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柏坤;宫庆礼
目的研究双黄连粉针剂(Shuanghuanglian,SHL)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出血的疗效.方法将胃镜检查确诊的急性胃、十二指肠出血149例随机分为SHL组78例对照组71例.SHL组加用中药SH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用常规西药综合治疗.均10 d为1个疗程.结果SHL组显效54例 (69.23%),有效18例(23.08%),无效6例(7.69%),总有效率92.31%(72/78).对照组四数率分别为49.3%(35/71);30.98%(22/71);19.72%(14/71);80.28%(57/71).两组疗效差异显著(χ2=7.34,P<0.05).结论SHL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邹淑婷;张惠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对全国9个收集地的豨莶草商品药材进行鉴定,以了解目前市场上豨莶草的真伪情况.方法采用性状鉴别与数码显微鉴定技术.结果市场上流通豨莶草均为正品,3种基原植物分别为豨莶Siegesbeckia orientalis L.、腺梗豨莶S.pubescens Makino 和毛梗豨莶S.glabrescens Makino.结论豨莶草商品药材的主流品种为腺梗豨莶,占 4/9,其次为豨莶和毛梗豨莶.首次采用数码成像技术拍摄了豨莶草商品药材的显微图片,真实、直观地反映了三种药材的差别.
作者:齐辉;张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血汗净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并考察其制剂稳定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氨基酸的含量,并用留样观察法进行初步稳定性实验.结果标准曲线A=0.101 6C- 0.026 9(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19%,RSD为1.78%(n=6).该制剂在3个月内,各项考察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制剂在考察期内质量稳定.
作者:田吉;肖顺汉;何兵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竹节参的异名在临床作用中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竹节参异名的考证、异名对治疗作用的影响、竹节参栽培品的性状变化对药用名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竹节参的不同部位在不同的地区和时期均有异名.结论对竹节参的药用部位与临床作用在研究方面应予重新认识,以提高对资源的合理应用和质量标准的制定.
作者:尹文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东菱迪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8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舒血宁配合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东菱迪芙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4.1%,对照组有效率为63.4%.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东菱迪芙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韩素环;金顺吉;金永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天年饮(Tiannianyin,TNY)对衰老大鼠血脂的影响及TNY的抗氧化作用. 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衰老模型组、TNY用药组及阴性对照组,每组均为10只.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制作亚急性衰老的大鼠模型,检测TNY灌胃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 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含量升高、HDL-C含量和SOD的活性下降P《0.05或P《0.01.TNY可以降低模型大鼠TC、TG的含量(TNY组与模型组相比P《0.01,P《0.05)及提高HDL-C的含量和SOD的活性(TNY组与模型组相比P《0.05).结论TNY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及抗氧化作用,可延缓机体衰老.
作者:陈志宏;宋成军;高福禄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笔者跟随马宝璋老师出诊见一阴痛患者,辨证治疗后,疗效显著,颇有心得.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东霞;马文光;曲凡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青银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青银注射液中的金银花、青蒿油进行定性鉴别,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其有效成分绿原酸的含量.结果在薄层层析色谱中均能检出金银花、青蒿油;总绿原酸的平均含量为19.38 mg/ml.结论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专属性强;而分光光度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稳定性,精密度,重现性和回收率均较好,可用于青银注射液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作者:何兵;冯文宇;田吉;邱华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测定保心宁软胶囊中丹参素含量.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保心宁软胶囊中丹参素含量,ODS-C18(150 mm×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5%冰醋酸-甲醇(87:15),检测波长为280.结果线性范围为8~60 μg/ml(r=0.999 7),回归方程为y=0.259 3x+0.413 4,平均回收率为99.83%,RSD为1.48%.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陈刚;张全垂;徐连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酸角中木樨草素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Shimadzu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05%H3PO4溶液(55:4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50 nm,柱温:室外 .结果在0.026~0.091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100.04%,RSD=1.13%.结论 该方法测定酸角中木樨草素简便,快速,线性关系良好.
