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达理;许芝银
目的 研究荠菜抗炎止血药理作用.方法 分别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冰醋酸所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小鼠棉球肉芽肿增生,小鼠断尾出血时间(BT),小鼠血浆复钙时间(RT)的方法 ,ig给药,观察荠菜的抗炎止血作用.结果 荠菜能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冰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减轻小鼠棉球肉芽肿增生,能明显缩短小鼠BT及RT.结论 荠菜具有一定的抗炎止血作用,其机制涉及对多种炎症介质的抑制,抗炎止血作用能部分解释荠菜生药的传统功效.
作者:岳兴如;阮耀;赵烨;王澍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医药科研管理内容复杂,涉及到的人员较多,工作量较大.文中阐述了在单位局域网环境下,采用C/S与B/S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思想.该系统运用ASP.NET和C#技术,充分利用单位局域网数据资源,实现异地录入、修改、查询、中报、评审、本地集中核实、统计、报表输出等管理功能,使科研管理实现了无纸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降低了管理成本.
作者:陆永辉;戴雪梅;李晓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优选乙醇回流法提取六味木香片中醇溶性成分的佳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以固含量和胡椒碱含量为考察指标,对乙醇浓度、回流次数、乙醇用量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确定佳工艺为加10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3次,1h/次.结论 应用该工艺提取效率高,稳定性好,适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卢智玲;汪国华;毛友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为充分利用龙眼核植物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探讨龙眼核中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方法 .方法 采用乙醇提取法从龙眼核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 测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C=1.634mg/ml,回收率为99.65%,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结论 该方法 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污染,是提取龙眼核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
作者:黄锁义;唐玉莲;黎海妮;韦柳斌;李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对新疆黑种草子Nigella glandulifera Preyn et Sint的显微构造进行鉴定,为寻找和开发新疆的中药资源提供可靠的鉴别依据.方法 新疆黑种草子分别制粉末装片,解离片,横切片.按生药学鉴定的常规方法 进行观察、描述、照相、冲印.结果 对新疆黑种草子药材性状,种子横切面,粉末,理化鉴别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论 该方法 简便,快速,为寻找和开发新疆的中药资源提供可靠的鉴别依据.
作者:艾尼娃尔·艾克木;热娜·卡斯木;邢文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积极有效地控制迁延性腹泻是阻止其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关键措施之一,而准确辨证又是中医治疗迁延性腹泻的重要手段.在探讨迁延性腹泻的中医病因病机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调研,深入研究迁延性腹泻的中医证候学特征,探讨优化中医辨证分型方案.
作者:郁晓维;王丽慧;王明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加味抑肝散治疗更年期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用加味抑肝散治疗,对照组用复方枣仁胶囊治疗.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治愈率53.33%,总有效率96.67%,而对照组治愈率26.67%,总有效率73.33%,两组疗效和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加味抑肝散治疗更年期失眠疗效明显.
作者:傅喆暾;张鸣;袁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虽能治外寒内饮之哮喘,但临证应用时仍应遵循辨证论治原则,根据病情辨明虚实寒热,病属何证,注意灵活机动,随证加减,使方药与病证,病机相符,方获良效.
作者:王如茂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从音乐养生的中医历史溯源谈起,用中医基础理论的阴阳、五行及七情阐释音乐养生的机理,并且概括了音乐养生的作用,从而指出历史悠久的音乐养生是中医的宝贵财富,作为一个待兴领域,音乐养生前途光明,作为中医工作者,任重道远.
作者:姜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制紫草烧伤喷雾剂并进行初步药效学实验.方法 选择优工艺制备紫草烧伤喷雾剂,对其有效成分左旋紫草素进行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作为质量控制,采用实验性烧烫伤模型考察喷雾剂的治疗作用.结果 工艺流程合理,制剂质量稳定,质检方法 可控;动物实验表明,其具有抗炎促进创伤愈合的作用,缩短烫伤愈合时间显著提高.结论 紫草烧伤喷雾剂工艺合理,质量可控,对烧烫伤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韩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从中药的品种来源及其药效成分、药理作用或临床疗效角度讨论了当前中医处方用药中较突出存在的超量用药、药味偏多、不合理替代、品种不明、同类药合用及角注遗漏等方面的问题及危害,指出这些问题的解决要依靠临床医师与药房两个方面的协作配合.
