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世银;叶桂存
目的对国内不同地区的5个市售山豆根样品进行品种鉴定.方法采用化学鉴别法、紫外光谱谱线组法(UV)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结果其中有3个样品在化学鉴别、光谱鉴别方面与正品均有明显差异,被鉴定为混淆品.结论 UV法和FTIR法均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灵敏度高.UV,FTIR光谱指纹图谱对山豆根及其混淆品的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桂芝;张婧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新氟松乳膏治疗浅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给予新氟松乳膏,每日早、中、晚外擦皮损处3次.结果新氟松乳膏治疗浅部真菌感染见效快痊愈率高于易菲莎霜,分别为55.55%和28.5%,卡方检验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氟松乳膏是中西药结合复方制剂在治疗浅部真菌感染过程中,未见过敏刺激性反应,起效快,痊愈率高.
作者:王少红;刘新庭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桑杏汤对温燥小鼠血清IgG(IgG-S)、呼吸道液IgG(IgG-R)与呼吸道黏多糖(RS)的影响.方法 54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A组)、温燥对照组(B组)和温燥治疗组(C组),每组18只.药物处理后第5天检测IgG-S,IgG-R,RS(μg/ml)与脾脏及胸腺平均重量(mg).结果 B组IgG-R(2.30±0.32)明显低于A组(5.68±0.64,P<0.01),C组RS、IgG-S明显高于A组,且该组IgG-R接近A组,但胸腺平均重量低于其它二组(P<0.01).结论温燥可致小鼠气道IgG-R降低而抵抗力下降;桑杏汤主要作用机理是促进肺津生成而润燥,加之增加气道IgG-R,共同增强气道御邪能力.结果还为中药药物归经理论提供实验证据.
作者:丁建中;龚权;张六通;邱幸凡;陈刚;朱慧玲;张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中药煎膏剂一般均加蔗糖作矫味剂.目前许多地方药品标准中药以密度作为质量控制标准,对煎膏剂中的含糖量不作控制.然而煎膏剂中含糖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密度的高低.本实验利用蔗糖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为葡萄糖的原理,用典量法测定煎膏剂中的含糖量与密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作者:曹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泮立苏(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49 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上消化道出血88例分两组:治疗组(n=49)接受泮立苏(40 mg, Bid)治疗;对照组(n=39)接受信法丁(法莫替丁)(40 mg,Bid)治疗,各治疗 7 d.结果治疗组显效 32 例(65.31%),有效 15 例,总有效 95.92%,无效两例均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照组显效 20 例(51.28%),有效 8 例,总有效率 71.79%,无效 11 例.结论泮立苏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总有效率高,效果稳定,疗程短,副作用轻微,优于信法丁,是一种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理想药物.
作者:张嘉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湖北麦冬种质改良的途径.方法利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技术再生植株.结果茎尖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与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1.0~2.0)mg/L+IBA(0.1~0.3)mg/L;生根适宜培养基为1/2MS+NAA0.1或IBA0.1~0.3或IAA0.3.结论初步试验湖北麦冬茎尖再生植株生产性状优于当地品种.
作者:何家涛;赵劲松;别运清;瞿宏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克痹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口服克痹康药酒和外擦克痹康搽剂,对患者进行治疗3~16周,分析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克痹康临床治疗有效率达91.3%.结论克痹康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需长期治疗.
作者:刘晓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姜、薄荷、炙甘草组成,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之功,主治肝郁血虚、脾土不和之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见寒热往来、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舌淡红、脉弦而虚者.笔者易本方为汤剂,用于其他病症的治疗,亦每获效.举例如下.
作者:赵建宛;曹喜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对雅连、峨眉野连、云连及6个不同产地的味连进行电泳鉴别.方法采用SDS-PAGE电泳方法.结果味连与雅连具有显著差异,味连与峨眉野连之间几乎无差异,不同产地的味连差异小,云连仅一条极弱的条带.结论 SDS-PAGE电泳可以作为黄连质量控制的鉴别依据.
作者:陈大霞;李隆云;瞿显友;秦松云;钟国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筛选分离丹酚酸B的佳大孔树脂.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得丹酚酸B含量为指标,对10种不同型号的树脂分别进行吸附与解吸性能考察.结果大孔树脂的吸附与解吸性能有较大差异,HPD450,D101,X-5,HPD800,D4020,HPD700对丹酚酸B均有较强的吸附与可洗脱性,D101为佳吸附树脂.结论大孔树脂分离丹酚酸B方法是可行的.
