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杨
目的研究蒙药三子胶囊剂的成型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通过测定内容物的休止角、堆密度、吸湿率等确定佳成型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三子胶囊剂中有效成分栀子苷含量.结果三子胶囊内容物含药材细粉30%时,25℃吸湿率为5.46%,临界相对湿度 (CRH)为75%;胶囊中栀子苷含量控制约为12.61~15.30 mg/粒.结论以此工艺制备三子胶囊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作者:王烈群;温爱平;新燕;余东海;刘晓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治偏痛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Ultrasphere ODS (250 mm×4.6 mm,5μm)分析柱, 流动相为甲醇-水(35:65), 流速为1 ml/min, 检测波长为230 nm, 柱温26℃.结果芍药苷的线性范围为0.47~4.7m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3%, RSD为1.23%.制剂中芍药苷的含量限度规定不得少于4 mg/粒.结论方法简便可行,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很好的应用于治偏痛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高卫东;卓兆莲;高英;吴立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甘肃金银花中槲皮素和木樨草素含量的方法. 方法采用Kromasil C18柱, 以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磷酸调节pH值至3.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50 nm. 结果槲皮素在2.93~35.16 μg·ml-1;木樨草素在5.45~43.60 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槲=0.999 9,r木=0.999 7.平均回收率:槲皮素为96.2%,RSD=1.7%;木樨草素为96.5%,RSD=2.2%. 结论甘肃金银花中槲皮素和木樨草素的含量远高于正品金银花.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金银花质量评价的分析方法.
作者:郭朝晖;蒋生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利用大鼠离体肝脏灌流技术评价中药提取物在胰岛素存在时对离体肝组织消耗葡萄糖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肝灌流技术,将中药提取物加入灌流液中,观察灌流液中谷丙转氨酶(ALT)及葡萄糖浓度的变化,用以评价中药提取物在胰岛素存在时对离体肝脏消耗葡萄糖的影响与肝脏损伤状况.结果受试的中药提取液在120 min内对灌流液中谷丙转氨酶没有显著性影响,桑白皮、桑枝、桑寄生提取物能显著降低灌流液中葡萄糖的浓度.结论桑白皮、桑寄生、桑枝提取物在胰岛素存在时能增加离体肝脏葡萄糖的消耗.
作者:汪宁;朱荃;周义维;童黄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神经衰弱是神经内科一种常见疾病,目前西医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笔者临床采用传统中成药健脑补肾丸治疗该病,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霞;刁墨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木蝴蝶指纹图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木蝴蝶药材指纹图谱,色谱条件为:色谱柱:Shimadzu 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2%H3PO4溶液(54:46);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5℃.结果建立了木蝴蝶样品指纹图谱.结论该指纹图谱方法重现性好,可作为木蝴蝶的一项质控指标.
作者:冯倩;张增涛;沈河溪;胥秀英;郑一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考察远红外烘干法蜜炙甘草对甘草质量的影响.方法以重量法测定甘草酸含量,依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炙甘草质量标准测定水分、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结果远红外炙品甘草酸含量略高于传统炙品,外观性状评价优于传统炙品,水分差异较显著,质量稳定性好,而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远红外烘干法便于操作,温度和时间可控,炮制品外观性状和内部质量较传统法好,且质量稳定性好,利于贮存,值得推广.
作者:李爱光;朱卫星;陈方;缪经纬;朱志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金钱草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 achia christinae Hance的干燥全草.别名:过路黄,对座草.具有除湿退黄、清热利胆通淋、排石等功效[1].常用于湿热黄疸、诸痈、结石等症.由于历代本草记载不详及地区用药差异,在现代临床用药过程中,金钱草的品种常与广金钱草、连钱草、马蹄草、积雪草、聚花过路黄、天胡荽、白毛天胡荽等发生混淆[2],近来笔者在工作中发现,除上述品种外,还有一种混充金钱草使用,后经鉴定为茜草科植物黄毛耳草Hedyotis chrysotricha(Palib.)Merr的干燥全草.本文从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鉴别等方面对金钱草及黄毛耳草进行了比较鉴别.
作者:毛颐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对清、下、和、补四种治法在《温病学》教材中的应用作了简要分析,初步探讨了《伤寒论》与温病学之间继承关系及温病学治法理论的发展过程.从《伤寒论》与温病学治法发展关系来看,温病学主要继承并发扬了《伤寒论》中清、下、和、补等四种治疗方法.
作者:孙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测定马桑叶中总三萜酸的含量.方法以熊果酸为对照品,以5%香草醛-冰乙酸和高氯酸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48 nm波长出测定样品的吸光度.结果总三萜酸在26.25~91.875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0.002 3x+0.140 4,r=0.998 0.马桑叶中总三萜酸的含量约为2.0%.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适合马桑叶中总三萜酸的含量测定,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重现性好.
作者:张雁冰;王克让;刘宏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河南省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性镇痛药使用现状,为麻醉性镇痛药的科学管理和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抽取2004-08~2005-01麻醉药处方1 127份,填写镇痛药使用情况调查表,综合统计分析.结果针对不同原因,找出镇痛药不同科室间使用频率.结论该院镇痛药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及科学依据.
