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石细胞鉴定中药品种(Ⅱ)

李炳生;孙龑龑

关键词:石细胞, 鉴定, 中药
摘要:天花粉、巴戟天、牡丹皮、黄柏等药材,常有伪品出现,本文应用石细胞的大小、形态及有无鉴定了10组32种常见真伪中药材,鉴定如下.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百部止咳冲剂中的黄芩苷含量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百部止咳冲剂中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流动为甲醇-水-乙腈(47:53:0.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8 nm;柱温(40.0±2)℃.结果黄芩苷进样量在0.25~1.25 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3.262×106X+1.956×105,r=0.999 8(n=5),平均回收率为99.42%,RSD=0.7%(n=5).结论该检测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复方百部止咳冲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蓝鸣生;邓日建;蒋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玄香益肠丸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玄香益肠丸的制备及质量控制进行研究,并观察该制剂的临床疗效.方法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并将11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成2组进行治疗观察.结果制剂工艺可行,质量可控;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该制剂组方合理,有稳定可控的质量标准和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乔立新;张兴国;张永恒;丁毅;孔祥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大孔树脂分离丹参酚酸B的筛选研究

    目的筛选分离丹酚酸B的佳大孔树脂.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得丹酚酸B含量为指标,对10种不同型号的树脂分别进行吸附与解吸性能考察.结果大孔树脂的吸附与解吸性能有较大差异,HPD450,D101,X-5,HPD800,D4020,HPD700对丹酚酸B均有较强的吸附与可洗脱性,D101为佳吸附树脂.结论大孔树脂分离丹酚酸B方法是可行的.

    作者:叶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抗宫炎片中益母草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建立抗宫炎片中益母草的鉴别方法.方法以益母草作为对照,采用TLC法鉴别.结果方法简便,快速,可靠.结论 TLC法可用于抗宫炎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覃晓;薛漓;周文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目的分析引起临床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相关因素,制定预防措施,以达到预防或减少输液中微粒污染.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分析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临床使用过程引起输液微粒污染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药物因素、pH值、输液溶媒选择及贮存保管不当、操作因素、输液因素、输液器具、环境及空气微粒污染等.针对引起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途径,可制定微粒污染的预防措施.结论输液微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是引起临床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可引起血管栓塞、静脉炎、肺肉肿、血小板减少、过敏反应,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田慧;姚冰;耿傲蕾;李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水芹提取物对小鼠学习记忆促进作用的影响

    目的: 研究探讨水芹提取物对小鼠学习记忆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跳台和避暗法及测定 SOD活性、MDA含量的方法,观察水芹提取物对小鼠学习记忆以及 SOD活性、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水芹提取物可明显改善东莨菪碱、氯霉素、乙醇3种化学药物所致记忆障碍,亦可提高红细胞中 SOD活性,降低肝脏组织中 MDA含量.结论: 水芹提取物具有一定改善学习记忆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提高 SOD活性,降低 MDA的含量有关.

    作者:张红英;张顺兴;秦孝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应用石细胞鉴定中药品种(Ⅱ)

    天花粉、巴戟天、牡丹皮、黄柏等药材,常有伪品出现,本文应用石细胞的大小、形态及有无鉴定了10组32种常见真伪中药材,鉴定如下.

    作者:李炳生;孙龑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穗柯叶中黄酮的含量

    目的清除由于多穗柯叶中黄酮光谱吸收峰不对称给定量分析造成的影响.方法采用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穗柯叶中黄酮含量.结果回归方程为△A=0.038 4C+0.001 3;相关系数R=0.999 5;检测波长λ1=460 nm,λ2=420 nm,λ3=380 nm,线性范围为500~3 000 μg/ml,回收率为96.6%~106.2%,变异系数小于0.43%.结论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令人满意,且操作简便易行.

    作者:肖坤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桑杏汤对温燥小鼠血清与呼吸道抗体的影响

    目的观察桑杏汤对温燥小鼠血清IgG(IgG-S)、呼吸道液IgG(IgG-R)与呼吸道黏多糖(RS)的影响.方法 54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A组)、温燥对照组(B组)和温燥治疗组(C组),每组18只.药物处理后第5天检测IgG-S,IgG-R,RS(μg/ml)与脾脏及胸腺平均重量(mg).结果 B组IgG-R(2.30±0.32)明显低于A组(5.68±0.64,P<0.01),C组RS、IgG-S明显高于A组,且该组IgG-R接近A组,但胸腺平均重量低于其它二组(P<0.01).结论温燥可致小鼠气道IgG-R降低而抵抗力下降;桑杏汤主要作用机理是促进肺津生成而润燥,加之增加气道IgG-R,共同增强气道御邪能力.结果还为中药药物归经理论提供实验证据.

    作者:丁建中;龚权;张六通;邱幸凡;陈刚;朱慧玲;张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浅谈环跳取穴

    目的观察新法环跳取穴的准确定位.方法病人俯卧,两腿自然分开,术者立于患者患侧,针刺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内3/5与外2/5的交点处,直刺2至3寸深时作均匀提插手法,观察针感是否传导至足.结果用新法取穴的200针中,体形偏瘦者28例,有3例针感传导至足,占10.7%;体形偏胖者23例,全部传导至足,占100%;正常体形者149例,有143例针感传导至足,占96.0%.2种取穴方法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提示新法环跳取穴针感传导至足优于传统环跳取穴法.