作者:万定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创新性地提出了宫颈望诊的内容,引用经典名句,从解剖、功能、直窥不同角度探究了宫颈望诊的原理;提出将望宫颈之象各种变化纳入到对女性疾病的辨证论治之中;总结了宫颈望诊的临床意义,认为宫颈望诊为当今女性疾病中医临床观察和治疗提供了又一独具特色的诊察手段和辨证依据.
作者:王春梅;汤利红;刘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凝血酶用于胃镜直视下喷洒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效已被公认并广泛用于临床[1].近两年,笔者对24例采用口服凝血酶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病人进行了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其疗效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李丽亚;胡玉华;李传琼;谭光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阐明一次性治愈高位直肠周围脓肿的有效方法 .方法 在探明脓肿位置、大小、数目、深度之后,于肛旁脓肿波动感明显处,放射状切开脓腔,拭净脓液后,在内口处以弯钳或探针戳透直肠壁并将已备好的细纱条1根,药线1根,一并拉入脓腔,并从外口拖出.纱条用以引流,药线以备缓慢切开.切开挂线成功之后,4~7 d拔除细纱条,遗留药线每5 d收紧1次,直至整个脓腔窦道痊愈为止.结果 316例病人全部治愈,而且未发现一例病人遗有肛门狭窄或失禁现象.结论 切开挂线治疗高位直肠周围脓肿是一种疗效肯定,操作简便,病人痛苦小,而且不易导致患者肛门形态失常,功能损伤的一种一次性治愈该病的理想方法 .
作者:王鑫;曹艳玲;吕亚西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凉润通络法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 9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凉润通络汤水煎温服,1剂/d,2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30例,给予丹参注射液16 ml,加入生理盐水200 ml静脉滴注,1次/d,20 d为1个疗程.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1995年制定的标准,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67%,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凉润通络法可明显改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多项指标,远期疗效好,无毒副作用,但对下肢神经病变改善不明显.
作者:赵梅萍;武会平;阚建辉;贾金铭;王根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提高完善风湿安泰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处方中的人参、桂枝、黄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风湿安泰片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结果 定性定量方法 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论 提高后的质量标准可有效控制该制剂的内在质量.
作者:马晨光;朱蕾;佟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女,27岁,白领.初诊:2006-06-15主诉:患者自觉无汗出5年.患者自幼就出汗少,近5年来自觉无汗出,暑天烦热难忍,伴有低热,月经初潮13岁,周期正常,量偏少,平素体质较弱.曾做多项相关检查未发现异常.西医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历年来服用中西药罔效,遂来就诊.诊见:精神疲乏,肌肤干燥,纳可,小便数,大便调,夜寐差,舌淡苔薄白,脉缓.查:体温37.5℃.辨证:营卫不和,治宜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原方:桂枝9 g,白芍9 g,炙甘草6 g,生姜(切)9 g,大枣4枚.7剂,水煎服,Ⅰ剂/d,服药后进食热稀粥以助药力.
作者:李雅茜;张清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行气活血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 4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内服行气活血利胆汤(处方:柴胡、郁金、枳壳、白芍、木香、赤芍、三棱、莪术、桃仁、红花、鸡内金、茵陈)治疗;对照组13例,口服消炎利胆片.结果 治疗组治愈19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治愈1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61.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行气活血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作用良好.
作者:冯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胃康灵胶囊中甘草酸的含量.方法 HPLC法,Zobax-ODS柱(4.6 mm×250 mm ,5 μm),流动相:乙腈-0.1 mol/L醋酸铵溶液-冰醋酸(28∶72∶0.3),检测波长:250 nm,流速:1.0 ml·min-1.结果 甘草酸在44.84~224.20 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7.56%.结论 该方法 分离度高,重现性好,简便,准确,可用于胃康灵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举涛;陈明;叶杰胜;许凤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为确保危重病人的抢救质量,抢救药品及卫生材料必须随时保持良好的应急状态,保证物品定位、定数、定人管理、定期检查,要求合格率达100%.传统的管理方法强调物品的数量,对质量易于疏漏,因此在对抢救车物品的检查中,常发现有物品过期的现象.为确保抢救物品的质量,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于2005-10改进了对抢救车物品的管理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崔立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