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建和;熊胜泉;颜冬梅;朱卫丰
目的 探讨黄芪提取物抗炎、镇痛、耐缺氧及抗疲劳作用.方法 16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黄芪大、中、小剂量组,黄芪提取物以灌胃的方式给药,对照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壳肿胀的方法,测定耳片的重量;用冰醋酸致小鼠的扭体次数,测定小鼠的扭体反应次数;采用常压耐氧法记录小鼠耐缺氧时间;采用比色分析法测定游泳45 min后小鼠肝糖原及血清乳酸含量.结果 黄芪提取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壳肿胀有抑制作用,能减少冰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延长缺氧情况下的存活时间,小鼠游泳45 min后肝糖原的含量明显增加、乳酸含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黄芪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耐缺氧及抗疲劳作用.
作者:朱华野;朴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骨科急诊病人多数因车祸、人为伤害等意外事故而致伤.发病突然,病情严重时危及生命,面对突如其来的伤害,加上创伤引起的疼痛、出血以及生理功能的障碍,会使病人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
作者:崔立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中药村是加工中药钦片和生产中成药的原料药,其品种的真伪、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在平时的监督检查中发现许多中药材伪劣品、混淆品出现的频率较高,应引起注意.
作者:耿红梅;柴爱军;段春改;杨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阐述近年来巴西蘑菇抗肿瘤药理研究进展,为其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1994~2006年美国Medline、荷兰Elsevier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有关巴西蘑菇抗肿瘤等药理文献进行分析综述.结果 巴西蘑菇具有抗肿瘤、抗突变、调节免疫功能、辅助放化疗等药理作用.结论 巴西蘑菇在抗肿瘤方面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
作者:张涵;吕圭源;周桂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制订芎附根痛消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显微鉴别及薄层鉴别方法对处方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质控方法切实可行,重现性好,分辨性高.结论 处方设计合理,质控方法可靠,能够保证药品质量.
作者:张永恒;乔立新;卢乙众;丁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参虫颗粒的体内抑瘤作用和对比化疗药物的影响.方法 体内抑瘤率和生命延长率观察分别用S180、人肝癌H22荷瘤小鼠进行;增效减毒实验采用S180小鼠,环磷酰胺作为化疗药物毒性模型.结果 2,4,8 g/kg的参虫颗粒对小鼠S180实体瘤的平均抑瘤率为18.05%,21.24%和27.28%;对H22实体瘤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17.35%,20.34%和27.26%;S180和H22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对化疗药物环磷酰胺有明显的减毒增效作用.结论 参虫颗粒对移植性小鼠S180和H22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对化疗药物环磷酰胺有明显的减毒增效作用.
作者:朱建伟;孔捷;侯文静;陆永辉;孙付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柴平胶囊对慢性浅表性胃炎小鼠胃黏膜氨基己糖(hexosamine,HS)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雄性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气滞胃痛颗粒对照组、西药对照组、柴平胶囊高、低剂量治疗组.造模结束后,中药气滞胃痛颗粒对照组、西药对照组、柴平胶囊高、低剂量治疗组分别按体重灌服药物;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按体重灌服生理盐水.用改良的Neuhaus法测胃黏膜中HS的含量.结果 柴平胶囊能够显著提高小鼠胃黏膜HS的含量,促进损伤胃黏膜修复.结论 HS含量升高可提高胃黏膜的保护功能,这是柴平胶囊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机制之一.
作者:陈勇;邢盛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筋骨痛消丸中丹参酮ⅡA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用二氯甲烷-甲醇(4∶1)提取样品,ODS-C18色谱柱,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70 nm,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 分离度1.8,RSD=1.59%,平均回收率104.6%.结论 该法分离度、精密度及稳定性好,可作为筋骨消痛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冯坤;陈保龙;谢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5个市售莪术样品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结果 5个样品挥发油中共鉴定出43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莪术呋喃烯(样品1、3、4)、8,9-去氢-9-甲酰基-环异长叶烯(2~5)、α-姜黄烯(2、5)、二-表-α-雪松烯(2)等.结论 5个莪术样品质量均有显著差异.莪术挥发油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值得研究.
作者:张桂芝;李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啤酒花是一种重要的传统中药,也是酿造啤酒的重要原料,其中α-酸(α-acids)及β-酸(β-acids)是酒花苦味的主要来源,因其独特的使用价值而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文章对国内外有关啤酒花中α-酸及β-酸的化学成分、测定方法、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为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马永花;肖小年;易醒;张建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益肾通络颗粒ZTC1+1澄清工艺.方法 ZTC1+1 Ⅱ型澄清剂应用于益肾通络颗粒的澄清工艺,以丹酚酸B、多糖的保留率及固形物的降低率为评价指标,优选药液浓缩比、絮凝温度及澄清剂用量,并与醇沉法进行比较.结果 运用ZTC1+1 Ⅱ型澄清剂除杂能有效降低收膏率,且有效成分保留率均较醇沉法高.结论 ZTC1+1 Ⅱ型澄清剂对益肾通络颗粒的除杂具有可行性.
