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末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30例末梢神经炎患者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的方法治疗并评价其疗效.结果:治愈天数短4天,5例,长15天,23例,减轻或无效2例,治愈率达93.3%.追访2月均为复发.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末梢神经炎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伟;吴军伟 刊期: 2014年第30期
本文主要介绍笔者在临床中运用太阳透率谷为主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一则验案.笔者认为偏头痛的发病与少阳经和足厥阴肝经的循行及功能密切相关,故以太阳透刺率谷为主疏通少阳气血、调理阴阳治疗偏头痛,并归纳出从手足少阳经局部取穴和四肢远端配穴的针刺效穴,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刘宝虎;郭永明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丸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50例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抗病毒、提高免疫力、止痛、营养神经治疗.试验组除采用西药抗病毒、提高免疫力、止痛、营养神经治疗外,加用中成药龙胆泻肝丸治疗.结果:试验组治愈时间比对照组治愈时间短.结论:龙胆泻肝丸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可靠.
作者:李秀峰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老年眩晕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眩晕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用参芪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中药汤剂口服,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疗效.结果:两组眩晕症状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总有效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72.1%).结论:中医药治疗老年眩晕病(痰浊型)较常规西药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韩毅敏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超生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9例急性阑尾炎病例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急性阑尾炎中,42例超声表现与其病理学分型一致,3例因粪石较小且不伴声影及脓肿较小不易发现而误诊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结论:超声检查作为急性阑尾炎诊断及其分型的常规检查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张红艳 刊期: 2014年第30期
母乳是婴儿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喂养对母婴均大有裨益.其优点:对婴儿:①提供营养、促进发育:母乳中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有利于婴儿的消化吸收,而且随着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母乳的质和量发生相应的改变.②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母乳中含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免疫活性细胞有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球蛋白包括:分泌型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纤维结合蛋白、双歧因子等.通过母乳喂养可预防婴儿腹泻、呼吸道和皮肤感染.③保护牙齿:吸吮时肌肉运动可促进面部肌肉正常发育,预防奶瓶喂养引起的龋齿.④有利于心理健康:通过母乳喂养,增加了婴儿与母亲皮肤接触的机会,有助于母婴间的情感联系,对婴儿建立健康的心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母亲:①预防产后出血:吸吮刺激促使催乳素产生,同时促进缩宫素分泌,后者使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②避孕:哺乳期推迟月经复潮及排卵,有利于计划生育.③降低女性患癌的危险性:母乳喂养还可能减少哺乳母亲患乳腺癌、卵巢肿瘤的可能性.提高母乳喂养率,对于母婴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平常的实际工作中,应大力提倡母乳喂养.然而,在产科的日常护理中也时常发现,一些产妇由于缺少必要的母乳喂养护理方法知识,常出现错误的喂奶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而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与临床医护人员的指导是密切相关的.结合我科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1068例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田运慧;袁小利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中医饮食护理在内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96例内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普通饮食护理,48例观察组实施常规治疗和中医饮食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饮食护理在内科患者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素琴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单排螺旋CT扫描技术在腕关节外伤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02月至2014年02月收治的腕关节外伤患者60例,所有患者给予X线片检测和CT轴位、准冠状位以及准矢状位扫描,统计分析不同单排螺旋CT扫描方式对腕关节和关节关系的显示情况.结果:60例腕关节外伤中共有72处骨折,脱位或不稳定7处.X线片检出60处骨折,脱位或不稳定5处.CT轴位、准冠状位以及准矢状位扫描分别检测出65、68、71处骨折,CT扫描3种方式显示脱位或不稳定均为6处.X线片与3种CT扫描诊断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T轴位扫描、CT准冠状位扫描及CT准矢状位扫描诊断效果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排螺旋CT扫描技术在腕关节外伤中具有有效的诊断应用价值,但单排螺旋CT扫描会导致漏诊现象,因此对于医疗设备有限的单位可以X线平片为基础给予单排螺旋CT扫描,好能够依据病变部位选择扫描方式,全方位分析腕关节扫描图片并结合X线片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杨鸿涛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观察扶正柔肝汤对乙肝后肝纤维化正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医辨证为正虚血瘀型的乙肝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扶正柔肝汤,对照组给予安络化纤丸,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症状及体征、B超、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扶正柔肝汤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P< 0.01)、B超结果(P<0.05).能显著降低ALT、AST水平(P.<0.05),对TBIL、ALB、A/G则效果不明显.并且能有效改善肝纤维化指标中的HA(P<0.05),对LN、PⅢNP、C-Ⅳ则效果不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试验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扶正柔肝汤能显著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肝脏炎症,从而减轻或逆转肝纤维化.
作者:朱国琪;于志富;王敏 刊期: 2014年第30期
麝香保心丸在临床中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治疗.本文对临床中遇到特别案例进行分享.
作者:周胜发 刊期: 2014年第30期
近些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全科医学的发展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而中医全科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21世纪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静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观察活血生肌汤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使用自制活血生肌汤湿热敷,对照组使用3%硼酸溶液湿敷.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有效率为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生肌汤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上应用.
作者:赵惠;刘荟;曹娟 刊期: 2014年第30期
本文介绍胡国栋主任医师诊治缓慢型心律失常点滴经验: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心肾阳虚为本,痰浊、瘀血为标;活血通络药物可改善心脏循环及代谢;益气温阳为治疗的关键
作者:刘晋利;胡国栋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6例我院在2010年1月到2014年1月中收治的盆腔炎性包块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西药抗生素进行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痊愈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无效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患者,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总有效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依沙来提;司马义;帕提曼·肉孜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通过文献查阅总结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机制(atherosclerosisAS)的研究状况.方法:应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系统,检索出近十年相关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综述.结果:近年对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机制进行大量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不足之处.结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具有独特优势,探索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元琛;苏红光;党毓起 刊期: 2014年第30期
香加皮为临床常用的中药材,本文主要阐述了香加皮的临床应用及其毒性导致的常见临床不良反应,并进一步针对香加皮临床不良反应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作者:郑慧宁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卫生改革,医疗卫生机构发生的变化人们有目共睹,老百姓似乎感到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不方便的问题更是明显地突出.首先是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医院多集中在大城市;其次患者迷信大医院;其三是看病难、看病贵;其四是社区卫生机构得不到重视,因此得不到群众支持、患者的信任.为改善以上问题,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服务水平尤为重要,作为一位基层医疗机构管理者,我有以下思考.
作者:伏开全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加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用一次性针灸针轻轻点刺皮肤或者梅花敲打局部皮肤30秒到1分钟后局部拔罐,配合中药内服.结论:中药内服加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
作者:贺雪梅 刊期: 2014年第30期
探讨胥受天主任治疗痤疮的经验,从火立论,结合女性的生理特点,治疗上应按照女性月经周期,使经调则痤疮自愈.
作者:陶静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观察中医针灸对于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6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干扰素+针灸)18例,对照组(单用干扰素)18例,治疗的疗程均为48周,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出现干扰素副作用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灸疗法对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产生的副作用具有缓解的干预作用.
作者:雷任国;汤红丽;蓝日春;韦进新;唐宁新 刊期: 2014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