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轶娟;万丽;张加雄;朱军;刘毅
目的研究皮辦修复拇指指腹部的临床结果.方法应用手指掌侧推进皮辦,指侧方神经血管蒂岛状皮辦,指背侧皮辦修复拇指指腹缺损65例.腹股沟带蒂皮辦18例,创面为1.0 cm×2.0 cm,3.0 cm×5.0 cm,4.0 cm×6.0 cm并末端缺损.结果 83例的皮辦全部成活,18例经再次修整,随访1~3年拇指指腹部外形较满意,65例感觉恢复良好,关节功能基本恢复.结论应用手指皮辦修复拇指指腹部缺损,手术简单,效果好.供区影响小,是理想的手术方法.对于超过3.0 cm×5.0 cm并有末端缺损的用腹股沟带蒂皮辦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作者:彭水仿;肖常隆;王炎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建立辛夷药材中辛夷脂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波长285 nm,参比波长360 nm.结果线性范围1~8μg(r=0.998),回收率102.16%.结论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辛夷药材的质量评价.
作者:于宗渊;曲永胜;苏本正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解脲脲原体(Uu)对20味中草药的敏感性.方法用临床分离的Uu为受试菌,采用几何级稀释法测定20味中草药水煎剂的体外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20味中草药对Uu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黄柏、蒲公英抑菌效果好,其MIC范围分别为0.97~7.81 g/L和0.97~15.62 g/L,MIC50均为3.90 g/L,MIC90均为7.81 g/L.抑菌效果差的是马齿苋、牡丹皮、鱼腥草,敏感率为0%.结论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之功效的中草药体外对Uu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作者:陈万平;林平;边保华;金彩云;余素飞;金保富 刊期: 2006年第07期
通过对近几年来药物穴位注射治疗胃下垂的临床报道进行综合分析,显示:采用黄芪注射液等药物穴位注射治疗胃下垂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谷占卿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香陈颗粒中香附、陈皮、山楂、甘草.方法香附鉴别以苯-醋酸乙酯-冰醋酸(92:5:5)为展开剂,以二硝基苯肼试液为显色剂;陈皮鉴别以醋酸乙酯-甲醇-水(100:17:13)为展开剂,并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醇-水(20:10:1:1)的上层溶液进行2次展开,以三氯化铝试液为显色剂;山楂鉴别以氯仿-丙酮(9:1)为展开剂,以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甘草鉴别以醋酸乙酯-甲醇-冰醋酸-水(30:2:2:4)上层液为展开剂,以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结果各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鉴别方法简便,可靠,灵敏,专属性强,可用于香陈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明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急慢性腰腿痛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多发30~70岁左右的成年人.以男性和体力劳动者为多见.多因劳累过度,或闪挫跌仆经筋受损所致.长期负重过劳则筋弱脉滞,气血受损,经络不畅.我科2004~2005年采用针灸推拿为主治疗及护理急慢性腰腿痛患者10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舒越强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口服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对湖南省各医疗单位呈报的2002年度的81例口服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进行了分析.结果口服中成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所累及的器官-系统以消化系统常见.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反应.结论口服中成药也可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应引起足够的认识.
作者:阎敏;李新中;尹桃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从新疆紫草中提取多糖,并测定其含量.方法运用超声技术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紫草多糖,用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多糖含量2.267%,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0.48%(n=6).结论运用超声技术从紫草中提取出多糖,反应速度加快,收率提高.
作者:李芳;储继红;赵文彬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优选出漏芦中芦丁和槲皮素提取佳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设计安排实验,以芦丁、槲皮素含量作为指标,考察了乙醇浓度、回流时间、回流温度及溶剂用量对芦丁和槲皮素提取率的影响,优选出合理的提取工艺. 结果芦丁:用乙醇浓度为75%,乙醇用量为药材的24倍量,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为60 min为佳.槲皮素:用乙醇浓度为90%,乙醇用量为药材的24倍量,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为60 min为佳.结论经验证性实验证明所优化条件可靠,适合漏芦中芦丁和槲皮素的提取工艺参考.