作者:湛琦;刘友平;王继森;石宇华;俞佳;李准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肾康1号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大剂量激素期并发症及疾病疗效的影响.方法 设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一般对症治疗+标准激素治疗.治疗组加服肾康1号治疗;对照组则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疗程均为8周.患者按治疗前、治疗2,4,8周共4个时间点进行总结.分别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肾功能(BUN及Scr),观察激素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症状.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均有改善,但两组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治疗组在减少24 h尿蛋白定量、升高血浆白蛋白及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肾功能较对照组有好转(P<0.05).治疗8周时对降低激素相关并发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肾康1号配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在减少激素应用所致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激素副作用,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提高临床疗效等方面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邬文英;吴金玉;覃柳菊;段艳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炎退热颗粒中咖啡酸的含量.方法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Alltima,5 μm,4.6 mm×250 mm);流动相:乙腈-0.4%磷酸(13∶87);检测波长323 nm.结果 咖啡酸进样量在0.0387~0.387 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6%(n=6);精密度RSD=1.36%(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方建和;熊胜泉;颜冬梅;朱卫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清开灵对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96例上呼吸道感染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以清开灵与病毒唑治疗.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清开灵治疗病毒感染或合并轻度细菌感染的上呼吸道感染有显著疗效.
作者:陈雯;李京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结合药理实验报道,以应用开发为宗旨,对宁夏枸杞叶基础研究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和汇总.得出宁夏枸杞叶的活性成分、营养成分和常微量元素的含量明显优于枸杞果实的结论.指出我区一直重视枸杞果实、而轻视枸杞叶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的缘由,是陈腐的传统理念.并进一步指出枸杞叶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抗癌、抗老年痴呆、治疗乙肝、防治糖尿病,以及在食品、保健和药用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作者:贺晓慧;贾孟辉;俞维;田建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附桂骨痛胶囊(FGC)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抗炎实验分别采用大鼠足跖肿胀法、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法和小鼠棉球肉芽肿增生;镇痛实验采用甲醛致大鼠疼痛法、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结果 FGC 60 mg·kg-1和200mg·kg-1能显著降低蛋清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百分率.FGC 100 mg·kg-1和300 mg·kg-1能有效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提示该药有抗炎作用.镇痛实验中,FGC 20 mg·kg-1和60 mg·kg-1可明显减少甲醛致痛大鼠抬足次数,FGC 100mg·kg-1和300 mg·kg-1能明显提高热板致小鼠痛阈,减少扭体次数;FGC 300 mg·kg-1组还能显著延长扭体潜伏期.结论 FGC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岳兴如;阮耀;刘萍;王澍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制备一种以环丙沙星与四苯硼钠缔合物为活性物的PVC膜环丙沙星选择性电极.方法 用此电极以标准曲线法对盐酸环丙沙星及二种制剂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电极的响应范围10-1~10-5 mol/L,斜率为37.4 mV/pC,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7.7%,RSD=2.4%(n=8).结论 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结果与HPLC法相符.
作者:吴文兵;卢振;张戈利;李志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通关藤化学成分的组成,为进一步研究其药理打下物质基础.方法 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线分析.结果 从通关藤石油醚萃取物中鉴定得到了22个化合物.结论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通关藤的化学成分,方法可靠,重复性高,可用于进一步研究所得化合物与药效之间的关系.
作者:张雪莹;张慧;翟延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确定一枝黄花的化学光谱特征.方法 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分别对一枝黄花进行光谱分析.结果 一枝黄花的紫外-可见光谱吸收峰分别在665,606,535和504 nm处,荧光光谱的大发射波长为674 nm.结论 此法可快捷、准确地鉴定一枝黄花.该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且所得图谱具有指纹特征.
作者:周清平;袁晓玲;梅光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易激胶囊(芍药、防风、陈皮、木香)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易激胶囊中防风、陈皮、木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有效成分芍药苷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3批样品TLC图谱中均可检出防风、陈皮、木香;芍药苷的含量限度规定为不得少于1.050 mg/粒.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行、能有效地控制易激胶囊的质量,能运用于大生产产品质量控制.
作者:叶玉杰;熊富良;张惠民;向阳;胡霞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