作者:叶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痔瘘熏洗颗粒对动物实验性肛门溃疡愈合与抗炎、镇痛、抗菌的作用.方法在大鼠肛门外周粘膜注射冰醋酸制备大鼠肛门溃疡模型,采用小鼠耳肿胀、热板法和扭体法,外用给药观察药物促溃疡愈合、抗炎、镇痛作用,采用试管稀释法观察该药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痔瘘熏洗颗粒外用能明显缩小大鼠肛门溃疡面积和缩短肛门溃疡平均愈合天数,此外还具有对抗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提高小鼠热痛阈值、减少冰醋酸致小鼠的扭体数及体外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结论痔瘘熏洗颗粒具有促进大鼠肛门溃疡愈合、抗炎、镇痛和抗菌作用.
作者:黄坚;郭秋平;周婉;钱鹏;金若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果糖二磷酸钠对心肌缺血病人围术期对心肌钙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40例心肌缺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术前准备,治疗组手术前5 d加用果糖二磷酸钠20 g/d,至术后第2天.于术前,插管、拔管即刻,术后1,2 d分别抽血测定心肌钙蛋白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结果 cTn-I与CRP在术毕拔管及术后48 h与麻醉前均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间在术后第1天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麻醉插管时cTn-I、CRP与麻醉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用果糖二磷酸钠预处理对心肌缺血病人在围术期,对缺血的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旭初;於建鹏;黄国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2002-05~2003-05,我科收治颈椎病患者100例,通过针灸推拿和口服葛根汤等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通过正确的预防宣教,让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在出院后一年的随访中,患者的复发率大大降低.
作者:韩跃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对氮酮、冰片、薄荷醇促透作用进行比较,为找到更合理有效促透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离体透皮实验装置上进行透皮吸收实验和贮库效应的研究.结果氮酮、冰片、薄荷醇单独应用时对甲硝唑经皮渗透均有促进作用,增渗倍数分别为2.48,2.19和2.66;当氮酮与冰片或薄荷醇合用时,促透效应比单用氮酮时显著增强(P<0.01).氮酮单独应用时对甲硝唑经皮渗透和贮库效应影响不明显,但氮酮和薄荷醇合用时贮库效应显著增加.结论冰片、薄荷醇均对甲硝唑的皮肤吸收有促透作用,与氮酮合用时效果明显增强.
作者:许卫铭;王晖;陈丽;吴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理想方法.方法将85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归脾汤加减结合西药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标准西药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体疗效(92.3%)明显优于对照组(7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归脾汤加减结合西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低的特点,可作为临床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较为理想的手段之一.
作者:陈世明;汪玉芳;刘有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为研究和利用菊科植物白术.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显微和理化鉴定的方法作系统的生药学研究,并与其常见的混伪品以检索表形式进行鉴别比较.结果白术根茎横切面结构、纤维、菊糖、草酸钙针晶、木栓细胞、石细胞均可作为其鉴别特征.结论可为制定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和利用该药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朱海涛;陈吉炎;陈黎;涂自良;安志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法治疗抗结核药物引起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抗结核药物引起胃肠道反应的138例病人分为3组,治疗1组46例用养阴和胃法中药治疗;治疗2组46例用健脾和胃法中药治疗;对照组46例口服雷尼替丁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组痊愈38例,占82.61%;有效6例,占13.04%;无效2例,占4.35%;总有效率95.65%.治疗2组痊愈40例,占86.95%;有效5例,占10.87%;无效1例,占2.17%;总有效率97.02%.对照组临床痊愈25例,占54.38%;有效14例,占30.43%;无效7例,占15.22%;总有效率84.78%.治疗后三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三组自身前后对照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两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但治疗1组与治疗2组治疗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和胃法治疗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确切有效.
作者:劳献宁;冯治宇;江万航;刘绍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建立痒安洗剂的薄层层析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法对洗剂中蛇床子、苦参、花椒3味中药进行定性鉴别.结果供试品的色谱中,在与对照品、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上,均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空白无干扰.结论该方法斑点清晰,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定性控制方法.
作者:何秋月;潘见欢;李子鸿;刘东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刺五加药材中丁香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18柱,甲醇-水-乙酸(300:700:3.5)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65 nm.结果丁香苷的加样回收率为98.3%,RSD为1.23% .结论该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刘建华;吕宁;刘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造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常见病因,若能在DN早期阶段给予有效的药物干预,可望逆转或延迟DN的发展.笔者自2001-04~2005-04采用川芎嗪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DN患者31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苏玉新;徐延芹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