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琴妹;邵家德
牵引疗法是非手术疗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湖北省黄石市中医医院自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在临床上采用倒悬推拿疗法,至今已发展成一种治疗多种疾病的较为完善的牵引方法.
作者:周晓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确定一枝黄花的化学光谱特征.方法 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分别对一枝黄花进行光谱分析.结果 一枝黄花的紫外-可见光谱吸收峰分别在665,606,535和504 nm处,荧光光谱的大发射波长为674 nm.结论 此法可快捷、准确地鉴定一枝黄花.该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且所得图谱具有指纹特征.
作者:周清平;袁晓玲;梅光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慢性乙型肝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但目前尚缺乏满意的治疗药物.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不甚理想且费用高、副作用大,中西医结合治疗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文章评价了中医药能否提高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降低其不良反应.检索策略:1.电子检索:以中西医结合、中西药结合、中医药、中成药和慢性乙型肝炎等为主题词或自由词,检索中国期刊网,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Cochrane肝胆病组临床试验资料库等电子数据库.2.手工检索30种中医杂志及有关学术论文汇编,鉴定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作为补充检索.纳入标准:所有研究中西药结合与单用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研究,其中中药必须是国家正式批准文号的或有省级制剂批准文号的药品,并且干预组与对照组西药相同.评价方法:参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要求,对选择纳入的临床试验进行方法学质量的评估,数据的提取和Meta分析.
作者:杨诗杰;苏汝好;吴泰相;吴进军;李强;项岚;蔡定彬;王娜;孙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细胞因子(Cytokines)作用甲状腺细胞,在促甲状腺素(TSH)协同下,甲状腺细胞诱发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类抗原异常表达,转化为抗原提呈细胞,导致自身免疫病理损伤,形成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
作者:陈旭明;潘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蒙药蓍草的生药鉴别特征.方法 利用显微鉴别的方法对其茎、叶进行组织构造及粉末的鉴别.结果 制订和建立了蓍草的显微特征标准.结论 为蒙药蓍草的质量控制提供了部分实验依据.
作者:鞠爱华;杨九艳;孟咏梅;袁慧;周秀娟;张慧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文章首先介绍了中药注射剂的优缺点,然后分别从注射剂的配伍问题、化学成分、原料药材3方面探讨了影响中药注射剂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提出分析、发现和解决影响中药注射剂稳定性的因素是当务之急的工作.
作者:黄江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肾康1号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大剂量激素期并发症及疾病疗效的影响.方法 设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一般对症治疗+标准激素治疗.治疗组加服肾康1号治疗;对照组则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疗程均为8周.患者按治疗前、治疗2,4,8周共4个时间点进行总结.分别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肾功能(BUN及Scr),观察激素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症状.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均有改善,但两组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治疗组在减少24 h尿蛋白定量、升高血浆白蛋白及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肾功能较对照组有好转(P<0.05).治疗8周时对降低激素相关并发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肾康1号配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在减少激素应用所致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激素副作用,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提高临床疗效等方面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邬文英;吴金玉;覃柳菊;段艳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预防门诊注射室不安全因素的方法,以减少医院门诊注射室差错纠纷的发生.方法 对护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规章制度及职业道德教育,健全和完善各项护理安全监控规定,加强规范化培训.结果与结论 提高预防意识,强化监控措施是确保医疗安全,减少护理不安全因素发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宗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影响肺炎喘嗽口服液制备的各种因素,确定佳工艺条件.方法 用正交实验L9(34)设计安排实验,分别以干浸膏收率,黄芩苷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肺炎喘嗽口服液提取工艺.结果 肺炎喘嗽口服液佳提取工艺为加药材20倍量的水,提取两次,2 h/次,醇沉浓度为60%.结论 该提取工艺稳定可靠,简便易行,可用于肺炎喘嗽口服液的工业化生产.
