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田慧;姚冰;耿傲蕾;李岚

关键词:输液, 微粒污染, 影响因素, 预防措施
摘要:目的分析引起临床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相关因素,制定预防措施,以达到预防或减少输液中微粒污染.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分析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临床使用过程引起输液微粒污染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药物因素、pH值、输液溶媒选择及贮存保管不当、操作因素、输液因素、输液器具、环境及空气微粒污染等.针对引起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途径,可制定微粒污染的预防措施.结论输液微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是引起临床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可引起血管栓塞、静脉炎、肺肉肿、血小板减少、过敏反应,应引起高度重视.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白术的生药学研究

    目的为研究和利用菊科植物白术.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显微和理化鉴定的方法作系统的生药学研究,并与其常见的混伪品以检索表形式进行鉴别比较.结果白术根茎横切面结构、纤维、菊糖、草酸钙针晶、木栓细胞、石细胞均可作为其鉴别特征.结论可为制定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和利用该药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朱海涛;陈吉炎;陈黎;涂自良;安志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不同良种芒果叶中芒果苷的含量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良种芒果叶中芒果苷的含量.方法 从广西田阳县采集芒果叶,RP-HPLC法测定.结果 芒果苷含量低的是桂七芒,高的是台农一号;测定的17个芒果叶样品中,13个良种的芒果苷含量与本地芒的相同,只有3种高于本地芒.结论 大部分良种芒果叶中芒果苷的含量与本地芒果相同.

    作者:李学坚;莫长林;邓家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水芹提取物对小鼠学习记忆促进作用的影响

    目的: 研究探讨水芹提取物对小鼠学习记忆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跳台和避暗法及测定 SOD活性、MDA含量的方法,观察水芹提取物对小鼠学习记忆以及 SOD活性、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水芹提取物可明显改善东莨菪碱、氯霉素、乙醇3种化学药物所致记忆障碍,亦可提高红细胞中 SOD活性,降低肝脏组织中 MDA含量.结论: 水芹提取物具有一定改善学习记忆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提高 SOD活性,降低 MDA的含量有关.

    作者:张红英;张顺兴;秦孝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近年来我国中草药活性成分结构修饰及类似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中草药研究的不断深入,众多研究者试图通过以天然活性成分为先导进行结构修饰或类似物的合成,来发现一些新的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本文就1999年以来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活性成分和抗骨质疏松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虞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门诊患者的取药心理特点及药学服务对策

    通过分析门诊患者的取药心理特点,对门诊药师如何实施药学服务对策进行探讨.认为门诊患者的取药心理特点包括:紧张、焦急;疑虑、不信任;急躁、易怒;忧郁、失望.提出门诊药师应对个体情况实施药学服务、掌握必要交流方法和语言艺术、开展药学咨询服务和采用开放式柜台发药等药学服务,对患者保持良好心态,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和依从性,促进早日康复是十分有意义的.

    作者:朱卫星;朱志冰;沈英俊;李晓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脾胃学说在骨伤临床中的应用

    通过查阅古代文献并结合现代研究,对脾胃学说在骨伤临床中的应用进行探讨.认为脾胃的后天之本,对骨伤病人,在遵循三期辨证施治的基础上,贯穿调理脾胃法,可促进骨折愈合,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邓丰承;杨钦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肋骨骨折36例临床观察

    在各种胸部损伤中,肋骨骨折临床上为常见.笔者从2003~2004年在我们教学医院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胸外科运用传统中药复方三七胶囊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对因胸部外伤造成肋骨骨折的36例患者进行了治疗与临床观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玉米须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

    目的为充分利用玉米须植物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探讨玉米须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方法.方法采用纯物理的工艺流程过程和分光光度法从玉米须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结果测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C=6.45%,回收率为97.9%,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结论该方法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化学变化及污染,是提取玉米须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

    作者:黄晔;龙光锦;姜林华;黄锁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议半夏在《金匮要略》中的配伍运用

    半夏主治痰饮、咳喘、呕吐、心下痞.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半夏的运用见解独到,或温胃化饮,或降气平喘,或补虚降逆,或散结化痰,或泄热和胃,配伍不同,功效有别.对半夏在<金匮要略>中的配伍运用规律进行探讨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谭庆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针灸治疗肩周炎98例报道

    近年来采用针灸加之主动运动治疗肩周炎98例,方法简便,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鲁立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介入法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研究

    近年来,结核病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上升,随着耐药菌株的出现,肺结核治疗难度加大.难治性肺结核即至少耐异烟肼(INH)和利福平(RFP)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结核药物的结核菌引起的肺结核.

