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湖北恩施地区风湿病治疗用药特色

郜红利

关键词:民族医药, 风湿病治疗, 用药特色, 开发应用
摘要: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现已列为西部大开发地区之一.该地区自然药物资源丰富,土苗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尤以风湿病用药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用药经验,通过对该地区风湿病用药的发掘、整理和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开发利用,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现将该地区风湿病用药简介如下.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药物穴位注射治疗胃下垂近况

    通过对近几年来药物穴位注射治疗胃下垂的临床报道进行综合分析,显示:采用黄芪注射液等药物穴位注射治疗胃下垂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谷占卿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阿魏酸钠化淤汤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中西药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共58例,常规降糖,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治疗组27例.对照组予丹奥(奥扎格雷钠)80 mg,静脉滴注,bi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阿魏酸钠400 mgl,qd,同时口服中药汤剂,1剂/d,早晚分服,治疗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59%,显效率77.7%;对照组有效率87.10%,显效率48.39%.两组疗效比较显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用药,辨证灵活,毒副作用小,疗效可靠,是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一项可行性的治疗方法.

    作者:孙玉琴;杨文波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补脑丸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目的研究补脑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补脑丸中酸枣仁、益智仁、琥珀、五味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结论方法简便可行,可用于补脑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雪梅;倪艳;卢方晋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白术炮制的初步研究

    目的比较不同的炮制方法对白术挥发油及多糖的影响,初步探讨白术各炮制品之间的差异.方法分别对原药材、生白术片、土炒白术、麸炒白术、蜜麸炒白术、米泔水漂白术挥发油和多糖的含量进行测定,并比较挥发油薄层色谱的区别.结果各炮制品原药材的挥发油和多糖含量较其他炮制品都高,其他依次为生白术片、土炒白术、麸炒白术、蜜麸炒白术、米泔水漂白术;薄层色谱中挥发油斑点几乎一致,但仍以原药材斑点为清晰,其余各斑点颜色深浅也不相同.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白术挥发油和多糖含量均有一定影响.

    作者:易炳学;龚千锋;曹君;蔡瑞利;钟凌云;梁愫婷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新疆紫草多糖的超声提取及含量测定

    目的从新疆紫草中提取多糖,并测定其含量.方法运用超声技术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紫草多糖,用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多糖含量2.267%,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0.48%(n=6).结论运用超声技术从紫草中提取出多糖,反应速度加快,收率提高.

    作者:李芳;储继红;赵文彬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口腔溃疡56例疗效观察

    小儿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一般多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本文作者应用家传验方治疗小儿口腔溃疡56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春岚;李玉芳;彭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辐宁胶囊中齐墩果酸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辐宁胶囊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以100%甲醇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20 nm;进样量5 μl;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齐墩果酸在0.1~10 μg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平均回收率为98.9%.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辐宁胶囊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作者:谢学容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几种中药材的水试法鉴别

    中药材质量优劣直接影响临床疗效,有些中药材的正品与伪品在形状上极其相似,但药理作用却截然不同,如将二者混用易造成医疗事故.笔者在药检工作中采用了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化学鉴别或仪器的分析方法来鉴别中药材,从而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现将几种中药的水试法鉴别简单介绍如下.

    作者:王义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计算机在我院药品效期管理的应用和体会

    目的提高医院药品效期管理水平,加强药品的质量管理.方法介绍计算机在医院药品效期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和软件功能.结果计算机在管理医院药品效期的优势显而易见,改变了传统的手工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药品效期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对防止药品过期失效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结论提高了对效期药品的管理水平及药品质量,达到了防止药品过期失效造成浪费的目的.

    作者:邹燕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苦参碱聚乳酸微球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应用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制备苦参碱聚乳酸微球.方法采用溶剂挥发法,并用正交设计优化微球制备工艺,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微球表面形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球的包封率,并用差热扫描分析法观察微球粒径分布.结果微球外观圆整,分散性好,平均粒径在3 μm左右,包封率在80%以上,佳制备工艺重现性良好.结论以聚乳酸为囊材,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苦参碱聚乳酸微球.

