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当归补血汤中阿魏酸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陈国广;孟蕾;王永禄;李学明;韦萍

关键词:当归补血汤, 阿魏酸, 药代动力学
摘要:目的 探讨当归补血汤中当归的主要活性成分阿魏酸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大鼠一次性灌胃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大鼠体内阿魏酸的血药浓度及组织分布情况.用3P87对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进行拟合.结果 从灌胃大鼠血清中检测到阿魏酸的药动学参数为:α (0.203 62±0.054 53) min-1,β- (0.003 08±0.000 53) min-1,Tpeak(8.559 90±0.523 63) min-1,Cmax(188.293 64±21.257 63) ng·ml-1,AUC (7 831.388 7±1 236.556 3) ng·ml-1·min.结论 本研究为临床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数据.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大蒜素注射液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大蒜素注射液对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湖北省黄石市二医院住院真菌感染病例23例,用大蒜素注射液进行治疗,剂量60 mg·d-1,静脉滴注,疗程7~14 d.对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细菌学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总有效率及治疗后真菌转阴率分别达到73.9%和56.5%,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亦无肝、肾功能方面的损害.结论 大蒜素注射液治疗深部真菌感染安全、有效.

    作者:侯均;曹茂堂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红豆杉细胞的工业化培养

    介绍了近年来红豆杉细胞工业化培养生产紫杉醇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添加诱导子、剪切力和溶解氧对紫杉醇产量的影响,以及利用生物反应器进行细胞培养时所存在的问题,为探索生产紫杉醇的适条件和大规模细胞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吕晓辉;臧新;杨冬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银翘散加味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银翘散加味治疗风热伤络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应用银翘散加味治疗(治疗组),并与西药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症状体征有所改善;总有效率9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银翘散加味治疗风热伤络型过敏性紫癜,疗效确切.

    作者:张颖;王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氰咪胍氯化钠注射液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甲氰咪胍氯化钠注射液的含量.方法 分析柱为ODSC18(4.6 mm×20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30:70);检测波长218 nm.结果 甲氰咪胍氯化钠注射液的线性范围为6.4~19.2 μg/ml(r = 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9.76%,RSD为0.49%(n = 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够满足西咪替丁的药品质量监控.

    作者:全红梅;尹秀梅;张学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膨化对白芍保肝作用的影响

    目的 探讨膨化技术对白芍保肝作用的影响.方法 用硫代乙酰胺(TAA)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以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等为指标,观察比较膨化白芍、白芍对化学因素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与白芍比较,膨化白芍降低血清 AST和 ALT,减轻肝组织病理性损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膨化白芍对 TAA所致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较白芍强.

    作者:王盛民;张英;孟建国;王成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复方姜附制剂中有效部位干姜的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 建立中药复方姜附制剂中干姜有效部位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UV法和HPLC法.结果 UV法线性范围 19~39 μg/ml,相关系数r=0.999 2,总酚的平均回收率为101.4 %,RSD=1.8%(n=6).HPLC法线性范围 0.2~2.0 μg,相关系数r=0.999 9,6-姜酚的平均回收率为98.57%,RSD=0.31%(n=6).结论 该法灵敏,简便,准确和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冯毅凡;郭晓玲;孟青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药材产地加工与道地药材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中药材产地加工与道地药材相关性.方法 分析中药材产地加工在道地药材道地性形成、产业发展过程以及目前状况三个方面的作用与存在的问题,论证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产地加工是道地药材的道地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道地药材体系的形成与产业的发展.结论 二者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在发展道地药材时要重视产地加工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杨俊杰;张振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益气活血法治疗老年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中医益气活血方药对老年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方法 以黄芪注射液及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并以西药维脑路通注射液静脉注射做对比,并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及血流变、ET、NO、SOD及SV、PV等临床及实验指标.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75%,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愈显率52.5%,总有效率8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和实验多项指标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益气活血通络法是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合理、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桂娟;马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香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痛经模型的影响

    目的 确定香附治疗痛经的有效部位.方法 观察香附有机溶剂系统分离的提取部位对缩宫素所致小鼠痛经模型的影响.结果 香附的石油醚、乙酸乙酯部位能明显减少缩宫素所致的小鼠扭体次数,与模型组对照有极显著性或显著性差异.结论 香附的石油醚、乙酸乙酯部位是治疗痛经的有效部位.

    作者:夏厚林;吴希;董敏;盛燕;谭玲;周晓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喜炎平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以喜炎平与病毒唑治疗.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病毒感染或合并轻度细菌感染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较显著疗效.

    作者:李京鹤;陈雯;李志成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药复方治疗心绞痛的用药分析

    收集了1980~2003 年间有关治疗心绞痛的中药复方1 253首,建立了治疗心绞痛的中药复方数据库,基于数据库运用Access、excel结合VB编程研究了中药复方治疗心绞痛的用药规律.统计表明中药复方治疗心绞痛是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使用为主;统计了使用次数在50次以上的药对和使用次数在50次以上的药组,并运用中医理论分析了高频率使用的味药和药对的临床治疗作用.

