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夏连草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孙晶;贾晓斌;陈彦;成旭东;李霞

关键词:复方夏连草胶囊,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盐酸小檗碱, 质量标准
摘要:目的建立复方夏连草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黄连、黄芩、炙甘草、佛手进行定性鉴别;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的盐酸小檗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法均能对黄连、黄芩、炙甘草、佛手进行专属定性分析;对盐酸小檗碱在3.056~18.336μg·ml-1(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100.02%,RSD为1.1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的进行定性、定量检测,能排除其他成分干扰,重复性好,可作为复方夏连草胶囊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人参在实际应用中的药理作用

    人参性温,味甘,微苦.有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之功能.现临床上主要用于:休克施救、心律失常、冠心病、调节血压、高胆固醇血病、高凝血症、肝病糖尿病、病毒性心肌炎、性功能障碍、肿瘤、白细胞减少症、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脱肛等.

    作者:许见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健胃口服液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测定健胃口服液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Novapak C18(4.6×20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97:3),检测波长215 nm.结果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6,加样回收率为99.19%,RSD=2.0%(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可用于健胃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姬生国;王东;付蕾;符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心宁软胶囊中丹参素的含量

    目的测定保心宁软胶囊中丹参素含量.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保心宁软胶囊中丹参素含量,ODS-C18(150 mm×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5%冰醋酸-甲醇(87:15),检测波长为280.结果线性范围为8~60 μg/ml(r=0.999 7),回归方程为y=0.259 3x+0.413 4,平均回收率为99.83%,RSD为1.48%.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陈刚;张全垂;徐连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材更新与实验现状的分析

    医学细胞生物学是医学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或含有长学制的学校均开设此门课程,为了使医学细胞生物学教材能够更好的反映生物科学的发展情况需要,已经出版了很多正规的教材,讲述了许多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同时相应的出版了配套的实验教材,开设的实验技术项目数逐年增多,水平逐年提高,内容逐年加新.这对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地我们也要不断的改进实验教材的内容和增加实验项目,以便更好的与新知识相适应.

    作者:朱华野;赵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4种大青叶的鉴别要点

    大青叶味苦,大寒,无毒,历来为清热解毒之要药,但大青叶的商品来源比较复杂,据调查全国曾有习用、代用和混用品,达15种,较为常用的有4种.它们分别是马鞭草科植物大青(路边青),蓼科植物蓼蓝,十字花科植物菘蓝、草大青,爵床科植物马蓝[1,2].现将4种大青叶性状特征分别列出,为正确使用大青叶提供依据.

    作者:滕杰;李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参熊心痛胶囊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

    目的建立参熊心痛胶囊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测定5批药材中该成分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KromssilC18柱(5 μm,4.6 mm×200 mm),流动相为乙腈-水(23:81),流速为1.0 m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为203 nm.结果得到的回归方程为A=627 833C-24 306(r=0.999 8),加样回收率平均为101.0%(n=5,RSD=2.4%).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宋青芳;蔡伟;陈国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浅谈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预防胆管损伤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预防方法.方法对891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91例均完成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1例.结论正确解剖Calot三角,尽量靠近胆囊壁分离处理胆囊动脉、胆囊管,可以预防胆管损伤.

    作者:张永东;于泓;姚成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儿茶药材中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研究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儿茶药材中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含量.方法色谱柱填料为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流动相A:甲醇;流动相B:0.04 mol/L 柠檬酸-N,N-甲基甲酰胺 (45:8,V/V). A-B(15:85,V/V),流速 1ml /min,柱温:35℃,检测波长280 nm.结果儿茶素在0.484~4.84 μg、表儿茶素在0.184~1.8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两种成分的均回收率分别为98.11%和106.14%.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无干扰, 可用于儿茶药材质量评价.

    作者:王淑敏;李惠琳;刘志强;刘淑莹;崔本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药牛蒡子的近期实验及临床研究

    牛蒡子属清凉解表药,可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散肿.笔者在学习《中药学》教材过程中发现中药牛蒡子现代应用较多.本文对它近几年的资料进行检索,归纳,以供同仁参考.

    作者:杜赟;姚映苜;王全权;陈海林;章茂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马桑叶中总三萜酸的含量测定

    目的测定马桑叶中总三萜酸的含量.方法以熊果酸为对照品,以5%香草醛-冰乙酸和高氯酸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48 nm波长出测定样品的吸光度.结果总三萜酸在26.25~91.875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0.002 3x+0.140 4,r=0.998 0.马桑叶中总三萜酸的含量约为2.0%.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适合马桑叶中总三萜酸的含量测定,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重现性好.

