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酸枣仁中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王翠艳;侯冬岩;回瑞华;刘晓媛;朱永强

关键词:酸枣仁,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分离鉴定
摘要:目的对酸枣仁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其脂肪酸,再进行甲酯化处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由酸枣仁中分离鉴定出17种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95.33%,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80.20%,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15.13%.结论酸枣仁中脂肪酸的主要组成是不饱和脂肪酸.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普伐他汀钠胶囊的溶出度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普伐他汀钠胶囊的溶出度.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Ⅱ部溶出度测定法中的第二法,以水900 ml为溶剂,转数为50 r·min-1,30 min时采样.采样后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DiamonsilTMC18(200 mm×4.60 mm,5μm),流动相:磷酸盐缓冲液-甲醇(40:60)pH 3.5±0.0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38nm,以外标法测定普伐他汀钠胶囊的溶出度.结果线性范围为3.0~12.0μg·ml-1(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86%,(RSD=1.7%,n=6),溶出度符合规定.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

    作者:谢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温肾化瘀法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机理探讨

    目的研究温肾化瘀法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机理.方法将温肾化瘀中药分别用于因酵母膏和氧嗪酸钾盐致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身上,并与苯溴马隆和别嘌呤醇对照观察其对模型动物血尿酸(UA)、尿素氮(BUN)及血清黄嘌呤氧化酶(XOD)的影响.结果两种方法均可使小鼠血尿酸明显升高(P<0.05).在酵母膏致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中,中药各剂量组及苯溴马隆组有明显改善模型动物血UA、BUN异常升高的作用(P<0.05),但中药各剂量组对XOD活性的改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氧嗪酸钾盐致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中,中药高剂量组、别嘌呤醇组及苯溴马隆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改善实验小鼠血UA,BUN异常升高的作用(P<0.05),但中药各剂量组对XOD活性的改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XOD活性的改善,高剂量组已接近于阳性组.结论温肾化瘀中药很可能有抑制XOD的活性和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

    作者:谭万初;唐健元;张怡;杨雯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跌打活络微乳中蛇床子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跌打活络微乳中蛇床子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Diamonsil(R)钻石C18(5 μm,250 mm×4.6 mm);流动相:甲醇-水(80:20),检测波长:322 nm;流速:1 ml/min.结果蛇床子素在0.042~0.336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100.91%,RSD为2.42%(n=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利胜;占建坤;周莉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药苦参提取方法的比较和工艺条件优化

    目的优选苦参中氧化苦参碱的提取工艺.方法比较多种提取工艺.如水煎法、渗滤法、乙醇回流法,应用正交设计筛选苦参碱的提取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成分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结果佳工艺为渗滤法.佳条件是:加10倍量65%乙醇浸泡24 h后渗滤,流速为5 ml/min,氧化苦参碱含量与提取率均较高.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简便易行,稳定性好.

    作者:谭桂莲;秦邦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血管康袋泡茶抗氧化作用机理探讨

    目的探讨血管康袋泡茶抗氧化作用机理.方法血管康袋泡茶给大鼠连续灌胃15 d,观察大鼠肝组织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肝组织血清中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管康袋泡茶抗氧化作用机理是降低MDA含量.

    作者:罗燕梅;李喜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滴丸制备方法及装置的改进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滴丸制备装置,对滴丸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改进,建立一套新的工艺方法.方法通过对多种滴丸剂型用此装置进行制备实验.结果利用改进后的方法制备的滴丸,圆整度好,表面光滑,色泽均匀,质地软硬适中,滴丸成形率高.结论此滴制装置及方法与传统装置及方法比较,具有操作简单,工序少,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且产品外观好,丸重差异小,剂量准确,产品质量易控制,对工业化生产和临床应用均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苏春梅;梁翠茵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山东金银花的采收加工与贮存养护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山东金银花因栽培历史悠久,栽培管理、采收加工技术独特,产品质量驰名中外.现将山东金银花的采收、加工、养护技术介绍如下.

    作者:李桂兰;刘洁;毕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褥疮的探讨

    褥疮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病症之一,多发生于久病长期卧床,无法站立而长久坐位(如坐轮椅)的患者.由于此患者病情重,一旦感染褥疮常使病情加重,在一些危重患者褥疮感染甚至是直接致死的原因.因此,褥疮的护理是我们临床护理工作中面临的一个课题,近几年我们在临床褥疮患者的护理中,选用一些中医偏方治疗,施护结合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节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维药芹菜籽化学成分研究

    从维吾尔药芹菜籽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经光谱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醛(1),3-羟基-4-异丙基苯甲酸(2),香草酸(3),4-羟基-2-异丙基-5-甲基苯基-1-O-β-D-葡萄糖苷(4).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种子中分离得到.

