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8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俞海虹;罗艳琼

关键词:中风, 抑郁症, 护理
摘要:中风是一种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临床常见病.中风不仅导致患者生理残疾,而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其中中风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为多见,发生率在40%~50%之间[1].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正交实验法优选白芍中芍药苷的醇提工艺

    目的 建立白芍中芍药苷的佳醇提工艺.方法 以芍药苷为考察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并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条件.结果 用80%乙醇回流提取芍药苷两次,第1次用8倍量乙醇,第2次用6倍量乙醇,1 h/次.结论 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对白芍中芍药苷的提取率有较大影响.

    作者:侯继秋;尹寿玉;柳明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从痰淤入手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机理探讨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慢性并发症,其成因复杂,变症多端.文章通过查阅国内古今文献,结合国内用药实践,对痰淤在糖尿病胃轻瘫中的作用机理、成因进行了探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

    作者:曾娟;张荣华;魏春山;欧阳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桔梗饮片炮制工艺及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对桔梗饮片炮制工艺及质量评价方法提出设想和建议,以期为桔梗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金在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试论中西药学结合的研发模式

    医药业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历来受到国家高度重视.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以药物仿制为主的制药业受到了限制,目前制药业的发展方向正从以仿制为主的格局向以创新为主的运作结构进行转变.

    作者:张明雪;常艳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藏药杞鹿温肾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藏药杞鹿温肾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潜在的毒副作用进行临床观察.方法 1.5年内分别用藏药杞鹿温肾胶囊和骨疏康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各30例,12个月为1个疗程,用药前及用药后12个月分别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心电图等,同时用QCT测第2~4腰椎的骨密度(BMD),并对患者的腰背酸痛、腰膝酸软等肾虚症状进行评估.结果 藏药杞鹿温肾胶囊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14%,骨疏康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7.86%.杞鹿温肾胶囊对心、肝、肾无毒副作用,对血常规及电解质无不良影响,且能改善心肌的血液循环.结论 藏药杞鹿温肾胶囊是一个耐受性良好、安全有效的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新药.

    作者:李文华;涂忠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药毒性研究思路概略

    有毒中药评价标准,中药有毒部位、有毒成分及其含量与作用机理,有毒中药临床用量等,是中药毒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已开展的研究中,实验类型主要集中在急性、亚急性及长期毒性实验上,指标选择主要集中在组织形态学指标和生化指标方面,在中药毒性作用机理及利用中药自身特色减毒抑毒方面已有一些探索.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中药毒性研究必须将现代科学技术、药理学知识、毒理学知识,与传统中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重点放在中药的多种毒性成分及其毒性作用机理上.

    作者:卢训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代谢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探讨代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年老肾虚是主要病因,痰淤交阻是病机的关键,痰浊和血瘀同为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障碍,从而导致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

    作者:谢维宁;杨钦河;纪桂元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沙参体外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 对沙参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用水50%乙醇浸提有机溶剂萃取,以纸片法进行活性测定.结果 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低抑菌浓度为5 mg/ml,50%乙醇提取效果优于水,醋酸乙酯萃取液抑菌效果明显.结论 沙参提取物是一种有效的抑菌药物.

    作者:胡定慧;丁建刚;阮期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乌药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 考察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乌药有效成分的佳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乌药醚内酯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解析压力及解析温度4个因素的影响.结果 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0 mPa,萃取温度35℃;解析压力8 mPa,解析温度55℃;萃取时间4 h;CO2流量为20 L/h.结论 超临界C02流体萃取技术用于乌药有效成分提取,方法简单,适用于工业生产.

    作者:梁汉明;郭晓玲;冯毅凡;孟青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参芪健胃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 测定参芪健胃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含量,色谱柱:Kromasil 100-5C18柱(4.6 mm×250 mm).流动相:甲醇-水(38:62),检测波长:230 nm,流速:0.7 ml/min,柱温:30℃.结果 该条件下芍药苷与其它组分分离良好,芍药苷在0~50 μ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7.90%,RSD=1.186%.3批供试品含芍药苷分别为0.024 2%,0.027 4%,0.021 7%,平均为0.024 4%.结论 HPLC法可用于参芪健胃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余树珍;张红梅;陆春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黄芩茎叶总黄酮(SSTF)对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采用胰蛋白酶消化、分离大鼠肝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用H2O2和CCl4体外诱导肝细胞损伤,同时加以不同浓度的SSTF对肝细胞保护,检测培养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肝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MTT法测定肝细胞增殖活性.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SSTF明显抑制H2O2和CCl4引起的肝细胞培养液中ALT活性的升高,肝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还可明显恢复H2O2引起的肝细胞MDA含量的升高和GSH-px活性的降低明显.结论 SSTF对培养大鼠肝细胞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李素婷;杨鹤梅;周晓慧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传统中药川芎的开发利用