    作者:张雁冰;王克让;刘宏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桑白皮等中药提取物对胰岛素促进离体肝脏葡萄糖消耗的影响

    目的利用大鼠离体肝脏灌流技术评价中药提取物在胰岛素存在时对离体肝组织消耗葡萄糖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肝灌流技术,将中药提取物加入灌流液中,观察灌流液中谷丙转氨酶(ALT)及葡萄糖浓度的变化,用以评价中药提取物在胰岛素存在时对离体肝脏消耗葡萄糖的影响与肝脏损伤状况.结果受试的中药提取液在120 min内对灌流液中谷丙转氨酶没有显著性影响,桑白皮、桑枝、桑寄生提取物能显著降低灌流液中葡萄糖的浓度.结论桑白皮、桑寄生、桑枝提取物在胰岛素存在时能增加离体肝脏葡萄糖的消耗.

    作者:汪宁;朱荃;周义维;童黄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五鹤续断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种植基地环境质量评价

    通过对五鹤续断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基地生态环境中的大气、土壤和水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作者:丁莉;武芸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竹节参之异名与临床作用浅析

    目的探讨竹节参的异名在临床作用中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竹节参异名的考证、异名对治疗作用的影响、竹节参栽培品的性状变化对药用名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竹节参的不同部位在不同的地区和时期均有异名.结论对竹节参的药用部位与临床作用在研究方面应予重新认识,以提高对资源的合理应用和质量标准的制定.

    作者:尹文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中药开发中的应用

    简要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方面的优点,并从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和中草药除杂两方面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中药开发中的应用.指出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分离技术,也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

    作者:王志祥;刘亚娟;刘芸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苇茎汤临床应用新进展

    苇茎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主治肺痈证.近年来在临床中应用甚为广泛,可用于治疗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油液吸入性肺炎、右肺中叶综合征、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小儿过敏性咳嗽、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上颌窦炎、鼻窦炎、阑尾周围脓肿、慢性结肠炎等多种证属热毒蕴滞、痰瘀互结所致的疾病.

    作者:王桂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英山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思考

    介绍了英山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自然优势和比较优势,分析了英山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并从理清一个思路、抓好两个保障、处理好三种关系、达到四个目的四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作者:姜援朝;王佐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分光光度法测定黄根片中铝的含量

    目的该文采用铝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黄根片中铝的含量.方法在醋酸-醋酸铵缓冲系(pH 6.2)中,铝-铝试剂生成红色配合物,在25℃,大吸收波长为510 nm处测吸光度.结果此法线性范围0.004~0.032 mg/ml,r=0.998 5,平均回收率为96.97%,RSD为0.70%(n=5).结论用该方法可测量中药中铝的含量,方法简便,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结果满意.

    作者:宋成岩;刘昌松;郑光浩;关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不同炮制法对桔梗总皂苷粗品含量的影响

    目的对生品桔梗、烘品桔梗及其传统的炮制品的桔梗总皂苷粗品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重量法进行测量.结果各种炮制品的桔梗总皂苷粗品含量均比生品高.尤其以蜜制的桔梗总皂苷粗品含量为高.结论以浓度20%蜜制桔梗炮制品中桔梗总皂苷粗品含量为高,是较为合理的炮制方法.

    作者:刘汉珍;张晖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肾宝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肾宝颗粒的质量标准,以控制产品质量.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蛇床子,补骨脂,制何首乌,黄芪,枸杞子,当归和川芎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在TLC图谱中均能检出蛇床子素,异补骨脂素,何首乌和大黄素,黄芪甲苷,枸杞子,当归和川芎;淫羊藿苷在0.091~0.906 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3%,RSD为1.85%.结论方法简单可行,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如意;杨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发病率高的一型,约占60%~70%[1],多见于中老年人,除年龄因素外,较长时间的颈部不正确姿势可为其诱因.该病是由于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和锥体骨质增生性病变压迫颈神经根而引起的,临床多表现为臂丛神经痛.从中医理论来讲,颈椎病的形成主要与两方面有关:一是由于肝肾阴虚,筋脉失养,外受风寒之邪,寒凝经络;二是由于虚阳上扰,风阳内动所致.以上二证均属本虚标实之证.此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一经明确诊断,即应采取有效的方法积极治疗.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针灸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良好.笔者将近年来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陈荣仪;黄桂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