    作者:周鲁;周晓芳;吕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的研究概况

    目前,骨质疏松 (OP)在世界常见病、多发病中居第7位,现患病人数超过2亿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美国、西欧、日本有7 500万人,而中国目前 OP患者已超过9 000万,即每14人中有1人患不同程度 OP.其中50~60岁发病率为21%,60~70岁发病率为58%,70~80岁发病率几乎为100%,尤其是绝经后妇女发病率更高.全世界用于 OP及其并发症治疗的费用约250亿美元,其中美国超过100亿[1].今后50年,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全世界 OP患者将增加3~4倍,所以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势在必行.在过去的30年中,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已成为一个多学科的、当前研究活跃的课题之一.本文对近年来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王萍;王爱民;彭宣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荠菜的抗炎药理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荠菜抗炎药理作用.方法 分别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小鼠扭体反应,酵母多糖A、角叉菜胶、制霉菌素致大鼠或小鼠足趾肿胀模型,ig给药,观察荠菜的抗炎作用.结果 荠菜能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冰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角叉菜胶、酵母多糖A所致大鼠足趾肿胀,但对制霉菌素所致的炎症模型无明显作用.结论 荠菜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机理涉及对多种炎症介质的抑制,抗炎作用能部分解释荠菜生药的传统功效.

    作者:岳兴如;田敏;徐持华;阮耀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慢性肾衰合并出血的中医病机及临床辨治

    从中医角度就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出血的病理机理及临床治疗进行探讨.认为该病的病理关键为气虚不摄、热灼血络、瘀血阻络;治疗上须依据患者临床表现,辨清其病机关键而分别施治.该文同时探讨了慢性肾衰合并出血的病症处理及善后调护.

    作者:李宏良;李强;皮持衡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锡类散中靛蓝及靛玉红的含量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成方制剂锡类散中靛蓝、靛玉红的含量.方法 采用Kromasil-C18柱,以甲醇-0.1%冰醋酸(75:2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90 nm,检测温度为35℃.结果 靛蓝在0.12~0.4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0%, RSD=1.5%(n=5):靛玉红在0.07~0.72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70% RSD=0.88%(n=5).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其它组分测定无干扰,可作为锡类散中靛蓝、靛玉红的含量.

    作者:李莉;曹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青风藤中青藤碱的提取工艺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目的 介绍青藤碱主要的提取方法和分析测定方法. 方法 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青藤碱的文献资料,对不同的提取方法和分析测定方法进行综述. 结果 青藤碱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炎、抗心律失常药物,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提取和分析检测方法.结论 对于青藤碱的研究,必将产生深远的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作者:刘志国;王艳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几种抗艾滋病中药有效成分对解脲支原体和白色念珠菌体外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筛选对解脲支原体和白色念珠菌体外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抗HIV中药有效成分,为治疗HIV继发感染或性病奠定基础.方法 以微量稀释法测定9种中药有效成分对解脲支原体和白色念珠菌的MIC50和MIC90,同时测定其中6种中药有效成分对HIV-1的EC50和TI值.结果 所测药物对解脲支原体、白色念珠菌及HIV-1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解脲支原体和白色念珠菌作用好的分别是三七总皂苷、三七叶皂苷和化合物A,化合物A对HIV-1的抑制作用好,其EC50为0.09,TI值大于10 000.结论 化合物A对解脲支原体、白色念珠菌及HIV-1的抑制效果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磊;赵声兰;陈朝银;赵少刚;董琪江;夏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宁心胶囊的质量标准探讨

    宁心胶囊是本院研制的新制剂,由苦参、丹参、当归、葛根等组成,是根据祖国传统医学辩证施治理论和多年临床经验研制的经验方,具宁心安神、活血化瘀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心肌炎、冠心病等引起的心律失常(房性、室性早博)以及头昏、胸痛、心悸、气短等症.经多年临床应用,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为了保证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本实验对宁心胶囊的质量标准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梅;徐金荣;周建军;钱丽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通鼻胶囊抗炎免疫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通鼻胶囊对急、慢性炎症及免疫性炎症的药理作用,为临床应用和新药开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建立多种实验性炎症的动物模型,观察药物疗效.同时对该药物抗炎免疫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 通鼻胶囊剂量依赖性地抑制DNCB所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小鼠棉球肉芽组织增生,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使小鼠胸腺、肾上腺减重,而对脾脏重量无明显影响;明显抑制组胺及5-HT引起的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小鼠对通鼻胶囊的大耐受量为人常用量的162倍以上.结论 通鼻胶囊有对抗急、慢性炎症作用;有对抗免疫性炎症并可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通鼻胶囊的抗炎机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抑制炎症介质组胺、5-羟色胺的合成及释放,从而抑制炎症时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抑制前列腺素E2、激肽的形成或其致炎活性;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 MPS)的吞噬功能.

    作者:于海玲;曲香芝;陈正爱;洪淳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防己与其伪品汉中防己的鉴别

    防己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Moore 的干燥根.具有利水消肿,祛风止痛作用.主含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等.现市场发现一种伪品,经鉴定为马兜铃科植物异叶马兜铃 Aristolochia hetrophylla Hemsl 的干燥根,习称汉中防己,主含马兜铃酸Ⅰ、木兰碱等.现将两者性状、显微、薄层色谱鉴别如下.

    作者:秦伟华;李学彬;谭子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