    川芎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神农本草经>中收载芎(卄穷),列为上品.其原植物自古以来就有数种,产地不同植物名异,因此芎(卄穷)一名常冠以地名,以示区别,古今用药以产于四川的川芎为正品.

    作者:侯嘉;马逾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辨证运用针灸加耳穴治疗失眠证133例

    目的 观察针灸加耳穴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133例,采用针刺加耳穴治疗(体针取穴:百会、神庭、本神、四神聪、神门、安眠;耳针取穴:神门、交感、皮质下,神经衰弱点).对照组48例,采用单纯安眠药(舒乐安定片)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辨证运用针灸加耳穴治疗失眠疗效较理想.

    作者:李晓杰;毕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罗布麻叶总黄酮的测定方法探讨

    目的 建立罗布麻叶Apocynum venetum L.总黄酮含量测定的适用方法.方法 以金丝桃苷作为对照品采用不同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罗布麻叶中总黄酮含量.结果 以金丝桃苷为对照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结果高(4.21%),以金丝桃苷为对照品三氯化铝显色法测定的结果次之(3.81%),而以金丝桃苷作为对照品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络合比色法测定的结果低(3.31%).结论 以金丝桃苷为对照品,在酸性(加入醋酸-醋酸钠缓冲液)条件下加入三氯化铝显色法后的测定方法为罗布麻叶总黄酮含量测定的适用方法.

    作者:刘东平;周亚球;王先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脑血舒通对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脑血舒通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电凝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性脑缺血(MCAO),观察脑血舒通对大鼠行为、大脑皮质内脑梗塞区神经细胞数量、尼氏小体含量、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采用结扎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形成急性脑缺血模型,并进行了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观察小鼠存活时间.结果 脑血舒通33.33,16.67,8.33 mg/kg改善MCA0大鼠行为障碍,可显著增加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大脑皮质内脑梗塞区周围神经细胞数量、神经细胞内尼氏小体含量,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具有显著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脑血舒通50,33.33,16.67 mg/kg能明显延长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小鼠存活时间和小鼠常压下的耐缺氧时间.结论 脑血舒通对实验性脑缺血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张涓;刘邦民;王勇;钱海兵;周春阳;黄国钧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马兜铃属植物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对马兜铃属植物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研究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马兜铃属植物主要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镇痛、抗生育以及对心血管等的药理作用,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该属植物中某些品种有较强的肾毒性及致突变性和致癌性.因此,应用时要引起高度注意.

    作者:陈孟兰;朱正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天冬及其混伪品羊齿天门冬的比较鉴别

    天冬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商品主要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的干燥块根,具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的作用.

    作者:陆连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健肾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的研究

    目的 制备健肾颗粒,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黄芪、熟地、补骨脂和菟丝子4味药.结果 黄芪、熟地、补骨脂、菟丝子薄层色谱斑点清晰.结论 健肾颗粒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作者:邢建华;翟红莉;罗朝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药何首乌总基因组DNA的提取

    目的 为获得高质量的何首乌总基因组DNA.方法 采用CTAB法提取,对其提取方法进行改进.结果 用改进的方法提取的样品DNA的OD260/OD280值在1.630~1.955之间,琼脂糖凝胶上主带清晰、降解较少,能完全被限制性内切酶EcoR Ⅰ和Mse Ⅰ完全酶切,得到合适的AFLP指纹样式.结论 改良的CTAB法提示提取何首乌DNA的理想方法,适合AFLP-PCR反应和其他分子生物学应用.

    作者:严萍;赵树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论实施高级讲师分级管理

    由于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未设置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致使师资队伍建设受到影响.以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标准为参照系,将高级讲师分为四级,并享受不同数额的特殊津贴和课时补贴,实行动态管理.此办法易于操作,切实可行,激励效果显著.

    作者:潘登善;钟会亮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