作者:陈明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的不同提取方法的效果.方法以提取液的得膏率以及延胡乙素的含量为指标,考察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效果.结果超临界萃取法提取率高,且含固量低.结论超临界萃取法作为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的提取工艺是高效可行的.
作者:程建明;井山林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便秘是一种可见于多种疾病的症状群,不同病人有不同表现,包括大便量少,质硬,排出困难;排出困难合并一些特殊症状群,如长期排便困难,肛门坠胀,排便不完或手助排便;一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祖国医学治疗便秘时,通过辨证施治,治病求本的原则来施方用药.笔者通过对便秘辨证分型施护,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曹建葆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羊踯躅,异名,山芝麻根,巴山虎、闹羊花根,有毒,具有驱风、除湿、消肿、止痛之功,民间常用于风寒湿痹,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关节风痛,痔漏,癣疮等病症[1].
作者:潘宏林;林静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贝类多糖是从贝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和植物多糖生物学活性相似,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和增强机体免疫等多种生物活性作用.该文对近年贝类多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湛孝东;王克霞;李朝品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在门诊药房咨询服务中,时常碰到老年患者拿着自挖或从农贸市场上购买的何首乌鲜品,来咨询何首乌的功效与主治,以及用法与用量,自认为何首乌是延年益寿之品,却不知其加工炮制方法的不同,其药理作用也是有区别的.
作者:唐薇冬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有些中药的药名相似,易于混淆.为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现将几组常用易混中药鉴别如下.
作者:张静;汪风芹;孙迎东;李凤荣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综述了关于川芎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内容,以供对川芎进行相关研究的人员参考.
作者:李秋怡;干国平;刘焱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桦褐孔菌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有机溶剂梯度萃取对桦褐孔菌中的成分进行初步分离,采用反复的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桦褐孔菌醋酸乙酯萃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并根据理化性质以及1H-NMR、13C-NMR、MS、和DEPT等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桦褐孔菌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羊毛甾二烯二醇(Ⅰ)、羊毛甾烷-24-烯-3β,21-二醇(Ⅱ)、麦角甾醇过氧化物(Ⅲ)、熊果醇(Ⅳ)、trametenolic acid(Ⅴ).结论羊毛甾烷-24-烯-3β,21-二醇(Ⅱ)为新化合物,麦角甾醇过氧化物(Ⅲ)是首次从桦褐孔菌的子实体中分离得到.
作者:赵芬琴;朴惠善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菊花总黄酮提取物对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异丙肾上腺素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菊花花及茎叶中的总黄酮提取物对大鼠心电图、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含量、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菊花花及茎叶中的总黄酮提取物可对抗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心肌缺血大鼠的心电图T波抬高及S-T段的异常偏移,使血清LDH降低,并可增加心肌组织SOD的活力,减少MDA生成.结论:菊花花及茎叶中的总黄酮提取物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彭蕴茹;石磊;罗宇慧;丁永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评价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的刺五加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为今后探讨其制剂工艺合理优化提供药效学依据.方法采用S180移植瘤动物模型,对刺五加水煎液、甲醇提取液、甲醇提后再经水提醇沉后的提取部分Ⅰ,Ⅱ和Ⅲ从抑瘤率、NK细胞活性两方面评价其抗肿瘤和免疫调节攻效.结果样品Ⅱ的不同剂量组对S180肉瘤小鼠抑瘤率为19.47%~35.67%,样品Ⅲ的不同剂量组对S180肉瘤小鼠抑瘤率32.27%~48.17%,样品Ⅲ用药各剂量与空白比较差异显著P<0.05,样品Ⅱ和样品Ⅲ药物用量与抑瘤率成正相关.结论刺五加提取物Ⅲ能体现明确的抗肿瘤活性功效.
作者:梁丽坚;蔡宇;梁少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考察温度、pH值对赤苷总苷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在不同的温度及pH值条件下,放置一定时间,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赤芍总苷中芍药苷的含量变化.结果芍药苷在高于60℃的条件下不稳定.结论赤芍总苷水溶液在高温条件下不稳定.
作者:姚仲青;朱虹;姚海峰 刊期: 200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