    作者:吕金良;牟新利;王武宝;廖立新;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生存素和nm23-H1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中生存素(Survivin.)和nm23-H1表达的临床意义及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HCC及26例癌旁肝组织中Survivin和nm23-H1的表达.结果①Survivin、nm23-H1在H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5%(23/40)、42.5%(17/40),两者阳性表达率明显分别高于、低于癌旁肝组织(P<0.01);②Survivin的表达与HCC的分化程度、转移、癌栓有关(P<0.05),而与HCC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原发肿块大小无关(P>0.05);③nm23-H1的表达与HCC的转移、癌栓有关(P<0.05),而与HCC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原发肿块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④在HCC中,Survivin与nm23-H1间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125,P>0.05).结论Suvivin和nm23-H1可作为反映HCC发生发展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熊仁海;孙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含片中黄芩苷和汉黄芩素的含量

    目的研究双黄连含片中黄芩苷和汉黄芩素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ODS(C18)柱,乙腈-0.6%磷酸(45:55)为流动相,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7 nm.结果黄芩苷和汉黄芩素在0.105~0.52μg和0.03~0.15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8,回收率为100.69%和98.8%,RSD为1.75%和1.01%.结论该法灵敏、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测定和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宋卫中;刘蔚;马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结香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从结香的花蕾中提取分离活性成分.方法结香花蕾用工业乙醇冷浸,不同极性溶剂提取,再用硅胶层析分离,测定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吲哚-1,3-二酮(1H-iso-Indole-1,3(2H)-dione Ⅰ),结香苷C(edgeworoside CⅡ)和7-羟基香豆素(7-hydroxycoumarinⅢ),西瑞香素(daphnoretin Ⅳ)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 Ⅴ).结论化合物Ⅰ和Ⅴ为首次从该植物的花蕾中提取得到.

    作者:童胜强;颜继忠;叶拥军;沈晓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丁香酚痤疮凝胶剂的处方设计及初步质量评价

    目的丁香酚凝胶剂的制备工艺与初步质量评价.方法用卡波姆-940作基质,三乙醇胺为中和剂,加入丁香酚制成凝胶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及气相色谱法直接测定凝胶剂中丁香酚的含量.结果制备的凝胶剂,细腻、光洁透明、稳定性好、释放药物快,且含量测定简单易行.结论该凝胶剂配方合理,符合<中国药典>2000版的规定,适宜于痤疮的治疗.

    作者:张瑱;陈钧;陈剑;吴艳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水飞蓟素制剂的研究概况

    水飞蓟是菊科草本植物.近年来,水飞蓟中的活性成分得到广泛研究.水飞蓟所含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种子中,是一种类黄酮(flavonoid),称水飞蓟素(silymatin),由水飞蓟宾(silybin,silibinin)、水飞蓟宁(silidianin)、水飞蓟丁((silichristin)3种同分异构体组成.水飞蓟宾尚有另一种异构体,称异水飞蓟宾(isosilybin,isosilibinin)[1].早期的研究表明,水飞蓟素作为抗肝损伤药物,具有稳定细胞膜,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变和代谢中毒性肝损伤具有较好的疗效.该药毒性小、无致畸性和诱变作用,在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预防脑缺血、抗血小板凝集以及抗肿瘤和关于皮肤癌的治疗方面亦显示出可喜的效果[2].现将水飞蓟素制剂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周霞;万军;吴纯洁;黄勤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医治疗大肠癌新进展

    通过研究大量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的新成果,结合作者临床及实验研究,认为单纯西医治疗大肠癌转移和复发率仍很高,应用中医辨证分型配合手术、放化疗能明显延长大肠癌病人的生存期.强调治疗本病时应辨病辨证相结合,而尤要注意健脾消坚.采用具有扶正固本,解毒抗癌功效的中医固定处方及如平消胶囊等公认的抗大肠癌中成药配合西医治疗能更好地提高疗效,并利于科研.指出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研究起步较晚,尤其是实验研究方面还不够深入.期望通过放免指标CEA及CA19-9联合检测、大肠癌肝转移动物实验、诱导结肠癌细胞系凋亡等研究,使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的科研水平上一个台阶.

    作者:尤建良;赵景芳;周留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针刺配合局部封闭治疗梨状肌综合征45例

    笔者近10余年来运用针刺配合局部封闭治疗梨状肌综合征45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梅尼埃病5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梅尼埃病58例,西医治疗52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8.3%,西医对照组总有效率达83.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梅尼埃病的疗效较好.

    作者:王海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三七总皂苷对肝纤维化小鼠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及白介素-1的影响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对肝纤维化小鼠血清中TGF-β1及IL-1的影响,探讨三七总皂苷抗肝纤维化可能的免疫学机理.方法用CCl4复制小鼠中毒性肝纤维化模型,同时给与三七总皂苷治疗,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血清中TGF-β1及IL-1的水平,并行肝脏病理组织切片检测.结果三七总皂苷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小鼠血清中TGF-βl及IL-1的水平,减轻肝纤维化程度.结论三七总皂苷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理可能与降低血清中TGβ-p1及IL-1的水平有关.

    作者:余万桂;张恒文;贺尚荣;晏年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用药统计分析

    通过对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门医案中的用药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胃脘痛的用药特点.叶天士对胃脘痛的治疗注重温通胃阳,以通为补,以降为顺,用药多为辛温之品;治胃不忘疏肝是叶氏治疗胃痛又一特点,常投金铃子散或伍用郁金、香附、柴胡;对久痛入络者,法当祛瘀通络.

    作者:郑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不同炮制方法的淫羊藿对小鼠抗炎作用的影响

    目的研究淫羊藿不同炮制方法对实验小鼠抗炎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二甲苯、巴豆油致小鼠耳壳炎症法测定不同炮制方法的淫羊藿对小鼠耳壳肿胀的影响,计算肿胀度,并与生理盐水组、消炎痛组进行比较.结果制淫羊藿炒至发亮有光泽提取液(制淫羊藿Ⅱ)与生理盐水组进行比较对二甲苯及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壳肿胀明显减少(P<0.05),而与消炎痛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炮制淫羊藿炒至发亮有光泽,提取液具有抗炎作用.

    作者:陈正爱;曲香芝;尹大维;徐正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