作者:王阿丽;胥秀英;郑一敏;付善权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道引起的症状或组织损害,常合并食管炎.本病在西方国家十分常见,且其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2],我国的实际发病情况尚不清楚,近年来我国对北京、上海两市城乡5 000例问卷调查表明其发病率为5.77%[3].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或频发松弛、食管体部的酸清除功能降低、胃排空延缓等因素有关.其主要临床症状有绕心、反酸、胸痛等,尽管GERD有复杂的临床表现,但其病理基础是胃内容物向食管反流.气是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人的生命活动都有赖于气的运动,也就是气机和顺畅达.就胃和食道而言,气机顺畅,则食道和胃中的食物得以顺利下行,气机不畅则食物停滞于胃,久必反流.因此,气机不畅与GERD有着密切的关系,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作者:潘霜;游雪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烧伤洗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烧伤洗剂中虎杖、黄柏等进行鉴别,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制剂中醋酸洗必泰和苯扎溴铵的含量.流动相:磷酸盐缓冲液(0.02 mol·L-1,内含0.1%三乙胺,pH3.5;乙腈70:30),流速0.8 ml·min-1,柱温:室湿,检测波长250 nm.结果鉴别项下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苯扎溴铵在25~2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苯扎溴铵为(100.1±1.05),醋酸洗必泰(90.80±1.10),精密度RSD:苯扎溴铵为1.06,醋酸洗必泰1.20(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张松;汪承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 (Thunb.) Makino.又名七叶胆、南方人参、甘茶蔓,属葫芦科植物,是常用的中草药之一,也是一种颇有开发前景的药用经济植物.近年来,人们对绞股蓝进行了大量的开发研究,发现绞股蓝中含有80多种近似人参皂苷的达玛烷型绞股蓝皂苷,其成分对人体既有营养滋补作用,又能防治多种疾病,将它制成药品、食品、饮料等,取得了一些新进展.然而在生产实践中,由于采收原料的地区不同,发现有些混淆品种,常见为葡萄科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 (Thunb.) Gagnep.,少见有葫芦科雪胆Hemsleya amabilis Diels..为保证药材的质量和用药的疗效.现将绞股蓝及其混淆品种鉴别如下.
作者:刘贤铭;王铁僧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三维牵引下按压还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在三维牵引床的快速牵引下,采用按压腰椎间盘突出点达到还纳腰椎间盘的方法.结果A组680例,治愈380例,占55.8%,临床治愈率A组与其它两组比较,并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快牵下按压还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疗程短,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军;周恒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寻求陈皮中橙皮苷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从陈皮中提取橙皮苷,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佳提取条件.结果用75%的乙醇,超声提取2次,20 min/次, 橙皮苷提取率高.结论超声提取法与回流提取法相比,具有省时、节能、提出率高等优点.
作者:卢静华;王亚娟;于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合成天然产物车轴草醇.方法改进的Baker-Venkataraman法.结果以2,4-二羟基苯乙酮、对甲氧基苯甲酰氯为原料,合成了7-羟基-4'-甲氧基黄酮.其结构经UV,NMR,IR和MS确认,总收率为54.3%.结论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副产物少、产率高等优点.
作者:李纲;李伟;崔小兵;张科卫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测定马桑叶中总三萜酸的含量.方法以熊果酸为对照品,以5%香草醛-冰乙酸和高氯酸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48 nm波长出测定样品的吸光度.结果总三萜酸在26.25~91.875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0.002 3x+0.140 4,r=0.998 0.马桑叶中总三萜酸的含量约为2.0%.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适合马桑叶中总三萜酸的含量测定,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重现性好.
作者:张雁冰;王克让;刘宏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β-CD包合升白胶囊挥发油的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包合物收得率、挥发油利用率为指标,比较超声波法、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的包合效果,确定优包合方法;再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挥发油与β-CD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因素,每因素选择3水平,优选包合条件,同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验证包合物;结果优选出佳工艺为:挥发油与β-CD比例为1:10,包合温度为40℃,包合时间为1.5 h,包合物收得率为80.63%,挥发油利用率为94.14%.结论按优选工艺条件,挥发油与β-CD形成稳定的包合物,且挥发油利用率较高.
作者:胡志林;陈卫军;边文贵;蔡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参熊心痛胶囊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测定5批药材中该成分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KromssilC18柱(5 μm,4.6 mm×200 mm),流动相为乙腈-水(23:81),流速为1.0 m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为203 nm.结果得到的回归方程为A=627 833C-24 306(r=0.999 8),加样回收率平均为101.0%(n=5,RSD=2.4%).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宋青芳;蔡伟;陈国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豆蔻挥发油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L9(34),以提油率为指标,确定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豆蔻药材浸泡2 h,提取6 h,加水8倍量提取率高.结论该工艺为豆蔻挥发油的佳提取工艺.
作者:郑勇;张志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