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然;韩艳梅;戎瑞雪;赵盛;王蓓
探讨了中医对急黄本质的认识,总结了急黄的治法治则,中医用药规律,归纳了富有特色的中医多途径给药方式,并提出以中医辨证理论为基础,合理运用中药,同时采取多途径给药方式是目前提高中医治疗急黄临床疗效切实有效的方法 .
作者:霍获;杨运高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银翘解毒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Kromasil C1s柱(4.6 mm×20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3%甲酸水(18∶82),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326 nm.结果 绿原酸进样量0.1~0.6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01%,RSD为1.67%(n=5).结论 HPLC法测定绿原酸含量简便易行、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刘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黄褐斑与祖国医学文献记载的面尘、黧黑斑相似,俗称肝斑、妊娠斑、蝴蝶斑.是一种发生于面部局限性淡褐色、褐色或黑褐色皮肤色素改变.本病较难治愈,国内外尚未有见效快、疗程短的满意治疗方法.笔者在临诊时运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黄褐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汇报如下.
作者:袁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等各科临床实践中,都能看到医生们在下医嘱和日常治疗时,用中药配以同类西药,或西药配以同类中药(中成药),联合应用,大大地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疗程,显示了极大的优势;有时,术后或者体弱病人在抗炎同时配以滋补、调理类中药,大凡迅速地促进了病人体质的恢复.为了更科学合理地联用中西药,故对各种组方、中西新药的成分、功效及作用机制必须首先弄清楚,而且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和分析.
作者:万多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综述了雄黄的化学成分、炮制工艺、药代动力学、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毒副反应,并对雄黄的制剂工艺进行了展望.
作者:刘嵘;濮德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2002-02~2003-03,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48例,并与单纯西药保守治疗45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洪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由于毒性反应的存在,限制了白血病治疗中化疗药物剂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更好治疗效果的取得.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黄芪可以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作用,使化疗药物剂量提高.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朱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首先对美洲凌霄的植物学特征进行了描述,然后重点对繁殖方式和栽培管理要点进行了总结,后对其在园林、医药等方面的应用方式和价值进行了探讨,旨在对美洲凌霄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丁平;田友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半夏、水半夏及其炮制品中麻黄碱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DiamensilC18(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08%三乙胺水溶液(18∶82),醋酸调pH值为5.8,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10 nm.结果 麻黄碱在0.8~2.4 μg内线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97.22%,RSD为1.72%.结论 半夏、水半夏中麻黄碱的含量存在差异,可为评价半夏、水半夏的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许卫锋;张保国;李勉;刘广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护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由于自我防护不全面,工作环境陌生,护理技术操作不熟练,容易造成手部及其它部位受伤,而受伤后处理不够及时有效,造成感染的危险性很高.本文作者对正在实习的118名护生进行调查,以期了解护生的自我防护知识掌握情况,临床实习中受伤的原因,部位及处理方式等等,对以上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护校教育和临床带教中应该如何加强护生的自我乙防护知识教育,将伤害降到低.
作者:李宝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甘草中甘草总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 .方法 用香草醛-高氯酸试剂,在589 nm处有大吸收,并对比色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 该法精密度高,1 h内稳定,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3%.结论 此法简便、准确、稳定性、重复性好,可用于甘草总皂苷的测定.
作者:兰霞;王洪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凉润通络法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 9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凉润通络汤水煎温服,1剂/d,2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30例,给予丹参注射液16 ml,加入生理盐水200 ml静脉滴注,1次/d,20 d为1个疗程.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1995年制定的标准,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67%,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凉润通络法可明显改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多项指标,远期疗效好,无毒副作用,但对下肢神经病变改善不明显.
作者:赵梅萍;武会平;阚建辉;贾金铭;王根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为充分利用龙眼核植物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探讨龙眼核中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方法 .方法 采用乙醇提取法从龙眼核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 测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C=1.634mg/ml,回收率为99.65%,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结论 该方法 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污染,是提取龙眼核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
作者:黄锁义;唐玉莲;黎海妮;韦柳斌;李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多穗柯甜茶是一种具有很长食用历史的民间非糖甜味饮品,中医药认为其对多种心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研究表明,多穗柯甜茶含有较高的黄酮类和多酚物质,其甜味和药理保健功能与其所含的黄酮类物质有关.本文系统地综述了多穗柯甜茶在化学成分研究,加工提取技术研究和药理保健功能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多穗柯甜茶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杨勇;彭炳华;马庭升;邓伟峰;杨志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用密封控温技术制备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佳工艺.方法 以挥发油包合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佳工艺条件.结果 佳的工艺条件为薄荷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为1∶9,包合时间2 h,包合温度110℃.结论 此方法 可以用于制备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
作者:肖若蕾;秦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必可酮吸入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 支气管哮喘病人38例,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18例.对照组口服小剂量控释茶碱,按需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吸入必可酮400~800 μg/d.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分别检查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两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期间均不全身应用激素.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肺功能有显著增加,对照组肺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 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疗效可靠,副作用少.
作者:杨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CHF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常规给予强心、利尿、扩管治疗,治疗组50例,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中药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超声心动图比较,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EF)、心搏量(SV)和心输出量(C0)明显改善,提高早期快速充盈峰值并减少心房收缩充盈值,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心功能.结论 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症状,改善左室舒缩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减少死亡率.
作者:王昕;董慧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痰热清注射液是由上海凯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具有独家知识产权的国家中药二类新药,由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等科学组方,严格按照中药指纹图谱生产而成,具有抗病毒、抑菌、抗炎、解热、祛痰镇咳等作用,自上市以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多种疾病.现就其临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于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炙甘草和炙甘草汤中甘草次酸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YWG-C18(250 mm×4.6 mm,10μm),以乙腈~5%醋酸水(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 nm,流速为1.0 ml·min-1.结果 甘草次酸对照品浓度在9.375~300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A=31.545C-82.030(n=6,r=0.999 1),炙甘草加样回收率为99.81%;炙甘草汤为100.28%.结论 HPLC法准确可靠,可为控制炙甘草和炙甘草汤质量提供检测依据.
作者:张淑萍;田嘉铭;白雪梅;李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化疗是恶性肿瘤三大治疗方法之一,但在大量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产生了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毒副反应,不仅影响化疗的进一步进行,而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生存期.2005-03~2006-02,笔者采用养血饮口服液治疗化疗后白细胞、血小板减少32例,并设西药治疗对照组32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发现养血饮口服液能有效改善患者化疗后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天池;文海英;秦志丰;刘龙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