    作者:王静;刘小平;高凤岩;王卓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热利胆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清热利胆合剂中黄芩苷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方法黄芩苷测定以kromasil ODS C18(4.6 mm×200 mm,5 μm)为固定相,甲醇-水-磷酸(53∶47∶0.2,V/V/V)为流动相,UV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黄芩苷在0.20~1.8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直线关系.回归方程为:Y=251 481.75X-6 859.95,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66%,RSD=1.14%.结论该法测定清热利胆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简便、准确、快捷,可用于清热利胆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宋振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微波煎煮中药方剂的实验研究

    目的评估使用微波技术煎煮中药方剂的可行性.方法以煎出液的相对密度、pH值和紫外吸收度作为评价煎出效果的指标,用一般线性模型考察煎煮火力(文火、武火)、煎煮时间(10 min,20 min)和煎煮用具(电火锅,微波炉)等因素对方剂煎出效果的影响.结果以UV吸收度作为评价煎出效果的指标,GLM显示有较好煎出效果的因素是:文火(P=0.001),20 min(P=0.018),微波炉(P=0.006).结论微波技术适用于中药汤剂的制备.

    作者:莫志江;张林丽;范吕林;潘洪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统计临床及药学专业文理科学生综合素质分析

    目的通过对现阶段文理科兼收的临床和药学专业学生在校所学全部课程及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统计分析,并为两专业招生打下良好的基础.方法通过对临床、药学专业几届文科理科学生在公共课、专业课、临床课、人次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文理科学生综合成绩培养的差异.结果与结论两专业文理科学生在综合素质培养方面无差异,在招生过程中,应不限文理科,有利于两专业发展.

    作者:江秋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论医院药师在医院供应室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医院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及医院药学向高层次的推进,医院药师的职能正不断地加强与转变,医院药学部(科)工作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和充实.

    作者:焦志铁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番红花的真伪鉴别

    从性状鉴别、理化鉴别、显微鉴别等方面对正品番红花、番红花的常见伪品和掺伪品进行鉴别研究,为准确鉴别番红花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饶君凤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头针与体针同用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36例

    脑血管病是人类病死率高的三大疾病之一,而抑郁症是脑血管病后常见的心理障碍.抑郁的出现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妨碍其神经功能的恢复.近年来,笔者采用头体针配合治疗本病36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比较,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晓辉;钟会亮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金银花露质量稳定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影响金银花露质量稳定性的因素.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防腐剂及其用量、溶液的pH、抗氧化剂等对其质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金银花露质量稳定性合适的条件是pH为3.8、防腐剂苯甲酸为0.05%、抗氧化剂NaHSO3为0.1%, 影响大的因素是NaHSO3.结论此方法可用于提高金银花露质量稳定性.

    作者:张幸生;党建章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关思友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经验

    关思友主任医师认为精神异常与心肾阴阳失调有关,心主神志,肾主藏精,脑为髓海,故其功能失调会引发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异常表现,而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可调和阴阳,收摄安神.据此辩证求因,治病求本,随症加减,常获良效.

    作者:康进忠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81例口服中成药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口服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对湖南省各医疗单位呈报的2002年度的81例口服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进行了分析.结果口服中成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所累及的器官-系统以消化系统常见.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反应.结论口服中成药也可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应引起足够的认识.

    作者:阎敏;李新中;尹桃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举隅

    中医在血液病的诊治范畴中,补益气血、健脾补肾、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清营止血、活血化淤治疗各种血液病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难治性白血病,都有较高的疗效[1~4],作为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现将在临床实践中经验,撰一短文,抛砖引玉,告知同行,共同探讨提高,利与血液病患者的诊疗和康复.

    作者:肖月升;张莉;张秀津;耿建萍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