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碧连;王晖;许卫铭
慢性胃炎(主要包括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由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引起,与不良饮食习惯和社会、环境因素以及身体素质亦有密切关系.少部分慢性浅表性胃炎,可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后者极少数可发展为胃癌.慢性胃炎的主要症状为:胃脘部胀满、痞闷或疼痛伴嗳气、恶心、吐酸、乏力等,因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时隐时现,且无特异性,故确定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疗效评估不仅仅满足于临床症状的改善,更应重视和追求疾病本质的改善.
作者:吴军;崔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发生素-1及其受体在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为构建药物筛选的在体模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了长约280bp的斑马鱼血管发生素-1 cDNA部分序列,作为探针,以原位杂交法测定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发生素-1及其相应受体flk-1和Tie-2的表达.结果从受精卵胚胎发育第12小时可见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发生素-1及其相应受体flk-1和Tie-2的表达;在受精卵胚胎发育的第16小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发生素-1主要在头部和尾部胚芽表达;第24小时在眼球、视窝、中脑、后脑的腹前侧和肌节中表达,Tie2和Flk-1主要在肌间背部动脉血管、躯干新生血管芽和轴向静脉中表达.结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发生素-1及其受体在斑马鱼胚胎发育早期的血管发生过程中可能相互作用,并协调血管发生过程.斑马鱼是研究胚胎发育早期微血管发生和血管发生的极佳动物模型,可用于促血管发生或抑制血管发生药物筛选.
作者:柳明洙;张学武;高圭永;金善姬;张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胃风汤加蝉衣治疗小儿夜啼的疗效.方法对30例夜啼患儿,运用<脾胃论>中胃风汤加蝉衣治疗,1剂/d,服药5剂.结果痊愈20例,好转7例,无效3例.结论胃风汤加蝉衣治疗小儿夜啼,具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胡春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天花粉、巴戟天、牡丹皮、黄柏等药材,常有伪品出现,本文应用石细胞的大小、形态及有无鉴定了10组32种常见真伪中药材,鉴定如下.
作者:李炳生;孙龑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厚朴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γ-氨基丁酸(GABA)的关系.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高效液相-荧光法测定大鼠脑组织谷氨酸(GLU)和GABA的含量.结果厚朴酚可以明显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GLU含量,增加GABA的含量.结论厚朴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该作用与其提高抑制性氨基酸GABA的含量,产生抑制性保护作用有关.
作者:刘可云;黄贤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川芎愈伤组织及悬浮培养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建立川芎愈伤组织及悬浮培养体系,收集愈伤组织及连续三代的悬浮培养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川芎愈伤组织及悬浮培养物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川芎愈伤组织及悬浮培养物含有相似的成分,但与原植物中的成分区别很大,原植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在愈伤组织及悬浮培养物中也未发现.结论愈伤组织及悬浮培养物的特性与原植物有很大的区别.
作者:詹玉莲;马小军;戴均贵;刘德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体外观察研究中药鱼腥草乙醚提取物抗角膜真菌作用.方法采用体外药敏试验方法.结果鱼腥草乙醚提取物对串珠镰孢菌、茄病镰孢菌和黄曲霉菌 3 种角膜真菌的抗菌活性不同.结论鱼腥草乙醚提取物对茄病镰孢菌的抗菌效果好.
作者:王锦;刘翠青;宋书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根据舒乐宁洗剂的功能主治,研究该药的抗炎、抑菌作用.方法按照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炎症药物的药效学研究筛选规程,选择抑菌试验和抗炎实验对该药进行研究.结果舒乐宁洗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丙型链球菌、淋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球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淋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作用较强.结论舒乐宁洗剂有良好的抗炎、抑菌作用.
作者:李功营;唐洪梅;罗丹冬;宋金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乌鸡白凤口服液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醋酸扭体法及催产素扭体法,观察试验药物对小鼠扭体反应次数的影响;采用离体子宫试验,观察试验药物对子宫平滑肌收缩幅度的影响.结果实验药物能显著减少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反应数(P<0.05);显著减少催产素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P<0.05).结论乌鸡白凤口服液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其治疗痛经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达到镇痛效果,同时缓解腹腔炎性反应,对缓解疼痛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陈少波;吴定国;张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伤寒论五泻心汤及其类方(如黄连汤,黄芩汤等),临床上用之较多,疗效亦较为显著.各方应用的范围及其适应证,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为了很好地掌握运用,应该有深刻的认识.现就五泻心汤及其类方方证以及鉴别整理如下,供同行参阅.
作者:解培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合理用药是在对病人病情确诊之后,并充分考虑到病人的生理、病理特征的前提下给予的正确剂量的恰当药品的正确用法;联合用药是临床医师在疾病诊疗过程中,为达到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减少耐药性等目的而实施的某种用药方案.
作者:王雨来;杨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护患关系出现了经济化、间接化、社会化、法制化、平等化等特点,文章分析了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提出了深化医院改革、完善制度建设,加强业务素质建设、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强化服务意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快卫生立法、规范护患行为等措施.
作者:宋慧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对多民族药材白花丹(Phumbago zeylanica L.)中的白花丹醌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用硅胶柱层析分离;用TLC,IR,MS,NMR等技术鉴定结构.结果从白花丹中分离得到桔黄色针状结晶,根据理化性质、薄层色谱及光谱数据分析,鉴定为白花丹醌(Plumbagin).结论为建立白花丹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打下了物质基础,对白花丹临床用药安全及进一步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超;刘圆;邓放;孟庆艳;高泽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泮立苏(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49 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上消化道出血88例分两组:治疗组(n=49)接受泮立苏(40 mg, Bid)治疗;对照组(n=39)接受信法丁(法莫替丁)(40 mg,Bid)治疗,各治疗 7 d.结果治疗组显效 32 例(65.31%),有效 15 例,总有效 95.92%,无效两例均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照组显效 20 例(51.28%),有效 8 例,总有效率 71.79%,无效 11 例.结论泮立苏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总有效率高,效果稳定,疗程短,副作用轻微,优于信法丁,是一种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理想药物.
作者:张嘉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麻黄汤及其拆方组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分析各含麻黄组其作用效果的差异.方法用L8(27)正交设计法对麻黄汤进行拆方,各组灌胃给药50 min后记录小鼠10 min内自主活动次数,分别用单向方差和正交设计方差分析试验结果.结果麻黄汤各拆方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了小鼠自主活动次数(P<0.05),但各拆方组间的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以小鼠自主活动为指标,未能体现麻黄汤各拆方组间的统计学差别.
作者:魏凤环;罗佳波;余林中;莫志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五味子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之功,用于治疗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等症.
作者:李晓光;高勤;翁文;章佩芬;肖飞;罗焕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2例常规西医治疗,7 d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治疗1~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9%,两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先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碘化钾试液的加入时间对过氧乙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加入碘化钾试液的时间分为立即加入、放置1,2,3 min,分别按标准规定测其含量并比较分析结果.结果立即加入碘化钾液后,其含量真实,而放置1,2,3 min后再加入碘化钾试液时,其含量仅为前者的60 %.结论在过氧乙酸含量测定中,碘化钾试液的加入必须迅速.
作者:李爱民;杨晓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慢性肠炎为一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在亚健康人群中尤其多见,直接威胁着人体健康.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近几年来,笔者运用健脾益肠方法治疗慢性肠炎,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腾月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刺五加药材中丁香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18柱,甲醇-水-乙酸(300:700:3.5)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65 nm.结果丁香苷的加样回收率为98.3%,RSD为1.23% .结论该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刘建华;吕宁;刘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