HPLC测定炮制饮片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醋酸镁比色法分别测定炮制饮片中游离蒽醌和总蒽醌的含量.结果 用黑豆汁拌蒸的何首乌饮片10 h内二苯乙烯苷含量随炮制时间先逐渐上升而后下降,以6 h为峰;游离蒽醌含量逐渐升高,总蒽醌含量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 应规范何首乌饮片的炮制时间.
作者:任丽建;金勇;尹寿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系颅内动脉壁的异常膨出,由于瘤体较小,在其破裂出血前很少被发现,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首要病因.
作者:刘延慧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中风是一种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临床常见病.中风不仅导致患者生理残疾,而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其中中风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为多见,发生率在40%~50%之间[1].
作者:俞海虹;罗艳琼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有毒中药评价标准,中药有毒部位、有毒成分及其含量与作用机理,有毒中药临床用量等,是中药毒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已开展的研究中,实验类型主要集中在急性、亚急性及长期毒性实验上,指标选择主要集中在组织形态学指标和生化指标方面,在中药毒性作用机理及利用中药自身特色减毒抑毒方面已有一些探索.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中药毒性研究必须将现代科学技术、药理学知识、毒理学知识,与传统中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重点放在中药的多种毒性成分及其毒性作用机理上.
作者:卢训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医药业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历来受到国家高度重视.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以药物仿制为主的制药业受到了限制,目前制药业的发展方向正从以仿制为主的格局向以创新为主的运作结构进行转变.
作者:张明雪;常艳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三参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丹参、人参、制首乌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了胶囊中丹参素钠的含量,采用Shim-pack VP-ODS C18柱(5μm,150 mm×4.6 mm);检测波长280 nm;流动相:0.5%冰醋酸-甲醇(94:6);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 此法线性范围0.110 9~1.663 5 μg,r=0.999 9;丹参素钠的平均回收率为98.82%(RSD=1.45%,n=5).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兰雁;陈文文;罗诚;黄勤挽;吴纯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验证清肺合剂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的方法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 疾病疗效,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且非劣性检验显示试验组疾病疗效不劣于对照组(μ=4.5055,P<0.05);中医证候疗效,两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咳嗽、有痰等症状的改善情况,两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此外周围血白细胞计数改善,两组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清肺合剂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具有治疗作用,疗效不劣于急支糖浆.
作者:张华静;胡思源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优选淡水贝类多糖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水提法,以多糖含量为指标,利用正交实验法对提取过程中的醇沉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比及浸提时间4个因素进行优选研究.结果 佳提取条件为:加无水乙醇至醇沉浓度为75%,浸提温度60℃,浸提比1:2,浸提时间6 h.结论 优化的淡水贝类水提醇沉工艺简便,合理,可行.
作者:刘小燕;李朝品;湛孝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美味猕猴桃根提取物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CCl4和D-半乳糖胺作为化学毒物制成急性肝损伤模型,采用赖氏法测定各组动物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并测定肝匀浆MDA含量.结果 CCl4肝损伤模型组和D-半乳糖胺肝损伤模型组小鼠的血清ALT和AST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MD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表明CCl4和D-半乳糖胺均造模成功.CCl4造模实验中美味猕猴桃根提取物高剂量组较模型组血清ALT和AST活性明显降低(P<0.01),肝脏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而在D-乳糖胺造模实验中美味猕猴桃根提取物中剂量组较模型组血清AST明显降低(P<0.01),肝脏MDA含量降低(P<0.05),低剂量组较模型组ALT、AST活性和MDA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美味猕猴桃根提取物对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丽;钟振国;梁洁;甄汉深;王乃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脂清胶囊(虎杖,山楂,当归等)的质量标准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山楂、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虎杖中大黄素进行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条件:Agilent1100,ODSC18柱,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0:20).结果 山楂、当归的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具有专属性;大黄素在0.306~0.816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22%,RSD为2.4%.结论 该方法能准确可靠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能有效地控制脂清颗粒的质量.
作者:王宇红;周新蓓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正交试实验法研究冬凌草的渗漉提取工艺.方法 以冬凌草甲素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选择浸泡时间、渗漉流速、收集量3个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进行实验.结果 优选出渗漉提取的佳工艺为A2B1C3,即用95%乙醇浸泡12 h后,以每公斤药材每分钟3 ml流速渗漉,收集10倍量渗漉液.结论 采用该法提取具有提取快速、节省溶剂,有效成分提取率高等优点.
作者:俞莉;殷明文;吕洁丽;贾安;袁珂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银黄注射液体内外抗流感病毒作用.方法 用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鼻腔滴入感染BALB/C小鼠复制动物模型,记录小鼠存活时间,测定肺指数;用FM1感染的MDCK细胞为实验系统,观察细胞病变程度,从而了解银黄注射液抗FM1的药效.结果 体外实验表明,先用药后感染病毒,银黄注射液0.11 mg·ml-1以上可抑制FM1对MDCK细胞的病理损伤,先感染FM1后用药,0.22 mg·ml-1以上可抑制FM1对MDCK细胞的病理损伤;动物实验表明,银黄注射液肌注,小剂量仅使肺指数值降低(P<0.05),大中剂量明显降低肺指数(P<0.01)及延长存活天数(P<0.05),静脉滴注小剂量仅使肺指数值降低(P<0.05),大中剂量明显降低肺指数、延长存活天数(P<0.01).结论 体外实验,银黄注射液阻断MDCK细胞感染FM1作用强于对已感染该病毒的MDCK细胞的保护作用;对FM1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静脉滴注比肌注效果好,作用与病毒唑相当.
作者:陈美娟;葛李;肖顺汉;顾立;刘剑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