作者:谢文;张少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评述了重症药物蓄意中毒患者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的诊疗经验.采用个体化血液透析与综合治疗.经治疗病情好转,症状逐渐消失,尿量增多后达正常,血尿素氮、血肌酐分别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及时恰当透析、综合治疗重症药物蓄意中毒患者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杨博宇;艾清;于大沟;杨立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对国内荨麻属植物的药用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并根据国内的民间使用和国外报道对国产药用荨麻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和综合利用提出了建议.
作者:郑涛;关枫;鞠志赫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测定夏枯草中熊果酸的含量.方法 薄层扫描法.结果 熊果酸在0.314~1.57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9.3%,精密度实验RSD=1.86%.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夏枯草的质量控制.
作者:白洁;陈翔飞;孙海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确定冬凌草中冬凌草甲素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冬凌草甲素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考查了提取方法、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 佳工艺为采用超声波提取、提取3次、30 min/次.结论 该工艺可行,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王传金;朱广军;杜杨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益母草对休克血浆所致豚鼠心室乳头肌电生理改变的拮抗作用.方法 采用常规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记录离体豚鼠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观察休克血浆对豚鼠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及益母草对其干预作用.结果 正常血浆灌流时,与对照组相比,豚鼠心室乳头肌细胞动作电位无明显改变.休克血浆灌流时,豚鼠心室乳头肌细胞动作电位的APA,OS均显著升高,APD50,APD90,APD明显延长,与对照组及正常血浆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不同浓度(2.5%,5%,10%)的益母草注射液灌流后,由SP引起的APA,OS升高出现明显降低,动作电位时程明显短于休克血浆组,尤其是APD90,APD缩短更为明显(P<0.01),此作用在浓度为10%时达到强,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益母草注射液可明显拮抗休克血浆所致豚鼠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改变,对心肌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马建伟;刘文燕;张晓云;刘艳凯;温晓竞;焦宏;王雪芳;张利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自拟方内服外熏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霉菌性阴道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用自拟方内服外熏治疗,对照组放置制霉菌素,观察两组治愈率.结果 观察组白带恢复正常时间、外阴瘙痒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临床治愈率对照组为88%,治疗组为96%(P<0.05).结论 自拟方内服外熏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杜小利;朱宁娃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半夏及其伪品水半夏的紫外光谱鉴别方法.方法 用中药鉴别紫外谱线组法进行实验.结果 半夏及其伪品水半夏水浸液的紫外谱线组图像、大吸收峰数目及峰位值具有明显差异.结论 该法可用于半夏、水半夏的鉴别.
作者:许卫锋;张保国;李勉;刘广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马齿苋提取物对肝癌HepG-2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观察马齿苋提取物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马齿苋对HepG-2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 马齿苋提取物可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其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可改变细胞周期分布,多数细胞阻滞于S期,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凋亡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马齿苋提取物可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改变细胞周期分布,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作者:崔香淑;金元哲;张学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为充分利用野菊花植物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探讨野菊花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从野菊花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 测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C=0.659 9 mg/ml,回收率为101.1%,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结论 该方法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污染,是提取野菊花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
作者:赵进;罗建华;刘娇;张丽丹;蒙春越;黄锁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粗叶悬钩子根部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利用苯酚-硫酸法显色,标准曲线在490 nm处分光光度法测定粗叶悬钩子根部多糖含量.结果 回归方程:y=0.8325X+0.022 3,r=0.999 8,测得粗叶悬钩子根多糖含量9.473%,平均回收率为99.69%,RSD=0.56%(n=6).结论 该方法简便,精密度及重现性均较好,可用于粗叶悬钩子多糖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作者:周建衡;李天骄;洪振丰;胡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测定漆姑草K,Na,Ca,Mg,Mn,Cu,Fe,Zn等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结果 漆姑草中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结论 微量元素在漆姑草中起到到一定的药效作用.为漆姑草的进一步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作者:黄筑艳;赵延涛;李焱;段建涛;扶胜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