    作者:柯亮斌;纪文秀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百令胶囊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DN患者共80例,包括早期DN组36例,临床DN肾功能正常组24例,临床DN肾功能衰竭组20例,三组病人又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各治疗组患者则加用百令胶囊(发酵虫草菌粉)2 g口服,3次/d,共12周.治疗期间行血糖、血压、BUN、血肌酐、尿蛋白测定.结果与各同期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患者的尿蛋白排泄量明显降低(P<0.05),临床DN肾功能衰竭组的血肌酐也显著下降(P<0.05).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各对照组(P<0.05),其中早期DN组和临床DN肾功能正常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又高于临床DN肾功能衰竭组(P<0.05).结论百令胶囊具有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的作用,且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和临床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正常者效果较好,对于肾功能衰竭病人也有一定疗效.

    作者:窦敬芳;翁孝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克感停热颗粒解热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克感停热(KGTR)颗粒的解热、抗炎作用.方法通过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观察其解热作用;通过巴豆油致小鼠耳廓肿胀及0.6%醋酸(HAC)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炎症模型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 KGTR颗粒能明显减轻致热家兔和大鼠的发热反应,亦能显著抑制致炎小鼠的耳廓肿胀及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结论 KGTR颗粒有明显的解热、抗炎作用.

    作者:束雅春;许惠琴;时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拳参正丁醇提取物对心肌缺血的影响

    目的观察拳参正丁醇提取物对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结扎冠状动脉组、拳参正丁醇提取物高剂量组(120 mg/kg)、拳参正丁醇提取物低剂量组(60 mg/kg).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使心肌缺血并持续120 min,复制结扎冠状动脉损伤模型.记录缺血前、缺血15min、给药30,60,90,120 minⅡ导联ECG,统计各标测点Ⅱ导联ECG的ST段偏移∑-ST.治疗组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前20 min经十二指肠注入拳参正丁醇提取物.结扎冠状动脉组及假手术组经十二指肠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心内取血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活性;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另用24只Wister大鼠同上述分组及动物模型制作方法,取其心肌作TTC染色测心肌梗死面积.结果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血清LDH、CK活性降低,血清MDA含量减小,SOD活性升高,∑-ST值减少,且呈一定剂量依赖性.结论拳参正丁醇提取物治疗组(高、低剂量)对大鼠结扎冠状动脉的损伤均有保护作用.

    作者:叶和杨;汪秀荣;黄志华;周莉;何蔚;曾靖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两种方法对压疮创面影响的比较

    目的通过用两种敷料对压疮患者创面进行处理的观察与对比,寻求一种对压疮创面处理更为有效的方法.方法将2002-01~2005-01住院的患者53例106处压疮创面进行随机分为2组,临床组26例51处创面,试验组27例55处创面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例的病种、平均年龄、性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例的压疮面积分期比较无显著差异(P>0.1).但治疗后两组各期压疮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各期压疮创面治愈天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卫生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方法简便易行.

    作者:张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甘利欣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8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甘利欣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甘利欣联合中药辨证论治疗法治疗2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与单纯使用甘利欣治疗的270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经6周治疗后,显效17例,占62.5%;有效93例,占33.3%,总有效率95.7%.对照组显效124例,占45.95%;有效90例,占33.3%,总有效率为79.2%.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优于单纯用西药治疗.

    作者:吕晓玲;黄新造;叶春香;黎希予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发热的形成与退热药的合理使用

    发热即体温异常升高.小儿时期正常体温可波动于一定范围,正常小儿液下体温一般在36.0~37.0℃左右.临床上根据体温的高低可分为:(1)低热:<38℃;(2)中热:38~39℃;(3)高热:39~40℃;(4)极热:>41℃.

    作者:余健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药国际化的战略管理分析

    从中药战略管理的角度,客观地分析了中药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其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并为中药早日实现国际化提出了自已的观点.

    作者:陈永法;赵春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大孔树脂分离丹参酚酸B的筛选研究

    目的筛选分离丹酚酸B的佳大孔树脂.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得丹酚酸B含量为指标,对10种不同型号的树脂分别进行吸附与解吸性能考察.结果大孔树脂的吸附与解吸性能有较大差异,HPD450,D101,X-5,HPD800,D4020,HPD700对丹酚酸B均有较强的吸附与可洗脱性,D101为佳吸附树脂.结论大孔树脂分离丹酚酸B方法是可行的.

    作者:叶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克痹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3例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克痹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口服克痹康药酒和外擦克痹康搽剂,对患者进行治疗3~16周,分析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克痹康临床治疗有效率达91.3%.结论克痹康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需长期治疗.

    作者:刘晓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