    作者:杨凤琼;陈良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痔瘘熏洗颗粒对肛门溃疡的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痔瘘熏洗颗粒对动物实验性肛门溃疡愈合与抗炎、镇痛、抗菌的作用.方法在大鼠肛门外周粘膜注射冰醋酸制备大鼠肛门溃疡模型,采用小鼠耳肿胀、热板法和扭体法,外用给药观察药物促溃疡愈合、抗炎、镇痛作用,采用试管稀释法观察该药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痔瘘熏洗颗粒外用能明显缩小大鼠肛门溃疡面积和缩短肛门溃疡平均愈合天数,此外还具有对抗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提高小鼠热痛阈值、减少冰醋酸致小鼠的扭体数及体外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结论痔瘘熏洗颗粒具有促进大鼠肛门溃疡愈合、抗炎、镇痛和抗菌作用.

    作者:黄坚;郭秋平;周婉;钱鹏;金若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静宁汤加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静宁汤加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药组(静宁汤组)及综合组(静宁汤加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组).西药组:利他林0.2~0.5 mg/(kg*d);中药组:黄连、陈皮、制半夏、茯苓、白术、白芍、钩藤、菊花、远志、益智仁、山萸肉随症加减;综合组:在服用中药同时采用BFB2000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进行治疗.结果西药组与中药组相比较临床疗效无差异(P>0.05),综合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有效率增加,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3组治疗前后Conners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组与其他两组比较下降更明显,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组IVA商数变化均有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1).综合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改善更明显,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3组IQ值均有提高,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1),综合组提高更明显,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合并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效果好,无明显副作用,病人依从性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基鑫;于建博;杨秀萍;林春秀;王黎明;于作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红注射液中丹参水溶性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红注射液中丹参素、原儿茶醛、丹参酚酸B等水溶性成分的含量.方法以标准品丹参素、原儿茶醛、丹参酚酸B为内标,色谱柱: KromasilC18柱(4.6×20 mm,5 μm);流动相:流动相A:水-二甲基甲酰胺-冰醋酸(90:4:2),流动相 B:甲醇.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1 nm.结果丹参素加样回收率为97.59%~101.66%,RSD为1.50%(n=6);原儿茶醛加样回收率为97.19%~101.25%,RSD为1.90%,(n=6);丹参酚酸B加样回收率为100.39%~102.11%,RSD为0.6%,(n=6).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样品的检测方法.

    作者:王书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扶正和胃剂联合紫杉醇、奈达铂治疗晚期癌症27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扶正和胃剂联合紫杉醇、奈达铂治疗晚期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扶正和胃剂30 ml,3次/d,口服15 d为1个疗程.紫杉醇150 mg/m3静脉滴注3 h滴完,用药1 d;奈达铂20 mg/m3,连续用药5 d.结果 27例患者进入本组临床实验,可评价疗效27例,全CR病例,PR18例(66.7%),中位缓解期5.5月,中位生存期10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静脉炎.结论扶正和胃剂联合紫杉醇、奈达铂治疗晚期癌症疗效较高,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胡萍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门诊患者的取药心理特点及药学服务对策

    通过分析门诊患者的取药心理特点,对门诊药师如何实施药学服务对策进行探讨.认为门诊患者的取药心理特点包括:紧张、焦急;疑虑、不信任;急躁、易怒;忧郁、失望.提出门诊药师应对个体情况实施药学服务、掌握必要交流方法和语言艺术、开展药学咨询服务和采用开放式柜台发药等药学服务,对患者保持良好心态,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和依从性,促进早日康复是十分有意义的.

    作者:朱卫星;朱志冰;沈英俊;李晓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健脑益智胶囊中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测定

    目的制定健脑益智胶囊中人参皂苷Rb1 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 法,以人参皂苷Rb1为对照品,检测波长为203 nm,乙腈-水(30:70) 为流动相.结果人参皂苷Rb1在0.407~3.258 mg 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样品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4%,RSD为1.77%.结论该法结果准确,精密度及重现性较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李娥;王东;姬生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电针加穴位注射及按摩治疗多发性神经根炎56例

    目的探讨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多发性神经根炎的效果.方法将105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56例采用电针、穴位注射、推拿;对照组49例,用自主和被动肢体功能锻炼.结果治疗组治愈25例(44.65%),好转27例(48.21%),未愈4例(7.14%),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治愈18例(36.73%),好转25例(51.02%),未愈6例(12.25%),总有效率(87.75%).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且在同样治愈的病例中,治疗组施治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该方法治疗多发性神经根炎有效.

    作者:陈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川芎嗪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1例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造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常见病因,若能在DN早期阶段给予有效的药物干预,可望逆转或延迟DN的发展.笔者自2001-04~2005-04采用川芎嗪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DN患者31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苏玉新;徐延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2例常规西医治疗,7 d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治疗1~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9%,两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先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三仁汤治疗脊柱病术后湿阻发热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三仁汤治疗脊柱病术后湿阻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脊柱病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病例90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人,分别采用三仁汤和西乐葆口服,观察并记录体温变化,湿热证主要症候变化,通过湿热证候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对术后体温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术后湿热主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三仁汤对脊柱病术后湿阻发热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并可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孔畅;林定坤;李永津;邓晋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