作者:谷慧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院自2000年开始制备参花搽剂,用于皮肤科临床治疗湿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其制备方法及疗效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传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炎琥宁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2 m×3 mm不锈钢色谱柱,柱填料为GDX-102(60~80目);FID检测器;按外标法同时测定炎琥宁合成过程中涉及的乙醇、丙酮和吡啶的残留量.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测得各溶剂线性均良好( r = 0. 999 6~0. 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 86%,98. 16%和98. 04%;RSD 分别为0.5%,0.8%和0.8%;乙醇、丙酮和吡啶的低检测限分别为0. 005%,0. 005%和0. 002%;3批样品中上述有机溶剂残留量均符合要求.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灵敏,可有效用于炎琥宁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控制.
作者:曹国富;卢元东;杨裕启;汪营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牛黄清热散由大黄、黄连、冰片等中药组成.该方为我市中医门诊部的医院制剂,具有清热化痰,解毒镇静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口疮牙疳,头面生疮,皮肤溃烂,周身发烧,疗效显著.在此之前该制剂质量标准为空白,使临床治疗具有不确定性.为了控制该制剂的质量,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大黄、黄连、冰片进行鉴别,采用双波长锯齿扫描法对盐酸小檗碱和大黄素的含量进行测定,为质量标准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检测方法.
作者:郝丽静;杨更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鼻渊舒口服液对儿童慢性鼻炎、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选用鼻渊舒口服液,对照组选用抗生素、抗过敏药物及鼻炎片.两组均结合局部用药.结果治疗2~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6%,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86%. 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鼻渊舒口服液治疗儿童慢性鼻炎、鼻窦炎疗效肯定,无明显副作用,用药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清元;何源萍;曾旭东;严福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竹节参的异名在临床作用中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竹节参异名的考证、异名对治疗作用的影响、竹节参栽培品的性状变化对药用名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竹节参的不同部位在不同的地区和时期均有异名.结论对竹节参的药用部位与临床作用在研究方面应予重新认识,以提高对资源的合理应用和质量标准的制定.
作者:尹文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血毕竟对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肿瘤坏死因子(TNF-ɑ)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Ⅰ组),实验对照组(Ⅱ组),西药治疗组(Ⅲ组)和血必净组(Ⅳ组).静脉注射内毒素(LPS)造成急性肺损伤模型,造模后Ⅲ组和Ⅳ组立即分别注射甲基强的松龙(MP)和血必净注射液,观察各组动物血浆TNF-ɑ的含量.实验后处死动物,进行肺泡灌洗,检测肺泡灌洗液中TNF-ɑ的含量,摘取肺组织,检测肺湿、干重,光镜观察肺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血浆以及肺泡灌洗液中TNF-ɑ的含量,Ⅱ组显著升高,与Ⅰ组比较(P《0.01);Ⅲ组以及Ⅳ组含量有所降低,两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肺湿、干重,光镜观察肺病理形态学改变,Ⅳ组改善明显优于Ⅲ组.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孙元莹;郭茂松;李志军;刘红栓;王今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该文采用铝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黄根片中铝的含量.方法在醋酸-醋酸铵缓冲系(pH 6.2)中,铝-铝试剂生成红色配合物,在25℃,大吸收波长为510 nm处测吸光度.结果此法线性范围0.004~0.032 mg/ml,r=0.998 5,平均回收率为96.97%,RSD为0.70%(n=5).结论用该方法可测量中药中铝的含量,方法简便,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结果满意.
作者:宋成岩;刘昌松;郑光浩;关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制疏血通胶囊并对其进行质量考察.方法以水蛭、地龙等原料制备疏血通胶囊,建立质量控制方法,并进行稳定性考察和药效学研究.结果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可靠.结论实验研制的疏血通胶囊适合工业化生产,产品质量稳定.
作者:赵磊石;孙运霞;李静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干姜与附子共煎减小附子毒性的有效部位及其机理.方法取干姜的水提物及醋酸乙酯、氯仿和石油醚的提取物分别与附子共煎,取各种煎液进行小鼠口服给药的急性毒性实验及用HPLC法测定煎液中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结果干姜与附子合煎有减小附子毒性的作用,但共煎液中的乌头碱含量增加,次乌头碱含量减小.干姜的氯仿提取物及石油醚提取物与附子共煎可明显减小附子的毒性,同时煎液中乌头碱含量明显减小.尤其是石油醚提取物同时使次乌头碱的煎出量也明显减小.干姜的醋酸乙酯提取物与附子共煎,可明显减小附子的毒性,但煎液中的乌头碱、次乌头碱含量均增加.干姜的水提物与附子共煎毒性略增大,乌头碱与次乌头碱的煎出量略有增加.结论干姜与附子共煎有减轻附子毒性作用.干姜中的氯仿、石油醚提取物可能通过减少乌头碱等有毒物质的煎出量而减小附子的毒性,干姜中的醋酸乙酯提取物可能具有同附子中的有毒生物碱发生某种结合而抑制其吸收的作用,也可能具有吸收后在体内发挥拮抗附子所含有毒生物碱毒性作用.
作者:徐姗珺;陈长勋;高建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